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对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心理研究

来源 :吉林画报·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zhiming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就需要对学生的心理需求与状态做系统性的分析,以便科学、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实施课程改革。从学生个体积极性结构的心理分析,包括需要、动机、目标、态度、激励五个方面。充分发挥新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课程改革 学生积极性 心理分析
  
  我国基础教育正经历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历史性变革时期,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目标指导下,就需要对学生的心理需求与状态做系统性的分析,以更科学、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实施课程改革。
  积极性是人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具有指向性、协调性和绩效性。它包括认识的活跃、情感的兴奋和意志的努力等多种心理成分。学生的积极性成功进行从内在到外延的调动,对深化课程改革有深远的意义。从学生个体积极性结构的心理分析,包括需要、动机、目标、态度、激励五个方面。
  
  一、满足学生的需要
  
  需要,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必须而又欠缺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倾向。它产生于人在生活中受到的各种刺激,通常以愿望、意图、理想等心理状态反映出来。它是人的积极性的动力源泉。所以重视并解决学生的需要问题,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内容。必须考虑教师、学生的需要心理,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给予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程改革要与生活紧密相连,激发学生的需要强度,并依赖目标诱因的出现,提高学生需要的自我意识水平,满足学生联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二、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励
  
  动机是直接推动并维持人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课程改革为学生创设宽松、多样、活泼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多样化和丰富化使学生产生新颖感和趣味感。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以增强学生兴趣,更好地满足其成就需要;让学习具有挑战性,使学生学习后能获得一种从事创造性劳动产生的满足感;扩大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能独立自主地处理问题,增强学生的自尊满足:在可选择的条件下,尽量照顾学生的志趣,使学生能通过学习获得内心的快乐。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给予了强大支持。
  
  三、通过目标管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目标是指人的行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依据,对组织系统进行管理的一种现代管理的形式。从心理学角度解释,目标实质是一种期望,是人的行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在主观上的超前反映。目标对人的行为的重要作用包括启动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聚合作用等。实践证明,在教学中目标确立适当,目标管理运用恰当,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效能。确立学习目标,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探究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就感。
  
  四、形成学生良好态度的引导
  
  态度是指个体对一定的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态度具有内隐性、特指性、比较稳定性、复合性等特点;具有影响效率与成绩,影响人的挫折耐受力和对环境的适应,影响人的社会性认识,自作者激励等功能。课程标准注重对学生良好态度的形成,以促进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改变课程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新课程良好的态度,调动学习积极性。形成学生持续向上的态度。
  
  五、对学生内心的激励促使积极性产生
  
  恰当的激励对于提高学生的工作积极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激励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奖励和惩罚、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每一个班级里都有自己的激励制度。同时,激励又分为静态激励和动态激励,静态激励就是班级的制度,例如奖励制度、班级条例等等,这是基本的激励;动态激励就是指老师根据阶段的变化和环境的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等做出的具有激励作用的决定,而这个激励又是最关键的。是激励的核心所在。动态激励的前提是科学的判断下属是不是该激励,具体形式包括帮带、教导、奖惩、竞争、公正、授权等。
  综合以上论述,课程改革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各方面,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方式和方法,改进原来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课程建设的角度,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教材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增强教学效果,充分发挥新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可以说,学生的积极性是一种由多种心理成分构成的动态心理结构。在这个动态的心理结构中,学习需要是学习积极性的动力源泉。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都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学习需要的不同表现形式。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在心理动因。目标是学生最具有动力性的心理因素,它是学习积极性的最活跃的因素。学习态度是对待学习的一种稳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它受学习动机的制约,良好的学习态度可以使学习积极性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稳定的意识倾向。对学生的激励,可以使学生产生向上的力量,形成积极的学生内在进步欲望,形成班级良好的积极氛围。构成学习积极性的各种基本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组成学习积极性的动态结构。
其他文献
“美生·雅索丽”(AMBIO-AZULEV)是西班牙工厂与世纪美生共同推出的品牌,西班牙AZULEV工厂是西班牙陶瓷工业的先锋,创建于1940年,是西班牙最大的瓷砖生产与贸易公司之一,年产量已达800万平方米,产品不仅覆盖了西班牙本土,还出口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AZULEV产品设计理念及制造工艺全部代表了当今世界陶瓷行业的流行趋势,所有产品均完全依照欧洲统一质量标准制造,产品选用世界上最好的
期刊
摘要: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笔者依据新课标理念,首先分析了情感体验与音乐欣赏的特点,然后根据特点认为可以从拓展音乐时空感知多种情境、视情境教学的不同引发真实情感、借助联想创造诱发心中美感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 情境 联想创造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音乐教学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
期刊
一寸土地一寸金    设计师 王壹  抛弃大城市的繁闹喧嚣,摒弃外部环境的浮躁和张扬,在内敛沉静的生活之中,蕴含的却是巨大的智慧和力量,本期设计师在古典、素朴造型上及典型的中式风格上达到了沁人心脾的温馨意境。设计师采用大量中式元素,表现出古色古香与洒脱并存的示范效果,同时追求颜色和质地特别的效果。“由于业主是古董商人,喜欢雍容大气、喜欢古色古香,在装饰时要求尽量让空间显得大些,我特意选择了中式古典
期刊
[摘要]语文教育对于学生的情感培养是很重要的,尤其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渗透情感教育,这是我们每个青年教师面对的教学难题。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简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文性 生命力 正义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这里强调的就是在课堂上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可以通过语
期刊
[摘要]新课标针对一二年级的创造标准: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关键词]音乐欣赏 情绪 欣赏课    我听过很多音乐公开课,自己也讲过公开课。但都不约而同的避开了音乐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欣赏:或者就是对音乐欣赏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采取了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大概一听、简单一讲“这首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是欢快的、还是优美的……”就这样草草了之,留在学生心中的是一
期刊
[摘要]合作是当前时代的主流,它不但体现在政治,经济方面,还体现在教育教学方面,我们通过在教学中采用合作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合作 互改 互推    我们生存在一个合作的时代,大语文教育观一直在倡导引进语文教学的合作学习观,以培养能够参与未来社会竞争的心胸开阔、具有合作精神的创造性人才。作文教学需要训练,训练的过程又是由说到写,有述到做的过程,其中蕴涵着许
期刊
[摘要]通过对新课改的几点认识,阐释了新课改对于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感动 收获 成长 课改    “教育成就未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知肩上责任重大。所以,从教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经过不断的学习与磨练,伴着校本科研活动,我慢慢地成长起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处在转型时期的教育抛给教师一个又一个问题,也使我对校本科研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疑问
期刊
[摘要]教育家叶澜教授曾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师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广开思路,把握各层次目标的设计与落实。利用多媒体加强直观性、生动性、突破思维障碍。  [关键词]教学目标 多媒体 音乐素养    教育家叶澜教授曾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
期刊
[摘要]《美术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欣赏评述活动中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产生从艺术形式上分析、探讨美术作品的积极性,从自发欣赏进入到自觉欣赏。那么在此过程中教师如何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欣赏评述多元化艺术,并从艺术中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建构一个多元化艺术观念,是课程标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目标。  [关键词]创新 教法    中学美术欣赏课在整个中学美术教学的位置极其重要,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
期刊
[摘要]审美教育既是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基础也是重点。虽然在艺术设计的培养课程中很少直接开设审美课程,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审美教育是贯穿艺术设计始终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链条。  [关键词]艺术感受 审美实践 审美联想    审美教育既是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基础,也是重点。笔者所阐述的审美教育并不仅仅是艺术上的审美,更应该包括自然之美和社会之美,包括对主流道德伦理的感知,甚至是对市场规律的认识。这些都将使艺术设计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