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oli病癌变的诊治体会:附五例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er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aroli病作为胆总管囊肿临床上较为少见的分型之一,有关其合并癌变的文献报道甚少,且多为个例报告[1,2].近年来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共收治5例Caroli病癌变病人,现总结分析如下。

其他文献
随着成人间活体肝移植技术在全球范围的广泛开展,伴随这一全新技术而出现的移植物功能不全,乃至移植物功能衰竭问题引起了肝移植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引发了从基础到临床不断深入的研究.作者对小肝综合征的基本定义、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防治策略等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
精确肝切除是依据肝脏的解剖学特点,以解剖肝脏叶段肝静脉为中心,完整切除病灶并最大限度保留残肝血供及血液流出道、胆道的一种技术[1]综合应用血流阻断技术、B超引导穿刺染色技术及肝静脉解剖技术可以精确切除病灶区域肝脏,达到既保留功能肝脏,又切除足够病灶的目的[2].精确肝切除技术符合现代外科学精细解剖的要求,是肝脏外科的发展方向之一。
期刊
目的 探讨NF-kB圈套技术对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的影响。方法36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AP组、NF-kB decoy处理组、错配decoy处理组,每组9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采用雨蛙素联合脂多糖改良法制备小鼠SAP肺损伤模型。制模12h后处死,采用EMSA法、Western印迹法检测肺脏NFKB活性和P65蛋白含量的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
期刊
目前,虽然复发后的肝细胞癌行二次肝切除已经被广泛接受,但二次肝切除的适应证并不确定,作者评估了二次肝切除后的肝癌再次复发的危险因素,从而研究二次肝切除的适应证。入组对象为51例HCV相关的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再次行肝切除的病人。16例病人在第一次肝切除前后接受过干扰素治疗。6例病人干扰素治疗后达到长期病毒学应答标准(SVR),
期刊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在成人中发病比较少见,有近60%的病人在10岁前被诊断出来,只有不到20%在20岁以后才来就诊[1].在西方国家发病率为1/50 000~1/200 000,但在亚洲其发病率就明显升高,女性发病比例较高,约为男性的4倍[2]。
期刊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重症胆道感染合并DIC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1例重症胆道感染合并DIC的病人进行综合性治疗,监测治疗前后病人的凝血功能.结果 21例病人中,治愈19例,死亡2例,治愈率90.5%.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出血倾向得到控制,腹腔出血停止,病人的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增加,D-二聚体及FDPs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围手术期重症胆道感染病人易合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入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方式的安全性及其对肝脏的损伤程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肝癌肝切除病例资料.接受全肝入肝血流阻断、半肝入肝血流阻断和保留半肝动脉阻断者各30例,比较其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三种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无差异,但半肝阻断组术中发生2例门静脉分支损伤,1例发生大出血.后两种方式术后1 d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上升较少、术后7 d恢复较快.结论 保留半
期刊
期刊
病人,男,50岁.自感右上腹部饱胀不适,以进食后症状更加重2个月,近1周右上腹部出现隐痛,体重减轻,无恶心、呕吐和发热.于2008年8月9日入院,体温37.0 ℃.体检:心肺(一),巩膜及皮肤无黄染,上腹部隆起,无腹壁静脉曲张.右上腹部触及直径约150 mm×130 mm的肿块,质中等,边界清楚,无压痛,随呼吸上下移动。
期刊
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发表文章,对我国胰腺内分泌肿瘤(PETs)的诊治作一阶段小结.六十年来,广大医生对PETs认识不断加深,病例数明显增长,重视程度显著增加.定性标准成熟,定位手段齐全,检查结果更加精准.手术是治疗PETs的首选的和最主要的方案,涵盖各种胰腺手术方式,已时刻贯穿着微创理念.对恶性PETs肝转移进行多模式的综合治疗.对PETs发病机制的研究方兴未艾,并与临床实践密切相关.其发展强调专科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