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用词严谨,结构布局缜密,思想感情充沛,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仿写佳品。对《背影》进行简析,并论述《背影》对中学生写作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背影写作特色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024
《背影》出现在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这个单元是以“爱”为主题的,文章都是写人的记叙文。初中阶段写作以写记叙文为主,《背影》这篇文章就是很好的写作教材。
一、《背影》这篇文章切入口小
平时学生写作时切入口比较大,比如在写人物时,大部分学生会从外貌、性格、特长等去写,做到了面面俱到,但读起来给人一种空洞、平淡、千篇一律之感。教师在教学《背影》时,就可以告诉学生,这是一篇写父爱的文章,但是作者朱自清没有全方位去写父亲,而只是抓住了父亲给“我”去买橘子时的一个背影来突显他对“我”的爱,让学生知道写人重在缩小描写范围,选择小的切点,可以只选取人物的背影、眼睛、手脚等极其局部的其中一个方面、一个细节,运用典型的具体事例来抓住个性特色,使人物在具体的事例中展现其独特之处,而不一定面面俱到。如有的学生写母爱,就抓住母亲的唠叨来写,就从这一母亲平时的小动作突显出母亲对“我”的爱,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母亲形象了。把握作文教学的切入口,真正从小点上挖掘大题材,写出引人入胜的大文章,真正让学生的作文“靓”起来。
二、《背影》是点题扣题的典范之作
中考作文不像竞赛作文,教师在批改时,由于量多,所以批改的速度较快,一般在一分钟之内批完一篇作文,快的甚至只用半分钟。这就要求考场作文的立意不仅要准确,而且还要在行文时将其显豁地展现出来,在作文中要不断提到文题,引领阅卷教师随你的思维而去。在教学《背影》时也完全可以将这个作为教学的重点,花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来领悟该文点题扣题的艺术,并当场让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点题扣题的尝试。这样及时点拨,比花费其他时间专门孤立地来讲作文的点题与扣题,其效果肯定好得多。
应试作文中,最好的写法就是开头、主体、结尾与题目、主题相联系,最简单的就是在这三处都要写与题目相近的一句话,都要紧扣主题。
譬如《背影》一文总共七个自然段,作者分别在开头、中间、结尾段中,都进行了点题。
第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第六段: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最后一段: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三、《背影》选材日常生活琐事,讲求真情实感
学生习作或是中考作文,都有一条要求就是抒发真实的情感,但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大都缺乏真情实感。笔者平常批改作文时,经常会遇到学生写一些如小狗快被车撞死时,大狗突然冲出来救下小狗,自己牺牲了类似这样的文章,一眼就能看出来是抄袭的,缺乏真实性。《背影》这篇文章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父亲送“我”上火车时帮“我”去买橘子这样的小事来突出父爱,父子之间的亲情,作者抒写得淋漓尽致。在文章中,从不放心茶房陪“我”同去而终于自己去送,从帮儿子拣定座位和千万叮嘱,从亲自爬过铁路去买橘子,种种琐事都体现了父亲浓浓的爱。虽然这些琐事太平常,似乎不值得写,但是细想一下,我们的父爱不就是在平日里的点滴中传递出来的吗?这些不就是最真实,最能打动人心的父爱吗?学生经常抱怨没东西可写,除了与他们不仔细观察生活有关,更重要的是他们选材角度有问题,他们认为这样的小事不值得一写,其实恰恰是这些生活细节才是最好的写作素材,最能够打动人心。
四、《背影》的语言简练,文字干净利落
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会写很多的对话,有些学生整一大段都是人物之间的对话。在文章中,对话虽然可以表现人物,但对话过多,总不免使文字拖长,甚至啰嗦。《背影》中对于对话的处理方式就很值得我们学习。为了叙述的简明和文字的简约,《背影》轻易不使用对话。全文共有四处记载了父亲说的话,即“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并不是说那天父亲去送“我”,只讲了这么短短四句,而是作者经过精心挑选,认为这四句话很好地代表了那天父亲的心情,流露了父亲爱儿子的深情。作者抓住了这几句典型的话语,以少胜多,简单的几句,就很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父亲那体贴、爱怜、依依不舍的心情。有些地方是把对话用叙述表现出来的,这就使文字更简练了。像“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这些如果用对话表现,当然也可以,那文章可就长多了。《背影》在叙述中写出这些内容,减少了对话,文字简练多了,并且不用对话表现它,更能突出父亲对儿子讲的那几句话。
作文教学不一定要单独拿一节课或几节课来专门指导,平时在教材阅读中就可以不断潜移默化地渗透,这样日久天长,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责任编辑陈剑平)
[关键词]背影写作特色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024
《背影》出现在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这个单元是以“爱”为主题的,文章都是写人的记叙文。初中阶段写作以写记叙文为主,《背影》这篇文章就是很好的写作教材。
一、《背影》这篇文章切入口小
平时学生写作时切入口比较大,比如在写人物时,大部分学生会从外貌、性格、特长等去写,做到了面面俱到,但读起来给人一种空洞、平淡、千篇一律之感。教师在教学《背影》时,就可以告诉学生,这是一篇写父爱的文章,但是作者朱自清没有全方位去写父亲,而只是抓住了父亲给“我”去买橘子时的一个背影来突显他对“我”的爱,让学生知道写人重在缩小描写范围,选择小的切点,可以只选取人物的背影、眼睛、手脚等极其局部的其中一个方面、一个细节,运用典型的具体事例来抓住个性特色,使人物在具体的事例中展现其独特之处,而不一定面面俱到。如有的学生写母爱,就抓住母亲的唠叨来写,就从这一母亲平时的小动作突显出母亲对“我”的爱,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母亲形象了。把握作文教学的切入口,真正从小点上挖掘大题材,写出引人入胜的大文章,真正让学生的作文“靓”起来。
二、《背影》是点题扣题的典范之作
中考作文不像竞赛作文,教师在批改时,由于量多,所以批改的速度较快,一般在一分钟之内批完一篇作文,快的甚至只用半分钟。这就要求考场作文的立意不仅要准确,而且还要在行文时将其显豁地展现出来,在作文中要不断提到文题,引领阅卷教师随你的思维而去。在教学《背影》时也完全可以将这个作为教学的重点,花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来领悟该文点题扣题的艺术,并当场让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点题扣题的尝试。这样及时点拨,比花费其他时间专门孤立地来讲作文的点题与扣题,其效果肯定好得多。
应试作文中,最好的写法就是开头、主体、结尾与题目、主题相联系,最简单的就是在这三处都要写与题目相近的一句话,都要紧扣主题。
譬如《背影》一文总共七个自然段,作者分别在开头、中间、结尾段中,都进行了点题。
第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第六段: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最后一段: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三、《背影》选材日常生活琐事,讲求真情实感
学生习作或是中考作文,都有一条要求就是抒发真实的情感,但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大都缺乏真情实感。笔者平常批改作文时,经常会遇到学生写一些如小狗快被车撞死时,大狗突然冲出来救下小狗,自己牺牲了类似这样的文章,一眼就能看出来是抄袭的,缺乏真实性。《背影》这篇文章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父亲送“我”上火车时帮“我”去买橘子这样的小事来突出父爱,父子之间的亲情,作者抒写得淋漓尽致。在文章中,从不放心茶房陪“我”同去而终于自己去送,从帮儿子拣定座位和千万叮嘱,从亲自爬过铁路去买橘子,种种琐事都体现了父亲浓浓的爱。虽然这些琐事太平常,似乎不值得写,但是细想一下,我们的父爱不就是在平日里的点滴中传递出来的吗?这些不就是最真实,最能打动人心的父爱吗?学生经常抱怨没东西可写,除了与他们不仔细观察生活有关,更重要的是他们选材角度有问题,他们认为这样的小事不值得一写,其实恰恰是这些生活细节才是最好的写作素材,最能够打动人心。
四、《背影》的语言简练,文字干净利落
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会写很多的对话,有些学生整一大段都是人物之间的对话。在文章中,对话虽然可以表现人物,但对话过多,总不免使文字拖长,甚至啰嗦。《背影》中对于对话的处理方式就很值得我们学习。为了叙述的简明和文字的简约,《背影》轻易不使用对话。全文共有四处记载了父亲说的话,即“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并不是说那天父亲去送“我”,只讲了这么短短四句,而是作者经过精心挑选,认为这四句话很好地代表了那天父亲的心情,流露了父亲爱儿子的深情。作者抓住了这几句典型的话语,以少胜多,简单的几句,就很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父亲那体贴、爱怜、依依不舍的心情。有些地方是把对话用叙述表现出来的,这就使文字更简练了。像“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这些如果用对话表现,当然也可以,那文章可就长多了。《背影》在叙述中写出这些内容,减少了对话,文字简练多了,并且不用对话表现它,更能突出父亲对儿子讲的那几句话。
作文教学不一定要单独拿一节课或几节课来专门指导,平时在教材阅读中就可以不断潜移默化地渗透,这样日久天长,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