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平衡、静电屏蔽有极限么?

来源 :大学物理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253119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电平衡和静电屏蔽是电磁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其关键在于导体中存在大量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形成新的电荷分布,由此产生的附加电场抵消外加场使得导体内部电场处处为零.那么如果持续增大外加电场,静电平衡和静电屏蔽是否能一直实现?静电平衡和静电屏蔽是否有极限?本文分析了静电平衡在外加电场逐渐增强下,从开始被打破的临界状态到完全被打破的极限状态的变化过程,并以铁质外壳为例分析了静电屏蔽被打破所需要的场强和电势差.
其他文献
在全面推进新课改的发展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质量是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而英语作为跨文化的课堂教学科目,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还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但目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还存在部分缺陷,鉴于此,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分析与研究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策略,并以此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与借鉴。
会议
“生活即教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思想内容,也是其劳动教育思想中的重要支撑。文章以陶行知先生的个人成长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为主要研究背景,探寻其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理清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的生成逻辑,进而分析培养“手脑结合”的人、“生活即教育”“劳力上劳心”以及“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之间的内在逻辑。最后,站在国家、高校、教师、个人四个角度阐释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现实
期刊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作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造孔剂,并将纳米纤维与阳极材料共同煅烧制备阳极支撑体,探究纤维形成孔结构对阳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纳米纤维造孔剂得到的阳极孔隙率约 14.9%,与传统碳粉造孔剂得到的孔隙率相近,但是纳米纤维做造孔剂的阳极中形成了连续贯通的孔结构,孔隙具有低的曲折因子,有利于气体的传输。采用纳米纤维作为造孔剂制备得到的单电池在 650 ℃和 700 ℃的
期刊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与不同性别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56例,依据性别分为女性组(181例)和男性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尿酸(UA)、白蛋白(ALB)、尿素(BUN)、血糖(GLU)、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LP)、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血清Cys C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
期刊
学位
目的 探讨体表精准定位微创开口方式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干预组60例(应用体表精准定位微创开口方式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与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开口方式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主切口长度
期刊
目的:探究血清骨织素水平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方法:随机选取52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和442例未骨折的老年人作为对照,以血清骨织素水平中位数为界,分为血清骨织素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结合患者骨折类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程度、是否有术前合并症以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各组血清骨织素水平及其与患者骨折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结果: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血清骨织素水平较未骨折老年人明显升高;
期刊
目的:观察联合治疗(机械振动结合密骨方)对老年女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疼痛程度、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31及IL-6)表达及并发症的影响,为中西医结合促进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提供依据。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湖北省中医院骨科收治住院的4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后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老年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联合干预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14天,基于机械振动对患者术后伤口
学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因具有发电效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金属支撑型SOFC工作响应速度快、机械稳定性高,更具发展潜力。目前金属支撑型SOFC制备难点主要集中在功能层上,尤其是电解质。传统湿化学工艺需要烧结过程(>1200℃),难以运用在金属基体上;镀膜技术又涉及设备成本较高或者沉积效率太低的问题。相比上述制备方法,等离子喷涂技术兼具成本和效率的优势、同时对基体热输入少,
学位
静电场中导体的静电平衡是指导体上的电荷及电场分布不随时间变化的现象.该现象在高校物理课本中对学生进行了介绍.文章旨在讨论大学物理课本中对静电场中导体静电平衡解释过程中所忽略的情况,即外电场的电场强度大于导体所能产生的最大感应电场强度.通过简单易懂的计算证明了这种情况在自然界中是不可能存在的,解决了读者的困惑,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补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