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西湖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gnj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过了祖国的南北西东,也到过世界各地风情各异的美丽城市,游历过诸多名山大川,也饱览过不少湖光水色,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自己的家乡——杭州,最爱杭州的明珠——西湖。
  其实我真正的祖籍是绍兴,再说细一点,准确的老家在上虞。但我生在杭州,长在杭州,我从来就觉得自己是个杭州人,是喝西湖水长大的。祖上故居在我脑海里只是一个遥远模糊的影子,我从小就没有见过爷爷奶奶,老家的房子里也没有我一丁点儿的气息和印记。
  我出生在杭州最老的市中心龙翔桥附近,一个名叫菩提寺路蕙宜村1号的老房子里。那是一栋民国时期的小洋楼,前有花园,后有天井,楼房两侧有长长的青砖高砌,只见一线天的弄堂。
  花园里有两棵桂花树,两棵枣树,一片竹子,几株葡萄。秋天,满园金桂银桂飘香;夏天,葡萄藤爬满院墙。宽宽长长的磨石子露廊,是我们夏天乘凉、冬天晒太阳的地方;而天井则是我们搭个小圆桌吃饭和写作业的所在了。
  从老房子的后门出去,没几步就有一口井,井水不深,却清澈冰凉。盛夏酷暑时,我们会打几桶井水回来,泼洒在天井的地上,暑气顿收。再吊几桶井水倒在大木盆里,把西瓜浸泡在里面一天,等晚上星星满天的时候,在露廊上铺上篾席,家人围坐一圈,吃着冰凉爽脆的西瓜,唱着“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的歌儿,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
  那时候,我就读的天长小学几步路就走到了,我站在晾台上就能看到学校的操场;而爬上操场上的滑竿,高高地坐在滑竿顶端的木杠上,也可以看到我家小楼上晾晒的衣服和被子。
  放学了,不会有家长伸长脖子等在学校门口,急吼吼地要接你回家。同学们会三五成群地结伴玩各种游戏,抓抓儿,躲猫猫古尔,跳牛皮筋,踢毽子,拍洋片,男孩女孩疯玩在一起。
  我家老宅离西湖很近,走走也只有五六分钟路程。从菩提寺路拐到长生路,从长生路穿过延龄路,一直走,就走到湖光山色中去了。
  夏天,我们会去断桥边的凉亭里看西湖的荷花,偷摘一片翠绿的荷叶当凉帽,嚼几颗脆生生的新鲜莲子过嘴瘾;我们也会去钱塘江摸黄萱儿,摸完后踩着细软的沙子,穿着碎花运动衫和短脚裤跳进江里游泳;我们还会去栖霞岭钻紫云洞,把汗津津的小脸贴在湿漉漉的石壁上收汗、纳凉。
  春天,我们会骑着自行车翻六吊桥,任苏堤两岸柳丝轻拂,桃花瓣片片飘落发梢,映红我们的脸庞;我们也会摘下细藤长茎的迎春花,做成碎星黄花满圈的花环,一会儿戴在头顶,一会儿扔上蓝天;我们还会在傍晚时分,踏着西湖细微的水波声.走在杨公堤上,拽着嫩绿的柳条,屏息静听南屏晚钟的袅袅余音。
  秋天,我们会提着小竹篮去满觉陇,吸吮着漫天飞舞的香气,偷偷地采集金桂花银桂花,让妈妈做桂花糖;我们也会追逐着北山街满街飞舞的金黄的梧桐落叶奔跑.再挑几片颜色鲜亮形状好的叶子,带回家夹在书里做书签;我们还会钻进农家的茶园挖几块带着泥土清香的石子儿,跑到西湖边用石子砸碎平湖秋月的倒影,数那一圈圈的涟漪。
  冬天,我们会去爬山登塔,保俶塔、雷峰塔、六和塔,玉皇山、南高峰、北高峰……登高望远,白雪覆盖下的湖光山色,别有一番清韵景致;我们也会在西湖边长坐,看积着薄薄冰雪的湖而一片萧瑟苍凉,想象着湖心水底的魚虾是不是在冬眠做梦……
  那时候我真的觉得杭州好美啊!西湖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照出了环绕着西湖的杭州,整个城市就像一座美丽的花园。
  而我开始领略到杭州的与众不同,感受到西湖内在的精神气质,则是在自己长大成人,尤其是经历了“文革”这样的动乱和劫难,面对过牢狱和生死之后。
  那样的劫难和牢狱之灾是不堪回首的,但这样的劫难和牢狱之灾,对我来说却是一笔可遇不可求的人生财富,我由此懂得了许多,明白了许多。
  我的三位亲人,曾经在动乱岁月里蒙冤经历了一场牢狱之灾,其中我的哥哥,又因为这场牢狱之灾在身体中留下的隐患而得了一场大病,差点阴阳两隔。我哥哥是个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抱着《资本论》这样深奥的大书磕磕绊绊阅读,一心想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做大事的人。但当他从死亡之门里逃脱出来,重新漫步在两湖边时,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拿着一把硕大的芭蕉扇为一只小小的蜂窝煤炉扇风,红红的炉膛在芭蕉扇轻轻的扇动下蹿起朵朵火苗,他呆呆地在一旁看了很久。事后他对我说,他觉得那就是一种幸福生活,那把芭蕉扇动的,是一种深微的恒常。每天生炉子其实是一桩很开心的争情,你用火钳给红红的炉膛添煤.用钩子捅下一撮撮炉灰,在炉子上炖一砂锅猪蹄,香味飘散出来。生命的大欢喜,其实就蕴藏在这样日常的琐碎和烦杂中,那过程里流淌着一种美的韵味。
  哥哥的话说得很平淡,却让我在一瞬间对两湖有了一种别样的感觉,虽然我当时并没有想清楚这种别样意味着什么,但我觉得他所说的这种韵味,或许就藏在两湖平静的水波下,藏在两湖周边的树丛中。西湖的美丽是融入树木、湖水和空气,轻轻地渗入人们心灵深处的,它不喜欢纷争和嘈杂,它是需要有一份宁静的心境才能体味的。
  真正体悟到两湖的风骨,触摸到西湖的文脉,已经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有幸认识中国文坛泰斗巴金先生以后的事了。
  记得那是在一九八一年的春天,巴金先生在女儿李小林和女婿祝鸿生的陪同下来到杭州,下榻在两湖边的新新饭店。
  我和李小林相识在一九七六年的春天,当时她是浙江省唯一的一本文学杂志《东海》的编辑,而我则是杭州织锦厂的一名青年女工。因为写了一篇小散文《摄影记》,我被邀请参加《东海》杂志在四明山的一个笔会。参加那次笔会的编辑和作者中,一共只有我和小林两个女的,于是.我们俩很自然地被安排住在一个房间。
  一开始我并不知道她是巴金先生的女儿,只是觉得两个人很聊得来,对时局有共同的看法,对四人帮掌控下的祖国命运都充满了担忧。后来当有人告诉我,李小林是巴金先生的女儿时,我很吃惊。因为小林朴素得就像山间的一棵竹子.一点也看不出她是大文豪的女儿。我当时随身带了一份“总理遗言”的手抄件,就拿给李小林看,我们对总理的共同感情,对四人帮的一样痛恨,让彼此的心走得很近。   我在笔会上写了一个小说,小林看了以后对我说,小袁,回去后把这部小说改出来给《东海》吧。小林的话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没想到笔会回来后不久,我还没来得及对小说进行修改,我们全家就因为“总理遗言案”而遭遇劫难,哥哥、父亲、姐姐先后被抓,关进监狱。我和重病的母亲被软禁在家,度过了长长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后来我才听说,小林也因为和我接触频繁,而被公安部门多次传讯。
  粉碎四人帮以后,我的亲人们出狱不久被平反,小林也被落实政策,回到了父亲巴金先生身边,进了《收获》杂志当编辑。小林从上海给我打来电话,她说,小袁,把你家一九七六年的事情写出来吧,你都不用编故事,生活本身就是小说。在小林的鼓励下,我写出了一部八万字的中篇小说《天上飘来一朵云》,把稿子寄给了李小林。
  没过多久,小林就陪着巴老来杭休养了。小林打电话让我去新新饭店,我在新新饭店一个可以眺望西湖的大露台上,见到了自己从小就景仰的文坛泰斗巴金先生。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巴老居然看过了我的小说初稿,还给我提了几条修改意见,并亲切地对我说:你是可以写东西的,好好写。
  我至今都不会忘记多少年前那个春天的下午,西湖在暖阳下闪着银鳞般的波光,巴老慈祥的面容和亲切的话语,为我推开了文学的大门,在我心中点燃了一盏文学的灯。
  从那以后,巴老几乎每年春天或者秋天都会来杭州休养,在西湖边小住。无论是正对着西湖的新新饭店,还是坐落在北高峰脚下的灵隐创作之家;无论是被湖水环抱的汪庄,还是柳丝拂面的柳莺宾馆,处处都留下了巴老的身影和足迹。巴老晚年创作的,受到广大读者喜爱的《真话集》《随想录》,都是在西湖边完成的。巴老曾在《随想录·西湖》一文中写道:“对于美丽的风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全国也有不少令人难忘的名胜古迹,我却偏爱西湖。”
  而巴老偏爱西湖的原因,在我看来,恐怕很重要的就是因为西湖的风骨和文脉。巴老说:“我一九三〇年十月第一次游西湖,可是十岁前我就知道一些关于西湖的事情。在幼小的脑子里有一些神化了的人和事同西湖的风景连在一起。岳王坟就占着最高的地位。我每次来西湖,都要到这座坟前徘徊一阵。西湖的人物、历史、风景和我的感情融合在一起,活起来了,活在我的心里,而且一直活下去。我偏爱西湖,原因就在这里。岳飞、牛皋、于谦、张煌言、秋瑾……我看到的不是坟,不是鬼。他们是不灭的存在,是崇高理想和献身精神的化身。西湖是和这样的人、这样的精神结合在一起的,它不仅美丽,而且光辉。”巴老晚年的写作能够坚持讲真话,不伪饰,不媚俗,博得人们巨大的尊敬,在他身上也体现了西湖的风骨。
  而说到西湖的文脉,那就像树叶的筋络一样,纹理清晰,静静地支撑着美丽的叶子,却从不张扬。就像杭州有许多苍凉幽静的所在,是悄无声息地坐落在被人遗忘的角落的;西湖周边有许多如散落的珍珠一般的重要历史文化遗迹,更是内敛低調地藏匿在山石杂草丛中的。
  当南来北往的游客蜂拥在西湖的断桥残雪、柳浪闻莺、平湖秋月、苏堤春晓、雷峰夕照、三潭印月,等等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胜风景游览地时,或许鲜有人知道或者想起,其实那些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才是这座城市的命脉;那些不该遗忘的,那些深藏不露的,才是西湖的底蕴。
  巴金先生是深知和真正了解西湖文脉的,巴老自己也是西湖文脉中最重要的一缕。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巴老第一次来西湖,游览岳庙等地,此后巴老几乎每年皆到西湖游览、访友,巴老曾在一篇散文中写道:“三十年代每年春天我和朋友们游西湖,住湖滨小旅馆,常常披着雨衣登山,过烟霞洞,上烟雨楼,站在窗前望湖上,烟雨迷茫,有一种说不出的美。”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巴金先生发表了第一部以西湖为背景的短篇小说《苏堤》。关于这篇短篇小说,巴老后来在他的一篇散文《西湖》中专门提到:“苏堤曾经给我留下深的印象,五十年前我度过一个难忘的月夜,后来发表了一篇关于苏堤的小说。”
  一九三六年四月,巴金先生与友人陆蠡、丽尼等同游西湖,在湖上泛舟时,他们一起商定了分头翻译屠格涅夫“六大长篇”的计划,这一宏伟的计划后来得以实现,屠格涅夫的这些作品译出后陆续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至今仍为最有影响力的一套屠格涅夫中文译本。
  一九三七年约六月,巴金送师陀、卞之琳出游雁荡山,同至杭州。分别的前一天,三个人在天香楼吃饭,点的菜单都是著名的杭帮菜:鱼头豆腐、龙井虾仁、东坡肉、西湖醋鱼……
  新中国成立以后,巴金先生造访杭州的次数更加频繁,居住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西湖的的文气文脉,由此也更加厚重丰盈。去烟霞洞为师复扫墓,到白乐桥和方令孺大姐畅聊;在灵隐创作之家和夏衍先生会晤,登葛岭山与黄源老弟叙旧……
  南山路的大华饭店,杨公堤的花港招待所,六公园对面的华侨饭店,巴金先生的足迹遍布西湖周边的角角落落,可以说他有一半的生命和西湖息息相关。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有幸认识巴金先生并聆听他的教诲至今,我一直有意识地寻觅巴金先生在西湖留下的踪迹,追踪巴金先生和那一代文人大师共同融注进西湖里的文气文脉。我一直心存一个愿望,想写一本《巴金与西湖》的书,假如我能由此写出西湖的风骨和文脉,那么,我和西湖与生俱来的情感,或许就有了一个寄托和安放的地方。
  我将为此努力。
其他文献
终南山下雪了。  我给会弹琴的木匠发了条微信:二冬说雪下大时进次山。  会弹琴的木匠瞬时语音回复:哈哈,我现在就进山了,先去看看,这雪越下越大!  我问他开车了吗?他说他的车今天限号,进不得城就开山里转转。  我叮咛他,路滑,别开车上谢家岭。他说放心,就到石砭峪看看,也不一定上谢家岭。  谢家岭是石砭峪里四岔村的一个自然村。一条简易的只能通行一辆小型车的山路,从峪里的主路蜿蜒到半山岭,几十户人家就
期刊
大漆 十二生肖酉鸡  每一次嘶喊,臉都通红得像刚被一腔血浸淹过。公鸡而已,不是名伶,每天这样带妆高唱,其实是它离优雅最遥远的时刻,身体在失态中颤栗,颈上的羽毛箭一般狰狞戳向八方。对天发誓,它也不喜欢这样的自己。  千万年里梦乡都是谜一般的神圣存在,任何忽然刺穿而来的声响都招人厌恶,无数的诅咒谩骂纷至沓来。偌大的苍穹,那么多庞然大物纵横穿梭,世界确实是他们的,而它如此微小苍白,一生只拥有俯视蚂蚁的资
期刊
一场遇见最关时光的邂逅。等到繁华落尽,在日常世俗生活里沉淀下岁月的温良与暗香。  ——题记  西递千年古村落屏山,“桃花源里的人家”后街一号,我更喜欢它的人间烟火气。青砖黛瓦马头墙,木门里有温暖的灯光。  傍晚,炊烟袅袅。暮春时节,有人在灶间做饭,蒸腊肉。  晚饭时。几个人围桌而坐,吃着地道的徽州农家土菜,喝着酒,席间有米粉蒸肉,清明稞。  这是一栋老房子,给人宁静怀旧的感觉。两侧的厢房,雕刻精美
期刊
文明的大道  随便在固原的大地上走一走.这样的场景就会浮现在脑海——  从萧关古道而来.过固原城.经三七营,渡中卫黄河,穿过著名的河西走廊,出嘉峪关,广袤的西域等着一群人用脚步丈量。  相反,这群人会沿着这条熟悉的小路,再次回到熟悉的地方。  不用多解释,这就是由精明的商人踏出的一条路——丝绸之路。  一八八七年,当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男爵在他的《中国》一书中第一次创造出“丝绸之路”这个词
期刊
江南,长江以南。  长江以南,蜿蜒广袤,盘过一座山,到达一座城,遇见一方人,那里姿态百生,各有其秀。可唯独这江水平缓之地,被冠以“江南”之名。  长江,流淌了数不清的年头,如方外之人,按着既定的轨迹,优哉游哉,自得其乐。与她齐名的黄河,在历史上几经改道,每次改道无不轰轰烈烈,朝野震动。作为国之命脉,民之命脉,她被迫承载、背负着太多的政治使命,因而经常是紧张严肃的姿态,不如此,不威严。而长江则自在得
期刊
对面的桑给巴尔岛  到坦桑尼亚之前,我查了一下资料,确定了三个地方是应该去的。一个是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一个是野生动物园的入口城市阿鲁沙和乞力马扎罗山,一个是桑给巴尔岛。  前两个地方都去了,达市待了好多天,阿鲁沙是进出野生动物园时都停留了的,乞力马扎罗的山脚也待了一会儿,还想了一会儿海明威。算是到此一游了。但桑给巴尔岛没能去成,因为参观游览的项目被邀请方安排得很密集,没时间去了。  坦桑尼亚其实是
期刊
一连几天,一部名叫《更好的世界》的丹麦影片一直在脑中盘踞,片中提及的一个问题:如何面对恶?  片中小男孩伊莱亚斯的父亲安东是一个医生,经常在非洲行医,度假才回到丹麦来。在这一次度假中,他们遇到一个很蛮横的修车工,因为几个孩子之间的小摩擦,修车工走过来,不分青红皂白就给了安东一个大耳光。  安东没有还手,伊莱亚斯看着自己父亲被人这样打了个大耳光,心里当然难过,但更让他难过的是他的朋友克里斯蒂安。克里
期刊
时光如风,吹过岁月,吹过历史,吹过医巫闾山上日出日落、云起云消的天空,也吹过山下的古城和人们的记忆。这是一支温柔而无情的大笔,地上的一切都要经受它的反复涂抹和修改。许多年或许多个时代以后,昔日的城堡终于如风中的沙丘,被一点点摧毁、削平,城堡中的人们,亦如流沙,在涂抹中消失或四散而去。然而,往昔的一切卻如一段传奇,在一个少年人的心里沉积、留存下来,经过漫长的结晶、玉化或析出过程,再一次呈现于世人面前
期刊
一  已经一个多月没下过雨。热这个词在这些日子里显得充分狰狞,仿佛吊在半空中,浑身插着刀、吐着火,来无影去无蹤,却无处不在。我因此不太愿意往窗外看。如此放胆肆虐的怪物,却没有谁拿它有办法,只好眼不见为净。  突然就想起另一个夏天,以及那场雨。  2000年6月第一次去西部。飞机在兰州下降前,先是看到一片褐色,无边无际地凹凸起伏,说它们是山很勉强。但定睛一看又不能说不是。福建土地六成是山,我所生活的
期刊
说“相”  相:互相——动作偏指一方——容貌——审察  东晋名士许允结婚后,在洞房看到妻子十分丑陋,他拔腿就往外溜,新妇一把将他拽了回去。许允说:“妇女应该有四种美德,你具备了哪几种?”新妇说:“我所缺的,仅仅是美丽的容貌罢了,可是读书人应该有各种好品行,您又具备几种呢?”许允说:“样样都有。”新妇说:“各种好品行里头最重要的是德,可是您爱色不爱德,怎么能说每样都具备了呢?”许允脸上显出愧色,从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