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流感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ailv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习以为常的流感,也有可能发展为可怕的瘟疫。
  说到瘟疫,你或许会想到鼠疫、天花等历史上有名的超级“杀手”,又或许忧心于近年来举世瞩目的埃博拉出血热或者中东呼吸热(MERS)。然而有一种传染病在20世纪杀死了上千万人,在21世纪它仍是最危险的疾病之一,而大多数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其可怕之处。这种传染病就是流感。
  一年一度甚至几度的季节性流感对我们来说简直是家常便饭。但即使是普通的季节性流感也是能杀人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全球每年死于季节性流感的人数为25万~50万人。而流感大流行又是完全不同的情况了,2009年暴发的“猪流感”(由甲型H1N1病毒引起)就属于这类。普通流感的易感人群主要是免疫力较差的老人和婴幼儿,而甲型H1N1流感病毒却很容易感染健康的青壮年,而且致死率也比季节性流感高得多。而在大约一个世纪前,同样由H1N1病毒引起的一种流感也造成了全球大流行,那就是1918年的大流感,俗称西班牙流感。

危险的那不勒斯士兵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就在饱受战乱之苦的人们看到了和平的曙光之时,又一场灾难却悄悄降临。
  由于第一波疫情与第二波疫情差异巨大,有人认为第一波疫情只是普通的季节性流感,只是刚好发生在第二波大流感之前。然而种种证据表明这三波疫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最有力的证据是,第一波流感的感染者(多为免疫力较弱的老人和小孩)痊愈后在第二、三波威力更强的流感疫情中表现出了很强的抵抗力,这证明三波疫情确实是由同一种病毒引起的。这也证实了第二波疫情确实是流感而非其他疾病。第二波流感曾被误判为登革热,因为患者广泛出现了粘膜出血和皮肤出血等症状。
  除此之外,关于西班牙流感还有许多未解之谜。从第一波到第二波疫情,为什么病毒的致命性突然剧增?为什么第二波流感的症状如此与众不同?为什么第二波流感特别容易感染青壮年?为什么西班牙流感的扩散如此之快却又突然消失?
  要解决这些谜题,先要搞清楚造成这次流感的病原体。流行病学家对西班牙流感病毒有过诸多猜测但都难以证实。直到21世纪,分子生物学技术日趋成熟,科学家们才得以分析当年保留下来的流感患者组织样本中的病毒RNA(核糖核酸,流感病毒的遺传物质)。2004年,先后两项研究结果表明西班牙流感可能是由某种禽流感病毒(H5N1型流感病毒)造成的。2005年,美国一个研究团队宣布他们重建了西班牙流感病毒的基因组,并证实其属于H1N1型流感病毒。
  关于西班牙流感的研究仍在继续,科学家们相信深入了解西班牙流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大流感。
其他文献
针对大型实验设备价格高,实验经费不足,难以达到一人一机的理想配置,提出了双金字塔式教学实验系统的构架,其主要内容是增加一些中低价格的设备,达到或尽量达到每个学生能亲
文章针对当前机械制造基础教学现状,阐述了该课程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的改革观点。并在教材编写和教学活动中予以实施,收到良好
通过对超过14万名加拿大孕妇的长期跟踪研究,科学家发现怀孕期间服用抗抑郁药会大大增加后代患孤独症的风险。科学家指出,孤独症的具体成因仍不清楚,但研究发现遗传和环境因素都有作用。加拿大科学家的这项发现表明,孕妇在第二或第三妊娠期服用抗抑郁药,尤其是服用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会导致孩子到7岁时被诊断出孤独症的风险几乎翻倍。在加拿大,目前有6%~10%的孕妇在服用抗抑郁药治疗孕期抑郁症。
情绪、疾病、决策行为等等,竟然都与肠胃有关?科学家发现,我们肠胃中的神经元网络,起的作用远不只是消化食物。一种便携式迷走神经刺激装置  我们的大脑和肠胃之间存在着原始的联系。英语中有一些关于“肠胃”的俗语:当面临一个艰难的决定时,要“跟随你的肠胃” (Follow your gut,意为“听从你的直觉”);或者当我们面临一个考验我们勇气和决心的时候,那就是“肠胃的检查时间”(gut check t
依比茲壁蜥被认为是岛屿进化生物学中的最佳案例:仅仅数十米的距离,就带来了这种壁蜥身体颜色的巨大差异。自然选择在它们的进化之路上,展示了一个最美妙的奇迹。岛上的“明星”  树林中,太阳刚升起一会儿,但空气中已经弥漫着一股温暖的感觉。一些闪闪发光的蓝绿色蜥蜴匆匆掠过,向着阴暗处跑去……  穿过浓密的矮树林,是一条布满岩石的狭长海滩。海滩一路向北延伸,与地平线完美地融为一体。这就是西班牙著名的楚卡多斯海
案例教学是指以案例为“教材”,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相互讨论形成共识,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主要包括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评估三个基本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