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装备制造专业群进行了专业定位,分析了该专业职业岗位及岗位能力进行了分析。及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内容、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专业群的建设。对用人单位、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改革效果良好。
关键词:工程应用;装备制造;专业群
1、专业群定位
地方工程应用型本科大多数在本世纪初由专科学校合并升格而成,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湖南理工学院机械学院,紧密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及长株潭的产业和行业需求建设特色品牌专业,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现代装备制造专业群面向岳阳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制造业的支柱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培养具有与机械装备制造业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具有较强职业发展能力、较强实践技能和技术水平,掌握相应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获得本专业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知操作、精工艺、懂技术、会管理”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在生产一线能从事机械产品生产与加工、产品的机械加工工艺制订、工艺装备设计与制造及现场生产管理及从事实用产品研发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社会需求分析
2.1职业岗位分析
据对岳阳市及周边地区26家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的调查,结合岳阳市人才交流中心的数据分析,企业的岗位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同时,对我校近3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数控加工类岗位约占25%,普通加工类岗位占约17%,产品设计岗位占约10.8%,产品营销类约占12%。
从未来的岗位需求趋势看,数控加工、普通加工是首选就业岗位;具备机床维护能力、数控工艺与编程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需求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是未来预期岗位。根据以上分析,培养职业综合素质高,具备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数控编程职业综合能力,适合机械加工岗位群高精加工技术发展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当前发展的趋势。
2.2岗位能力分析
据对岳阳及周边地区十多家机械类中小型企业的调查,企业对员工的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机械加工设备操作与维护、工艺规程编制、生产成本管理(工时定额与材料定额计算)和车间一线生产的组织调度和管理及部分产品研发,并具有较好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调查数据显示,企业急需“知操作、精工艺、会管理、懂研发”高级技术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3、专业群现状
该专业群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新增、本部已有)、汽车服务工程(新增、本部已有)等四个专业。
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龙头,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和焊接方向),汽车服务工程为支撑的专业群格局,并以龙头专业带动专业群各专业共同发展的局面。
4、专业群建设内容
立足岳阳,面向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机械装备制造业,围绕企业机械加工过程,构建课程体系,以企业典型零部件制造过程为依据开发实训项目和工学结合课程,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双师”素质团队和“双师”结构团队为质量保障,以机械加工岗位能力要求为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校企合作,建设集教学、生产、培训、技术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室,實施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完善实训实习过程的考核与管理制度,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4.1“三对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其一,强力推进专业与企业深度对接。依托制造业“湖南创造”的优势,瞄准机械装备产业的岗位需求,与协议专业共建单位合作,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确定岗位任职要求。其二,强力推进学生与岗位深度对接,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其三,强力推进团队与项目的深度对接,组建学生学习团队、教师教学团队,实现课堂与生产现场相结合、实验实训教学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课堂工场化与工场课堂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学生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
4.2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其一,构建基于机械加工过程的课程体系。根据就业岗位群技能分析,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构建基于机械加工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按机械加工工作过程分成六大模块:图纸分析过程、工艺分析过程、工艺方案制定过程、工装设计过程、生产组织、产品质量检验与分析处理过程。其二,核心课程建设利用二年建设时间,启动5门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工作,重点建成《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基础》、《机电传动控制》、《机械制造基础实训》、《机械CAD/CAM综合实训》等5门核心课程。
4.3“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型教学团队建设。
采用“引进、聘请、培养”等方式加速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型教学团队的建设,最终建设成与企业联系紧密,规模适当、成员稳定、水平较高的专兼职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根据本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实施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聘用5-8名实践经验丰富的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主要承担校内实训教学、校外贴岗实训和顶岗实习指导。
4.4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围绕本专业“专业对接企业、团队对接项目、学生对接岗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识岗学习、贴岗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要,建立融实践教学、产品生产、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在岳阳市、长株潭、武汉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遴选3-5家企业作为生产性实训基地。
5结语
湖南理工学院机械学院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现代装备制造专业群的构建已初见成效。现拥有省级实践教学质量工程项目3个、省级校外优秀实习教学基地2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出版教材3部;已成为“湖南省电磁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单位。近五届毕业生年均就业率99.8%,签约率89.9%。其中被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招聘录用756人,约占55%。随着专业群建设的不断完善,我校机械类专业必将为祖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尤祖明,迟强,潘明财,等.产学研用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4):108-112
[2] 唐庆菊,于凤云,张文生.机械类专业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2):151-163
[3] 吴昌林.认真开展专业认证,培养创新性机械工程科技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8,(18):19-21.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研教改课题(湘教通[2014]247-368,[2013]223-320);2013 年全省普通高校实践教学建设项目“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号:湘教通[2013]295 号)。
关键词:工程应用;装备制造;专业群
1、专业群定位
地方工程应用型本科大多数在本世纪初由专科学校合并升格而成,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湖南理工学院机械学院,紧密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及长株潭的产业和行业需求建设特色品牌专业,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现代装备制造专业群面向岳阳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制造业的支柱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培养具有与机械装备制造业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具有较强职业发展能力、较强实践技能和技术水平,掌握相应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获得本专业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知操作、精工艺、懂技术、会管理”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在生产一线能从事机械产品生产与加工、产品的机械加工工艺制订、工艺装备设计与制造及现场生产管理及从事实用产品研发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社会需求分析
2.1职业岗位分析
据对岳阳市及周边地区26家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的调查,结合岳阳市人才交流中心的数据分析,企业的岗位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同时,对我校近3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数控加工类岗位约占25%,普通加工类岗位占约17%,产品设计岗位占约10.8%,产品营销类约占12%。
从未来的岗位需求趋势看,数控加工、普通加工是首选就业岗位;具备机床维护能力、数控工艺与编程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需求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是未来预期岗位。根据以上分析,培养职业综合素质高,具备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数控编程职业综合能力,适合机械加工岗位群高精加工技术发展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当前发展的趋势。
2.2岗位能力分析
据对岳阳及周边地区十多家机械类中小型企业的调查,企业对员工的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机械加工设备操作与维护、工艺规程编制、生产成本管理(工时定额与材料定额计算)和车间一线生产的组织调度和管理及部分产品研发,并具有较好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调查数据显示,企业急需“知操作、精工艺、会管理、懂研发”高级技术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3、专业群现状
该专业群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新增、本部已有)、汽车服务工程(新增、本部已有)等四个专业。
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龙头,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和焊接方向),汽车服务工程为支撑的专业群格局,并以龙头专业带动专业群各专业共同发展的局面。
4、专业群建设内容
立足岳阳,面向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机械装备制造业,围绕企业机械加工过程,构建课程体系,以企业典型零部件制造过程为依据开发实训项目和工学结合课程,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双师”素质团队和“双师”结构团队为质量保障,以机械加工岗位能力要求为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校企合作,建设集教学、生产、培训、技术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室,實施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完善实训实习过程的考核与管理制度,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4.1“三对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其一,强力推进专业与企业深度对接。依托制造业“湖南创造”的优势,瞄准机械装备产业的岗位需求,与协议专业共建单位合作,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确定岗位任职要求。其二,强力推进学生与岗位深度对接,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其三,强力推进团队与项目的深度对接,组建学生学习团队、教师教学团队,实现课堂与生产现场相结合、实验实训教学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课堂工场化与工场课堂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学生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
4.2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其一,构建基于机械加工过程的课程体系。根据就业岗位群技能分析,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构建基于机械加工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按机械加工工作过程分成六大模块:图纸分析过程、工艺分析过程、工艺方案制定过程、工装设计过程、生产组织、产品质量检验与分析处理过程。其二,核心课程建设利用二年建设时间,启动5门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工作,重点建成《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基础》、《机电传动控制》、《机械制造基础实训》、《机械CAD/CAM综合实训》等5门核心课程。
4.3“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型教学团队建设。
采用“引进、聘请、培养”等方式加速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型教学团队的建设,最终建设成与企业联系紧密,规模适当、成员稳定、水平较高的专兼职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根据本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实施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聘用5-8名实践经验丰富的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主要承担校内实训教学、校外贴岗实训和顶岗实习指导。
4.4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围绕本专业“专业对接企业、团队对接项目、学生对接岗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识岗学习、贴岗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要,建立融实践教学、产品生产、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在岳阳市、长株潭、武汉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遴选3-5家企业作为生产性实训基地。
5结语
湖南理工学院机械学院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现代装备制造专业群的构建已初见成效。现拥有省级实践教学质量工程项目3个、省级校外优秀实习教学基地2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出版教材3部;已成为“湖南省电磁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单位。近五届毕业生年均就业率99.8%,签约率89.9%。其中被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招聘录用756人,约占55%。随着专业群建设的不断完善,我校机械类专业必将为祖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尤祖明,迟强,潘明财,等.产学研用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4):108-112
[2] 唐庆菊,于凤云,张文生.机械类专业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2):151-163
[3] 吴昌林.认真开展专业认证,培养创新性机械工程科技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8,(18):19-21.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研教改课题(湘教通[2014]247-368,[2013]223-320);2013 年全省普通高校实践教学建设项目“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号:湘教通[2013]2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