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过程评价,主要探讨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的学习表现,记录学生学习成果,侧重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技能和知识的整体性能,本文通过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这门课,对项目化教学考核进一步分析、探索。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 技能 考核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0111-02
职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为企业培养生产第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项目化教学在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项目化教学就是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学生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得到必要的知识、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项目化教学存在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问题。如果遵循过去期末笔试的方式来进行考核,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加强实践,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考核却与平时的操作或任务没什么关系,就会导致项目化教学成效大大降低。甚至项目化教学流于形式。如何全面、有效地评估学生的理论基础学习,促进学生技能培养,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传统教育教学考核存在的弊端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因此,评估注重结果,忽略学生考核过程。传统教学通常以试卷来考核,以考分高低,评价学生学业成绩和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通常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只占最终成绩的一小部分。项目化教学却与之不同。项目化教学在课堂上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项目或任务,完成具体工作。教师只是学生的指导者。项目化教学其学习过程是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重要的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体验项目过程的艰辛和乐趣,培养实践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项目化教学如果还采用传统考试方法,就会忽略学生日常的学习过程,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整体素质;教师没有办法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反映个体差异、培养实操技能和主动学习能力方面都会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传统教育教学方法评估学生成绩普遍做法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按一定比例叠加而成的。平时成绩一般由平时作业、实验、考勤组成;期末成績为试卷分数。期末成绩约占总成绩60%~70%,平时成绩占30%~40%。这种评估学生成绩的方法已持续多年。但以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目的来说,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成绩评定主要考核方法,存在许多弊端。
1.1 考核目的和职业教育目的错位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高素质、高技能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要是还以考核书本知识为主来评定学生成绩,结果就是在训练“会考试而不是会干活的技术人才”。
1.2 学生没有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传统成绩评定不能反映技能培训的效果,没有技能操作部分,不能调动起学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
1.3 教师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
以知识考核为基础的学生成绩评估,即便学校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技能培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但却仍然以传统理论知识目标来作为学生能力与教师能力的评价标准,客观上导致了教师只能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 项目化教学考核的探索与实践
2.1 高职学生的特点
客观讲,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成绩的确不尽如人意,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家庭环境不好,良好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就是老师盯着也不愿意学习。但从我们国家人才结构角度来看,国家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也一定是出于这个阶层,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担也必落在高职院校身上。近年来,通过几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我们看出尽管这些学生在理论学习、理论计算上不如人意,但在动手能力、技能训练上却技高一筹,许多学生在企业工作几年后就能成为企业高技能人才。所以我认为,只要以正确的方式,合理的引导,适当的训练,这些学生完全可以拥有一技之长,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2.2 职业岗位对高职院校化工类学生技能、知识、素质要求
在制定专业培养计划时,学校专业教师都要下到企业进行调研,通过近几年不断调研,我们从“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对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化工人才做出了总结。
职业技能:能绘制简单工艺流程图;能绘制简单零件图;能进行管路拆装;能进行精馏塔的操作;能对换热器、反应器、塔、加热炉等设备简单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等。
专业知识:工程制图、化工制图、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容器与设备、化工原理等。
职业素质:吃苦耐劳、敬业爱岗、团队合作。
就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核心技能、职业素质就是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这些目标分解落实到每门课程,就形成了每门课程教学目标和考核目标,也是学生平时学习、训练的目标。为体现高职学生自身特点,客观地体现他们学习成绩和综合技能水平,在《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这门课教学活动中,我们调整了传统评估比例,加强了对学生平时学习、技能训练的过程控制,注重学生专业学习、技能训练的过程考核。
2.3 过程考核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实施过程评估,主要是考核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表现,记录学生平时学习成果。我们通过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训练过程的综合表现,引导学生重视学习的总体目标,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努力培养学生自觉学习以及提高综合素质能力。考核内容和平时技能培训、专业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教什么,练什么,考什么。具体评估方法和成绩比例如下:
素质表现考核(10%)—— 通过实践来完成项目任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项目化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在实践中的态度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估。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和考勤,慢慢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对高职学生来说,职业素质培养非常重要,可以增强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并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职业素质的培养,还可以激励他们增强自信心,使他们在事业上走向成功。 知识能力考核(20%)—— 项目化教学很得重要的一项就是各种相关资讯,包括教师提供给学生完成项目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信息,以及学生所需要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学生的信息准备决定了学生完成项目的效果,教师应该对学生收集的这些信息给予考核评定,作为项目考核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在进行化工容器的防腐项目中,我要对学生在化工容器各种情况下的腐蚀情况、各种情况下如何采取防腐措施等资料的查找、整理进行检查,进行考核,因为学生只有掌握了大量的各种情况的防腐资料,才有可能做好项目。
技能考核(30%)—— 在完成项目化教学任务的过程中,项目实施的结果,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效果,是项目化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关键环节,应该作为考核学生的重点内容。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这门课安排了几个项目,比如内压封头的选用项目,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凸形封头、锥形封头、平板封头的使用要求;掌握内压封头的基本结构;根据工艺参数正确划分内压封头所属种类;掌握化工设备的要求;掌握根据封头性能及设备工作环境和操作条件等,综合考虑选用设备材料,能根据不同内压封头的使用要求,使学生在压力容器的制作中合理地选择各种。并能合理地分析所选择内压封头的性能;并能根据要求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与方案。通过这个项目,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收集资料的方法;思考处理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意识;表述与合理辩解的能力等。
理论素养考核(40%)—— 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技能型人才必须有过硬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知识决定了一个工作者在将来的技术领域所能从事的工作和岗位层次。一般情况下,在学期末进行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笔试考核,考核内容都是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理论。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注重学年对知识的应用。比如我们在精馏实验中所用到的知识就是我们上课需要重点介绍或讲解的知识,也同样是我们重点考核的知识。
3 结语
考核方法的改革要与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課程教学模式改革相适应,与学生实践工作能力,职业岗位技能的培养融为一体。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通过不同阶段、不同方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表现,能更好的反映高职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 白宏洁,杨蕊.高职项目化课程设计和考核方法改革的实践探索[J].职业时空,2010(4):50-51.
[2] 熊文生.高职教育教学评价模式改革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6(26):12-14.
[3] 赖宇庭,张桂香.开放教育形成性成绩及基本考核模式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2(4):32-33,51,79.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 技能 考核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0111-02
职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为企业培养生产第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项目化教学在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项目化教学就是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学生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得到必要的知识、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项目化教学存在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问题。如果遵循过去期末笔试的方式来进行考核,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加强实践,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考核却与平时的操作或任务没什么关系,就会导致项目化教学成效大大降低。甚至项目化教学流于形式。如何全面、有效地评估学生的理论基础学习,促进学生技能培养,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传统教育教学考核存在的弊端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因此,评估注重结果,忽略学生考核过程。传统教学通常以试卷来考核,以考分高低,评价学生学业成绩和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通常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只占最终成绩的一小部分。项目化教学却与之不同。项目化教学在课堂上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项目或任务,完成具体工作。教师只是学生的指导者。项目化教学其学习过程是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重要的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体验项目过程的艰辛和乐趣,培养实践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项目化教学如果还采用传统考试方法,就会忽略学生日常的学习过程,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整体素质;教师没有办法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反映个体差异、培养实操技能和主动学习能力方面都会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传统教育教学方法评估学生成绩普遍做法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按一定比例叠加而成的。平时成绩一般由平时作业、实验、考勤组成;期末成績为试卷分数。期末成绩约占总成绩60%~70%,平时成绩占30%~40%。这种评估学生成绩的方法已持续多年。但以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目的来说,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成绩评定主要考核方法,存在许多弊端。
1.1 考核目的和职业教育目的错位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高素质、高技能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要是还以考核书本知识为主来评定学生成绩,结果就是在训练“会考试而不是会干活的技术人才”。
1.2 学生没有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传统成绩评定不能反映技能培训的效果,没有技能操作部分,不能调动起学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
1.3 教师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
以知识考核为基础的学生成绩评估,即便学校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技能培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但却仍然以传统理论知识目标来作为学生能力与教师能力的评价标准,客观上导致了教师只能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 项目化教学考核的探索与实践
2.1 高职学生的特点
客观讲,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成绩的确不尽如人意,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家庭环境不好,良好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就是老师盯着也不愿意学习。但从我们国家人才结构角度来看,国家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也一定是出于这个阶层,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担也必落在高职院校身上。近年来,通过几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我们看出尽管这些学生在理论学习、理论计算上不如人意,但在动手能力、技能训练上却技高一筹,许多学生在企业工作几年后就能成为企业高技能人才。所以我认为,只要以正确的方式,合理的引导,适当的训练,这些学生完全可以拥有一技之长,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2.2 职业岗位对高职院校化工类学生技能、知识、素质要求
在制定专业培养计划时,学校专业教师都要下到企业进行调研,通过近几年不断调研,我们从“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对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化工人才做出了总结。
职业技能:能绘制简单工艺流程图;能绘制简单零件图;能进行管路拆装;能进行精馏塔的操作;能对换热器、反应器、塔、加热炉等设备简单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等。
专业知识:工程制图、化工制图、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容器与设备、化工原理等。
职业素质:吃苦耐劳、敬业爱岗、团队合作。
就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核心技能、职业素质就是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这些目标分解落实到每门课程,就形成了每门课程教学目标和考核目标,也是学生平时学习、训练的目标。为体现高职学生自身特点,客观地体现他们学习成绩和综合技能水平,在《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这门课教学活动中,我们调整了传统评估比例,加强了对学生平时学习、技能训练的过程控制,注重学生专业学习、技能训练的过程考核。
2.3 过程考核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实施过程评估,主要是考核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表现,记录学生平时学习成果。我们通过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训练过程的综合表现,引导学生重视学习的总体目标,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努力培养学生自觉学习以及提高综合素质能力。考核内容和平时技能培训、专业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教什么,练什么,考什么。具体评估方法和成绩比例如下:
素质表现考核(10%)—— 通过实践来完成项目任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项目化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在实践中的态度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估。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和考勤,慢慢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对高职学生来说,职业素质培养非常重要,可以增强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并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职业素质的培养,还可以激励他们增强自信心,使他们在事业上走向成功。 知识能力考核(20%)—— 项目化教学很得重要的一项就是各种相关资讯,包括教师提供给学生完成项目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信息,以及学生所需要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学生的信息准备决定了学生完成项目的效果,教师应该对学生收集的这些信息给予考核评定,作为项目考核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在进行化工容器的防腐项目中,我要对学生在化工容器各种情况下的腐蚀情况、各种情况下如何采取防腐措施等资料的查找、整理进行检查,进行考核,因为学生只有掌握了大量的各种情况的防腐资料,才有可能做好项目。
技能考核(30%)—— 在完成项目化教学任务的过程中,项目实施的结果,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效果,是项目化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关键环节,应该作为考核学生的重点内容。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这门课安排了几个项目,比如内压封头的选用项目,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凸形封头、锥形封头、平板封头的使用要求;掌握内压封头的基本结构;根据工艺参数正确划分内压封头所属种类;掌握化工设备的要求;掌握根据封头性能及设备工作环境和操作条件等,综合考虑选用设备材料,能根据不同内压封头的使用要求,使学生在压力容器的制作中合理地选择各种。并能合理地分析所选择内压封头的性能;并能根据要求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与方案。通过这个项目,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收集资料的方法;思考处理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意识;表述与合理辩解的能力等。
理论素养考核(40%)—— 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技能型人才必须有过硬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知识决定了一个工作者在将来的技术领域所能从事的工作和岗位层次。一般情况下,在学期末进行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笔试考核,考核内容都是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理论。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注重学年对知识的应用。比如我们在精馏实验中所用到的知识就是我们上课需要重点介绍或讲解的知识,也同样是我们重点考核的知识。
3 结语
考核方法的改革要与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課程教学模式改革相适应,与学生实践工作能力,职业岗位技能的培养融为一体。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通过不同阶段、不同方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表现,能更好的反映高职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 白宏洁,杨蕊.高职项目化课程设计和考核方法改革的实践探索[J].职业时空,2010(4):50-51.
[2] 熊文生.高职教育教学评价模式改革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6(26):12-14.
[3] 赖宇庭,张桂香.开放教育形成性成绩及基本考核模式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2(4):32-33,5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