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在现代社会中,不仅仅代表了一种才艺、一项技能,同时还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组织沟通能力,因此,在现代教育体制环境下,在中小学课程中增加舞蹈课是时代需要,也是发展的必然规律。通过舞蹈课程的开发,帮助学生提高各项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舞蹈;教学;美育;审美
舞蹈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在艺术教育中无疑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在学校开展舞蹈课程则是开展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对于现代的家长和学校也逐渐认识到了舞蹈对于学生培养的重要性,并通过舞蹈教育使学生学会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世界的情感,丰富了学生的表达方式和途径,也能够全方面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校园舞蹈教育的现状
在校园中,专门的舞蹈课程及其相关的舞蹈训练内容都是极其缺乏的,教师资源,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体系较不完善,并且学校重视度不高,因此在中小学阶段,艺术类教育总体较为不完善。对舞蹈的正确认识和舞蹈教育的意义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即使开设了相应的舞蹈课程,对于课程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也存在了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将舞蹈课程安排在中小学的常规教学中,除了使学生在一定的程度上感受音乐和舞蹈,另一方面更是希望能够通过舞蹈,提高自己的交友能力,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普及教育并不代表着学校重视度的普遍性,更需要通过每个学校的重视度,将美育教育以及成长需要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将舞蹈课程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在教育中去。
二、舞蹈课程的分类
无论是任何种类的舞蹈,只有让学生参与其中,才能体现出美育的作用,发挥美育的功能。通过舞蹈课程的开设,各类演出、活动的宣传,舞蹈的审美活动和审美作用也在同时展开。因此,在舞蹈课程开设的同时,更需要在固定和不固定的时间上进行舞蹈表演,在生动的表演后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增加校园中舞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非专业舞蹈课程
非专业舞蹈课程,主要以音乐课相依托,与音乐课相配合,通过音乐先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情感,并通过音乐的学习,由老师带领学生作一些舞蹈律动,并且在音乐中鼓励学生进行舞蹈,顺利的将音乐和舞蹈有机的结合起来。
在课堂中提倡平等教学,互换教学,使老师逐渐从传统的舞蹈教学中脱离,在新的环境和理念下以激发孩子天性和爱好为基准,培养学生舞蹈兴趣为目标,不断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质,并不断通过音乐、服装、道具的配合,在探索活动的形式下,为孩子营造出一种自由轻松的环境,使孩子对于舞蹈产生一种正确的心态与理解。
(2)专业舞蹈课程
舞蹈是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一门良好课程,不仅仅是对专业方面的培养,更能提高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团体协作的意识,个人心智等的塑造。除了音乐课的音乐与舞蹈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还添加了专业的舞蹈课程,讓孩子在班集体的大环境中,共同学习专业舞蹈,并将课程难度和专业性相结合,在符合开课意义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学习到专业的舞蹈知识,既开阔了眼界,也能进一步的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等。
专业舞蹈课的开发既给了学生专有的舞蹈学习时间,学习到专业的舞蹈知识,另一方面也在整体的课程安排中起到了添彩的效果,使学生的校内生活不必一直处于一种相对的静态教学中,而“动”“静”相结合的方式,更符合现阶段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与此同时,也比过往的传统教学成果更加乐观。
(3)表演与展示
舞蹈虽不及语言表达的明确,却在情感上更加细腻,更加生动,更加强烈,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理解认识,在情感表达上有了新的体会。通过汇报表演,增加了艺术的感染力,学生对艺术的表现力,在同学和家长之间提高了关注度,产生了艺术的共鸣。不同的舞蹈形式、舞蹈表演,都会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起到相同的艺术效果,将舞蹈教育与成果相结合展示,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家长进行舞蹈审美活动。同时也在学校、学生和家长中间建立的一种良好的美育教育平台,通过最直接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和家长,重新正视舞蹈美育教育。
三、教材与方法
(1)教学教材
因现阶段舞蹈课程在中小学阶段并没有完全普及,因此并没有权威的舞蹈教学教材。各个中小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校内自主教材”的编写。教学教材以培养学生素质为纲,还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授课流程,设计意图,教学目标等。
新课程开发由学校任课的舞蹈、音乐老师根据现有的规范性舞蹈教材,教师的自身教学经验和学校特色,发挥学校的办学特色,对教材进行自主开发,并结合学校学生现状,对舞蹈教学进行整合与开发。对于重难点的设定,教学目标的规划,以及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都和学校的整体规划相契合,在一定程度上既满足了舞蹈教育的规范性,也更贴合学校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并且在固定时间进行评课活动,赛课活动,通过实践教学发现教材的优势与劣势,并通过学生的反馈对教材进行修改完善,再根据所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改。
(2)教学方法
常规课和专业课程安排中,可以增加了视频教学,即在课堂中让学生欣赏优秀舞蹈作品并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舞蹈审美能力的同时,增加舞蹈理论的讲解,使知识能生动的让学生了解,也丰富了学生的舞蹈理论积累。同时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和表演,从最直观的表演,以及表演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感,激发学生对舞蹈的热爱,加强对学生的美育教育和审美能力。对校园舞蹈美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唐代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位教师,若是只是“授业”与“解惑”,忽略了“传道”,首先就是一种失职,不应是一位“师者”所为。“传道”之前,作为教师应先“解惑”,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再由问题而“授业”。例如舞蹈学习中,老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动作的指导,然后让学生跟着视频学习动作,当遇到不会做或者做错了的情况下,再进行“授业”。在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结语:
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它不是说教下的教育,而是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传递给每位学生和家长,通过舞蹈感染他们的思想、观念、品质,陶冶他们的性格和情操,美化他们的形体和心灵。通过老师的启蒙和开发,学校的支持与配合,在培养孩子对舞蹈的审美活动和美育教育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06).
[2]鮑勰.音乐课程与教学的育人价值优化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5.
[3]杨冬芹.舞蹈教育与学生素养的形成[J].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8,(02).
[4]左武福. 小学生音乐创造力培养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5]刘金利.浅谈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方法[J].魅力中国.2011,(21).
关键词:舞蹈;教学;美育;审美
舞蹈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在艺术教育中无疑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在学校开展舞蹈课程则是开展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对于现代的家长和学校也逐渐认识到了舞蹈对于学生培养的重要性,并通过舞蹈教育使学生学会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世界的情感,丰富了学生的表达方式和途径,也能够全方面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校园舞蹈教育的现状
在校园中,专门的舞蹈课程及其相关的舞蹈训练内容都是极其缺乏的,教师资源,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体系较不完善,并且学校重视度不高,因此在中小学阶段,艺术类教育总体较为不完善。对舞蹈的正确认识和舞蹈教育的意义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即使开设了相应的舞蹈课程,对于课程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也存在了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将舞蹈课程安排在中小学的常规教学中,除了使学生在一定的程度上感受音乐和舞蹈,另一方面更是希望能够通过舞蹈,提高自己的交友能力,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普及教育并不代表着学校重视度的普遍性,更需要通过每个学校的重视度,将美育教育以及成长需要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将舞蹈课程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在教育中去。
二、舞蹈课程的分类
无论是任何种类的舞蹈,只有让学生参与其中,才能体现出美育的作用,发挥美育的功能。通过舞蹈课程的开设,各类演出、活动的宣传,舞蹈的审美活动和审美作用也在同时展开。因此,在舞蹈课程开设的同时,更需要在固定和不固定的时间上进行舞蹈表演,在生动的表演后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增加校园中舞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非专业舞蹈课程
非专业舞蹈课程,主要以音乐课相依托,与音乐课相配合,通过音乐先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情感,并通过音乐的学习,由老师带领学生作一些舞蹈律动,并且在音乐中鼓励学生进行舞蹈,顺利的将音乐和舞蹈有机的结合起来。
在课堂中提倡平等教学,互换教学,使老师逐渐从传统的舞蹈教学中脱离,在新的环境和理念下以激发孩子天性和爱好为基准,培养学生舞蹈兴趣为目标,不断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质,并不断通过音乐、服装、道具的配合,在探索活动的形式下,为孩子营造出一种自由轻松的环境,使孩子对于舞蹈产生一种正确的心态与理解。
(2)专业舞蹈课程
舞蹈是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一门良好课程,不仅仅是对专业方面的培养,更能提高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团体协作的意识,个人心智等的塑造。除了音乐课的音乐与舞蹈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还添加了专业的舞蹈课程,讓孩子在班集体的大环境中,共同学习专业舞蹈,并将课程难度和专业性相结合,在符合开课意义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学习到专业的舞蹈知识,既开阔了眼界,也能进一步的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等。
专业舞蹈课的开发既给了学生专有的舞蹈学习时间,学习到专业的舞蹈知识,另一方面也在整体的课程安排中起到了添彩的效果,使学生的校内生活不必一直处于一种相对的静态教学中,而“动”“静”相结合的方式,更符合现阶段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与此同时,也比过往的传统教学成果更加乐观。
(3)表演与展示
舞蹈虽不及语言表达的明确,却在情感上更加细腻,更加生动,更加强烈,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理解认识,在情感表达上有了新的体会。通过汇报表演,增加了艺术的感染力,学生对艺术的表现力,在同学和家长之间提高了关注度,产生了艺术的共鸣。不同的舞蹈形式、舞蹈表演,都会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起到相同的艺术效果,将舞蹈教育与成果相结合展示,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家长进行舞蹈审美活动。同时也在学校、学生和家长中间建立的一种良好的美育教育平台,通过最直接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和家长,重新正视舞蹈美育教育。
三、教材与方法
(1)教学教材
因现阶段舞蹈课程在中小学阶段并没有完全普及,因此并没有权威的舞蹈教学教材。各个中小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校内自主教材”的编写。教学教材以培养学生素质为纲,还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授课流程,设计意图,教学目标等。
新课程开发由学校任课的舞蹈、音乐老师根据现有的规范性舞蹈教材,教师的自身教学经验和学校特色,发挥学校的办学特色,对教材进行自主开发,并结合学校学生现状,对舞蹈教学进行整合与开发。对于重难点的设定,教学目标的规划,以及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都和学校的整体规划相契合,在一定程度上既满足了舞蹈教育的规范性,也更贴合学校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并且在固定时间进行评课活动,赛课活动,通过实践教学发现教材的优势与劣势,并通过学生的反馈对教材进行修改完善,再根据所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改。
(2)教学方法
常规课和专业课程安排中,可以增加了视频教学,即在课堂中让学生欣赏优秀舞蹈作品并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舞蹈审美能力的同时,增加舞蹈理论的讲解,使知识能生动的让学生了解,也丰富了学生的舞蹈理论积累。同时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和表演,从最直观的表演,以及表演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感,激发学生对舞蹈的热爱,加强对学生的美育教育和审美能力。对校园舞蹈美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唐代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位教师,若是只是“授业”与“解惑”,忽略了“传道”,首先就是一种失职,不应是一位“师者”所为。“传道”之前,作为教师应先“解惑”,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再由问题而“授业”。例如舞蹈学习中,老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动作的指导,然后让学生跟着视频学习动作,当遇到不会做或者做错了的情况下,再进行“授业”。在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结语:
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它不是说教下的教育,而是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传递给每位学生和家长,通过舞蹈感染他们的思想、观念、品质,陶冶他们的性格和情操,美化他们的形体和心灵。通过老师的启蒙和开发,学校的支持与配合,在培养孩子对舞蹈的审美活动和美育教育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06).
[2]鮑勰.音乐课程与教学的育人价值优化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5.
[3]杨冬芹.舞蹈教育与学生素养的形成[J].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8,(02).
[4]左武福. 小学生音乐创造力培养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5]刘金利.浅谈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方法[J].魅力中国.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