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山乡风云》女连长刘琴原型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me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江镇是一片红色土地,是中共恩平县委旧址所在地,恩平县著名的老区镇。从这里走出的包括原粤中纵队党委常委、广阳支队司令员兼政委郑锦波在内的众多革命者。其中,女党员冯坤,就是著名粤剧《山乡风云》女连长刘琴的原型。
  粤剧《山乡风云》脍炙人口。剧中女主角解放军连长刘琴人们记忆犹新。但刘琴原型是谁?《山乡风云》作者,粤中纵队司令员吴有恒生前曾多次说到,刘琴原型就是恩平冯坤。元旦前夕,记者一行访问冯坤故乡恩平市牛江镇马龙塘村。在村祠堂,挂出了冯坤当年在珠江纵队海燕分队任政治指导员兼党支书的照片,倾听村民绘声绘色讲述冯坤故事。
  粤剧《山乡风云》取材于长篇小说《山乡风云录》,故事讲述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不久,国民党反动派乘机向抗日根据地大举进攻,由女队长刘琴率领的一支游击队突破重重封锁,到达广东四邑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刘琴接受上级指示,乔装成从广州归来寻找失散多年的父亲的教师,潜入了反动派居住的城堡,在地下党员林可倚的掩护下摸清了敌情。中秋之际,她趁刘立人为女儿举办“拜月会”之机,里应外合攻克了桃园堡,消灭了敌人。这部作品除了一版再版加大印量,还改编成话剧、粤剧在华南地区巡回演出,更是华南地区六十年代最爆热的广播剧。吴有恒以冯坤的点滴事迹,错开时空,浓缩资讯,扩展成情节复杂、人物丰满、斗争曲折的文学故事,书中女主角刘琴的形象深入人心,以致四邑地区熟悉冯坤在战争时期事迹的读者和听众都认定“刘琴就是冯坤”。六十年代初,有一次冯坤准备由广州经恩平老家去海南岛,没想到当地组织了数千人的队伍“热烈欢迎刘琴队长返山乡!”
  冯坤,原名冯美坤,1921年7月1日出生于广东恩平牛江马龙塘村,其祖父和父亲是到美国修建太平洋铁路和加拿大横贯铁路的华工。11岁之前在马龙塘村祠堂念私塾,虽是念书4年,却因聪明提前2年高小毕业,11岁离乡赴港谋生。
  1934年,冯坤在中共地下党组织开办的香港纺织工人夜校学习港版教科书以及接受马列主义教育,被地下党发展为进步工人组织成员,成为香港产业工人夜校的教师和组织者。她领导日资香港棉艺织造总厂和广州分厂的两地纺织女工,为争取劳动权益的罢工活动,并被选入中共香港市委工作,担任地下机要交通员,为廖承志、曾生、连贯、周伯明、吴有恒、黄宇等党在香港的负责人秘密传递文件。经历多次考验和艰险,安全地秘密地完成了地下党布置的所有信使任务,在市委书记吴有恒、市委青年部部长钟明和市委妇女部部长曾珍的考察、介绍和监誓下,冯坤于1938年2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年18岁。
  1938年,日本法西斯军队侵略到广东了,10月21日广东省会广州失陷。在于祖国处在生死存亡的年头,香港青年呼喊出了“宁战死于沙场,也不愿做亡国奴”“一定要抗战到底,坚决把日寇赶出中国去”的口号。中共香港市委组织了一批又一批青年到内地的东江地区打游击。冯坤也坚决要求去东江纵队直接抗日,可中共香港市委批准的不是去东江前线直接打日本鬼子,而是派禤荣、冯坤到粤中做抗日宣传鼓动工作,为使当地国民党地方政府没借口取缔,组织名称就称为“旅港恩平回乡服务团”,职务是中共党支部副书记。
  吴有恒亲自召集了旅港恩平回乡服务团的第一次党员会议。吴有恒还一直把冯坤送到船上。汽笛鸣响时,冯坤和海员工人禤荣、梁卓、芦勤;洋务工人郑林、禤喜伦、梁克超、陈锡、袁仲颜;女纺织工人张兰、张健、陈洪;学生卢莹、许炳等二十多位领导、党员、群众围着吴有恒,他再次嘱咐大家到了恩平,一切工作都要听从中共恩平县委,要尊重县委领导。冯坤送吴有恒离船时,他对冯坤说:“我很难有机会回乡的了,你能抽出时间,就去我家看看吧”。
  冯坤先后在中共恩平县委和粤中特委的安排下开展抗日动员工作,之后调到新建立的华南抗日武装部队,任珠江纵队第一支队政宣队指导员、珠江纵队第二支队海燕队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成为武装部队的年轻女指挥员。北挺粤北后部队编入东江纵队建制。
  1945年秋,冯坤随珠江纵队南三独立大队北挺粤北,迎接八路军南下支队,拟建立五岭革命根据地。冯坤指挥的海燕队作整个北上部队的殿后,途中部队遭到敌军三个师的多次围攻,在一次抢占制高点的争夺战中,支队长郑少康和大队长梅奕辰命令冯坤带领海燕分队钉死在山顶,狠狠打击冲上来的敌军冲锋连,掩护部队撤退,没有接到命令不准撤下战场。冯坤率领指战员们与一个营的敌军激战,她亲自把握机枪与敌军机枪对射,并指挥机枪手们采用麻雀跳跃打法,避开敌军猛烈的六〇钢炮射击,打到机枪枪管发红了,就发动全体指战员用人尿淋湿机枪,冷却枪管继续战斗,终于等到总部传令兵上来通知冯坤率部佯攻然后撤离战场,这一场战斗从凌晨打至午夜。
  冯坤历任珠江纵队、东江纵队、新四军、华东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军事管制委员等部队的指导员、党支部书记、驻津军代表等职。她在战争中指挥过多次战斗,负过伤留过血,后于1957年正式从中国人民解放军转业。
  在“四清运动”和“文革运动”的十多年浩劫中,冯坤深陷囹圄。在“监狱”里私设的“审判庭”上,“军代表”“工代表”“造反派”“红卫兵”组成专案组日夜围斗。担任主审的军代表拍桌厉问:“旧社会我们是穷得没饭吃才参加部队参加革命的,你一个香港小姐凭什么参加部队参加革命?老实交代!”冯坤轻轻的回答:“凭信仰。”
  凭信仰,冯坤一辈子都以中国共产党党章规范自己的言行,虽被“不提拔、不重用”,却依然热情工作、诚实做人。
  “文革”结束后,具有坚定革命信念的冯坤重新走上管理工作,在冶金工业部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工作至1983年,以副厅级干部离休。之后十几年,冯坤应恩平、开平、新会、台山、新兴、三水、中山、佛山、南海、顺德、珠海、东莞、香港、广州等地的邀请,参加研讨地方党史和军史,和战友们撰写了多篇革命史实回忆录。
  2001年9月1日凌晨,冯坤在广东省老红军老干部休养所永红新村的家中安详去世,享年80岁。冯坤为民主革命奋斗一生,她和丈夫留给后代的遗产只有一套房改房。她的骨灰与先于她去世的丈夫徐云(原名钮昭,曾任广东省土改委员会秘书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任、广东省政协委常委兼秘书长)合盒在广州银河革命公墓一號堂。
其他文献
革命先贤,左翼联盟,文化名人。  念齐齐联手,艰难战斗,洋楼沟堑,留弹斑痕。  抗日英名,截歼蒋匪,当昔何曾言苦辛。  升红旭,迎崭新中国,万众欢欣。  如今党拔穷根,革命老区人和好勤。  幸鄉村振兴,塘场改造,三清整治,焕发青春。  红色家园,文明博爱,碉屋书香伴众亲。  扬传统,看横江今日,大美荣新。  注:革命老区横江村为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被定为台山市乡村振兴战
期刊
时序更替,日月如梭。  当我们深情地向2018年挥手告别的时刻,2019前来报到。  在天干地支的排列组合中,2019,为己亥猪年,有354个晨昏伴我们走过。  在这一年里,我们将迎来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前,一位伟人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此,这个千百年来积贫积弱的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70年后,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人民,向世界讲述着中国的故事,让寰宇回荡中国的声音……
期刊
广东南路革命化州纪念馆内,参观的人群总是在一个玻璃橱窗前驻足,里面珍藏着革命烈士李卡的狱中遗书《天一亮,你就会看见太阳的微笑》。这封烈士遗书,以浪漫优美的文字诉说“初心与使命”,被称为广东版《可爱的中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到此参加党史、新中国史专题学习的党员干部络绎不绝。  “尽管时隔这么多年,但说起李卡生前的事迹和为人,很多人依然忍不住流泪痛哭。”化州市党史研究室退休干部
期刊
湛江市老促会积极参与省扶贫办、省老促会举办的“讲好老区的扶贫故事”演讲比赛活动。为了使演讲生动感人,达到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效果,会长麦马佑亲自带领市老促会办公室人员、电视台记者等,到扶贫先进个人典型市科技局干部黄矢尖曾挂点扶贫过的徐闻县白茅村拍摄外景,作为演讲时的屏幕背景。与此同时,市老促会特地邀请吴泗同志到黄矢尖扶贫过的村庄、原工作单位深入采访,了解其生平事迹,以满腔热情、丹青妙笔写出真挚感人
期刊
2018年4月21日,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和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联合下发了《关于举办“讲好老区的扶贫故事”大赛的通知》。我会收到上述文件后,即按照省的统一部署和茂名实际情况,有条不紊地开展此项工作。当年7月13日,本会工作人员采写的4篇扶贫故事稿件,就已递交给《源流》杂志社,其中2篇(《帮助果农脱贫致富的“不老松”》、《十三年驻村路 二百首扶贫诗》)被《源流》当年第8期“讲好老区的扶贫故事”专栏首
期刊
红色老区根脉连, 烽烟岁月激情燃。 战争年代忠诚党, 浴血沙场斗志坚。 赤帜高擎天地闊, 国家兴盛世风贤。 高歌革命摇篮曲, 老骥腾蹄再创先。
期刊
1月22日上午,纪念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三十周年座谈会在广州三寓宾馆隆重召开。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老促会会长王健,中国老促会副会长李广文,省老促会名誉会长张汉青、陈坚,省老促会会长陈开枝,省委农办、省扶贫办专职副主任梁健等领导出席会议,省发展改革委、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相关部门领导和省老促会的副会长、部分理事以及历届部分老促会的老领导和老同志、各地级市老促会代表等120多人参加了会议。省老促会常务副
期刊
走进“小康农场”的大门,沿着小路往里走,记者一行就看到了一块块菜地规划地整整齐齐,连绵成片,排列在道路两旁。每一片菜地旁都插着牌子,写着农作物的名称和特征。寒风凌冽,呼啸着吹拂大地,农场里的“航天指天椒”和“早熟小南瓜”却依旧绿意葱葱,长势喜人。  这边地里,有些指天椒已经熟了,像红红的弯月,点缀在绿叶丛中;那边地里,南瓜花已经开了不少,黄黄的小花朵摇曳在寒风中,仿佛向严冬宣告着自己旺盛的生命力。
期刊
“中国航空之父”冯如故里恩平市牛江镇,是江门五邑的著名侨乡。  牛江镇是革命老区,中共恩平县委旧址所在地。1938年11月,中共西南特委冯燊在这里宣布成立恩平县工作委员会。1939年3月,改为中共恩平县委员会,郑锦波任书记,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1945年,原中共广东省临委委员连贯,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政委罗范群、政治部主任刘田夫率部队100余人在东边朗村驻扎,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热情接待。  牛
期刊
历经风雨历冰霜,  访遍当年旧战场。  心系五难忧昼夜,  情牵百姓沥肝肠。  初心熠熠红霞灿,  白发飘飘碧血蒼。  喜看老区新面貌,  长歌一曲向朝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