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与心房颤动患者首次射频消融术后空白期复发的相关性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o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心外膜脂肪组织(EAT)体积与心房颤动(AF)患者首次接受射频消融术后空白期复发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AF患者85例(AF组)及非AF患者90例(非AF组)的临床资料,均以螺旋CT检查对EAT体积进行测量;术后随访6~18个月,以AF组术后空白期是否复发分为空白期AF复发组(观察组,27例)与空白期无AF复发组(对照组,58例),对比EAT体积在各组中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EAT体积[(118.71±28.94)cm3 vs (97.73±24.86)cm3]、左心房周EAT体积[(29.98±8.09)cm3 vs (23.11±8.30)cm3]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19、4.451,P<0.01)。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总EAT体积、左心房周EAT体积是独立预测AF发病的相关因素,也是独立预测射频消融术后空白期AF复发的因素;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远期复发率[40.7%(11/27)]较对照组[15.5%(9/58)]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2,P<0.05)。

结论

当患者总EAT体积、左心房周EAT体积较大时,除了AF的发病率升高,首次接受射频消融术后空白期也更容易AF复发。

其他文献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并研究其相关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巴马香猪皮为皮源,采用物理、化学及生物技术制备新型ADM。将制得的新型ADM采用HE染色观察、扫描电镜观察、氨基酸分析、材料孔隙率测试、亲水性测试、拉伸强度测试、体外降解试验、细胞毒性试验及动物实验检测其外观结构、理化性能和生物性能。结果新型ADM细胞去除彻底,真皮结构完整,胶原蛋白(CP)含量达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