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的中部河南省,有一个产剑有名的地方叫棠溪。早在战国时期,棠溪就已经是制造兵器的集散地了。在《史记苏秦传》中,就曾记载苏秦前往韩国游说韩宣王联合赵国对付秦国时强调:“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卒之剑皆出于冥山棠溪”。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样描述棠溪宝剑的:“天下之剑韩为众,一日棠溪,二曰景阳,三日合伯,四日邓师,五日宛马,六日龙泉,七日太阿,八日莫邪,九日干将,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中国通史》载:“河南西平有冶炉城,有棠溪村,都是韩国著名铸剑处。”棠溪春秋属楚,战国归韩,棠溪河穿城而过,冥山矿石含铁量丰富,且棠溪水质独特,富含十几种微量原素,适于淬刀剑,因此当地铸剑业十分发达。据史书记载,在二千多年前其发展规模曾达480平方公里,在西平大部,遂平西部,舞钢东部,舞阳及郾城一带到处出“精金”。仅工匠就有700多名,“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风装炭”,其壮观场面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酒幡掩翠柳,铁歌奏更天”的历史画卷。就连铸剑名师欧冶子,干将,莫邪也均在棠溪铸过剑。
唐元和12年冬(公元815年),唐憲宗调集大军讨伐吴元济,派副将马少良取冶炉城“杀士卒、逐工匠、毁城池”,使辉煌了1700多年的冶炉城池夷为废墟。工匠逃散,大师遁迹。而留到今天的,只是那挥之不去的剑魂和废弃的冶铁炉。
让棠溪宝剑重现“江湖”的是上世纪40年代毕业于天津大学的高锡坤,他在西平创办第一家“大陆铁工厂”,和儿子高庆民一起苦心钻研铸剑技术,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将位于历史九大名剑之首的棠溪宝剑研制成功,使中华民族的灿烂瑰宝不至失传。恢复了棠溪宝剑“强、硬、韧、弹”四大特点,焊接了1000多年历史断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河南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各大新闻媒体给于大量报道。1989年,在郑州少林武术节上,棠溪宝剑大展风彩,受到永信大师的高度赞扬,说:“棠溪宝剑不失真传”。棠溪宝剑产品在国际国内各种博览会上先后荣获大奖、金奖50多项。原国家领导人程思远、王光英及全国文化艺术界名人邵华泽、沈鹏、欧阳中石、冯其庸等纷纷题字予以褒奖。
与其它兵器不同,剑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被不断赋予一层神秘色彩。大到皇帝的尚方宝剑,小到平头百姓的随身佩剑,无处不显示着尊贵、地位、权力的象征。剑已经成了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1997年与1999年,香港、澳门回归,极大激发了高庆民的爱国主义热情,他投入百万元巨资,与工人们一道铸就了大型回归剑,送抵香港、澳门、受到两地人民的欢迎。2001年,棠溪宝剑厂在千年龙剑的基础上,精心打造出了《中华第一剑》。《中华第一剑》创意独特,做到了新、奇、特、美。一是立意新。除了在剑上反映中国龙文化,而且还通过剑鞘上的画面反映棠溪悠久的剑文化。二是设计奇。剑架不是靠下面的卯榫固定在剑盒上支撑宝剑,而是在剑盒上设计了可以左右滑动的轨道,上面再雕刻上56条龙,代表着华夏56个民族大团结。三是构思独特。“龙头凤尾”——剑的首部饰一龙。剑的尾部雕一风,而龙凤又是传说中人们普遍认为最吉祥的圣物。四是视觉美。《中华第一剑》剑条上錾上去的龙,剑鞘上的各个画面,均体现了精湛的工艺,透出一种古色古韵,给人视觉上一种大气,尊贵古朴的美感。《中华第一剑》做为稀世珍品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2003年10月,棠溪宝剑被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选为贵宾专用礼品。2004年8月,棠溪宝剑荣获国家文化部山花奖和河南省第三、四届博览会精品一等奖、金鼎奖。同时,被河南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为省级名牌产品,获得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原产地标记注册保护证书。2008年4月9日,棠溪宝剑厂历时三年精心打造的《奥运剑》被中国奥委会收藏,并被国家体育总局永久收藏。
“古剑新辉、中华瑰宝。”如今的棠溪,不仅因为有着一座已被国家定为重点文物,保存完好的战国时期冶铁炉遗址而骄傲,更因其新被发掘并在传统基础上得以发展的棠溪宝剑而声名大振。
唐元和12年冬(公元815年),唐憲宗调集大军讨伐吴元济,派副将马少良取冶炉城“杀士卒、逐工匠、毁城池”,使辉煌了1700多年的冶炉城池夷为废墟。工匠逃散,大师遁迹。而留到今天的,只是那挥之不去的剑魂和废弃的冶铁炉。
让棠溪宝剑重现“江湖”的是上世纪40年代毕业于天津大学的高锡坤,他在西平创办第一家“大陆铁工厂”,和儿子高庆民一起苦心钻研铸剑技术,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将位于历史九大名剑之首的棠溪宝剑研制成功,使中华民族的灿烂瑰宝不至失传。恢复了棠溪宝剑“强、硬、韧、弹”四大特点,焊接了1000多年历史断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河南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各大新闻媒体给于大量报道。1989年,在郑州少林武术节上,棠溪宝剑大展风彩,受到永信大师的高度赞扬,说:“棠溪宝剑不失真传”。棠溪宝剑产品在国际国内各种博览会上先后荣获大奖、金奖50多项。原国家领导人程思远、王光英及全国文化艺术界名人邵华泽、沈鹏、欧阳中石、冯其庸等纷纷题字予以褒奖。
与其它兵器不同,剑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被不断赋予一层神秘色彩。大到皇帝的尚方宝剑,小到平头百姓的随身佩剑,无处不显示着尊贵、地位、权力的象征。剑已经成了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1997年与1999年,香港、澳门回归,极大激发了高庆民的爱国主义热情,他投入百万元巨资,与工人们一道铸就了大型回归剑,送抵香港、澳门、受到两地人民的欢迎。2001年,棠溪宝剑厂在千年龙剑的基础上,精心打造出了《中华第一剑》。《中华第一剑》创意独特,做到了新、奇、特、美。一是立意新。除了在剑上反映中国龙文化,而且还通过剑鞘上的画面反映棠溪悠久的剑文化。二是设计奇。剑架不是靠下面的卯榫固定在剑盒上支撑宝剑,而是在剑盒上设计了可以左右滑动的轨道,上面再雕刻上56条龙,代表着华夏56个民族大团结。三是构思独特。“龙头凤尾”——剑的首部饰一龙。剑的尾部雕一风,而龙凤又是传说中人们普遍认为最吉祥的圣物。四是视觉美。《中华第一剑》剑条上錾上去的龙,剑鞘上的各个画面,均体现了精湛的工艺,透出一种古色古韵,给人视觉上一种大气,尊贵古朴的美感。《中华第一剑》做为稀世珍品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2003年10月,棠溪宝剑被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选为贵宾专用礼品。2004年8月,棠溪宝剑荣获国家文化部山花奖和河南省第三、四届博览会精品一等奖、金鼎奖。同时,被河南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为省级名牌产品,获得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原产地标记注册保护证书。2008年4月9日,棠溪宝剑厂历时三年精心打造的《奥运剑》被中国奥委会收藏,并被国家体育总局永久收藏。
“古剑新辉、中华瑰宝。”如今的棠溪,不仅因为有着一座已被国家定为重点文物,保存完好的战国时期冶铁炉遗址而骄傲,更因其新被发掘并在传统基础上得以发展的棠溪宝剑而声名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