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语文新课程标准》加强了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我们应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戏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互帮互助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利用多种趣味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文字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教学时,我和学生共同创设了“识字列车”“汉字王国”“汉字天地” 等情境,每一个生字就成了“字宝宝” 的角色。我们把学习汉字的过程想象为乘坐“识字列车” 到“汉字王国” 去和“字宝宝” 交朋友、做游戏。亲切自然的称呼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猜字谜”识字以其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爱。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引导小朋友自编、互猜字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如:“美”字,有学生编了“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还有学生编了“两朵鲜花插头上,王家大姐最漂亮”; “金”,学生编成“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经过编字谜、编儿歌、做动作,学生容易把字记住,同时也经历了一个主动识字的过程。
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如: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刷、端”一课时,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变换多种识字形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我经常让小组合作探究性识字,让孩子在宽松、民主、和谐、合作、有趣的气氛中,总结各自识记字形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比如,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5课生字,请大家讨论:“怎样做才能又快又准地记住‘春’的字形?”生1:记笔画,是由“横、横、横、撇、……”等笔画组成的。生2:记笔画太麻烦,不如记结构,属上下结构,上边“三”和“人”,下边“日”。生3:我说一个字谜大家猜:“三个小儿乐悠悠,红日睛天去游玩”。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合作研讨,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复习生字笔顺时,可以用“对口令”的游戏。如“头”字的笔顺,口令如下:“头”字怎么写?“头”字这样写:点点横撇点。这就是“对口令”。复习组词可以用“找朋友”、“词语开花”、“摘苹果” “火眼金睛”、“换部首”等游戏。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动物读,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读、抢读等,都能有效地增添认读生字的趣味性。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
三、教会学生识字方法
正如古人所说,“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笔画、部首、熟字,采取加加、减减、换换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自主识字。例如:日+月=明,木+风=枫,妈-女=马等;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声旁表音,形旁表义。只要声不变,换上不同的形旁就可以组成一组音、形相近的字。例如以“青”为声旁能组成“清、请、睛、情、倩、晴、蜻、精”等字,可编成一个顺口溜来识记:有水方说清,有言去邀请,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浓,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学习“力”字,先板书“刀”字让学生读,再把“刀”的一撇写透变成“力”,并随口读出“刀字出了头,力力力”,让学生把顺口溜说一、两遍。然后教师边做动作边问:“我把桌子推动了,用了什么?”“手。”“光有手,手上没一点力气,行吗?”“不行。”“这就是力气的力。”最后启发学生组词造句。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如能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让识字教学百花齐放,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
一、利用多种趣味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文字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教学时,我和学生共同创设了“识字列车”“汉字王国”“汉字天地” 等情境,每一个生字就成了“字宝宝” 的角色。我们把学习汉字的过程想象为乘坐“识字列车” 到“汉字王国” 去和“字宝宝” 交朋友、做游戏。亲切自然的称呼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猜字谜”识字以其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爱。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引导小朋友自编、互猜字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如:“美”字,有学生编了“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还有学生编了“两朵鲜花插头上,王家大姐最漂亮”; “金”,学生编成“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经过编字谜、编儿歌、做动作,学生容易把字记住,同时也经历了一个主动识字的过程。
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如: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刷、端”一课时,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变换多种识字形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我经常让小组合作探究性识字,让孩子在宽松、民主、和谐、合作、有趣的气氛中,总结各自识记字形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比如,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5课生字,请大家讨论:“怎样做才能又快又准地记住‘春’的字形?”生1:记笔画,是由“横、横、横、撇、……”等笔画组成的。生2:记笔画太麻烦,不如记结构,属上下结构,上边“三”和“人”,下边“日”。生3:我说一个字谜大家猜:“三个小儿乐悠悠,红日睛天去游玩”。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合作研讨,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复习生字笔顺时,可以用“对口令”的游戏。如“头”字的笔顺,口令如下:“头”字怎么写?“头”字这样写:点点横撇点。这就是“对口令”。复习组词可以用“找朋友”、“词语开花”、“摘苹果” “火眼金睛”、“换部首”等游戏。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动物读,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读、抢读等,都能有效地增添认读生字的趣味性。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
三、教会学生识字方法
正如古人所说,“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笔画、部首、熟字,采取加加、减减、换换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自主识字。例如:日+月=明,木+风=枫,妈-女=马等;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声旁表音,形旁表义。只要声不变,换上不同的形旁就可以组成一组音、形相近的字。例如以“青”为声旁能组成“清、请、睛、情、倩、晴、蜻、精”等字,可编成一个顺口溜来识记:有水方说清,有言去邀请,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浓,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学习“力”字,先板书“刀”字让学生读,再把“刀”的一撇写透变成“力”,并随口读出“刀字出了头,力力力”,让学生把顺口溜说一、两遍。然后教师边做动作边问:“我把桌子推动了,用了什么?”“手。”“光有手,手上没一点力气,行吗?”“不行。”“这就是力气的力。”最后启发学生组词造句。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如能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让识字教学百花齐放,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