要有人情味,别背人情债

来源 :时代邮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lei27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而不往非礼也”“人有德于我,虽小不可忘也”等等,都是乡土中国礼尚往来的朴素观念,在一些地方却异化成一种愈演愈烈的“人情礼”,发人深省。
  比如,有的地方大兴酒席之风,高考失利有“安慰酒”,孩子没出生就有“保胎酒”,甚至母猪下崽也要整个酒;有的地方盛行“天价彩礼”,追求“万紫千红”(人民币紫颜色的1万张、红颜色的1000张,共15万元),“新三‘金’”(不是以前所指的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而是三斤百元大钞,大约10万元),“一动一不动”(一动是车子,不动是房子);还有的地方还“人情礼”要加码,这次收的“人情礼”是1000元,下次还的“人情礼”就至少得1200元……于是,有不少人感叹:“一年忙到底,收益全送人情了。”无论是“人情到,揭锅灶”,还是“人情无利息,酒饭换着吃”,这样的人情交往恐怕早已没了熟悉的人情味,反而成了沉重的人情债。
  人情味是甜的,弥足珍贵。其实,人情的背后是人性,表现为一种真实的情义或心理。据记载,南北朝诗人陆凯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于是托付他将花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留下了“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千古名句,成就了一段人情往来的佳话。今天,禮尚往来成为人们相互之间的一种交往方式,婚丧嫁娶、添丁增口、买房搬家……寻常日子里的每一次起伏,亲朋好友都会相聚一堂。推杯换盏中,品味的不是酒肉,而是难以磨灭的人情。正是在温情脉脉的人情往来中,人们进行着情感传递,构建稳固的社会关系,进而满足日常的互助需求。
  然而,人情债却是苦的、咸的、辣的、怪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认为,我们的乡土社会呈现出一种“差序格局”,人们习惯以“我”为中心,涟漪般一圈一圈按照距离远近划分亲疏。而变味的人情交往,则仿佛这种以“我”为中心的“人情漩涡”,甚至变成一种敛财手段、简单化成一种价格,使这种“人情漩涡”越旋越大、越旋越快。比如有的人面对送出去的人情短期内没有条件收回,便创造条件也要收回,于是这节那日,这寿那宴,“人情”名目繁多,人情债层层加码,越来越多的人不堪重负,只好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
  “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一边渴望人间温情,一边抱怨人情寡淡,这样的现象恰恰在呼唤人情味的回归。要有人情味,别背人情债,关键就是在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间画出一条线,在社会上形成一个鲜明导向,什么是值得提倡的,什么是应当反对的。针对农村一些地方的不良风气,中央提出“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并将其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对天价人情、天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应是题中应有之义。“化俗不易,贵在因民。”让人情债失去市场,才能让人情味重新回归。
  最该讲的人情不是酒宴礼金,而是以心相交。让我们走出人情的围城,摆脱人情债的束缚,在新时代的风尚中健步如飞。
其他文献
战胜蔚山现代后,上海上港队谢场。从外战内行到窝里横从前,北京国安一直是外战内行的代表,亚冠改制后,国安是中超第一支获得小组出线权的球队。日本媒体在赛后的报道中说:“排名J联赛第十一的浦和红钻战胜了中超十连胜的北京国安。”国安没能出线,存在一定的客观原因。同组的全北现代是韩国最强的球队,浦和红钻是前年亚冠冠军,泰超冠军武里南联一直让中超球队头疼,这样的对手比起其他组的大邱、庆南、柔佛等队都要棘手。要
从黄渤的《下一站,别离》中的中二总裁,到高希希版本《三国演义》里的刘备,再到新近的《一出好戏》中的“张总”,于和伟的百变演绎让人不断有惊喜。更是凭《我不是潘金莲》中精彩的演出获得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很少有人知道,他曾有好几年因无戏可拍,是爱情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勇气。如果没有妻子宋林静的支持,他很可能早就改行不当演员了。如今他们结婚已20余年,历经风雨依然相爱如初。穷小子爱上“舞蹈公主”  70后于和
本书书名表明,收入书中的文章都是作者在一九四九年以前写的。一九四九年对于中国的命运,是划时代的转折点;对于生活和工作在那个时期的每个人来说,都不能不具有分水岭的意义。  本书选录的文章都曾在一九三五年到一九四八年间在各种报刊上发表过。一九三五、一九三六年是抗日战争的前夕,在这以前,虽然我已发表过一些文章,但那些是更为幼稚的习作。一九四八年十月我离开香港,辗转到华北解放区,而于一九四九年二月进入刚解
〔关键词〕家庭教育;个性;心理发展  近年来,由家庭教育不当和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青少年自杀、自残、校园暴力及家庭悲剧等屡有发生,这已经引起有关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考。曾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提出这样的疑惑:为什么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的心理却越来越难以琢磨?为什么家长期望得越大,得到的回报往往越小?  曾有报道说,有位科学家在对一些国内外18岁以下的孩子作过问卷调查:你最敬佩的人是谁?有很多外国
聚会上一见钟情,内蒙古小伙爱上异国姑娘  2007年8月一个周末晚上,24岁的小伙子元朝辉从一场聚会上回到住处,他一进门就开始在网上搜索关于哈萨克斯坦的城市卡拉干达的相关信息。因为他喜欢上了刚刚聚会上认识的哈萨克斯坦姑娘阿妮塔。  当时19岁的阿妮塔正在西安交通大学读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一年级,而元朝辉是内蒙古人,2005年从西安大学毕业后就留在当地从事软件方面的工作。  元朝辉并没有什么浪漫的手段
最近建构主义正在科学教育界流行。从许多材料中获知教师对建构主义的适应程度:极少数的教师对建构主义适应得不错,他们称采用了建构主义教学犹如“倒吃甘蔗”;较多的教师对建构教学适应不良,有的不知如何开始,在一旁观望,有的奋力尝试后遭遇问题学生难以排解的困境有退回到传统教学;最多的是对建构主义茫茫然无所知或不闻不问。所拟题目中那两个大大的问号也正反映了笔者的困惑。但从翻阅的很多资料中首先可以明确的是,不知
永和九年(三五三)暮春之初的 “兰亭之会 ”,王羲之寫下著名的《兰亭序》,传为千年佳话。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数,文献记载有异。  有关兰亭之会人数的记载,初见南朝《世说新语》“企羡篇 ”刘孝标注引王羲之《临河叙》,说及 “太原孙承公等二十六人赋诗于左;前余姚令会稽谢胜等十五人不能赋诗,罚酒各三斗 ”,凡四十一人,分两组。  唐朝何延之《兰亭记》也是记载四十一人,并提到其中十一人姓名:太原孙统、孙绰兄弟
从心理学讲,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为了达到既定目标而使人的全部能动性都积极调动起来的力量。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例可以证明,坚强的意志可以改变人生,使人不惧怕人生的逆境,敢于与艰难困苦斗争,努力去争取光明的前景。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李益有一首《从军有苦乐行》,描写了戍边从军的艰苦生活,尽管边地阴风怒吼,天寒地冻,艰难困苦,但在诗的最后诗
一种解读  按:二零一二年九月,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了前东德总理汉斯·莫德罗先生的《我眼中的改革》,对柏林墙倒塌和社会主义阵营崩塌做了回顾与反思。值此书出版之际,莫德罗应邀来到了中国,《读书》借此机会邀其到编辑部与几位不同专业的学者进行了交流,这里刊发其中两位学者的文章,对此讨论做一反映。  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都承认“柏林墙”的倒塌是苏东“社会主义阵营”崩塌的象征,都承认这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关键词〕创造力;积极心理品质;课堂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5-0045-04  【设计背景】  21世纪以来,受积极心理学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即由关心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转向关心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