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主体性教学有助于学生主体性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主体性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到实处;为了充分发挥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除了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外,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学科的特点,为孩子创造出发挥主体作用的条件和情境,使孩子能积极思维、努力进取、主动求知、充满活力。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上下功夫,下面笔者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主体性教学 创造思维 学习环境 教学实践
为了充分发挥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我们教师除了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外,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学科的特点,为孩子创造出发挥主体作用的条件和情境,使孩子能积极思维、努力进取、主动求知、充满活力。当然,教师的主体参与和引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主体性教学能充分发挥和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各种活动方式,使孩子主动从事学习,热爱学习,最终成为发展完善的社会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孩子快乐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营造宽松愉快的
1.1 注重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习,提升孩子的生活经验。对我们教师来说,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生活中提升经验,几乎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得到发展,感受到充实、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主导活动自觉地开展。在学习“10的减法”,为了使孩子对运算感兴趣,我们用比较符合孩子心理特点的创设了一个情境:每个小组安排10个孩子,摆9张椅子,让孩子想想,够不够坐?差几张,怎样算出来的?10-9=1;10个孩子只有8支笔,还差几支?用什么方法算的?这样,孩子简易懂,又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起来不但没有感到枯燥,所以主体性教学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情感的陶冶。
1.2 创设自由的空间,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兴趣参与角色游戏。
过去我们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心理、个性等因素,一味“死教”,那是一种强迫孩子学习的教育。强迫孩子学习,他们是被动的,会感到痛苦,而在这种氛围下孩子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有必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的空间。在教学中,我们会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由选择的空间,在各个活动区域中投放丰富的材料,材料的投放是体现阶段性、目标性、层次性的,然让他们按自己的意愿大胆去选择、去活动。我们在角色区中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水果蔬菜点心等玩具,标上名称和价格,提供自制的钱、记录本和笔,让孩子在“开商店”游戏中进行加减运算,轮流当“售货员”和当“顾客”,在玩中学不断地提高孩子的运算能力和生活经验。我们观察到在活动中的孩子是那么认真、投入,可以说这时孩子精神高度兴奋,注意力十分专注,他们已经达到了“忘我”步,他们主动参与于游戏,参与度是极高的。这种活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孩子在自主性活动中获得了一种自由,他们可随意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兴趣去进行活动我们有理由诊断自由是人参与活动的最佳境界。
1.3 与孩子建立朋友关系,有助于相互沟通、理解。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人们的沟通、理解、合作共事要基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正因为如此,近几年师生关系的研究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主体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客观上不对等,但主观上平等民主的关系。客观上的不对等指学识的不对等,但教师必须从“人—人”关系上理解师生关系,也就是说在主观上教师要使孩子为与自己地位平等的社会成员,要使他们为真正的主体。实施民主性教学有利于形成一个和谐的教育场,在这种教育场中师生会主生许多正向的互动作用。教师要把自己外在的权威转化成内在的权威;要建立一种资源分享的伙伴性师生关系,当教师给孩子传授知识时,不是自上而下的“给予”,而是与孩子一道貌岸然去探索,在主观上“分享他们尚未获得的经验与知识;要诚心诚意地信任和鼓励孩子。那么,在这种非常和谐的关系中孩子一定能快乐学习。如音乐课堂教学活动,情感交流活动比较多,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这种情感的交流作用,在上音乐课之前,我会播放一段抒情的音乐,或面带微笑和孩子轻松地谈话,或敲一敲打击乐器等,动静结合。一上课,以亲切的教态和学生一齐听着音乐做律动。有了一个这样的环境,孩子自然地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也就会自然地形成。教师对孩子的尊重,是减轻孩子心灵重负的重要因素。
2.引导孩子主体参与,体验主人翁精神
2.1 孩子主体性参与教学可以让孩子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孩子主体参与教学有种于建立良好的教学人际关系,使孩子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教师能够创造条件满足孩子的参与愿望,孩子就会有明显的向师性。孩子主体参与教学可以增强与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孩子的人格价值会由此得以体现。在与教师一起讨论问题、一起设计教学方法等活动中,孩子会感受到教师对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对他们无私的爱,从而增强对教师的理解与尊重,教师的人格价值会在孩子心目中得到升华。孩子的主体参与,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要求教师调整、改变教学进度。孩子有了主体参与的愿望、能力,他们自然会对教学方法的设计提出自己的想法。他们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采用符合自己特点的学潮,而且可以与教师一道对教学法做出设计。孩子主体参与教学内让他们对学习效果的自我反省。主体参与性较强的学生还能够对教师的教学作出自己的评价。让孩子真正体验到自己是教学的主人。
2.2 孩子主体性参与教学有助于形成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教育,是以孩子的发展为本。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就必须在教育活动中充分以挥孩子的主体性,促进孩子自身积极主动的发展。教师是孩子成长的引导者,孩子发展的领路人,而孩子本身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孩子的主体性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发展。课堂上教师与孩子关系和谐,和孩子平等相处有了真挚的情感,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孩子才愿意接近老师,愿意袒露自己的思想。教师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亲切和蔼的教态,都是对孩子的信赖。有了平等和谐的音乐氛围,孩子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愿意去表现自己,才能主动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如我班上有一个小男孩子,新插班进来,性格内向、不合群,上音乐课不愿唱歌、也不愿跳舞,老师走到他跟前,拉着她的手跳他也不跳,最后我鼓励她上课坐得好,听得认真,其实她也会的,然后我让组里的其他同学唱歌,让他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结果他不但不为难,接过乐器伴奏起来,效果很好,我及时鼓励了他,最后他不但用打击乐器伴奏而且还唱起了歌,这时全班同学为他鼓掌。在体育课中也不怎么积极参与,也通过多次让他展示,树立信心。通过多次的鼓励,动手,使他有了自信,有了成功的喜悦,现在这个孩子积极地参与到各个活动中。 2.3 主体性教学大大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活动中,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活动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孩子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体现孩子的主体性。如在体育活动中,练习投掷动作,首先我们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投掷的环境,在活动场地挂有高低不同的圈,圈中吊有各式各样的公仔,用游戏的形式引导孩子练习投掷的动作,有了这样的环境,孩子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了。练习双脚跳的动作,我们为孩子设了三组难易不同的障碍(第一组是二个月饼盒高,第二组是三个月饼盒高、第三组是四个月饼盒高)。第一步:首先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想法去跨越障碍;第二步:请玩法比较新颖的孩子做示范,其他孩子可以尝试学习他的方法;第三步:统一尝试用双脚并拢跳的方法越过障碍,但是可以选择不同高度的障碍物。这样,在充分自主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体能也大大地得到提高。
3.主体性教学能满足孩子的个体差异
在主体性教学中,没有差生而只存在有差异的孩子。我们是针对孩子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做到心中有“人”,因“人”施教,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培养他们成长,最大限度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学生的潜能而且给不同的孩子量身定做。也就是说,老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和开发孩子的别才别趣别志,尊重其特智特能特才,为发展其独特性和丰富性创设必备的教育氛围,让孩子的个性和特长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活动中都考虑到孩子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都感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对他的尊重,这也是我们现在的教育理念中必须体现出来的。
通过主体性教学,孩子的综合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改进,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孩子愿学、乐学、善学和求新。主体性教学主要体现了孩子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学活动中逐渐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知道学习什么、从哪里学和怎样学,能够主动去发现、探索、思考,从而有效地满足学生对探究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孩子是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从而产生了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通过了参与开放式的教学,他们的自学能力和习惯就能逐步养成。
实践证明,主体性教学有助于学生主体性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主体性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到实处;主体性教学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落到实处;主体性教学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主体性教学有助于更好地教会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新、学会关心。在孩子的独立性方面,绝大多数孩子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常想表现自己,能做到爱学,精神集中、独立作业;在主动性方面,绝大多数孩子对学科的喜欢程度较均匀,没有厌学或偏科表现,能做到遇事喜欢争先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符合班集体利益的事敢于提出批评;在创造性方面,绝大多数孩子能做到勤于观察、勤于思考,能用自己的方法自编歌谣、自编10以内加减应用题等,创造性思维品质有显著以展。由此可见,主体性教学的确有效促进了孩子主体性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主体性教学 创造思维 学习环境 教学实践
为了充分发挥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我们教师除了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外,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学科的特点,为孩子创造出发挥主体作用的条件和情境,使孩子能积极思维、努力进取、主动求知、充满活力。当然,教师的主体参与和引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主体性教学能充分发挥和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各种活动方式,使孩子主动从事学习,热爱学习,最终成为发展完善的社会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孩子快乐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营造宽松愉快的
1.1 注重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习,提升孩子的生活经验。对我们教师来说,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生活中提升经验,几乎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得到发展,感受到充实、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主导活动自觉地开展。在学习“10的减法”,为了使孩子对运算感兴趣,我们用比较符合孩子心理特点的创设了一个情境:每个小组安排10个孩子,摆9张椅子,让孩子想想,够不够坐?差几张,怎样算出来的?10-9=1;10个孩子只有8支笔,还差几支?用什么方法算的?这样,孩子简易懂,又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起来不但没有感到枯燥,所以主体性教学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情感的陶冶。
1.2 创设自由的空间,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兴趣参与角色游戏。
过去我们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心理、个性等因素,一味“死教”,那是一种强迫孩子学习的教育。强迫孩子学习,他们是被动的,会感到痛苦,而在这种氛围下孩子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有必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的空间。在教学中,我们会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由选择的空间,在各个活动区域中投放丰富的材料,材料的投放是体现阶段性、目标性、层次性的,然让他们按自己的意愿大胆去选择、去活动。我们在角色区中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水果蔬菜点心等玩具,标上名称和价格,提供自制的钱、记录本和笔,让孩子在“开商店”游戏中进行加减运算,轮流当“售货员”和当“顾客”,在玩中学不断地提高孩子的运算能力和生活经验。我们观察到在活动中的孩子是那么认真、投入,可以说这时孩子精神高度兴奋,注意力十分专注,他们已经达到了“忘我”步,他们主动参与于游戏,参与度是极高的。这种活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孩子在自主性活动中获得了一种自由,他们可随意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兴趣去进行活动我们有理由诊断自由是人参与活动的最佳境界。
1.3 与孩子建立朋友关系,有助于相互沟通、理解。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人们的沟通、理解、合作共事要基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正因为如此,近几年师生关系的研究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主体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客观上不对等,但主观上平等民主的关系。客观上的不对等指学识的不对等,但教师必须从“人—人”关系上理解师生关系,也就是说在主观上教师要使孩子为与自己地位平等的社会成员,要使他们为真正的主体。实施民主性教学有利于形成一个和谐的教育场,在这种教育场中师生会主生许多正向的互动作用。教师要把自己外在的权威转化成内在的权威;要建立一种资源分享的伙伴性师生关系,当教师给孩子传授知识时,不是自上而下的“给予”,而是与孩子一道貌岸然去探索,在主观上“分享他们尚未获得的经验与知识;要诚心诚意地信任和鼓励孩子。那么,在这种非常和谐的关系中孩子一定能快乐学习。如音乐课堂教学活动,情感交流活动比较多,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这种情感的交流作用,在上音乐课之前,我会播放一段抒情的音乐,或面带微笑和孩子轻松地谈话,或敲一敲打击乐器等,动静结合。一上课,以亲切的教态和学生一齐听着音乐做律动。有了一个这样的环境,孩子自然地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也就会自然地形成。教师对孩子的尊重,是减轻孩子心灵重负的重要因素。
2.引导孩子主体参与,体验主人翁精神
2.1 孩子主体性参与教学可以让孩子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孩子主体参与教学有种于建立良好的教学人际关系,使孩子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教师能够创造条件满足孩子的参与愿望,孩子就会有明显的向师性。孩子主体参与教学可以增强与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孩子的人格价值会由此得以体现。在与教师一起讨论问题、一起设计教学方法等活动中,孩子会感受到教师对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对他们无私的爱,从而增强对教师的理解与尊重,教师的人格价值会在孩子心目中得到升华。孩子的主体参与,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要求教师调整、改变教学进度。孩子有了主体参与的愿望、能力,他们自然会对教学方法的设计提出自己的想法。他们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采用符合自己特点的学潮,而且可以与教师一道对教学法做出设计。孩子主体参与教学内让他们对学习效果的自我反省。主体参与性较强的学生还能够对教师的教学作出自己的评价。让孩子真正体验到自己是教学的主人。
2.2 孩子主体性参与教学有助于形成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教育,是以孩子的发展为本。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就必须在教育活动中充分以挥孩子的主体性,促进孩子自身积极主动的发展。教师是孩子成长的引导者,孩子发展的领路人,而孩子本身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孩子的主体性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发展。课堂上教师与孩子关系和谐,和孩子平等相处有了真挚的情感,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孩子才愿意接近老师,愿意袒露自己的思想。教师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亲切和蔼的教态,都是对孩子的信赖。有了平等和谐的音乐氛围,孩子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愿意去表现自己,才能主动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如我班上有一个小男孩子,新插班进来,性格内向、不合群,上音乐课不愿唱歌、也不愿跳舞,老师走到他跟前,拉着她的手跳他也不跳,最后我鼓励她上课坐得好,听得认真,其实她也会的,然后我让组里的其他同学唱歌,让他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结果他不但不为难,接过乐器伴奏起来,效果很好,我及时鼓励了他,最后他不但用打击乐器伴奏而且还唱起了歌,这时全班同学为他鼓掌。在体育课中也不怎么积极参与,也通过多次让他展示,树立信心。通过多次的鼓励,动手,使他有了自信,有了成功的喜悦,现在这个孩子积极地参与到各个活动中。 2.3 主体性教学大大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活动中,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活动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孩子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体现孩子的主体性。如在体育活动中,练习投掷动作,首先我们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投掷的环境,在活动场地挂有高低不同的圈,圈中吊有各式各样的公仔,用游戏的形式引导孩子练习投掷的动作,有了这样的环境,孩子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了。练习双脚跳的动作,我们为孩子设了三组难易不同的障碍(第一组是二个月饼盒高,第二组是三个月饼盒高、第三组是四个月饼盒高)。第一步:首先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想法去跨越障碍;第二步:请玩法比较新颖的孩子做示范,其他孩子可以尝试学习他的方法;第三步:统一尝试用双脚并拢跳的方法越过障碍,但是可以选择不同高度的障碍物。这样,在充分自主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体能也大大地得到提高。
3.主体性教学能满足孩子的个体差异
在主体性教学中,没有差生而只存在有差异的孩子。我们是针对孩子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做到心中有“人”,因“人”施教,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培养他们成长,最大限度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学生的潜能而且给不同的孩子量身定做。也就是说,老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和开发孩子的别才别趣别志,尊重其特智特能特才,为发展其独特性和丰富性创设必备的教育氛围,让孩子的个性和特长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活动中都考虑到孩子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都感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对他的尊重,这也是我们现在的教育理念中必须体现出来的。
通过主体性教学,孩子的综合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改进,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孩子愿学、乐学、善学和求新。主体性教学主要体现了孩子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学活动中逐渐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知道学习什么、从哪里学和怎样学,能够主动去发现、探索、思考,从而有效地满足学生对探究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孩子是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从而产生了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通过了参与开放式的教学,他们的自学能力和习惯就能逐步养成。
实践证明,主体性教学有助于学生主体性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主体性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到实处;主体性教学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落到实处;主体性教学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主体性教学有助于更好地教会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新、学会关心。在孩子的独立性方面,绝大多数孩子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常想表现自己,能做到爱学,精神集中、独立作业;在主动性方面,绝大多数孩子对学科的喜欢程度较均匀,没有厌学或偏科表现,能做到遇事喜欢争先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符合班集体利益的事敢于提出批评;在创造性方面,绝大多数孩子能做到勤于观察、勤于思考,能用自己的方法自编歌谣、自编10以内加减应用题等,创造性思维品质有显著以展。由此可见,主体性教学的确有效促进了孩子主体性水平的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