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乐清事件”已经在大多数人尤其是女性心中引起了不小的恐慌。滴滴公司的整改到底能不能保障我们的安全?为了探究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我们在秦皇岛地区进行了大面积调研,并进行了数据分析,数据结果显示:人们产生恐慌的主要原因集中于滴滴司机的个人素质问题,滴滴公司和政府只要加强相应规则的建设,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
关键词:滴滴出行;整改方式;满意度
1 引言
8月24日温州女孩乘坐滴滴顺风车被害后,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以及北京市、天津市交通运输、公安部门,对滴滴公司开展联合约谈,责令其立即对滴滴打车业务进行全面整改。但较之一个花季生命的陨落,任何处理方式都微不足道,如何将监管力量集中到乘客安全为主的平台治理上,已经成为当前滴滴公司刻不容缓的责任。
2 乘客满意度调研
本团队在秦皇岛地区通过大面积采访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乘客对滴滴整改的看法,以及乘客对滴滴打车的信任度。
有大量受访者表示:乘客在刚被接单时司机就可以了解乘客是否漂亮、年龄高低、防范意识弱等各种信息,而乘客只能知道司机的电话和车牌号,这种评价本身就对乘客造成了骚扰。而对于这种带有骚扰性质的评价,滴滴公司不但没有进行及时的管理而且还允许有着骚扰乘客情况的司机继续上路接单,不难看出滴滴公司对注册的司机的管理松散、监督不及时的现象确有存在。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可怕的现象。237位受访者中有121位女性,其中就有6人在使用滴滴出行时受到过不同程度的言语或肢体骚扰。这不仅说明现在浮出水面的案件仅为冰山一角,更說明了滴滴司机个人品质良莠不齐。
我们也了解到,大多数乘客对滴滴车的整改方案并不全面甚至很多人并不了解,乘客的防范意识大体上较低。女性大学生在恶性事件发生后更愿意选择与同伴一起乘坐出租车出行。滴滴恶性事件发生后,滴滴打车软件的使用次数有很大的降低。
3 司机满意度调研
我们在秦皇岛地区通过大面积采访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出租车/滴滴司机对对滴滴恶性事件发生后的个人意见,了解到了多方观点。
一些滴滴司机表示:有些司机开顺风车的主要目的就是猎艳。而掌握了大量的女乘客信息后,他们便可有选择地预谋,开始进一步的行动。滴滴司机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对顺风车乘客的评论页,内容不堪入目,而这个评论页只有司机可以看到。一定程度上说,一些滴滴顺风车司机利用信息不对称把女乘客当成了狎昵对象。
滴滴公司的运行模式是C2C的模式,这种模式针对注册司机的限制很少,所以平台对注册司机的监管就存在滞后性并且平台对司机处罚力度仅停留在罚金和警告的层面上,对司机的警醒程度也不大。
在司机接单前,最大程度保障乘客的信息安全,既不透露乘客性别,也不透露乘客颜值,更不透露乘客习性、爱好等才是最重要的。
4 交通运输管理局调研
本团队通过电话采访了本市交通运输管理局有关工作人员,了解其对“滴滴打车”治理的相关办法。
我们了解到,按照国家规定滴滴、快滴、私家车运营是不合法的。打击私家车非法营运是市交通局和市公安局联合下发的要求,但往往存在查证难以及滞后性等问题。
非营运车辆的弊端多,滴滴司机的车以及车况,包括各种证件都很难得到保障,甚至车险都有可能没有,也有大量滴滴司机是社会闲杂人员,没有正规的有从业资格。许多不法分子用虚假信息注册滴滴平台,且利润可观,还有一些非法抢单软件,一些司机可以很轻易地抢到长距离的预约单,这种情况下乘车可能会发生危险。
5 数据分析与预测
本团队在了解了调研群体的基本认知与态度后,利用统计学SPSS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较多地使用频数、交叉、主成分及可视化等分析方法。提取有用信息,剔除无效选项,最终得出了一套关于乘客乘坐滴滴出行的意向及方向规划结论。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给团队进行了准确的判断,为做出下一步行动进行了充分的指导。
我们得出结论,滴滴出行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滴滴打车的便携性、实时性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人们的恐慌主要来自于个人的安全无法保障,而这一矛盾点指向了滴滴司机个人素质的良莠不齐以及滴滴公司的审核监管制度。
我们认为政府和滴滴公司不应该将大量监管力量放到车辆轴距、排量的监管上,而是要将有限的监管力量,放到对滴滴平台的一系列平台规则的系统监管上,比如安全审查的规则、订单匹配的规则、投诉处理的规则、定价的规则、隐私保护的规则、与政府部门协同的机制等。
6 总结
滴滴打车的安全治理需要政府、滴滴公司、司机和乘客共同参与。作为我国最大的互联网出行服务平台,滴滴在内部安全机制和投诉处理机制上确实存在瑕疵,如果只以规模和利润作为公司发展的标准,而不是以安全作为核心的考核指标,滴滴公司恐怕不可能走出危机,也无法赢得公众信赖。
参考文献:
[1]包希璐.南京滴滴打车满意度研究——基于顾客感知价值[J]. 管理观察,2015(18):49-50.
[2]王玄璇,杨倩.滴滴顺风车:休克疗法之后[J].中国企业家, 2018(11).
关键词:滴滴出行;整改方式;满意度
1 引言
8月24日温州女孩乘坐滴滴顺风车被害后,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以及北京市、天津市交通运输、公安部门,对滴滴公司开展联合约谈,责令其立即对滴滴打车业务进行全面整改。但较之一个花季生命的陨落,任何处理方式都微不足道,如何将监管力量集中到乘客安全为主的平台治理上,已经成为当前滴滴公司刻不容缓的责任。
2 乘客满意度调研
本团队在秦皇岛地区通过大面积采访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乘客对滴滴整改的看法,以及乘客对滴滴打车的信任度。
有大量受访者表示:乘客在刚被接单时司机就可以了解乘客是否漂亮、年龄高低、防范意识弱等各种信息,而乘客只能知道司机的电话和车牌号,这种评价本身就对乘客造成了骚扰。而对于这种带有骚扰性质的评价,滴滴公司不但没有进行及时的管理而且还允许有着骚扰乘客情况的司机继续上路接单,不难看出滴滴公司对注册的司机的管理松散、监督不及时的现象确有存在。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可怕的现象。237位受访者中有121位女性,其中就有6人在使用滴滴出行时受到过不同程度的言语或肢体骚扰。这不仅说明现在浮出水面的案件仅为冰山一角,更說明了滴滴司机个人品质良莠不齐。
我们也了解到,大多数乘客对滴滴车的整改方案并不全面甚至很多人并不了解,乘客的防范意识大体上较低。女性大学生在恶性事件发生后更愿意选择与同伴一起乘坐出租车出行。滴滴恶性事件发生后,滴滴打车软件的使用次数有很大的降低。
3 司机满意度调研
我们在秦皇岛地区通过大面积采访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出租车/滴滴司机对对滴滴恶性事件发生后的个人意见,了解到了多方观点。
一些滴滴司机表示:有些司机开顺风车的主要目的就是猎艳。而掌握了大量的女乘客信息后,他们便可有选择地预谋,开始进一步的行动。滴滴司机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对顺风车乘客的评论页,内容不堪入目,而这个评论页只有司机可以看到。一定程度上说,一些滴滴顺风车司机利用信息不对称把女乘客当成了狎昵对象。
滴滴公司的运行模式是C2C的模式,这种模式针对注册司机的限制很少,所以平台对注册司机的监管就存在滞后性并且平台对司机处罚力度仅停留在罚金和警告的层面上,对司机的警醒程度也不大。
在司机接单前,最大程度保障乘客的信息安全,既不透露乘客性别,也不透露乘客颜值,更不透露乘客习性、爱好等才是最重要的。
4 交通运输管理局调研
本团队通过电话采访了本市交通运输管理局有关工作人员,了解其对“滴滴打车”治理的相关办法。
我们了解到,按照国家规定滴滴、快滴、私家车运营是不合法的。打击私家车非法营运是市交通局和市公安局联合下发的要求,但往往存在查证难以及滞后性等问题。
非营运车辆的弊端多,滴滴司机的车以及车况,包括各种证件都很难得到保障,甚至车险都有可能没有,也有大量滴滴司机是社会闲杂人员,没有正规的有从业资格。许多不法分子用虚假信息注册滴滴平台,且利润可观,还有一些非法抢单软件,一些司机可以很轻易地抢到长距离的预约单,这种情况下乘车可能会发生危险。
5 数据分析与预测
本团队在了解了调研群体的基本认知与态度后,利用统计学SPSS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较多地使用频数、交叉、主成分及可视化等分析方法。提取有用信息,剔除无效选项,最终得出了一套关于乘客乘坐滴滴出行的意向及方向规划结论。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给团队进行了准确的判断,为做出下一步行动进行了充分的指导。
我们得出结论,滴滴出行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滴滴打车的便携性、实时性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人们的恐慌主要来自于个人的安全无法保障,而这一矛盾点指向了滴滴司机个人素质的良莠不齐以及滴滴公司的审核监管制度。
我们认为政府和滴滴公司不应该将大量监管力量放到车辆轴距、排量的监管上,而是要将有限的监管力量,放到对滴滴平台的一系列平台规则的系统监管上,比如安全审查的规则、订单匹配的规则、投诉处理的规则、定价的规则、隐私保护的规则、与政府部门协同的机制等。
6 总结
滴滴打车的安全治理需要政府、滴滴公司、司机和乘客共同参与。作为我国最大的互联网出行服务平台,滴滴在内部安全机制和投诉处理机制上确实存在瑕疵,如果只以规模和利润作为公司发展的标准,而不是以安全作为核心的考核指标,滴滴公司恐怕不可能走出危机,也无法赢得公众信赖。
参考文献:
[1]包希璐.南京滴滴打车满意度研究——基于顾客感知价值[J]. 管理观察,2015(18):49-50.
[2]王玄璇,杨倩.滴滴顺风车:休克疗法之后[J].中国企业家,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