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形势下,阅读教学也出现一些不良的倾向,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生成自己的体验,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应积极采取一些策略,让学生能能够对文本有深刻的体验。
[关键词]阅读教学;不良倾向;策略;意会;生成体验
意会,即不直接说而领会其意。言传,指用言语表达,这里也指教师的讲授。
中国古代教育家曾倡导“不言之教”,提倡默而察之,心领神会,强调阅读者的体悟、感通。很显然,这就是意会,没有意会,不会意会,阅读就没有什么价值了。但是,长期以来,很多老师把意会和言传的关系弄颠倒了,尚未达到真正的意会,就要言传,言传于意会之先,结果学生对作品的感觉很表面,无非是一种概念化、公式化的东西。
意会需要欣赏者伴随着作品的形象融进自己的感情,需要充满联想和想象,需要在美的享受中进行形象的思考,这样意会以后方能言传。先求意会,再求言传,该是阅读的一条规律。我们知道,有些文学作品的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分析和讲解难,只能靠反复地、有感情地诵读,才能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言尽而意未尽”的艺术特色。比如古代诗文《归去来兮辞》、《琵琶行》、《兵车行》等,都是要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才可品味的;即使是现代文也一样,如《荷塘月色》,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写景的主要部分即“月下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经过反复地诵读,体会散文中那种清新、淡雅的写景特色,从而领悟作者字里行间的淡淡的喜悦之情。
其实,老师教课就像教人游泳一样,目的不是显示老师游泳的高超技能,而是能让学生自己跳下水去。如果每节课都能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的能力得到训练,那么语文课就不会再“斜靠墙角入梦来,糊里糊涂又一觉”了(王立根)。拿这个例子来比方,也可以说明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意会是特别重要的事。
换言之,这种“意会”,实际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对作品的体验。但是很多老师却在教学中无意地忘却了让学生去体验,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只会机械化阅读,没有自己的认知、思考和体悟了。造成这样的失误,当然是有原因的。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为中学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很多语文教师大胆创新,张扬教学个性,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先进,但是,在教学中,有的教师没有领会透彻新课标的旨意,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些不良的倾向。
一、阅读教学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不利于学生意会作品
(一)忽视文本解读,盲目使用多媒体
现代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其直观、生动、灵活和丰富的特点让传统的教学手段望尘莫及。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语文教学带来新鲜的活力。然而,大量教学实践表明,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如果一堂课充满了音像、图画资料,多媒体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在课堂上就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关注课文本身,从而忽视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体悟。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虽然一时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引起感官的兴奋刺激,但其占用的课堂时间,远远超过学生对文本解读或运思动笔的时间。有的教师甚至让学生观看根据课文改编的影视作品,以此取代对文本的阅读,简单地以影视语言代替文字语言。在一些公开课上,有的教师甚至丢开课本用电脑演示教学内容。学生看看录像,听听音乐,谈谈感想,似乎有声有色,甚至眉飞色舞,喜形于色,但热热闹闹的表象背后,看不到师生是如何进入文本世界的。在多媒体条件下,语文教师写得不好可以放幻灯片,读得不好可以放录音,键盘、屏幕、图画取代了诗意的板书、韵味的诵读、同感于作者情怀的言传,学生的视听感受虽然被调动起来了,言语的感觉却被闲置了,谈不上对作品有什么意会了。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苏州园林的景致,但我们无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意境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对多媒体的使用要适度。
(二)忽视阅读实效,盲目合作讨论
新课标强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讨论”被越来越多地引进语文课堂。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能给与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充分体现了尊重和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的现代教育理念,也是对传统教学中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等现象反思后的必然选择。可现在的问题是,有的教师使用合作讨论(特别是公开课),只是为了以此换得课堂上热烈气氛,认为只有“讨论”一下才热闹,只有“合作交流”才叫转变观念。
我们时常见到这样的课堂讨论:表面上学生七嘴八舌,气氛活跃,实则热闹有余,收效甚微。有个教师教《灯下漫笔》时,用多媒体一下子出示了五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三分钟后就要求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而教师则站在讲台上等待。十分钟后教师要求小组推出代表交流讨论结果。由于学生独立思考的的时间不充分,讨论自然难以沿着教师期望的轨道进行,学习目标也难以达成。结果学生的讨论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到最后教师不得不直接把答案告诉给学生。这就是很典型的没有意会却要言传。有的教师为了获得公开课的理想效果,甚至有意无意地安排几个优秀学生准备好发言答案,上课时转模作样地“合作讨论”一番,然后再“民主”地请小组小组代表发言。经过事先演练的学生虽然把问题阐释得条条是道,但这样的“合作讨论”却成了一件虚伪的美丽外衣。阅读体验在学生这儿没有生成。
(三)忽视问题特征,盲目创新
新课标没有给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及教学模式予以定格,这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语文课堂也随之出现了体现创新思想的各种教学活动。我们在看到很多教师大胆创新、张扬教学个性、追求教学风格的同时,也会发现有的教师不看文体,不看课文内容,在课堂上耍弄花拳绣腿,把课堂气氛搞得热热闹闹,但效果并不好,大多数学生看了热闹而忽视了门道。
有位教师教《诗经·氓》,竟引导学生想象女主人公与氓决裂后会发生什么事,任凭学生去想象她无家可归,绝望自杀,或看破红尘出家为尼,更有甚者说她快意斩恩仇、手刃负心郎等等。学生的创新思维似乎得到了鼓励,但诗歌的情致和韵味何在?有位教师教《祝福》,在引导学生探究祥林嫂真正的死因时,竟模拟《尼罗河上的惨案》进行案情分析,把一篇名作肢解得支离破碎。还有位教师教《项脊轩志》,让两位女生分别扮演老妪和归有光的母亲,她们的滑稽动作和表情引起了哄堂大笑。教师嫌学生表演不到位,就亲自参加表演,结果招来更大的笑声。这样的课堂,与其说是表演,不如说是搞笑。试想,学生在前仰后合的哄笑声中,哪里还能体会作者“可悲”之情呢?这么折腾还不如让学生好好地读上几遍课文呢。
如果诗歌教学不引导学生在吟咏诵读中展开联想和想象,小说教学不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散文教学不通过诵读感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文课这样“创新”下去,还有什么文化底蕴和人文含量可言?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如何提高?
再说,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形象性与概括性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仅读一遍,往往不能奏效。比如读《阿Q正传》,初读时也许只凭兴趣,不解其意,但读第二三遍时,才悟出一些道理。只有让学生反复品味,他才能理解其中深意。因此,基于以上的一些不良状况,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改进方法,讲究阅读教学的策略了。
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品,我们应该寻找一些策略
(一)充足的阅读时间——阅读体验生成的前提
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 派恩说“体验事实上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产生的美好感觉。”“是人们以一种从本质上说很个人化的方式来度过一段时间,是一个过程。因此,要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生成自己的体验,教师首先要给学生的体验留出足够的时间,使学生与文本深层接触,用心灵去解读文本。”
如《故都的秋》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抒情散文,可以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他们在我们南方的不浓的秋天的氛围中,去品味郁达夫笔下的北京的秋味、秋声、秋色,去生成他们自己的阅读体验,去畅想和表达他们自己心中的秋,这样的语文课堂,就是成功的了。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实际的课堂中留给学生体验的时间很少,在课程内容多和课时量少的毛短前提下,许多时候还是老师讲解得多,学生体验得少,老师的“言传”(其实更多时候是教参编写者的体验)代替甚至破坏了学生的“意会”。
(二)构建人文化的阅读环境——阅读体验生成的条件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所提出的阅读体验的生成正是基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可是受传统语言学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重视知识点的落实,主题、段落、技巧、语法、修辞、逻辑,如此等等,却漠视文本内在韵律及审美境界,漠视学生的存在,轻视学生的个性、忽视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构建人文化的阅读环境,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生成真切的、独特的体验。用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文学作品的意义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与文本主题的相互对话、交流而建构起来的。也就是说一个文本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不只是作者在创作中要表达的,也不只是作品本身要体现的,它还包括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理解和补充的,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文本已经不是单纯的文字符号,而是一个具有思想和灵魂的主体。它期待着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对来自自身的空白进行填充和建构。因此,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接受教师与文本的对话结果,而是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文本进行自我的理解和创造性的理解。
(三)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指导学习相结合——阅读体验生成的原则
学生阅读体验的生成主要依靠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但是体验与接受性认知不是对立的,体验与接受性认知学习的合作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学习;再说学生毕竟是发展者、不成熟者,他们在体验的过程中经常发生困难甚至有时会产生错误体验,所以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建议或意见的前提下,对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恰当的方式进行引导。如上郑愁予的《错误》时,学生对选取莲花这一传统意象象征女子的体验不够全面时,教师应适当点拨指出:“莲”和“怜”谐音,有“爱怜”的意思,所以能很好地表现女子对归人的思念。还有教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有的学生认为朱自清在月夜独游眼中所见是如舞女的裙的荷叶、如出浴的美人的荷花,脑中所想的是江南采莲的情人嬉戏之事,简单地认为朱自清的思想境界不高,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中还一味地想着这些,那么这时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已经歪曲了,教师应及时点拨指引:作者所写内容实际是对曾在江南度过的一段美好日子的怀念,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青春活力的美好憧憬。
再如我们要求学生“俯读仰思”,不能说现在的学生读书没有一点思考,他们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不是也能道出一二来吗?但这种思考往往失却了美感认识的特点,只是在寻找答案,这种思考可能常脱离作品所提供的艺术形象,做简单的逻辑判断。比如教《雷雨》一课,分析侍萍的性格,学生们也能说上几点,如善良、正直、刚毅等,但他们对剧本中侍萍抑郁平缓的语调,对那些欲言又止、欲说还休的台词却不甚理会,侍萍在他们心中只是一个模糊的形象。就是这样,我们也不能将学生的认识一票否决,因为他们没有相应的生活阅历与体验,他们如何能理会一个身心饱受折磨残害的封建时代的妇女的心理呢,这时就需要老师的引导,适当言传,带领他们走进作品中特殊的情境去理会。
所以,体验不排斥教师的讲授,适当的点拨能帮助学生生成体验;但教师的讲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不讲,更不能全讲,关键是讲得有效,讲得及时,讲得合适,讲得精彩。这就是适度的言传。
(四)从立足文本到超越文本——阅读体验生成的发展目标
语文学科的生活化和大众化的特点决定了语文阅读需要无限大的外延,要立足文本又要超越文本,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超越文本是突破文本的限制,从生活中筛选和获得活的知识信息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与地坛》,史铁生用凝重深沉的笔触,记录了自己“忽然残废了双腿”后对生命的感悟,学生不能仅仅停留在去理解一个残废了的人的绝望与醒悟上,应该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去寻找文本之外的对于人生的启示,可以哀伤可以庆幸可以敬佩可以奋起,这些阅读体验的生成,是超越文本所获得的生活经验、个人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有助于多元理解和阅读意义的创造。
课堂教学中阅读体验的生成,其发展目标是指向课堂以外的语文能力的。
(五)确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阅读体验生成的保证
语文评价的实质在于肯定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学习中的知识体验、情感体验及价值观的发展。教师切不可以教材的解释者、答案的最终判断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教学中,简单粗暴地否定学生的阅读体验,单一的、终结性的评价标准已经不再适用。应采取过程性的、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善于抓住学生学生体验中的华彩,及时、恰当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整体评价。要创设一种平等的、开放的、自由的评价氛围,使学生在和谐的情境中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乐意进行学习,只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评价方式都可以引进阅读教学评价中来。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要切实地从以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习思考、生成自己的阅读体验为主,意会在先,言传于后。
如果真正能意会作品,那么阅读的兴趣也就有了,或许,“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朋,幽忧读之以当琴瑟。”的现象也会在我们的学生中出现。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
[2]彭玉华.例谈学生阅读体验的生成[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6,(6A).
[3]余萍.探究性阅读教学应遵循的原则[J].作文教学研究,2006,(3).
[4]俞建江.走出新课程语文教学的误区[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5]王立根.作文智慧[M].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
[关键词]阅读教学;不良倾向;策略;意会;生成体验
意会,即不直接说而领会其意。言传,指用言语表达,这里也指教师的讲授。
中国古代教育家曾倡导“不言之教”,提倡默而察之,心领神会,强调阅读者的体悟、感通。很显然,这就是意会,没有意会,不会意会,阅读就没有什么价值了。但是,长期以来,很多老师把意会和言传的关系弄颠倒了,尚未达到真正的意会,就要言传,言传于意会之先,结果学生对作品的感觉很表面,无非是一种概念化、公式化的东西。
意会需要欣赏者伴随着作品的形象融进自己的感情,需要充满联想和想象,需要在美的享受中进行形象的思考,这样意会以后方能言传。先求意会,再求言传,该是阅读的一条规律。我们知道,有些文学作品的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分析和讲解难,只能靠反复地、有感情地诵读,才能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言尽而意未尽”的艺术特色。比如古代诗文《归去来兮辞》、《琵琶行》、《兵车行》等,都是要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才可品味的;即使是现代文也一样,如《荷塘月色》,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写景的主要部分即“月下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经过反复地诵读,体会散文中那种清新、淡雅的写景特色,从而领悟作者字里行间的淡淡的喜悦之情。
其实,老师教课就像教人游泳一样,目的不是显示老师游泳的高超技能,而是能让学生自己跳下水去。如果每节课都能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的能力得到训练,那么语文课就不会再“斜靠墙角入梦来,糊里糊涂又一觉”了(王立根)。拿这个例子来比方,也可以说明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意会是特别重要的事。
换言之,这种“意会”,实际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对作品的体验。但是很多老师却在教学中无意地忘却了让学生去体验,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只会机械化阅读,没有自己的认知、思考和体悟了。造成这样的失误,当然是有原因的。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为中学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很多语文教师大胆创新,张扬教学个性,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先进,但是,在教学中,有的教师没有领会透彻新课标的旨意,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些不良的倾向。
一、阅读教学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不利于学生意会作品
(一)忽视文本解读,盲目使用多媒体
现代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其直观、生动、灵活和丰富的特点让传统的教学手段望尘莫及。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语文教学带来新鲜的活力。然而,大量教学实践表明,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如果一堂课充满了音像、图画资料,多媒体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在课堂上就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关注课文本身,从而忽视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体悟。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虽然一时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引起感官的兴奋刺激,但其占用的课堂时间,远远超过学生对文本解读或运思动笔的时间。有的教师甚至让学生观看根据课文改编的影视作品,以此取代对文本的阅读,简单地以影视语言代替文字语言。在一些公开课上,有的教师甚至丢开课本用电脑演示教学内容。学生看看录像,听听音乐,谈谈感想,似乎有声有色,甚至眉飞色舞,喜形于色,但热热闹闹的表象背后,看不到师生是如何进入文本世界的。在多媒体条件下,语文教师写得不好可以放幻灯片,读得不好可以放录音,键盘、屏幕、图画取代了诗意的板书、韵味的诵读、同感于作者情怀的言传,学生的视听感受虽然被调动起来了,言语的感觉却被闲置了,谈不上对作品有什么意会了。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苏州园林的景致,但我们无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意境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对多媒体的使用要适度。
(二)忽视阅读实效,盲目合作讨论
新课标强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讨论”被越来越多地引进语文课堂。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能给与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充分体现了尊重和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的现代教育理念,也是对传统教学中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等现象反思后的必然选择。可现在的问题是,有的教师使用合作讨论(特别是公开课),只是为了以此换得课堂上热烈气氛,认为只有“讨论”一下才热闹,只有“合作交流”才叫转变观念。
我们时常见到这样的课堂讨论:表面上学生七嘴八舌,气氛活跃,实则热闹有余,收效甚微。有个教师教《灯下漫笔》时,用多媒体一下子出示了五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三分钟后就要求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而教师则站在讲台上等待。十分钟后教师要求小组推出代表交流讨论结果。由于学生独立思考的的时间不充分,讨论自然难以沿着教师期望的轨道进行,学习目标也难以达成。结果学生的讨论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到最后教师不得不直接把答案告诉给学生。这就是很典型的没有意会却要言传。有的教师为了获得公开课的理想效果,甚至有意无意地安排几个优秀学生准备好发言答案,上课时转模作样地“合作讨论”一番,然后再“民主”地请小组小组代表发言。经过事先演练的学生虽然把问题阐释得条条是道,但这样的“合作讨论”却成了一件虚伪的美丽外衣。阅读体验在学生这儿没有生成。
(三)忽视问题特征,盲目创新
新课标没有给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及教学模式予以定格,这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语文课堂也随之出现了体现创新思想的各种教学活动。我们在看到很多教师大胆创新、张扬教学个性、追求教学风格的同时,也会发现有的教师不看文体,不看课文内容,在课堂上耍弄花拳绣腿,把课堂气氛搞得热热闹闹,但效果并不好,大多数学生看了热闹而忽视了门道。
有位教师教《诗经·氓》,竟引导学生想象女主人公与氓决裂后会发生什么事,任凭学生去想象她无家可归,绝望自杀,或看破红尘出家为尼,更有甚者说她快意斩恩仇、手刃负心郎等等。学生的创新思维似乎得到了鼓励,但诗歌的情致和韵味何在?有位教师教《祝福》,在引导学生探究祥林嫂真正的死因时,竟模拟《尼罗河上的惨案》进行案情分析,把一篇名作肢解得支离破碎。还有位教师教《项脊轩志》,让两位女生分别扮演老妪和归有光的母亲,她们的滑稽动作和表情引起了哄堂大笑。教师嫌学生表演不到位,就亲自参加表演,结果招来更大的笑声。这样的课堂,与其说是表演,不如说是搞笑。试想,学生在前仰后合的哄笑声中,哪里还能体会作者“可悲”之情呢?这么折腾还不如让学生好好地读上几遍课文呢。
如果诗歌教学不引导学生在吟咏诵读中展开联想和想象,小说教学不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散文教学不通过诵读感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文课这样“创新”下去,还有什么文化底蕴和人文含量可言?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如何提高?
再说,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形象性与概括性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仅读一遍,往往不能奏效。比如读《阿Q正传》,初读时也许只凭兴趣,不解其意,但读第二三遍时,才悟出一些道理。只有让学生反复品味,他才能理解其中深意。因此,基于以上的一些不良状况,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改进方法,讲究阅读教学的策略了。
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品,我们应该寻找一些策略
(一)充足的阅读时间——阅读体验生成的前提
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 派恩说“体验事实上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产生的美好感觉。”“是人们以一种从本质上说很个人化的方式来度过一段时间,是一个过程。因此,要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生成自己的体验,教师首先要给学生的体验留出足够的时间,使学生与文本深层接触,用心灵去解读文本。”
如《故都的秋》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抒情散文,可以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他们在我们南方的不浓的秋天的氛围中,去品味郁达夫笔下的北京的秋味、秋声、秋色,去生成他们自己的阅读体验,去畅想和表达他们自己心中的秋,这样的语文课堂,就是成功的了。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实际的课堂中留给学生体验的时间很少,在课程内容多和课时量少的毛短前提下,许多时候还是老师讲解得多,学生体验得少,老师的“言传”(其实更多时候是教参编写者的体验)代替甚至破坏了学生的“意会”。
(二)构建人文化的阅读环境——阅读体验生成的条件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所提出的阅读体验的生成正是基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可是受传统语言学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重视知识点的落实,主题、段落、技巧、语法、修辞、逻辑,如此等等,却漠视文本内在韵律及审美境界,漠视学生的存在,轻视学生的个性、忽视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构建人文化的阅读环境,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生成真切的、独特的体验。用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文学作品的意义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与文本主题的相互对话、交流而建构起来的。也就是说一个文本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不只是作者在创作中要表达的,也不只是作品本身要体现的,它还包括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理解和补充的,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文本已经不是单纯的文字符号,而是一个具有思想和灵魂的主体。它期待着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对来自自身的空白进行填充和建构。因此,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接受教师与文本的对话结果,而是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文本进行自我的理解和创造性的理解。
(三)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指导学习相结合——阅读体验生成的原则
学生阅读体验的生成主要依靠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但是体验与接受性认知不是对立的,体验与接受性认知学习的合作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学习;再说学生毕竟是发展者、不成熟者,他们在体验的过程中经常发生困难甚至有时会产生错误体验,所以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建议或意见的前提下,对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恰当的方式进行引导。如上郑愁予的《错误》时,学生对选取莲花这一传统意象象征女子的体验不够全面时,教师应适当点拨指出:“莲”和“怜”谐音,有“爱怜”的意思,所以能很好地表现女子对归人的思念。还有教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有的学生认为朱自清在月夜独游眼中所见是如舞女的裙的荷叶、如出浴的美人的荷花,脑中所想的是江南采莲的情人嬉戏之事,简单地认为朱自清的思想境界不高,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中还一味地想着这些,那么这时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已经歪曲了,教师应及时点拨指引:作者所写内容实际是对曾在江南度过的一段美好日子的怀念,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青春活力的美好憧憬。
再如我们要求学生“俯读仰思”,不能说现在的学生读书没有一点思考,他们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不是也能道出一二来吗?但这种思考往往失却了美感认识的特点,只是在寻找答案,这种思考可能常脱离作品所提供的艺术形象,做简单的逻辑判断。比如教《雷雨》一课,分析侍萍的性格,学生们也能说上几点,如善良、正直、刚毅等,但他们对剧本中侍萍抑郁平缓的语调,对那些欲言又止、欲说还休的台词却不甚理会,侍萍在他们心中只是一个模糊的形象。就是这样,我们也不能将学生的认识一票否决,因为他们没有相应的生活阅历与体验,他们如何能理会一个身心饱受折磨残害的封建时代的妇女的心理呢,这时就需要老师的引导,适当言传,带领他们走进作品中特殊的情境去理会。
所以,体验不排斥教师的讲授,适当的点拨能帮助学生生成体验;但教师的讲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不讲,更不能全讲,关键是讲得有效,讲得及时,讲得合适,讲得精彩。这就是适度的言传。
(四)从立足文本到超越文本——阅读体验生成的发展目标
语文学科的生活化和大众化的特点决定了语文阅读需要无限大的外延,要立足文本又要超越文本,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超越文本是突破文本的限制,从生活中筛选和获得活的知识信息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与地坛》,史铁生用凝重深沉的笔触,记录了自己“忽然残废了双腿”后对生命的感悟,学生不能仅仅停留在去理解一个残废了的人的绝望与醒悟上,应该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去寻找文本之外的对于人生的启示,可以哀伤可以庆幸可以敬佩可以奋起,这些阅读体验的生成,是超越文本所获得的生活经验、个人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有助于多元理解和阅读意义的创造。
课堂教学中阅读体验的生成,其发展目标是指向课堂以外的语文能力的。
(五)确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阅读体验生成的保证
语文评价的实质在于肯定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学习中的知识体验、情感体验及价值观的发展。教师切不可以教材的解释者、答案的最终判断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教学中,简单粗暴地否定学生的阅读体验,单一的、终结性的评价标准已经不再适用。应采取过程性的、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善于抓住学生学生体验中的华彩,及时、恰当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整体评价。要创设一种平等的、开放的、自由的评价氛围,使学生在和谐的情境中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乐意进行学习,只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评价方式都可以引进阅读教学评价中来。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要切实地从以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习思考、生成自己的阅读体验为主,意会在先,言传于后。
如果真正能意会作品,那么阅读的兴趣也就有了,或许,“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朋,幽忧读之以当琴瑟。”的现象也会在我们的学生中出现。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
[2]彭玉华.例谈学生阅读体验的生成[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6,(6A).
[3]余萍.探究性阅读教学应遵循的原则[J].作文教学研究,2006,(3).
[4]俞建江.走出新课程语文教学的误区[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5]王立根.作文智慧[M].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