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卑之辞 韬晦之智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1209xm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鸿门宴》作为《史记》中的经典章节,在中国影响甚巨。司马迁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比如把人物置于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去展现,运用对比手法进行烘托,通过极具个性化的语言去描摹等等,历来为人称道。
  刘邦是《鸿门宴》中主要人物之一。作者极力展现他的“能屈”。主要手段就是写他在强大的项羽集团面前的谦辞卑礼。在此,笔者就刘邦台词中的两个“得”字,管窥司马迁用最精当的语言,展示人物心里细节的高明之处。
  “得”字在古汉语中一个重要义项是表示条件许可或情况允许,可译为“得以”、“能够”或“以便”等,它传达的深层意味往往是说话者认为该结果是珍贵难得而期盼已久的。如《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苏轼对石钟山神往已久,但没有机会实地游览,现在遇到这难得的机会,终于夙愿得偿,苏轼用一“得”字表达的就是这种欣喜之情。
  《鸿门宴》中,在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时,项伯把这一情况告诉了张良,张良随即报告了刘邦。“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只因为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刘邦敏锐地发现了项伯的价值,机警地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你替我把他请进来,好让我用对待兄长的礼节对待他。”这一个“得”字,可不简单,越品位越觉精彩传神——仿佛是仰慕已久,又好像是求之不得,今天天赐良机,终于得以礼遇这位兄长,多么谦恭,甚至让人感到肉麻!
  第二处是刘邦到鸿门见项羽,刚一见面,就“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这是刘邦谢罪的话,“谢”的什么“罪”呢?——我不小心取得了胜利,我们才有条件久别重逢!这哪里是谢罪,分明是邀功、讨好!一个“得”字,传达出的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真情期盼,是皇天不负兄弟相思之情的感激涕零!多么亲热,多么谦恭!难怪项羽一下子就被捧晕了!
  当然,《鸿门宴》中对刘邦的刻画,可以说字字珠玑,活画出一个持谦卑之辞,怀韬晦之智的政治高手形象。而这两个“得”字,不显山露水处,更具匠心,令人叫绝!
  ★作者单位:河北廊坊市第七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诵读、吟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本文以《行路难》一诗的教学为例,细致探讨了古诗词教学中诵读和吟咏的形式及方法。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诵读 吟咏    我们都知道古诗词诵读很重要,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华古诗词是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语言,它极具灵性而又含蓄的语言必须通过不
【摘 要】本文结合新课程高考作文命题和阅卷情况,分析了作文审题命意和写作技巧,并针对三篇考场佳作,分析其得分关键点,供考生考场发挥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高考作文 评析 审题 写作技巧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
【摘 要】就写作思维而言,“釜底抽薪”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创新技巧。一旦我们能去表就里,弄清楚事物或现象的内在本质,由此产生出的思维不但让人耳目一新,有时甚至是振聋发聩的。我们可以像科学家一样,拿上“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去仔细观察,总结规律,努力去探寻事物的真面目,从而去接近“釜”下面的燃烧着的“薪”,如此,我们的观点才会有创新,也才更会有震撼力。  【关键词】写作 思维 创新 釜底抽薪  
在习惯了600字以上的中考作文后,突然被要求写800字以上,许多高一学生难以适应,尤其是写记叙文,问题多多:要么找不到素材无话可说,达不到字数要求;要么信马由缰,任思想的骏马自由驰骋无法掌控,文章繁冗拖沓而不知所云。笔者认为,写好记叙文的关键在于处理好详略,详略处理好了,主旨的鲜明、结构的完整、描写的细腻甚至语言的凝炼都能得以解决。  玉不琢不成器,可以把还没有多少写作技巧的高一学生作文当作是璞,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坚持这样的文化观:用课程体现文化,用文化塑造素质,用素质体现价值。  《兰亭集序》这篇只有325字的抒情言志序文,恰恰可以承担这一重任。作者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圣”;他书写的《兰亭集序》帖是“天下第一行书”;写作时间,又处在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相互倾轧、争战不断,水旱、地震等天灾人祸相加的特殊社会背景之下;借修禊事所表达的情志有异于当时的清谈玄学之风。这篇序文,蕴含着丰
“少教多学”这一理念的提出,从一定的意义上改变了语文课堂的现状。经过理论分析和一段时间的课堂实践,我们提炼了“思·辩”式课堂模式。  所谓“思·辩”式课堂模式,一方面是训练学生深入问题思考分析,进而培养其逻辑思维,使学生具备敏锐的理性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是指导学生学会辩论,掌握辩论的技巧,理性阐述观点,有效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学生是否拥有理性思维,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庄子以寓言连缀成文。寓言奇谲诡怪,行文中对寓言往往不做太多地解释说明,因而文章比较难以理解。《逍遥游》中鲲鹏变化而扶摇青天的寓言,究竟所寓何意,历来争论不休。而蜩与学鸠发笑的原因,文章很少议论,一般论者多从知识与视野的角度分析。王仲镛认为:“蜩与学鸠,指世俗的人,在庄子看来,一般世俗的人,由于视野狭窄,知识有限,是不可能了解明道者的精神境界的。”  其实,要真正理解蜩与学鸠在文中的寓意,应当从《庄
【摘 要】在当下的语文新课改中,课堂讨论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常见方式,但也存在不少的误区。笔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从课堂讨论的实质、学生及教师在讨论中的角色定位等问题作了细致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课堂讨论 实质 学生 教师 角色定位    语文教学走到今天,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方式似乎已被我们运用得炉火纯青,各种公开课,示范课,课堂上总会听见热烈的讨论声,似乎离了讨论就不成课堂,没有讨论就不能充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难教难学是不争的事实。教鲁迅作品应该教什么?我以为应当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语言,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情感,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思想。  下面笔者就以教学《白莽作〈孩儿塔〉序》为例,谈谈对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语言  鲁迅的语言,一般来说,学生不大喜欢,他们认为生涩难懂,不好理解,读起来感到吃力。但是,作为教师不能认
【摘 要】史铁生的经典名作《我与地坛》书写了作者一段苦难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揭示了对生命的独特理解。本文试图从哲学文化的角度,去解读文本中的生命意识和禅意的美。  【关键词】史铁生 《我与地坛》 生命 禅意    多年前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便为作者的真情所打动。那时从文中读出的是一个“悲”字:为作者二十岁便双腿瘫痪而悲,为他“几乎什么也找不到”而“悲”,为如空屋般的寂寞而“悲”,为他母亲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