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钩黄金产品的结构性陷阱

来源 :投资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ao6633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财品种:
  
  德银百利达1挂钩黄金结构性投资产品(简称“百利达”)
  产品类型:挂钩型产品
  挂钩标的:伦敦黄金现货上午定盘价
  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4.50
  到期所得:该理财计划的到期所得计算方式为:
  (1)如果触发事件没有发生,最终表现大于或等于110%,则到期所得;投资本金×104.5%
  (2)如果触发事件没有发生,最终表现小于110%,则到期所得=投资本金×100.36%
  (3)其他情况,则到期所得=投资本金×100%
  触发事件:在任一交易日(不包括初始观测日,包括最终观测日),如果挂钩标的物当天的指数价格水平低于初始观测日指数价格水平的80%,或高于初始观测日指数价格水平的130%,则视为触发事件发生。
  最终表现:最终观测日收市价格水平,初始观测日收市价格水平
  本金保证:100%到期保本。
  
  律师点评:
  
  近期。黄金价格持续上涨,直逼1100美元每盎司,而黄金价格上升通道的渐趋明朗,也进一步带动了银行挂钩黄金产品的热销,多家银行陆续推出了与黄金相关的结构性产品。目前,各银行推出的挂钩黄金产品,大致有三种结构:第一种是对称区间型。银行预先设定金价的波动区间,在产品的投资期限内,如果金价在事先设定的区间内波动,投资者将获得预期最高收益;如果波动超出所设定的区间,则只能获得较低的收益甚至只有零收益。第二种是非对称区间型。投资者通过看涨黄金或看跌黄金,从而获取最终收益。第三种是触发型。只要在产品的运行期内,黄金价格触碰或超过预先设定的一个价位或者涨幅,投资者就可获得产品协议书上写明的最高预期收益率。德意志银行推出的“百利达”则属于第一、三种的混合型,即对称区间兼触发型的挂钩黄金产品。与其他挂钩型产品一样,挂钩黄金产品的收益,尽管与挂钩对象的走势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关键还是取决于产品的结构。投资者如果只关心挂钩对象的中长期走势而忽略了产品的结构设计,很容易误人挂钩黄金产品的结构性陷阱,从而导致最终黄金涨了,投资收益却基本为零的尴尬局面。
  首先,在挂钩黄金产品的结构设计中,触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小。譬如该款挂钩黄金产品,其触发事件发生的标准为,在任一交易日(不包括初始观测日,包括最终观测日),如果挂钩标的物当天的指数价格水平低于初始观测日指数价格水平的80%,或高于初始观测日指数价格水平的130%,则视为触发事件发生。仔细考察近几年黄金历史价格的波动情况,我们不难发现黄金价格下跌20%或上涨30%是很普遍的情形。因此,投资者面临因触发事件的发生而导致收益归零的风险远远高于自己的预期和银行的宣传。
  其次,产品达到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的概率也远小于其达到最低年化收益率的概率。该款挂钩黄金产品规定,如果触发事件没有发生,最终表现大于或等于110%,则到期投资收益率为4.5%;如果触发事件没有发生,最终表现小于110%,则到期投资收益率为0.36%(最终表现=最终观测日收市价格水平/初始观测日收市价格水平)。因此,投资者的收益实际上只存在最高4.5%和最低0.36%两种情形,而无论最终表现如何,对投资者而言都是不合算的。真是应了那句俗话:买的永远不如卖的精。
  再者,挂钩黄金产品的保本优势与其它黄金投资产品相比也并不十分显著。在一个黄金价格上涨的周期中,保本的优势基本不存在,也根本不可能像银行宣称的那样可以有效抵制通货膨胀的风险。即使在黄金价格下跌的周期中,该类产品的保本优势也并不彰显,因为黄金价格的波动没有股票剧烈,20%的亏损也并不像做股票那么容易发生。同时,像黄金T+D、黄金期货等产品还具有做空机制,投资者不仅可以规避下跌风险,还有获利的空间。
  总之,购买黄金挂钩产品并不是说只要金价上涨了,投资者就一定能获得高收益,关键在于产品的结构设计。因此,在购买该类产品时,投资者应看清产品的运行条款,特别是弄清其挂钩条件,尽量选择挂钩条件宽松的产品。
其他文献
张小姐去年8月买过一款3个月期保本保息澳元理财产品。当时澳元在7月份刚刚创下24年新高,银行纷纷推出以澳元为本金的理财产品。未曾想到,受美元强劲反弹,澳元随后掉头直下,3个月间澳元狂跌30%以上。结果,张小姐只保住了澳元本金。如今澳元再次升值,银行又开始向她推介澳元理财产品,虽然最近澳元产品的收益率表现不错,但有过前车之鉴的张小姐,这次却很犹豫。  近期,澳洲央行连续两次加息至3.5%,而澳元产品
期刊
11月上半月股市表现良好,大盘点位始终呈上升趋势,从月初的3076.65点上升至16日的3275.05点。受此带动,投连险总体收益也大幅上扬,各类型账户收益均有提升。    今年以来,受累于投资收益下滑的影响,万能险结算利率出现持续走低的情况,最低时市场平均利率水平指向3.8%,与此前一度出现的6%的利率水平相比大幅下滑。而随着降息周期的结束,市场对于加息的预期逐渐加强,各公司近几月来也开始逐步上
期刊
分红最多:    基金兴华累计分红3.664元  基金兴华自成立以来共分红3.664元,是分红最多的基金。投资该基金的基民,即使只选择红利,也早已赚到本钱的数倍。作为华夏基金旗下的第一只基金,基金兴华成立于1998年4月,是一只封闭式基金,总份额为20亿份,最近3年的平均资产规模为40.25亿元。    开基分红最多:    国泰金鹰增长累计分红2.873元  国泰金鹰增长是分红最多的开放式基金,
期刊
硬性规定年度收益的90%必须分红,2007年度累计分红1055亿元    相对于开放式基金的“抠门”,封闭式基金仅在2007年度就累计分红1054.78亿元。封闭式基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手笔?除了因为2007年的收益高,更因为封闭式基金有“年度收益的90%全部用来分配”的硬性规定。  北京某中学教师王女士很喜欢封基,她长期持有的是基金泰和。王女士2007年初买入2万份基金泰和,该基金在2007年4月
期刊
分红这件事听起来很悦耳,但稍微有点基金知识的人都知道,分红不见得真的鼓了你的腰包,不分红也不代表基金的投资能力差。本刊采访了基金专家江赛春先生,请他为大家全面解读基金分红。    江赛春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金融学硕士。6年基金研究从业经验。主要从事中信基金评级、基金业绩评价、投资价值分析、基金投资策略等相关研究。  记者:基金分红的本质是什么?对基民的利
期刊
2009年10月30日傍晚时分,北京的天空中忽然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雨中央着冷冷的风,带来了阵阵寒意,真是让人有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感受。在西直门附近的一家火锅店,我和过去未曾谋面的老蒋在现实中碰面了。上身穿着一件黑外套的他留着寸头,一米八的大个子,略黑的眼圈让年近四十的他略微显得有些疲劳。 我与老蒋是在一个炒股交流群认识的,经多次交流,我逐渐地被他的炒骰经历所吸引。从2007年9月入市。到200
期刊
据统计,三季末有19只封基单位可分配收益为正,具备分红条件。单位可分配收益在0.2元以上的有15只,超过0.3元的有6只,其中基金裕阳、基金安顺和基金普惠分红实力最为丰厚,单位可分配收益分别达到0.5495元、0.5169元和0.5042元。基金兴华、基金安信和基金通乾次之,分别为0.4626元、0.3340元和0.3333元。  我们看到,11月以来几乎每天都有基金分红,一场基金红包的滔滔大礼正
期刊
基金不分红曾多次引起基民和媒体的口诛笔伐。争论最为激烈的,当属2008年市场暴跌后那场分红风波。愤怒的基民认为,如果“铁公鸡”们在2008年初分红,他们的损失将会减少很多,但是基金公司为了多收管理费,从主观上不愿意分红,导致基民损失严重。  将事件推向高潮的,是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远忠状告南方基金公司违反合同约定不分利事件。  2009年4月10日,张远忠向南方稳健成长2号基金的管理人南方基金
期刊
这半个月(10.21-11.05)上证指数实现了2.29%的上涨,收于3155.05,最。不过,期间指数波动剧烈,从3084.45点起步冲高之后,10月29日一度跌至2900点附近。由于指数上窜下跳,股票板块热点也不断轮动,基金的收益出现明显分化,不少表现出色的基金取得超过40%的收益,也有部分基金收益很低,甚至出现负收益。    前三名基金点评    尽管上证指数涨幅才2.29%,不过业绩排名前
期刊
“其实收藏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喜欢。”  “正因为我们被艺术伤害过,所以知道该坚持什么。”在北京今日美术馆的咖啡厅里,阿果认真地回答着提问。这个由非常建筑设计的咖啡馆里是清一色的铝制桌椅,映衬着玻璃门外萧索的寒意。  零下3度。但她的笑容,有一丝暖。  有人在冷风中疾行,著名家艺术徐冰就是其中一位。他们路过阿果的艺术推广中心时,探头去看。二十二院艺术街有很多画廊,阿果的“传悦”隐藏其中,又别具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