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传统的美术教育一般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特长,为想从事美术专业的学生提供一种基础教育,而普通的学生一般忽略美术学习,更注重文化课的学习,以应对升学考试。现代教育中,教师应该更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并依据学生的这种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有特色的教学模式的尝试,以促进学生身心更健康地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关 键 词] 学习兴趣;审美情感;发展规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5-0132-01
美术是教育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对“美”的概念理解的重要渠道。新课程改革下,美术教育的重点不是培养专业的美术人才,而是要通过美术教学,在初级阶段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并用这种独特的审美情感去审视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美的存在。学生在美术教育中应该获得更多思考、想象的机会,并用语言、文字之外的绘画形式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情感、感悟,达到锻炼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的教学目的。在此,笔者对新课程中职美术教学做了一些思考。
一、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俄罗斯教育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育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生有着极大的可塑性,在这个时期要抓住他们的心理,这样就可以了解他们的想法,培养他们对于美术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严厉的要求不如让学生自己认识到美术的魅力。有不少学生认为,美术在中职院校可有可无。他们在课堂上做其他作业,或者做其他的事。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不要着急训斥他们,而是要慢慢地引导他们,通过教师的引导,让他们加入到课堂上来。在课堂上运用具有新意的手法让他们正确认识,并经常表扬他们,逐步提升他们的信心,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建立审美情感
传统的美术教育一般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特长,为想从事美术专业的学生提供一种基础教育,而普通的学生一般忽略美术学习,更注重文化课的学习,以应对升学考试。另外,教师也不重视对普通非艺术学生的美术教育,这使美术教育几乎形同虚设。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下,面向全体学生的美术教育才是符合时代历史潮流和现实教学需要的。美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业人才,而是引导学生建立一种审美情感,引导学生发现美和感受美。例如,在美术教学中,学生会欣赏一些世界名画,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可谓是永恒的经典。学生不是要临摹画作,而是心怀敬畏,以一种审美视角来体味画作本身的美,以及画作背后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对时代变革的一种态度。画作的色调,明暗过渡自然和谐,体现出画家精湛的绘画技巧,特别是对画家内心世界的剖析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欣赏美、创造美,更能获得许多心灵、情感的交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健康的发展。
三、创新美术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中,教师应该更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并依据学生的这种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有特色的教学模式的尝试,以促进学生身心更健康地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例如,在欣赏画作《静物》时,霍达按照科学而精确的结构与透视规律,借助细腻丰富的色调转换,塑造出质感强烈、若可触摸的、逼真的静物形象。在欣赏画作时,学生看到的还是平面的图画,教师可以对应画作找到相似的静物,按照画作呈现出的角度和光线将静物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可以进行对比观察,更直观、更具触动性地领略画家独到的画功。美术不仅是理论和创作,更重要的是观察,通过观察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缜密,使学生能够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地思考问题、感知生活。创新教学模式是对学生和美术教育事业都有积极意义的教学实践活动。成长于新时代的学生,乐意接受更多元、更开放、更新鲜的元素。在学生的思想中,有许多具有先见性、创新性的元素需要表达和表现。
四、重视课外美术实践活动
陶行知先生说:“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美术课适时地走出课堂,接触大自然,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观察体验周围世界中的美,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对家乡一草一木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例如,引导学生以“我爱家乡风光美”为主题创作一幅风景装饰画,星期天我先布置学生回自己的村子里走一走,看看哪一处景象你认为最能代表家乡的美。上课时,我先讲了一些风景装饰画的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谈谈想法。由于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心理个性等各不相同,他们对美的感受也大不一样。课堂活起来了,结果,学生的作业没有雷同,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且较充分地体现了家乡多角度、多方位的美。我们对学生实施的应该是“生活型”“实践型”的美术教育,而不应该是“专业化”的美术教育,因为我们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感情丰富的人!
参考文献:
赵妍.上好中职幼师专业美术课的几点思考[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6).
[关 键 词] 学习兴趣;审美情感;发展规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5-0132-01
美术是教育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对“美”的概念理解的重要渠道。新课程改革下,美术教育的重点不是培养专业的美术人才,而是要通过美术教学,在初级阶段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并用这种独特的审美情感去审视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美的存在。学生在美术教育中应该获得更多思考、想象的机会,并用语言、文字之外的绘画形式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情感、感悟,达到锻炼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的教学目的。在此,笔者对新课程中职美术教学做了一些思考。
一、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俄罗斯教育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育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生有着极大的可塑性,在这个时期要抓住他们的心理,这样就可以了解他们的想法,培养他们对于美术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严厉的要求不如让学生自己认识到美术的魅力。有不少学生认为,美术在中职院校可有可无。他们在课堂上做其他作业,或者做其他的事。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不要着急训斥他们,而是要慢慢地引导他们,通过教师的引导,让他们加入到课堂上来。在课堂上运用具有新意的手法让他们正确认识,并经常表扬他们,逐步提升他们的信心,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建立审美情感
传统的美术教育一般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特长,为想从事美术专业的学生提供一种基础教育,而普通的学生一般忽略美术学习,更注重文化课的学习,以应对升学考试。另外,教师也不重视对普通非艺术学生的美术教育,这使美术教育几乎形同虚设。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下,面向全体学生的美术教育才是符合时代历史潮流和现实教学需要的。美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业人才,而是引导学生建立一种审美情感,引导学生发现美和感受美。例如,在美术教学中,学生会欣赏一些世界名画,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可谓是永恒的经典。学生不是要临摹画作,而是心怀敬畏,以一种审美视角来体味画作本身的美,以及画作背后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对时代变革的一种态度。画作的色调,明暗过渡自然和谐,体现出画家精湛的绘画技巧,特别是对画家内心世界的剖析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欣赏美、创造美,更能获得许多心灵、情感的交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健康的发展。
三、创新美术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中,教师应该更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并依据学生的这种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有特色的教学模式的尝试,以促进学生身心更健康地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例如,在欣赏画作《静物》时,霍达按照科学而精确的结构与透视规律,借助细腻丰富的色调转换,塑造出质感强烈、若可触摸的、逼真的静物形象。在欣赏画作时,学生看到的还是平面的图画,教师可以对应画作找到相似的静物,按照画作呈现出的角度和光线将静物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可以进行对比观察,更直观、更具触动性地领略画家独到的画功。美术不仅是理论和创作,更重要的是观察,通过观察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缜密,使学生能够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地思考问题、感知生活。创新教学模式是对学生和美术教育事业都有积极意义的教学实践活动。成长于新时代的学生,乐意接受更多元、更开放、更新鲜的元素。在学生的思想中,有许多具有先见性、创新性的元素需要表达和表现。
四、重视课外美术实践活动
陶行知先生说:“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美术课适时地走出课堂,接触大自然,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观察体验周围世界中的美,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对家乡一草一木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例如,引导学生以“我爱家乡风光美”为主题创作一幅风景装饰画,星期天我先布置学生回自己的村子里走一走,看看哪一处景象你认为最能代表家乡的美。上课时,我先讲了一些风景装饰画的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谈谈想法。由于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心理个性等各不相同,他们对美的感受也大不一样。课堂活起来了,结果,学生的作业没有雷同,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且较充分地体现了家乡多角度、多方位的美。我们对学生实施的应该是“生活型”“实践型”的美术教育,而不应该是“专业化”的美术教育,因为我们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感情丰富的人!
参考文献:
赵妍.上好中职幼师专业美术课的几点思考[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