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7-0022-01
一、科技型领军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問题
(一)管理理念相对滞后
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大多采用简单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且普遍存在着家族式管理,实行“亲缘化管理”,造成了“近亲繁殖”,这种任人唯亲的方式很容易造成普通员工的不公平感,限制员工的创新热情,不能形成留住人才、信任人才、重用人才的氛围。与此同时,部分企业由于管理理念的滞后,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造成企业经营效率不高、管理秩序混乱、人员组织松散等问题,在身处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很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和冲击,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则难以实现。
(二)缺乏产业集群
天津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产业布局上存在着集中度不高、分布不合理的现象,缺乏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产业集群,仅有自行车单一的产业集群,且处于缺乏龙头企业的分散状态。目前,天津各区县正在打造环保产业、电器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感光材料产业、软件产业、航天航空产业、动漫产业等特色产业,但对比北京的IT产业集群、青岛家电产业集群、无锡尚德的太阳能产业集群、上海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天津的电子信息和绿色能源等战略性新兴高新技术产业都没有达到真正的产业集群标准,尚未形成较高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三)持续创新能力有限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有限,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创新投入不足,企业投入科技创新的资金大多来自企业内部,来自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资助相对较少,金融机构对于研发的投入也十分有限,造成了研发经费投入的困难。二是部分企业只是注重技术的引进与模仿,满足于已有的技术,对技术内生持续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销售,轻科研”现象;三是企业高级研发人才缺乏、流失严重,这将严重制约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四是由于缺少政府引导,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往往各自为战,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研发价值链与产业链,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导致研发产业集群的缺失。
(四)融资难题有待破解
由于企业规模限制,其资本积累往往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资金短缺也一直制约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由于企业的特殊性,其不仅仅需要常规的发展资金,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应用于科技研发,因此也加大了对于资金的需求量。受制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较高、企业规模较小、抵押资产不足、企业信用不高等因素,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很难从金融机构取得需要的资金,融资难无疑成为了企业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五)存在市场进入壁垒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一些细分市场中,凭借其产品的技术、价格和快速反应优势,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然而竞争是激烈的,在取得份额的同时,许多大型企业利用自身的规模、渠道和资源等优势对中小企业设置了重重壁垒,企业很难凭借自身实力同大型企业平等竞争。尤其体现在一些科技小巨人和领军企业在巩固了国内市场份额的前提下,在开拓国际市场时面临着大型跨国公司的打压。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开拓中,多多少少会遇到地方保护、商业惯例、地域文化和技术标准等多因素导致的市场壁垒。
(六)扶持体系有待完善
当前,政府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与措施,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很多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机构缺乏基本的服务能力,比如企业服务中心以及大学科技园作为直接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在经费投入、服务质量、政策优惠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价值;行业技术中心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新产品信息、新技术开发服务等方面也很不健全,中介服务的职能有待进一步提升;相对于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企业科技孵化、供应链金融、风险投资等服务有待进一步深化、整合。
二、我国科技型领军企业实施“走出去”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国际竞争力还比较薄弱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无疑已经得到了增强,但迄今为止,多数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仍处于弱势地位。从IMD每年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就可以看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参与排名国家和地区中处在较为落后的位置。
(二)缺乏“走出去”的人才
中国企业“走出去”往往与东道国存在跨文化冲突。因此,“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国际惯例和当地法律、文化等方面专业人才。而在我国已经或即将“走出去”的企业中,这类人才严重缺乏,这也是造成“走出去”企业经营不善和发展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在一些热点市场上出现企业无序竞争
与出口中竞争秩序混乱的情况相似,在对外投资中的一些热点市场、热点项目上也出现了相互压价、恶性竞争的苗头。如有的企业谈了数年的项目,被后去的国内同行企业以接受对方更为苛刻条件为代价而抢走。
(四)信息滞后制约企业“走出去”
企业“走出去”所需了解的信息包罗万象,既包括宏观的国外经济发展趋势、产业总体规划、有关法律法规、政府投资政策、金融外汇市场状况、海关政策、税收政策等,也包括微观的产品供需状况、价格市场周期、合作伙伴的资信、行业市场准入等。而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收集这些信息存在较多困难,由于信息不全面而导致项目不理想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高校人才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理念陈旧偏颇
我国传统教育理念存在“重经世轻致用、重人伦轻格物、重传习轻创新”的时代局限,在其影响下,教育被当作获取社会身份的跳板,分数成为对学生身份分类的依据,以生为本的理念未受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及创新意识受到严重抑制。近年来,受利益驱动及功利主义理念的影响,研究型大学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对本科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不足,并且,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能体现出以用为本的基本理念,导致毕业生缺乏实践和动手能力。
(二)人才培养目标单一模糊
过去我国高等教育目标选择的特点是重社会功能,轻个体功能,计划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单一和专门化特征至今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单一模糊首先体现为重点与非重点院校的培养目标一样,同一个学科专业只有一个目标;其次,与国外一流大学的培养目标相比,我国部分一流大学的培养目标依旧非常笼统,没有具体的标准和可操作性,类似“宽、强、厚”、“精、深、通”等含糊其辞的表述仍然存在。
(三)人才培养方式落后封闭
我国今天的大学,仍采用的是落后的“大锅饭”式的人才培养方式,没有跳出原来的专业教育模式,其弊端是学生“被教育”或“被学习”,学生缺失主体性,其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也没有自我发展的权利;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封闭性,具体反映为四大问题:科研与教学地位失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游离、教学管理制度的设计理念与实施成效错位、学科专业壁呈森严,学科交叉优势尚未发挥。
(四)人才培养评价脱离目标
人才培养评价与培养目标存在脱节问题,培养目标难以发挥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导致考试内容常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往往与培养目标关系不大;现行的考试模式存在“以考试代替评价、以考试结果代替评价结果”的误区,弱化了考试的手段功能,强化了目的性,对考试育人功能的认识不够深刻,考试的反馈功能不全面。
对于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具体问题,有学者指出:一是人才培养方案只限于局部的修改,课程设置依旧存在不合理和不自由的地方,如必修课占据绝大部分比例,选修课程比例太低,使得学生没有多少选修的余地和自由度,也没有充足的时间选修;二是没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没有充分的条件保障个性化选修课程,学分制无法发挥应有作用,个性化培养模式的效果大打折扣。三是通识教育未与专业教育建立良性衔接;四是课程设置没有合理整合,学生选修课程存在盲目性;五是配套的教学管理机制有待理顺。
本文是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科技型领军企业发展模式及人才培育机制的研究”(项目编号:13ZLZLZF02200)阶段性研究成果。
李晓欣,男,1984.1,天津财经大学理工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一、科技型领军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問题
(一)管理理念相对滞后
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大多采用简单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且普遍存在着家族式管理,实行“亲缘化管理”,造成了“近亲繁殖”,这种任人唯亲的方式很容易造成普通员工的不公平感,限制员工的创新热情,不能形成留住人才、信任人才、重用人才的氛围。与此同时,部分企业由于管理理念的滞后,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造成企业经营效率不高、管理秩序混乱、人员组织松散等问题,在身处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很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和冲击,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则难以实现。
(二)缺乏产业集群
天津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产业布局上存在着集中度不高、分布不合理的现象,缺乏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产业集群,仅有自行车单一的产业集群,且处于缺乏龙头企业的分散状态。目前,天津各区县正在打造环保产业、电器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感光材料产业、软件产业、航天航空产业、动漫产业等特色产业,但对比北京的IT产业集群、青岛家电产业集群、无锡尚德的太阳能产业集群、上海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天津的电子信息和绿色能源等战略性新兴高新技术产业都没有达到真正的产业集群标准,尚未形成较高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三)持续创新能力有限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有限,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创新投入不足,企业投入科技创新的资金大多来自企业内部,来自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资助相对较少,金融机构对于研发的投入也十分有限,造成了研发经费投入的困难。二是部分企业只是注重技术的引进与模仿,满足于已有的技术,对技术内生持续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销售,轻科研”现象;三是企业高级研发人才缺乏、流失严重,这将严重制约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四是由于缺少政府引导,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往往各自为战,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研发价值链与产业链,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导致研发产业集群的缺失。
(四)融资难题有待破解
由于企业规模限制,其资本积累往往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资金短缺也一直制约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由于企业的特殊性,其不仅仅需要常规的发展资金,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应用于科技研发,因此也加大了对于资金的需求量。受制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较高、企业规模较小、抵押资产不足、企业信用不高等因素,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很难从金融机构取得需要的资金,融资难无疑成为了企业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五)存在市场进入壁垒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一些细分市场中,凭借其产品的技术、价格和快速反应优势,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然而竞争是激烈的,在取得份额的同时,许多大型企业利用自身的规模、渠道和资源等优势对中小企业设置了重重壁垒,企业很难凭借自身实力同大型企业平等竞争。尤其体现在一些科技小巨人和领军企业在巩固了国内市场份额的前提下,在开拓国际市场时面临着大型跨国公司的打压。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开拓中,多多少少会遇到地方保护、商业惯例、地域文化和技术标准等多因素导致的市场壁垒。
(六)扶持体系有待完善
当前,政府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与措施,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很多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机构缺乏基本的服务能力,比如企业服务中心以及大学科技园作为直接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在经费投入、服务质量、政策优惠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价值;行业技术中心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新产品信息、新技术开发服务等方面也很不健全,中介服务的职能有待进一步提升;相对于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企业科技孵化、供应链金融、风险投资等服务有待进一步深化、整合。
二、我国科技型领军企业实施“走出去”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国际竞争力还比较薄弱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无疑已经得到了增强,但迄今为止,多数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仍处于弱势地位。从IMD每年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就可以看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参与排名国家和地区中处在较为落后的位置。
(二)缺乏“走出去”的人才
中国企业“走出去”往往与东道国存在跨文化冲突。因此,“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国际惯例和当地法律、文化等方面专业人才。而在我国已经或即将“走出去”的企业中,这类人才严重缺乏,这也是造成“走出去”企业经营不善和发展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在一些热点市场上出现企业无序竞争
与出口中竞争秩序混乱的情况相似,在对外投资中的一些热点市场、热点项目上也出现了相互压价、恶性竞争的苗头。如有的企业谈了数年的项目,被后去的国内同行企业以接受对方更为苛刻条件为代价而抢走。
(四)信息滞后制约企业“走出去”
企业“走出去”所需了解的信息包罗万象,既包括宏观的国外经济发展趋势、产业总体规划、有关法律法规、政府投资政策、金融外汇市场状况、海关政策、税收政策等,也包括微观的产品供需状况、价格市场周期、合作伙伴的资信、行业市场准入等。而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收集这些信息存在较多困难,由于信息不全面而导致项目不理想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高校人才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理念陈旧偏颇
我国传统教育理念存在“重经世轻致用、重人伦轻格物、重传习轻创新”的时代局限,在其影响下,教育被当作获取社会身份的跳板,分数成为对学生身份分类的依据,以生为本的理念未受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及创新意识受到严重抑制。近年来,受利益驱动及功利主义理念的影响,研究型大学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对本科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不足,并且,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能体现出以用为本的基本理念,导致毕业生缺乏实践和动手能力。
(二)人才培养目标单一模糊
过去我国高等教育目标选择的特点是重社会功能,轻个体功能,计划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单一和专门化特征至今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单一模糊首先体现为重点与非重点院校的培养目标一样,同一个学科专业只有一个目标;其次,与国外一流大学的培养目标相比,我国部分一流大学的培养目标依旧非常笼统,没有具体的标准和可操作性,类似“宽、强、厚”、“精、深、通”等含糊其辞的表述仍然存在。
(三)人才培养方式落后封闭
我国今天的大学,仍采用的是落后的“大锅饭”式的人才培养方式,没有跳出原来的专业教育模式,其弊端是学生“被教育”或“被学习”,学生缺失主体性,其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也没有自我发展的权利;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封闭性,具体反映为四大问题:科研与教学地位失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游离、教学管理制度的设计理念与实施成效错位、学科专业壁呈森严,学科交叉优势尚未发挥。
(四)人才培养评价脱离目标
人才培养评价与培养目标存在脱节问题,培养目标难以发挥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导致考试内容常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往往与培养目标关系不大;现行的考试模式存在“以考试代替评价、以考试结果代替评价结果”的误区,弱化了考试的手段功能,强化了目的性,对考试育人功能的认识不够深刻,考试的反馈功能不全面。
对于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具体问题,有学者指出:一是人才培养方案只限于局部的修改,课程设置依旧存在不合理和不自由的地方,如必修课占据绝大部分比例,选修课程比例太低,使得学生没有多少选修的余地和自由度,也没有充足的时间选修;二是没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没有充分的条件保障个性化选修课程,学分制无法发挥应有作用,个性化培养模式的效果大打折扣。三是通识教育未与专业教育建立良性衔接;四是课程设置没有合理整合,学生选修课程存在盲目性;五是配套的教学管理机制有待理顺。
本文是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科技型领军企业发展模式及人才培育机制的研究”(项目编号:13ZLZLZF02200)阶段性研究成果。
李晓欣,男,1984.1,天津财经大学理工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