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动起来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12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9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面对新时代的要求,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怎样去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动起来呢?本文将从角色定位、教学环节、创设情境、自主合作探究及展示等方面加以探讨。
  关键词:角色定位;教学环节;创设情境;自主合作探究及展示
  
  目前,我们还处于素质教育与升学率不能协调的境地。现在从小学到高中,学生成天都在作业堆里过日子。教师的教学,不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而是围绕中考、高考的试卷在教。到头来学生除了会按照规矩答几份试卷以外,没有学到多少实用的东西,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累,教学效果确实令人担忧。对此,新课标明确指出方向,我深刻感受到:“只有学生主动去探究,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怎样去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活力呢?本文将从角色定位、教学环节、创设情境、自主合作探究及展示,生活实践等方面加以探讨。
  一、 课堂角色定位,明确职责
  (一)课堂角色定位
  2019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导致教师角色的转变。所以,教师必须认识并认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实现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具有高度能动性的个体,学生是有差异性的个体。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何当好“导演”
  1. 教师态度和蔼,让学生感到亲切,无压力,举手投足既要个性张扬,又要得体大方,富有感召力,要以良好的状态面对全班学生。
  2. 教师讲课的声音要抑扬顿挫,既要简练明确,又要幽默风趣。教师的脸色和语言是课堂的阴晴表,只要教师有笑容,课堂才会有生机、有活力,课堂不愁动不起来。
  3. 教师目标清楚,要求明确,任务具体,时限性强,则学生动脑、动手就会积极主动。
  4. 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从课外到课堂上,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认识每一位学生的优点,不带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别,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将自己的长处进行进一步的发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 教学环节精心设计,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多感官学习强调视觉、听觉、运动觉及触觉的多通道学习,可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更具活力。对此,教学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目标设计要明确
  目标是课堂的纲领,是引领师生思维的灯,只有目标明确,清晰,学生就会知道这节课要干什么,如果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和基础,感觉通过自己努力有信心完成,会有收获,他们就会主动去做,也乐意去做,于是就会积极动手。
  (二)过程设计要丰富
  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会使学生每节课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自然就会积极行动起来。在课堂上要依据课型,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适当的改变教法和教学。在小学语文课程安排阶段,教师可以将游戏延伸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游戏的模式不仅仅可以改变学生之前被动式的学习形式,在这样的轻松游戏环节中,学生还能够进行知识的记忆增加,学生再也不用使用死记硬背的模式进行知识的模式构建。小学生天性好玩,对于游戏的探索欲望也十分强烈,在营造课堂气氛的过程中,可以将这点进行进一步的渗透,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兴趣,在课程学习中投入自己的感情,有效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教师在语文课程游戏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与知识的情况进行选择,比如在讲述故事类文章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将故事内容进行行动上的展现。
  (三)问题设计要巧妙
  语文知识的传授离不开创造性的提问,课堂提问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巧妙的问题设计,能够检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的“乐学”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相当的好奇心,练习的内容要能够从学生兴趣心理上入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对知识的渴望中寻找,达到对课堂教学的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变“苦学”为“乐学”。
  三、 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
  2019年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就要求课堂应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畅所欲言,展现自我的互动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学,探究地学,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就会自由地绽放。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一种充满生命活动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一定的情境,产生一定的内心体验,受到情感陶冶。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愈发地感到,创设适当的情境可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它可激起学生的情绪,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把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和掌握知识,陶冶情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童趣为本,凭借教材,采用直观、鼓励等手段,以想象、唱歌、表演为载体,引导学生披文入境,融师情、激生情,以教师之情拨动学生心的琴弦、自始至终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参考文献:
  [1]邓涛.讓学生爱上课堂:名师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应用于严重烧伤切痂植皮手术中对患者全身麻醉(全麻)苏醒期躁动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严重烧伤切痂植
目的探讨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
目的比较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及简单临床评分(SCS)在老年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中应用,探讨更适于基层医院前急救的评分方法。方法收集2017年9月
新媒体时代,环境宣教工作面临转型和变革。该文从环境宣传、环境教育活动、环境文化传播等方面就打造“互联网+”环境宣教模式升级版进行了探讨。
骨骼肌最佳化发展往往是当前研究的焦点,同样也是广大教练员、健身教练及其他相关从业者关注的焦点。骨骼肌最佳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意念在骨骼肌最佳化发展中也会起
目的探讨格林模式在传染病医院肺结核患者痰液管理过程的运用及其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12月该院收治肺结核患者522例,按照入院3个月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54例)和观察组(268
摘 要:进入21世纪,我国发展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在新时期背景下,要想做好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从现实角度出发,优化完善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教学,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准确把握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采集相关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然后对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给予学生们正确
介绍了137 m~3大型聚合釜悬浮法PVC生产工艺国产化过程中,设备、聚合生产工艺、DCS控制等方面的改进工作。从以下4个方面重点介绍了DCS控制软件的主要功能及控制过程:(1)聚合
目的探讨基于模型迭代重建(MBIR)联合纹理增强设置(MBIR TX)在低剂量上腹部CT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能谱CT扫描静态水模型,比较0.625 mm层厚滤波反投影法(FBP)、自适应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