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需要引起重视却又常常被忽略的部分,它与阅读教学相辅相成。在教学过程中,作文指导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分别在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采用各种指导方法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越过指导直接让学生写作,或者对于学生的指导只停留在作文的讲评上,不能给予学生准确到位的指导,因此致使作文教学低效,乃至于无效,使得作文成为学生最讨厌的内容。
关键词:作文教学;素材积累;自我修改
作文的指导,从时序上基本体现为写前指导、写中指导、写后指导。写前指导包括课内外阅读的指导,如作文知识、作文技巧的指导以及阅读积累的指导等。写中的指导,常指教师在学生作文过程中的指导,一般包括教师针对学生具体的初步的写作情况进行的指导。写后的指导主要是指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和讲评。
一、 写前指导——给学生一泉素材的活水
(一) 增强留心观察的意识
观察是认识客观世界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方法,对写作有特殊的意义,它是搜集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观察,积累了素材,心中有了独特的感受,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想法喷薄出来。鲁迅先生在《给董永舒》的信中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因此可以说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又是写作的基本能力。学会观察以后,才能谈得上积累、感受、思考、审美。
首先,观察要用脑。在贾志敏老师“叙事素描作文”教学中,从城市中的红绿灯说起,教导学生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更要用脑子记,不然眼睛会欺骗你。想一想,你是否真的知道红黄绿灯的排列顺序?是否观察到身边人的穿着?
其次,观察要讲求方法。从特级教师孙双金的观察作文“砖”的教学中,从“形状、颜色、大小和轻重”四个方面给学生定位,让学生学会观察的顺序,观察的思路,让学生面对一块砖能做到眼中有物。观察最忌空洞和枯燥,“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大不一样。砖块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太过生疏,很多老师也不见得能搞清楚,孙老师简明清晰地向学生介绍了砖烧制的过程,并板书“取土、和泥、塑型、烧制、晾晒”,让学生对此有了基本的认识,也让学生能够以此为例,学习到观察的方法。
(二) 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的行为要多多鼓励,对学生有见解的有新意的想法要及时地给予引导,让学生的思想的火花能够真正绽放,学生多思、多想、多用,才能让他们的丰富的生活有机会形成学生笔下的文字。学生的观察的习惯,需要非常有耐心地引导,在课内课外,都要让学生养成有意识的主动观察的习惯,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别出心裁,为学生布置一些贴近生活的观察任务。如孙双金老师在教学“砖”的观察作文时,引导学生思考:“从一块砖的形成过程中,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思考砖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三) 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
如何让学生将自己观察的事物变得有意义,变得能够让学生有兴趣将它化成自己的文章呢?首先就需要学生不断地积累记录,让学生对他们所观察的事物有了不一样的情感,甚至,也可以让学生去采访了解其他人对所观察事物的看法或意见,让学生在不同的思想中得出结论,会增加学生主动思考的机会,并且能够培养他们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如此之后,学生对所观察事物不仅有了自己的看法,还能够结合不同人的看法进行综合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既解决了无话可说、无内容可说的难题,也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快乐,养成良好品质,丰富语言,提高了表达能力。当然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二、 写中指导——推动学生习作的车轮
有效的写中指导是对学生最好的辅佐,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够逐渐有信心地写出一篇不错的文章,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大的鼓励。而要达到这种效果,可以从结构技巧(照应、详略、衔接)、表达方式(小学生作文空洞无物往往正是不懂得描写的意义)修辞手段乃至于遣词造句等方面加以指点。
(一) 关注学生作文的布局谋篇
文章的谋篇布局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想要站在一定的高度设计作文,需要一定的训练,否则就算是学生根据老师的大纲框架来写,往往也是跑题千里。因而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谋篇布局的训练要结合平时的阅读教学进行,学习课文中的布局安排,同时在写作时要提醒学生对经典文章进行模仿,不能拘泥于单一的方式。在贾志敏老师“叙事素描作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是所有的文章都是按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的,而是根据文章的需要调整文章的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谋篇布局的技巧不只是作文课上才该关注的,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时时渗透。如在苏教版第八册《生命桥》的教学中,教师就应有意识地引导关注学生文章的写作顺序,即起因、经过、结尾,并能指导学生按照这种顺序叙事。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总体结构、起承转合的段落衔接、详略有致的内容安排。
(二) 关注学生作文的遣词造句
学生因为表达能力有限,在作文中难免会出现辞不达意的现象,此时教师的点拨就显得尤為重要。比如在贾志敏老师“叙事素描作文”教学的点评有:“有一天要改为今天”“该写具体的没有写具体,要你写的是出门时手机不见了,怎么着急的你没有写”“把全家都拉过来吗?是拉吗?都叫过来、唤过来”……无论是贾老师在课上的作文点评还是阅读课上改写一片简短的小文,我们都能看到贾老师的用心指点和及时纠误。老师长此以往的关注必然也会增强学生的语感意识并增进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三、 写后指导——培养学生自我修改的习惯与能力
现在小学作文批改大多停留在评出优良,圈出错别字,画画优美句子。后续的评讲也是挑选出几本优秀的作文作为范例,这样的讲评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可以说作文水平的提高,关键一步还是在于提高学生自己的修改作文的能力。 (一) 自我审视
自我审视是提高作文的有效途径。寫作是自己的事,教师不可能时时刻刻陪伴着学生,学生在学会批改别人的作文后,就要将这种能力应用到修改自己的作文上面来,用一定的评价标准来审视自己作文,一定能让学生从中获益。
朗读修改法、时间冷却法是学生自我修改作文时的重要方法。大声朗读,就能读出句子通不通,顺不顺,逻辑合不合理,语言优不优美。时间冷却法是学生将写好的作文先晾在一边,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来修改。经过时间后,学生带着他们新的知识再回头审阅这篇作文,将会有与之前不同的看法,此时再次进行修改,就会让作文增加不一样的生机。
(二) 学生互批
学生平时都会写大作文、小作文、考试作文、周记或日记等等,学生总是在写,一个又一个题目,一学期下来,感觉满满当当的作文本收获颇丰,但是质量高的屈指可数。如果能抓住个别篇目进行反复修改,那么收获就不只是几篇作文了。实际上,学生作文互批在小学中是很常见的教学方法,但要指出的是,作文互批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修改作文的能力,知道何为好,何为精。在孙双金在作文教学“砖”的指导过程中,就运用了这一批改方式。孙老师课上让学生互改,引导学生发现作文中的美,改善作文中的不足,再修改,在创造,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斟酌。
(三) 教师面批
小学生怕写作文,想要让他们喜欢写作,非得下一番苦功夫不可。所以面批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必不可少的办法之一。小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较弱,在选材布局、具体描写、斟酌字词等方面需要具体的指导。通常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仔细梳理,梳理写作的内容,逐字逐句分析作文中出现的优点和不足,再让学生完善作文。在这一过程中,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修改作文的方法,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与耐心。
小学阶段每学期有八篇大作文,若一一面批的确很费工夫,但要是坚持下去一定会见成效。需要警惕的是,面批往往又会变成了老师的灌输,学生多数情况下不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需要教师耐心与和善的引导,而不是训斥批评。尤其面对“差作文”时,更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千方百计地找出一些典型的精彩句段。让学生逐渐地对作文产生兴趣,对表达产生兴奋,这才是师生平等交流应该有的状态,是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基础。
作者简介:
张慧中,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作文教学;素材积累;自我修改
作文的指导,从时序上基本体现为写前指导、写中指导、写后指导。写前指导包括课内外阅读的指导,如作文知识、作文技巧的指导以及阅读积累的指导等。写中的指导,常指教师在学生作文过程中的指导,一般包括教师针对学生具体的初步的写作情况进行的指导。写后的指导主要是指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和讲评。
一、 写前指导——给学生一泉素材的活水
(一) 增强留心观察的意识
观察是认识客观世界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方法,对写作有特殊的意义,它是搜集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观察,积累了素材,心中有了独特的感受,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想法喷薄出来。鲁迅先生在《给董永舒》的信中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因此可以说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又是写作的基本能力。学会观察以后,才能谈得上积累、感受、思考、审美。
首先,观察要用脑。在贾志敏老师“叙事素描作文”教学中,从城市中的红绿灯说起,教导学生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更要用脑子记,不然眼睛会欺骗你。想一想,你是否真的知道红黄绿灯的排列顺序?是否观察到身边人的穿着?
其次,观察要讲求方法。从特级教师孙双金的观察作文“砖”的教学中,从“形状、颜色、大小和轻重”四个方面给学生定位,让学生学会观察的顺序,观察的思路,让学生面对一块砖能做到眼中有物。观察最忌空洞和枯燥,“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大不一样。砖块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太过生疏,很多老师也不见得能搞清楚,孙老师简明清晰地向学生介绍了砖烧制的过程,并板书“取土、和泥、塑型、烧制、晾晒”,让学生对此有了基本的认识,也让学生能够以此为例,学习到观察的方法。
(二) 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的行为要多多鼓励,对学生有见解的有新意的想法要及时地给予引导,让学生的思想的火花能够真正绽放,学生多思、多想、多用,才能让他们的丰富的生活有机会形成学生笔下的文字。学生的观察的习惯,需要非常有耐心地引导,在课内课外,都要让学生养成有意识的主动观察的习惯,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别出心裁,为学生布置一些贴近生活的观察任务。如孙双金老师在教学“砖”的观察作文时,引导学生思考:“从一块砖的形成过程中,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思考砖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三) 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
如何让学生将自己观察的事物变得有意义,变得能够让学生有兴趣将它化成自己的文章呢?首先就需要学生不断地积累记录,让学生对他们所观察的事物有了不一样的情感,甚至,也可以让学生去采访了解其他人对所观察事物的看法或意见,让学生在不同的思想中得出结论,会增加学生主动思考的机会,并且能够培养他们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如此之后,学生对所观察事物不仅有了自己的看法,还能够结合不同人的看法进行综合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既解决了无话可说、无内容可说的难题,也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快乐,养成良好品质,丰富语言,提高了表达能力。当然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二、 写中指导——推动学生习作的车轮
有效的写中指导是对学生最好的辅佐,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够逐渐有信心地写出一篇不错的文章,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大的鼓励。而要达到这种效果,可以从结构技巧(照应、详略、衔接)、表达方式(小学生作文空洞无物往往正是不懂得描写的意义)修辞手段乃至于遣词造句等方面加以指点。
(一) 关注学生作文的布局谋篇
文章的谋篇布局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想要站在一定的高度设计作文,需要一定的训练,否则就算是学生根据老师的大纲框架来写,往往也是跑题千里。因而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谋篇布局的训练要结合平时的阅读教学进行,学习课文中的布局安排,同时在写作时要提醒学生对经典文章进行模仿,不能拘泥于单一的方式。在贾志敏老师“叙事素描作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是所有的文章都是按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的,而是根据文章的需要调整文章的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谋篇布局的技巧不只是作文课上才该关注的,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时时渗透。如在苏教版第八册《生命桥》的教学中,教师就应有意识地引导关注学生文章的写作顺序,即起因、经过、结尾,并能指导学生按照这种顺序叙事。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总体结构、起承转合的段落衔接、详略有致的内容安排。
(二) 关注学生作文的遣词造句
学生因为表达能力有限,在作文中难免会出现辞不达意的现象,此时教师的点拨就显得尤為重要。比如在贾志敏老师“叙事素描作文”教学的点评有:“有一天要改为今天”“该写具体的没有写具体,要你写的是出门时手机不见了,怎么着急的你没有写”“把全家都拉过来吗?是拉吗?都叫过来、唤过来”……无论是贾老师在课上的作文点评还是阅读课上改写一片简短的小文,我们都能看到贾老师的用心指点和及时纠误。老师长此以往的关注必然也会增强学生的语感意识并增进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三、 写后指导——培养学生自我修改的习惯与能力
现在小学作文批改大多停留在评出优良,圈出错别字,画画优美句子。后续的评讲也是挑选出几本优秀的作文作为范例,这样的讲评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可以说作文水平的提高,关键一步还是在于提高学生自己的修改作文的能力。 (一) 自我审视
自我审视是提高作文的有效途径。寫作是自己的事,教师不可能时时刻刻陪伴着学生,学生在学会批改别人的作文后,就要将这种能力应用到修改自己的作文上面来,用一定的评价标准来审视自己作文,一定能让学生从中获益。
朗读修改法、时间冷却法是学生自我修改作文时的重要方法。大声朗读,就能读出句子通不通,顺不顺,逻辑合不合理,语言优不优美。时间冷却法是学生将写好的作文先晾在一边,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来修改。经过时间后,学生带着他们新的知识再回头审阅这篇作文,将会有与之前不同的看法,此时再次进行修改,就会让作文增加不一样的生机。
(二) 学生互批
学生平时都会写大作文、小作文、考试作文、周记或日记等等,学生总是在写,一个又一个题目,一学期下来,感觉满满当当的作文本收获颇丰,但是质量高的屈指可数。如果能抓住个别篇目进行反复修改,那么收获就不只是几篇作文了。实际上,学生作文互批在小学中是很常见的教学方法,但要指出的是,作文互批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修改作文的能力,知道何为好,何为精。在孙双金在作文教学“砖”的指导过程中,就运用了这一批改方式。孙老师课上让学生互改,引导学生发现作文中的美,改善作文中的不足,再修改,在创造,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斟酌。
(三) 教师面批
小学生怕写作文,想要让他们喜欢写作,非得下一番苦功夫不可。所以面批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必不可少的办法之一。小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较弱,在选材布局、具体描写、斟酌字词等方面需要具体的指导。通常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仔细梳理,梳理写作的内容,逐字逐句分析作文中出现的优点和不足,再让学生完善作文。在这一过程中,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修改作文的方法,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与耐心。
小学阶段每学期有八篇大作文,若一一面批的确很费工夫,但要是坚持下去一定会见成效。需要警惕的是,面批往往又会变成了老师的灌输,学生多数情况下不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需要教师耐心与和善的引导,而不是训斥批评。尤其面对“差作文”时,更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千方百计地找出一些典型的精彩句段。让学生逐渐地对作文产生兴趣,对表达产生兴奋,这才是师生平等交流应该有的状态,是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基础。
作者简介:
张慧中,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