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78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血液透析患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同时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开展动静脉内瘘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透析治疗的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措施;临床效果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要求也随之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呈逐日上升趋势,血液透析是目前临床治疗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维持患者的生命,减轻患者的痛苦,畅通患者的血管[1]。医护人员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保障血管通路的良好状态,动脉内瘘是血管通路的重要之一,能够长期利用,容易穿刺,且出血较少,安全性高[2]。对血管通路进行良好、有效的护理能够使其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对血液透析患者保护动静脉瘘具有良好的作用。本文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方法和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现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血液透析患74例,均被诊断为患有尿毒症疾病。本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5例,最小年龄为26岁,最大年龄为67岁,平均年龄为(42.1±2.2)岁,最短透析时间1年,最长透析时间5年,血流量为每分钟200~250ml,每周透析2~3次,每次透析时间为4小时左右。74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患有狼疮性肾炎,有8例患者患有原发性高血压,有60例患者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征、职业、病程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 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护理措施,主要分为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
  1.2.1手术前护理措施
  在进行手术前,医护人员应查看内瘘的情况,主要是对瘘管是否存在渗血、渗液、红肿等现象进行检查。使用听诊器对瘘管的杂音、震颤等进行听诊,对患者的瘘管是否存在异常情况进行查看。同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良好卫生习惯进行培养,主要护理对象时卫生状况较差的患者,在进行透析治疗前使用肥皂水将造瘘侧肢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以便手术的顺利开展。此外,护理人员应对伴有恐惧、紧张心理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患者的饮食情况进行调整,对患者的身体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使患者的紧张心理得到缓解和消除,有利于降低患者对手术的疼痛感。
  1.2.2手术中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结束后的一天内对内瘘的畅通情况进行严格的观察,如发生内瘘侧手臂疼痛难忍或者是渗血不止等现象,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如患者出现明显的静脉端血管震颤、血管杂音等现象,说明内瘘畅通,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将内瘘侧肢抬高30°,有利于静脉血的回流,降低内瘘侧手臂肿胀现象的发生。护理人员在确认内瘘畅通无异常现象后,应叮嘱患者穿着衣袖较为宽松的衣物,在进行卧床休息时不可压迫造瘘侧手臂,对内瘘侧手臂的清洁和干燥进行保持。并教导患者如何对动脉震颤进行触摸,使患者能够对动脉震颤音进行了解,如发生流通不畅的现象,能够进行及时的治疗。此外,护理人员不可在患者的造瘘侧肢进行输液、静脉注射、血压测量等操作,防止药物刺激引发静脉炎,闭塞内瘘,避免发生血肿现象。
  在进行内瘘穿刺手术时,应尽早的开展,护理人员应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避免血管内膜损伤的发生情况,降低血管壁损伤、硬结疤痕的形成。如患者发生穿刺处皮肤变薄或者是透析时针眼处渗血现象,护理人员应采取纽扣式或者是绳梯法进行穿刺操作。在进行手术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使内瘘吻合口和动脉穿刺点的距离保持在6cm以上,应在血管充分暴露情况下进行穿刺,使患者的痛苦程度降低。在进行穿刺时,护理人员应左手拇指对血管进行固定,右手使针头以40~45°倾斜角刺进皮肤和血管,当手术结束后使用胶布对针翼进行固定,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降低内瘘并发症的发生。
  1.2.3手术后护理措施
  当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结束后,护理人员应使用无菌少补对穿刺点进行及时的轻压处理,并将针头缓慢的拔出,当针头将要离开血管时快速的拔出并进行加压操作,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消除患者的出血现象。在进行挤压时,护理人员应对力度进行控制,以防发生出现症状,并告知患者如发生出血现象应对发生血肿的部位进行冷敷,一天后再进行湿热敷处理。当患者回到病房后,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对穿刺点进行观察,不可以在针眼渗血情况下将胶布去除,如患者渗血较多,应对穿刺点先进行压迫处理,再联系透析室,对患者进行治疗。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比较两组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的临床疗效(表1)
  表1 比较两组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的临床疗效(n/%)
  由表1可见,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0.27%,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19%,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2比较两组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表2)
  表2 比较两组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
  由表2可见,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54.05%,治疗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3.78%,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重要的血管通路之一,能够长期使用。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措施时,应对患者进行定期的查看,对血管通路的畅通情况进行观察,对穿刺点和吻合口之间的距离和两针之间的距离进行把握。在进行透析拔针操作时,护理人员应采取正确的止血方式,防止血肿的发生,预防瘘管堵塞,并对患者的清洁卫生进行保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定,防止发生感染现象[3]。通过本研究表明,采取综合的动静脉内瘘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其使用的寿命,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丽.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原因及护理干预对策[J].中国血液净化,2013,12(10):576-578.
  [2]曲利萍,钱卫明.糖尿病患者血液透析的内瘘护理[J].河北医学,2010,16(9):1133-1134.
  [3]王云燕,毛静,封蕾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专项健康教育的实施及其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3):58-6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抗菌药物在妇科疾病中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于2012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围手术期妇科疾病患者220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菌药物使用的品种、频度和方式。结果:使用抗菌药物的100例患者平均用药时间为(7.9±1.2)天,使用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菌素类、氨基苷类、青霉素类、硝咪唑类。使用药物合理的占85.12%,不合理占14.88%,结论:在治疗妇科疾病中运用妇科抗菌
期刊
摘要: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切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临床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实施治疗的100例胆囊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
期刊
摘要 :目的 :在对患者执行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保证患者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方法 :认真仔细分析患者手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要采取的一系列 防范措施。结果: 通过密切的护理配合,使手术能顺利安全完成,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通过预知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保证了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手术室 护理安全 防范措施  手术室是医院为患者提供手术治疗和护理的重
期刊
脊髓损伤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耗费的疾病,全国约有脊髓损伤者100万人,并以每年1万人的速度增加,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创伤,多系车祸、坠落等造成脊柱脱位,骨折所致。中枢神经损伤后,受损或死亡的神经元和轴突不能通过再生而被替换。传统治疗方法对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 NSNs)移植是神经重建的有效方法之一。我科采用神经干细胞
期刊
摘要:老年科就是老年患者多,且多为7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在实施临床护理过程中,加强老年科护理安全与管理的重要性,认真分析了我院35 例老年科护理不良事件产生的原因有,护士责任心不强,沟通不到位。查对制度未执行,交接班制度,执行不彻底、不认真,护理技术问题,认真改进护理管理对策如;加强医护责任心,定期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加强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加强核心制度的落实。加强新上岗护理人员培训和沟通技能,提高服
期刊
摘要:通过资料收集、统计和现场调研等方法,发现基层实用型卫生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人才需求的实际,探讨和思考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政策环境、教育条件、有效途径。研究医学职业院校在学历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培训和技能鉴定中心、实施医学文化和医德医风教育等工作中的方式、方法,积极培养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卫生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居民身体健康的需求。  关键词:医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手深度烧伤后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95例手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康复护理,分析两组肤色及弹性恢复、瘢痕形成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颜色及弹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痊愈率为58.33%,高于对照组31.91%;治疗后研究组ADL评分低于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5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过程。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3例因颅脑损伤过重死亡,3例自动出院,4例因严重脑干损伤未拔管外,40例(占80%)安然度过急性期,最终拔除气管套管。仅有4例发生肺部感染,占8%。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后,严格无菌观念和无茵技术操作、做好基础护理、采取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行振动雾化排痰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8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两组患者均行振动雾化排痰治疗,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71.79%,观察组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床上活动对预防胆总管结石术后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 将我科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床上活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发生下肢疼痛、下肢肿胀、浅静脉曲张的比例分别为10.00%、3.33%、0,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