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多重张力与辩证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pmine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然的《朝圣者手记》是一篇比较特别的散文作品,全篇围绕着“我”——一个独行在大峡谷里的“朝圣者”的见闻与感受,写峡谷,但分明不是游记;写峡谷里的花鸟虫鱼、山川日月,却又不是惯常所见的风物或是生态散文。作品重在人的所思所想,看似简单,却在简单质朴的文字里,流露出浓浓的哲思,为我们展现出多重的张力与辩证。

一、“孤独”与“丰盈”的张力与辩证


  读罢《朝圣者手记》,如果要选一个词语来概括第一印象,那么毫无疑问会是孤独。孤独是文学创作一个常见的主题,甚至可以说是文学创作的母题,在散文创作中尤其如此。作者安然在创作这篇散文期间,生了大半年病,“是时,我正不问世事,日日独行于高山之巅,任性地将大把时间交付于一座古老的大山。”可以说,正是这份独行于高山之巅,“孤独对抗庸常事物”的经历,产生了这篇散文,也组成了这篇散文最主要的核心。
  作为朝圣者,“我”是一个人行走在茫茫峡谷之中,“山中除了住民,只有我这个外客”。而作为写作者,“我”亦独坐于深山,“在青山白云里,迎接一场盛大而虔诚的书写”。黎明日出之时,“我”是峡谷里唯一的观众,月色如水之夜,“我”也只有独自一人,站在茫茫月光的中间,聆听万物和内心的独白。
  然而,作者非但不讳言这样的孤独,相反,却对这样的孤独充满感激。而且在作者笔下,这样的孤独不仅毫不苦闷、伤感,反而充满了由衷的喜悦。
  尽管独自一人,在作者眼中,峡谷的黎明却是明亮、温暖和美好的,日出云海,佛光山风,在作者看来,都是大自然对自己这个唯一的观众的恩泽甚至宠幸。作者不仅直接表达这样的喜悦和赞美,更由这样的喜悦和赞美心生出一种更为博大的美好:“宇宙大同,世界静好,向往光明之人,必将抵达内心的光明。”尽管独自一人,在作者心里,山间的月夜却处处充满着温情与友爱。山虫在草丛里谈情说爱,白鹇在林间觅食,连月光都待我格外友好,“一直照着我走到一块直峭的巨崖之下,才又在云中隐没”。在这样美好的月夜里,本该感到孤独的作者反而生出了丰盈的爱意与温情,甚至觉得是自己的到来和闯入,打扰了白鹇和山虫,打破了山间的宁静。
  诚然,作者是孤独的,但这种孤独却呈现出了一种不同一般的特质——它不伤感,不苦闷,而是满溢着丰盈的光辉。这样的丰盈,显然来自于作者内心的圆满、充实,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这样的孤独,“我”才找到了内心的充盈和丰沛。而这样一种“丰盈”的“孤独”,便构成了《朝圣者手记》第一层独特的张力和辩证。

二、“喧嚣”与“寂静”的张力与辩证


  与“孤独”和“丰盈”相对应的,是《朝圣者手记》的第二层张力和辩证:“喧嚣”与“寂静”。
  作者在开篇的题记里,引用莎士比亚《面对自然的五分钟》写道:“我们的生活,可以远离尘嚣。森林中有树木窃窃私语,流淌不息的小溪似万卷书籍。”仿佛有意无意为我们暗示了“喧嚣”与“寂静”的隐喻。
  在作者看来,世俗的尘世处处充满了喧嚣与浮华,而峡谷里的独处,使自己得以远离这些喧嚣市声,找到自己内心的寂静与安宁。
  对世俗的喧嚣,作者的态度近乎一种精神洁癖。开篇的时候,还只是“几乎找不到理由,我变得越来越淡出人群”;到了中间,作者感觉到这深山月影下的独行“充满了卸下红尘负累的轻松”,“唯一要记得的是,除了带上自己的影子,你并不需要更多陪伴”;及至最后,终于转变成彻底的决绝:“我以为,有教养的人生就该如此,磅礴澎湃或静定不涉,都只能是独自的汹涌或独自的安详。否则,都是对他人生命疆域的无礼冒犯。”而对峡谷里的寂静,作者却有着孩童般的痴迷,频频借用婴儿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欢喜:“这美妙的一瞬闪电般逝去,却持久地摇响了我的内心之铃,唤醒了一个安睡已久的女婴。我在凌晨的至柔光辉里展露的微笑,就像新生儿一样宁馨而甜美。”“人世中的转承启合,日子里的你来我往,梦想和期待,皆消逝无痕,安详神圣的月亮之下,行走的女人如同初婴。”
  然而有意思的是,峡谷的寂静无声之中,作者却渐渐听出了另外一种热闹。春日来临,“我”听到了大山的苏醒,“野山羊早早又叫春了,它们求爱于漫山遍野”;到了八月中旬,又听见不同于早前的声音,“鸟儿唱着自己的歌,比之五月却要节制很多,清晨交响乐团中明显少了一些角色”。黎明时看日出,“我”听见山风大作,独自行走在山路,“我”听见溪水潺潺,夜露滴落的凌晨,“我”听见山虫浅吟低唱,白鹇振翅高飞,忍不住感叹:“现代碌碌攘攘的生活方式,使得世人少有机会伫立于远离尘嚣的黎明岸边。”
  越是喧嚣,反而越感孤独;越是在寂静之中,反而越见精彩与丰富。这样的“喧嚣”与“寂静”,便构成了《朝圣者手记》的又一层张力与辩证。

三、“神圣”与“世俗”的张力与辩证


  “孤独”也好,“丰盈”也罢,“喧嚣”也好,“寂静”也罢,都是作者在作品的具体行文中呈现给我们的张力与辩证,是文章的纹理。然而,跳出作品局部的纹理,我们也许能从作品整体的谋篇布局里看到更大的一种张力:“神圣”与“世俗”的张力。
  在开篇的“朝圣者说”和“手记一:黎明的六个瞬间”里,作者情感充沛并且毫不吝惜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壮美的大峡谷风貌和高山峡谷壮美的日出图景。神圣感的产生,首先来自峡谷时空上的大、长、久。大峡谷海拔1700多米,全长约四公里,历经三十二亿年光阴,到两百万年前才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人类的脚步和目光少有抵达。如此,大峡谷有幸,保有洪荒山野之远古深沉的太初魅力。”這样的描述和作者情感倾向的流露,仿佛开篇就把自己和读者置身于亿万年时空流转,千万里天地洪荒的时空之中,营造了一种远离尘世的神圣感。于是,作者在这里是作为一个“朝圣者”,而峡谷在这里就是被赋予了“神圣性”的所在。作者面对峡谷有如面对神明,“一个人无由被抛掷于茫茫天地间,他究其一生,都是在寻找一种让自己安妥身心的事物”,为了寻找这种安妥身心的事物,“我”渴望在峡谷中得到神圣的指引,“如果在人群里找不到类似于’神明’的指引和拂照,那日月山川是否能给予更高的引领和更深的恩泽?”   有了这样一种“神圣性”的预设,与之相匹配的,峡谷山川在朝圣者“我”的眼中,自然呈现出了一种壮阔、浩大的美。于是作者笔下的黎明的六个瞬间,便成为宏大的,崇高的,“宏美的事物即是如此,直击人心,容不得你千转百回的品味咂摸,小的情怀,软的思绪,皆是不宜。一切的恢宏壮丽,都是一种力量,它们唤起了灵魂中久不自知的深层情感。”
  然而,一开始时是单纯地渴望被“指引”,被“引领”,毫无保留地拥抱和赞美神圣壮丽之美,到了后来,作者的情感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看过了壮美的黎明,圣洁的月夜,作者在某一个瞬间突然发现:“不见了壮美辽阔,不见了恢宏华美,离别惊心动魄的云海佛光云雾嬉戏,我们的眼光,才会被山谷里这些静默的植物牵引。伟大的事物多似梦幻,唯有卑微的细小,才真正组成了世界,让世界丰富多彩而层次分明。”神圣与伟大,似乎在这里受到了消解——原来神圣与伟大,正是由卑微的细小所组成的,而正是千千万万卑微的细小,组成了这个丰富多彩而又层次分明的世界。
  到了最后,作为朝圣者的“我”开始思考起希腊民族物质与精神财富之间的关系。作者不再是单纯地慨叹和伤感于古希腊精神财富的流失,而是感觉到“如今的希腊人,握别祖先沉重的人生思考和激流般的滔滔辩论,端然之后,全体一个转身,回到轻快自在的人生”,因而得出了“生命一个简单的命题”:归根结底,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到这里,作品终于形成了一重更为深刻的张力。
  希腊人的返璞归真,与神圣和伟大的消解,似乎构成了一个更深层面的辩证:如果喧嚣浮华的尽头终要回归寂静,独孤和丰盈本就同属一个整体,那么,回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眼光,在喧嚣和世俗里“重构”神圣,莫非才是朝圣者此番朝圣得到的正解?
  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写道:道路在,归途就在。那一天,從世界的尽头转身,回到的,又是生机勃勃的一个新世界。文章到此结束了,然而文章里的重重张力和辩证带给我们的问题和思考却无法结束,我们不禁要问:希腊人转身回到的“轻快自在”的人生,是否真就能摆脱世俗社会的滚滚红尘?朝圣者转身回到的“生机勃勃”的新世界,又是否真就与世俗喧嚣的世界有所不同?或者更进一步,倘若真的没有世俗人烟,“道路”是否还会存在?
  毕竟,倘若真的没有人烟,没有这喧嚣浮华的人世,恐怕这一切的神圣和宁静,都将无从知晓,而这,仿佛才是一个朝圣者应该进行的终极追问——一个朝圣者的旅途,仿佛才刚刚开始。
其他文献
讲之前先谢谢大家。谢谢同学们的朗诵。我想说一下,由于一些主持人的长期误导,《相信未来》这首诗常常被读错。第二段“化为深秋的泪水”不是“化为深秋的露水”,课本上也印错了。第三句“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不是“凝霜”。  朗诵这首诗的时候,前三个“相信未来”不要那么坚定。那时迷茫,看不到未来,越感觉不到未来,越对未来有忐忑不安的期盼与憧憬,是犹豫的,模糊不清的。  我讲一下这首诗是怎么写出来的。那
期刊
在中国古代,史家对于以史蓄德是颇为看中的。这最早来源于《易·大畜》,其文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孔颖达对此做疏说:“多记识前代之言,往贤之行,使多闻多见,以畜己德。”以此来“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宋神宗《〈资治通鉴〉序》。古代写史著文大都追求文重义隐,寄托遥深,就是源于文章要来蓄德的要求。既然要蓄德,那么写作文章的人就要突破小我,而上升到大我的境界,因为小我与个人的私欲有关,大我代表
期刊
何 杰  南开大学汉文化学院教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中国语言学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语言学研究。曾赴拉脱维亚大学讲学、任教两年,同时在波罗地海语言中心讲学。曾应邀赴德国汉诺威参加世界汉语教学研讨,一篇论文入选。出席第6届、9届、11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2009年论文入选美国布莱恩大学北美语言学会议。2012年应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邀请赴美交流学术。出版《现代汉语量词研究》等
期刊
「他挺正常的」 来自微信公号宿写作中心文章。文章介绍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称他是一位“国际主义作家”,他的小说《长日留痕》1989年甫一出版,“荣获当年的英国布克奖……他不像奈保尔,性生活靠妓女,也不像鲁西迪,被穆斯林世界通缉,他挺正常的”。这评价听起来很中国啊。标准“挺正常”确实“挺正常”,可在那些每天必去青楼买醉的骚客看来,从来不逛八大胡同的才不正常。  「咱能不能先尽量把这事儿压下来」
期刊
26  在耀州,锦阳川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区域,原因在于,自古它就是耀州的天心地丹。  锦阳川与我也有着血脉上的联系,因为它既是我母亲的故乡,也是我祖母的故乡。    除了我的故乡麻子村,我最熟悉的地方,大概就属锦阳川了。甚至,我对锦阳川各个村庄的熟稔,远远超过了关庄塬上的其他村庄。  在关庄塬上,我家的亲戚只有寥寥的数户,但在锦阳川里,从北到南,几乎每一个村庄都有亲戚,总数有三四十户之多。村庄里没有
期刊
一  人到一定的年龄,一般都爱回忆童年的时光。这个人未必只是中国人,我想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种肤色的人,都是一样的。这个年龄也不一定非要到八十岁以后,就像我文中将要提到的母亲,应该是度过了“小时候”,就会把“小时候”挂在嘴边上的,这即是对童年的一种追忆和怀念了。  依今天的标准来看,我们童年的日子也许是苦的,因为没有钱,住行简单,衣食更是单调。不过大家似乎都不很有钱,所以倒也没有什么穷富的概
期刊
一  作家野夫在他文章中说:“好人无好命这几乎已经是这个世界的潜规则。这些好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来承担磨难的。他们像一粒糖抛进大海,永远无法改变那深重的苦难。”按照他的说法,我就应该无好命,活到现在,我有半数时间都觉得苦,很苦。  我是信命的,因为无论我如何的努力,我的婚姻最终还是没能维持到底。    写作的女人婚姻大多是不幸的。这或许就是我们这帮人天生的命,我也没能例外。胶东有一句土话:“驴屎卷
期刊
我们曾依着征兆过活。现在也有人把那些征兆称为迷信。一到能学事的年龄,我就开始学着崇拜小翁。我的父母很喜欢那些鸟。我住到9岁的那间小屋,每年春天都会飞来一对小翁。这时,父亲会说:“我们的小翁回来了,该给花园翻耕了。”任何事物,任何征候和迹象都逃不过我父亲的眼睛。记得父亲总是告诉我,当叶子螺旋着朝天卷起时,就会有雨。所以,每当橡树叶子从坚实茁壮的枝干上卷起,把光滑油腻的肚皮袒露给风和炽热的太阳时,我知
期刊
张华 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指委委员、《中美比较文学》杂志主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杂志副主编。曾出版《阅读哈佛》《全球伦理读本》《跨学科研究与跨文化诠释》等多部专著。  这次选取的是一个较长的题目,比较直白,但也一目了然,读者从题目就能了解我要说些什么。  随着2018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公布,全国高校均开始进行研究生招
期刊
《新校舍》,汪曾祺写西南联大新校舍大门东边有面围墙,墙上除了贴着各色各样的壁报,还有各色各样的启事。有一次贴出的启事内容是:“寻找眼睛。”  “眼镜”误为“眼睛”,文字上的此类差错,是很普遍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了。  不过,有些差错,一直错着,习惯成自然,谎言百遍,“真理”自现。  就拿这个“启事”来说。“招聘启示”“征文启事”“寻狗启事”……“启事”二字,几乎鹊巢鸠占,让位给了“启事”。于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