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溯源探寻新常态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体系建设内容

来源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iter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教育起源于美国,也经历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发展过程.“双创”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适应变化、探索未知的能力,其本质是“育人”.该文探讨了“双创”教育的起因、发展、内涵,探讨了“双创”教育的体系建设内容,指出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基点是大众教育,“双创”教育是传统教育的延展,二者的目标一致,只有深度融合才能互相成就.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应从课程体系、组织管理、生态环境建设三方面入手开展体系建设.
其他文献
“新文科”是不同学科内容之间深度影响的发散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的交叉融合,是专业基础内容与学科发展前沿的有机契合.“非遗数字实验应用中心”依托“校-地-企-学-研”五位一体的“联合智库”,通过数字博物馆、专题特展、教学中心、数字应用等形式,实现“大数据+”与“文化+”的无缝融合,完善并建立融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于一体的学校“文化旅游类”相关专业课程改革设计和实践实训平台建设,切实服务好相关专业学生实践实训及创新创业教学的需要,努力做到创新“”创意“与”创优\"协同育人
现代智能建筑、智慧城市的建设急需掌握BIM技能的应用性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需立足建筑产业未来发展和需求,以现代学徒制为平台,将“1+X”BIM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现代学徒制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建设能够满足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评及现代学徒制要求的建设工程管理类人才.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和教育课程的深度融合,翻转课堂成已经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为了响应新文科建设和服务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对民俗学进行教学改革,提出了BOPPPS与翻转课堂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为了充分评价该教学模式的效果,笔者把授课的对象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BOPPPS与翻转课堂结合和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授课,在课程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和问卷调查比较.结果显示:BOPPPS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及文化创新实践能力,并提高民俗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
针对“专创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专创融合”理念不彻底、教学方法更新度低、“专创课程”融合度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未达成教育合力的效果等问题,该文以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为例,剖析该课程特点,将创新创业教育从“专创课程”内容、“专创课程”实训平台(第二课堂)、“专创课程”教学方法、师资队伍与考核机制四个方面有机融入该课程的建设过程之中,真正实现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形成教育合力,进而推动“专创课程”的建设发展.
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与产业脱节、与专业教育脱节、缺少跨专业合作训练等问题,提出了跨专业融合、产学研创一体化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该模式的创新点是以“互联网+”企业的生产链(产品原型设计→编程开发→营销/运营)为主线,推动产教融合、“专创融合”、跨专业融合,通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式与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创新,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深化高等学校“双创”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双创”教育模式,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重要工程.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双创”教育模式已成为各高等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宝鸡文理学院以培养应用型“双创”人才为目标,立足学校实际与特色,从更新“双创”理念、课程体系、实践平台、保障措施四个方面构建了地方高校“3354”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与服务方式,也对高校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产生了深刻影响.高校研究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应积极面对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借助互联网技术提高学生的满意度,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服务,有助于更好地满足研究生就业期望,助力研究生更充分、更优质就业.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下,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以思想政治作为核心因素并突出课程教学目标中的育人导向,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提出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运用产出导向法理论进行引导,准确理解“产出场景制导”和“输入促成产出”两个关键教学理念并按照实践教学案例充分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思政理念和产出导向法相互融合,在保证大学英语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下,共同发挥协同育人效应,最终促使思政教学目标的完成.
美育的建设不仅有助于高校学生良好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该文对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的美育教育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国家、社会以及个人三个层面高素质人才培养对美育教育的要求,分析了我国一流大学、地方高校、民办高校以及特色高校的美育教育机制,提出了一流大学美育教育机制建设路径的思考,最后总结了一流大学美育教育机制建设实践的方法.旨在针对当前我国高校美育教育机制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希望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教材是高校培养人才和教师讲授知识的重要教学工具,教材建设的好坏显著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新工科建设、新冠肺炎疫情、“互联网+”等复杂形势对国内高校教材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分析上述新形势对教材建设的具体需求,总结出国内高校教材建设方向.结果表明,高校应构建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新工科建设理念,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材,且教材要能够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实践、学科交叉等特征,并能够采用多种方式如传统纸质教学、电子化教学、立体化教材等呈现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