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当代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为基础价值取向的教育,它着重研究和解决教育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突出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英明论断更为我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同时,也说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它必须贯穿于我们的全领域、全过程。而数学学科,作为思维体操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应该在课堂中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遵循儿童认知规律,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儿童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已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研究中的至关重要的前沿问题。
  1 人际关系与创新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意识。学生思维与表达有差异,要允许思维慢的学业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允许表达不清晰不流畅的学生有重复和改过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允许学生有失误和纠正失误的机会。例如,我平时上新课时,例题一般让学生来完成,这样,可以发现学生对于新问题的认识,允许学业生把错误留在黑板上,便于发现错误,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法。有时,学生一时语塞或南辕北辙,立即请他坐下,便扼杀了学业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经常这样,就会使学生不敢想、不敢说,不敢问。我们应尽力做到待人真诚,与学业生平等相处,让学生和教师交谈感到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即使回答问题有错误,也能得到教师的指点和鼓励。在学生叙述自己发现问题、思考过程、得出结论、教师决不打断或表示出不耐烦的情绪。教师变“教育权威”为“朋友同学”,教师应确立“教”服务于学生成长、创造的需要。学生到处可见教师灿烂的笑容,亲切的笑有,到处可见“你真行”“你讲得得真棒”“大胆些,相信你真行”等鼓励赏识的话,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宽容的教学环境中愉快地学习从而使他们产生创新的欲望。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课堂中教师适时肯定生的创新想法并加以鼓励将会极大的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 课堂教学与创新教育
  教学就是教与学的关系。主要不是把现有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综观数学教学,往往偏重于教法研究,忽视学法指导,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特别是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再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在课堂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2.1 培养自学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让学生掌握预习疑难。例如,在教梯形知识时,对“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这一定义认真分析,通过设凝、讨论、思考、答问。这一过程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
  2.2 培养动手创新能力。 动手操作,善于创新的能力是未来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是从小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进行“试一试”、“换一换”、“摆一摆”、“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等尝试创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教“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比一比”找出平行四边形与相应的长方形的内在联系。最后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让学业生在学习三角形、梯形、圆的面积公式中,动手拼拆,举一反三。
  3 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从“一般——特殊”演绎式教学,分为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新授课都必须用这个模式吗?对小学生来说,一本正经地像对成人那样传授知识,未免太呆板了些。活动教学、游戏教学、发现教学、探究教学、数学建模教学、竞赛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都是可以采取的。如“开放性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即教材开放、课堂提问开放、组织形式开放、练习设计开放,学生在开放性环境中学习。又如“创设问题情景——尝试探索——总结归纳”模式,在老师引导下发现问题,组织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再如“激疑——猜测——验证——运用”模式,激式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已有知识积累的猜测,在引导学生通过活动,验证自己的猜测,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再巩固学习。教育要发展,必须改革单一的演绎式教学,从而诱导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要求数学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树立新的教学观,在教学观念上重视学生的创源意识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注生螳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逐步形成,日益提高,正如邓颖超同志说“第一树立创造的志向,第二培养创造的才干,第三开展创造的活动”。这正是我们今后在教学中应遵循的规律。
其他文献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师要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文学的理解,对人生的看法,对大千世界的感受传递给学生,使他们为之感动,为之动容,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  1 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数,激发学生情感  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感染力强,扣人心弦。但为什么学生对语文课感到枯燥无味呢?问题的症结在于教师只把语文作为工具课,把语文训练当作一种单纯的技术训练,而忽略了情感因素的激
期刊
在我们农村,大多数余劳动力拥向城市,为国家的繁荣,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可是,在农民背井离乡,生活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新的问题即“留守儿童”问题却日渐突出。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较为突出的是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
期刊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是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因此,加强德育的渗透要从课堂教学入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从数学学科中点点渗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不做空洞的说教。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挖掘德育因素,讲究教育方法,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1 介绍法  教师在每一章节前的上课时,都适时适当地给学生讲述些古今
期刊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不权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交给学生,使他们由“学会”到“会学”,真正提高学生素质。我在教学中对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 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所谓直觉思维是未经过深思,而是凭感官迅速地对问题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这种思维能较顺利地解决卡住的问题或能简捷地解决算题。培养直觉思维,首先让学生牢固掌握数
期刊
抽象函数是没有给出具体解析式的函数的一个统称,作为考察函数性质、函数概念、函数图像的一个有效载体和手段,近年来在高考中多有涉及,因抽象函数问题脱离了具体函数解析式,往往让人难以下手,本文将从抽象函数的由来、抽象函数的考察内容和解决抽象函数问题的常用方法等几个方面做一剖析。  1 抽象函数的由来  抽象函数不是命题人凭空捏造出来的,一般情况首先要有具体函数,然后将函数性质或函数解析式满足的某种特性以
期刊
课堂讲授也是艺术其中的一门,它完全能够体现出一位教师文化知识和能力修养。不管教师讲授水平高低,都是通过口语表达形式体现出来的,学生的各种信息接收,反馈效应是口语表达的基本特点。因此,学生心理素质等都离不开口语表达的,否则信息输送就会白费了。  作为一位教师的口语表达,首先要具备语言准确并简炼,生动活泼,语调扬挫,流畅自若;接着分析问题或想象事物必须有条有理,层次丝丝不断;解答疑难问题时,要由浅入深
期刊
我校实行新课改已近五年,我也接触新课程教学有两年了,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老教材中一些传统的、现代数学发展中的一些非主流的内容进行了大刀阔斧地删减,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将现代数学中应用广泛,而且学生能够接受的知识列为中学数学知识。下面是我对新课改的一些体会和见解,有不当之处望读谅解!  1 关于“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很多教师都说,整个高中立体几何就是“三垂线定理”。 立体几何中
期刊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歌和浅显的文言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初中为50首诗歌,20篇文言文,文言文语法知识不作讲授重点,而应让学生在诵读中自己理解。  众所周知,对文言词、句字面意思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因而它应当成为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仅此而已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历来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大多是文学作品,或者是其具有文
期刊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这一形式,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的参与度,落实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主能力差,教师在采取合作学习这一形式时,必须要进行精心组织,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中
期刊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石。在生活化识字教学实验中,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到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做学习识字的有心人。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变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将课外识字带进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1 利用教育教学生活的各个环节,进行生活化识字教学  刚入学的新生对新的学校环境很感兴趣,充满了新鲜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