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学历史教学是一个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学时代是孩子们形成自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孩子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如下特点:第一、简单性;第二、直接性;第三、执着性;第四、可塑性。通过历史教学能够很有效的对中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教师通过对一件件历史事件的展示,对事件的因果关系分析等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辩证的认识世界、分析事物,学习社会广泛认可的价值标准,从而为适应社会和实现自身价值做好思想准备。
关键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培养
引言:历史是初中教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深受大多数学生们喜爱的一门课程。在广大历史老师的精心准备下,历史课往往精彩纷呈,让学生流连忘返。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呢?比较标准的回答往往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学习历史,以史为鉴,指导未来;2.通过学习历史,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3.通过学习开阔我们的眼界,培养我们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历史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发生事件的一种总结,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老师要做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掌握当前时代的发展现实和规律,在从过去的历史中,老师也要关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其成长增加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作為中学生,他们大多还涉世未深,缺乏对新奇事物的正确判断,但是他们大多对事情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因此为了不使其成长偏离正确的轨道,学生们应该从历史发展的经验中汲取教训,树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而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一理念融入到教学当中,从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
一、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特点
中学时代是孩子们形成自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所谓的青春期就是其外在表现。这个时期,孩子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如下特点:
第一、简单性:中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观察往往是粗浅的,由于知识面和人生的阅历有限,接触社会的范围局限,导致他们只对客观事物的理解流于表面,难以透过现象看本质,难以通过多角度进行深入透彻的判断。
第二、直接性:中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是直观的,由于思维的单一,分析判断能力不足,往往就事论事,对人生和社会的复杂问题难以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去理解。
第三、执着性:中学生已经拥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社会经验,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由于自我认知的原因,他们的心理水平还比较低,在认知程度没有提升之前,往往会比较执着,不会轻易改变。
第四、可塑性:由于人生观、价值观会受到所成长环境的影响,中学生处在心理高速成长发展的阶段,在社会变革和信息爆炸的今天,他们在形成完善的世界观之前,会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改变社会认知,从而造成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可塑的。
二、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的必要性
(一) 教育规律中必须重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历史教学不仅仅是简单地让学生记住一个个历史事件以及其发生的时间,这只是历史教学和学习的基本目标,或者说这是历史学习中的一个部分或体现。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从中获得思考和价值观,因为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因此人才是一个个历史事件的核心,学生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其实看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这些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创造了历史。因此历史教学要把历史人物的形象向同学们展示出来,让学生看到一副副不同的面孔,再看到他们身后的代表的历史事件,之后老师引导学生对各个历史人物所代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解读,歌颂那些为历史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对那些负面的历史人物进行批判,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无形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这样历史教学在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育当中就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历史教学的教育意义在这个环节充分地体现了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教师把握着历史教学的总体方向,如果教师只是认为历史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记忆背诵历史教材中的基本知识,那么学生最后得到的也就是这些基本知识。如果教师带领学生在这些基本知识上进行延伸拓展,那么学生就能够从这些知识中获得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比记忆知识点更重要的部分。
(二) 培养人生观、价值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国目前的教育氛围就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这样的教育思想就导致教师把教学重心都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上面,从而忽视了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从长远来看这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当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并逐渐调整教学策略,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到更重要的位置。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到学科教学上面,每个学科都有着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方式。在这方面文科担负着更多的教育责任。因为文科所学习的内容是与人的思想息息相关的,特别是历史学科,从始至终都是在讲述以往的人所做的事,因此学生从历史学科中获得什么内容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当下强调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可缺少的一环,在历史教学中老师要更加关注这一点,把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从而在教学策略中更加注重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这样不仅迎合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趋势,而且还回归了历史教学的本心,从而进一步升华了历史学科的教学意义,这是我国教育进步的体现。
(三) 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习历史最基本的一点解释要接触到大量的时间节点、人名、地名,如果只是简单的让学生去记忆背诵,那绝对是比较枯燥的,不仅不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还容易让学生产生对历史学科的负面观感,从而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如果是采用培养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念来教育学生,那产生的效果就会大大不同。因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老师去讲解历史知识所代表的人和事,比如历史教科书上只是简单地讲了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那么老师需要做的是在这个知识点上进行拓展,给学生们讲解与此有关的历史人物以及这些人物身上所传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历史知识点就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当学生再去看这些知识时就不会感觉到枯燥,因为他们能从这些基本的知识点当中看到历史上所发生的真实的故事,这样学生就会对这些知识形成立体化和衔接式的记忆,相比于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去掌握历史课的基础知识,而且也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这种结合能够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老师需要做的就是积极地探索思考围绕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要进行的教育策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同时从历史学习中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