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能量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_l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双能量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及双能CTA征象,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容积再现(VRT)、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技术处理。结果:50例患者CTA检出动脉瘤34个,其中大脑前动脉动脉瘤1个,前交通动脉动脉瘤9个,后交通动脉动脉瘤10个,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4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9个,基底动脉瘤9个,瘤体最大径15 mm,DSA检出35个,CTA漏诊1个前交通动脉瘤。结论:双能CTA是一种安全、无创、快速的影像检查手段,可作为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双能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dual-energy CT angiography (CTA) in the diagnosis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Method: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studied about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50 cases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and dual-energy CTA signs, including the volume rendering (VRT), the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 Result: 34 aneurysms were detected out of 50 patients, including 1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aneurysm, 9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s, 10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s, 4 intra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neurysms, 9 middle cerebral artery aneurysms, and 9 basilar artery aneurysms. The maximum diameter of the aneurysm was 15 mm. DSA detected 35 ones, and CTA missed an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 Conclusion: Dual energy CTA is a safe, non-invasive, fast imaging method, which can be used as the preferred screening method.
  【Key words】 Intracranial aneurysms; Dual energy; Tomography; X-ray computer; Angiography
  First-author’s address: Wujin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zhou City, Changzhou 213002,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8.042
  颅内动脉瘤是发生于颅内动脉的局灶性异常扩大,好发于颅底Willis动脉环分叉处及其主要分支,研究表明颅内动脉瘤破裂是临床上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1-2]。临床资料证明CT脑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 CTA)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很高,其也逐渐得到认可,特别是双源CT双能量技术的应用,使CTA图像效果更接近于DSA[3]。本研究探讨双能量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5月-2015年3月共50例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怀疑动脉瘤破裂,有完整CTA及DSA资料的患者,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58岁,主要症状包括突发头痛、恶心、呕吐及神志不清等。
  1.2 设备与扫描参数
  1.2.1 双能量头部CTA扫描方法 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引进的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双源CT机,扫描方式采用仰卧位,头部妥善固定,双能量螺旋扫描,由颅底至颅顶。扫描参数:双球管管电压分别为140 kV、80 kV,应用Care Dose 4D技术,球管转速0.28 s/圈,采集层厚0.6 mm,Pitch 0.7,对比剂为优维显(370 mgI/mL),所用高压注射器为德国生产的Ulrich Missouri(XD 2001)全自动双筒高压注射器,对比剂从肘静脉注射,注射速率4 mL/s,监测点位于颈动脉分叉处,通过小剂量注射测出达峰时间,开始扫描时间为达峰时间加1 s。将140 kV及80 kV两组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双能量减影,再将减影后容积数据进行容积再现(VRT)、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等后处理技术处理。由两位有经验的高年资医师分析及评价图像结果,并结合原始横断位图像综合评判。评判内容主要包括动脉瘤的部位、瘤体大小、个数、形态、载瘤动脉、动脉瘤的指向及瘤体与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等。
  1.2.2 常规头颈部DSA检查 采用西门子Artis zeego妙手机器人DSA造影机。常规经皮穿刺股动脉(改良seldinger法)置入5F导管鞘,插入导管,依次行主动脉弓及双侧颈总动脉造影,在透视引导下选择性插管,进行双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造影,得到正位相、侧位相及斜位相若干,并进行前循环和/或后循环旋转序列采集。   2 结果
  50例患者CTA检出动脉瘤34个,其中大脑前动脉动脉瘤1个,前交通动脉动脉瘤9个,后交通动脉动脉瘤10个,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4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9个,基底动脉动脉瘤2个,瘤体最大径15 mm,8例为多发,17例为单发,1例动脉瘤瘤壁增厚、钙化。所有病例均经DSA证实,DSA共发现35个动脉瘤,部分病例直接在DSA下行栓塞治疗,CTA漏诊1个前交通动脉瘤,回顾分析发现该动脉瘤瘤体较小,且血管重叠明显,见图1~4。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大多是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而第二次出血的死亡率和重残率将明显上升[4],因此,早期明确诊断对治疗及预后意义重大。其在显示血管的同时,DSA还可以反映血管内血液动力学情况。但DSA属于有创检查,具有侵袭性,可产生多种并发症,不易为患者所接受,且检查时间较长,需长时间接受高剂量X线辐射。同时,DSA不能很好显示血管与周围组织的空间解剖结构[5]。
  结果显示50例患者CTA检出动脉瘤34个,其中大脑前动脉动脉瘤1个,前交通动脉动脉瘤9个,后交通动脉动脉瘤10个,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4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9个,基底动脉动脉瘤2个,瘤体最大径15 mm,8例为多发,17例为单发,1例动脉瘤瘤壁增厚、钙化。所有病例均经DSA证实,DSA共发现35个动脉瘤,部分病例直接在DSA下行栓塞治疗,CTA漏诊1个前交通动脉瘤,回顾分析发现该动脉瘤瘤体较小,且血管重叠明显,这表明双源CTA能量减影后能够有效去除颅底骨质的干扰,能很好显示颅底骨质附近及颈内动脉虹吸段的动脉瘤及微小动脉瘤,而且VR、去骨VR及MIP等后处理技术可以很好显示瘤体、瘤颈、瘤内腔及载瘤动脉,并清楚显示动脉瘤与周围血管及颅骨的关系。
  近几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飞速发展,64层及以上螺旋CT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常规CTA取得的容积数据经减影后可在工作站进行MIP、VRT等后处理技术成像,所获得的图像可以任意旋转方位及角度,还可以根据血管条件,任意放大或缩小图像,全方位清晰的显露病变部位。可以清楚地表达出脑血管病变的全貌,包括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个数、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及瘤体周围骨组织的空间立体关系等,更可以显示动脉瘤瘤腔内有无血栓、瘤壁的厚度,可以根据病变部位及周围血管及颅骨的空间关系,设计手术方案及手术入路[6-9]。目前,该技术已成为筛查颅内动脉瘤的主要影像学手段,因为其为无创性检查,检查费用低,安全系数高。脑CTA通过一次检查,可实现脑内出血、脑动脉瘤、脑血管狭窄、脑梗死、脑血管畸形和脑肿瘤等多种病变的同时扫描,实现脑部病变的“一站式”检查[10-11]。
  双能量CTA成像的基本过程是:一次扫描中球管A和球管B分别以140 KV和80 KV的管电压产生射线,经过受检者衰减后,分别被相应探测器A和B接收,再经各自对应的数据采集装置转换后,获得两组独立的原始影像数据[12-16]。而双源CT双能量模式的扫描解决了两次扫描之间层面不匹配的问题,因为其只要进行1次增强扫描,就可以获得两组螺旋能量数据,所获得的低能和高能数据不存在位置和时间差,可直接进行去骨减影,患者的头颅轻微运动不会影响减影效果。同时,双能量减影法CTA检查为一次性成像,相对于时间减影法,辐射剂量有所减少。
  参考文献
  [1] Morita A, Kimura T, Shojima M, et al. 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the origin and natural course, and quest for standards in the management strategy[J]. Neurol Med Chir,2010,50(9):777-787.
  [2] Yokota H, Ida Y. CT angiography demonstration of ongoing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from actively bleeding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J]. Neurol India,2014,62(4):477-478.
  [3] Postma A A, Hofman P A, Stadler A A, et al. Dual-energy CT of the brain and intracranial vessels[J]. Am J Roentgenol,2012,199(5 Suppl):S26-33.
  [4]刘兵,胡国章,姜军,等.3D-CTA在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3):407-409.
  [5]蒲红,付凯,白林,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4(1):23-26.
  [6]师维红,夏玉成.3D-CTA对破裂大脑中动脉瘤诊断及手术指导意义[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21(2):98-100.
  [7]腾才钧,黎志文,廖明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脑动脉瘤与DSA对比研究[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6,3(4):270-273.
  [8] Phan C M, Yoo A J, Hirsch J A, et al. Differentiation of hemorrhage from iodinated contrast in different intracranial compartments using dual-energy head CT[J]. Am J Neuroradiol,2012,33(6):1088-1094.
  [9]张志伟,吕发金,曾勇明,等.数字减影CT血管造影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3):450-452.
  [10]叶贤旺,黄求理,潘宇宁,等.320排动态容积CT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2):1350-1351.
  [11]宋晓娜,曹喜才,王金生,等.前、后交通动脉瘤DSA与CTA诊断的对比研究[J].医学伦理与实践,2008,21(1):21-23.
  [12] Zhang L J, Wu S Y, Niu J B, et al. Dual-energy CT angio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mage quality, radiation dose, and comparison with 3D rotat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J]. AJR Am J Roentgenol,2010,194(1):23-30.
  [13]何跃,于加省,陈劲草,等.3D-CTA与DSA在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评估中的意义[J].华中医学杂志,2008,32(20):88-91.
  [14]郭建新,冒平,牛刚,等.3D-CTA、2D-DSA及3D-DS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9(5):21-23.
  [15]龙晻,胡茂清,罗学毛,等.64排螺旋CT脑血管成像对急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7(3):19-21.
  [16]张金玲,王彦民,张斌,等.64层螺旋CT同步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中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8):1082-1085.
  (收稿日期:2015-04-11) (本文编辑:王宇)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研究青中年脑梗死患者病后抑郁和认知障碍的发生及综合治疗。方法:选择2003年3月-2013年5月在本院住院的青中年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药物联合心理治疗8周;对照组未接受上述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Zung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简易智能状态评分MMSE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抑郁和认知障碍发生
期刊
【摘要】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接受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MIPPO组和ORIF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PPO组手术时间短于ORIF组,切口长度小于ORIF组,术中出血量少于ORIF组,骨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桥式交叉游离背阔肌皮瓣修复小腿以远胫血管损伤的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9例小腿以远胫血管损伤的复合组织缺损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采用桥式交叉游离背阔肌皮瓣修复损伤。结果:术后4周断蒂,随访6~24个月,皮瓣全部成活,外形、色泽、质地满意,患肢恢复负重功能。结论:桥式交叉游离背阔肌皮瓣,切取范围大,血供可靠,可改善受区局部血
期刊
【摘要】 目的:对Wistar大鼠骨髓源神经干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观察其生长方式和分化特征。方法:运用无血清培养基对Wistar大鼠骨髓基质细胞进行培养,对分离获得的悬浮生长的神经球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133和Nestin表达情况。用血清诱导其分化,分化7 d后,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分化后GFAP、Map2、β-tubulin Ⅲ、Galc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骨髓基质细胞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远程无线血糖监护系统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将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远程无线血糖监护系统进行血糖监护。对照组按照患者平时的生活习惯进行治疗观察。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谱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6个月及1年后,治疗组FBG、2 h PG、HbA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士长执行力评价工具。方法:在初步拟定的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确立指标体系,运用优序图法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专家评定法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结果:构建了一个包括8项一级指标(理解任务能力、分解任务能力、授权能力、过程控制能力、沟通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执行责任感、评价考核能力)和41项二级指标及权重的指标体系。结论:两轮咨询结果具有可靠性,所构建的指标体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催产素是否能应用于剖宫产术后足月妊娠的引产。方法:收集自2012年2月-2014年  3月于本院就诊并住院分娩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842例,观察催产素引产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其安全性。结果:瘢痕子宫组孕妇接受催产素引产治疗,发生产后出血3例,发生率为6.52%,无产褥感染情况,无新生儿转入NICU,住院时间2~9 d,平均(4.24±2.05)d,与非瘢痕子宫组比较差异均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行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  1月-2014年1月本社卫中心辖区内居家康复中心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1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后的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7.6%,明显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颌骨骨折托槽牵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7月-2014年  7月收治的31例儿童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托槽牵引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治疗后患者的菌斑指数、软垢指数、牙龈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和咬合错乱等,经随访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发育受限和继发畸形等现象。结论:
期刊
【摘要】 目的: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NBI-ME)在平坦糜烂型胃炎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10月在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符合样本的平坦糜烂型胃炎患者186例,随机分成3组,普通内镜+活检组70例,NBI-ME+活检组62例,NBI-ME组54例,比较三组的萎缩与肠化检查结果。结果:与普通内镜+活检比较,NBI-ME组在胃镜检查中能很好的发现平坦糜烂型胃炎中的萎缩与肠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