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生大黄 慢性肾功能不全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均选自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0月住院患者,符合慢性肾功能不全(CRF)的诊断标准。肾功能不全分期根据《实用内科诊疗规范》标准。本组病例30例Ⅰ期(肾功能不全代偿期)9例,Ⅱ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15例,Ⅲ期(肾功能衰竭)6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8~70岁,平均45±0.5岁。慢性肾小球肾炎20例,慢性肾盂肾炎8例,高血压性肾病1例,多囊肾1例。对照组32例,其中Ⅰ期12例,Ⅱ期16例,Ⅲ期4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0~67岁,平均43±0.7岁。两组病例入院时症状、体征、肾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1)。
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均采用支持治疗,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大黄30g加入沸水500ml煎煮1.5分钟后去渣留汁300ml备用。待冷却至温热后,取汁90ml分3次早、中、晚温服30ml,余下210ml大黄汁保留灌肠0.5~1小时,治疗期间,务必使大便通畅,日排大便2~5次。每4周为1疗程。
用药期间给予优质蛋白饮食,Ⅰ期患者每日0.5~0.8g/kg,Ⅱ期0.3~0.6g/kg,Ⅲ期0.5g/kg;保证足够的能量摄入。加用3-aa(支链氨基酸)静滴每日0.1~0.2g/kg。控制高血压药ACEI(即使血压不高者,当血Cr水平在350mmol/L以下,也可使用以降低肾小球内压力)。同时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纠正贫血及营养不良,避免一切可逆因素。
治疗过程中,未见生大黄之腹痛、腹泻作用,治疗后期生大黄用量加至60g,患者也未感到不适。
治疗期间,观察一般临床症状和尿量外,于治疗前、治疗期间每2周测BUN、Scr、Ccr三项肾功能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BUN、Scr下降30%以上,或Ccr上升30%以上者;②有效:BUN、Scr下降或Ccr上升在15%~30%之间者;③无效:BUN、Scr下降或Ccr[LL]上升在15%以内者。
临床疗效:治疗组见表1,对照组见表2。
临床治疗前后肾功能以均数±标准差(X[TX-]±S)表示。前后间比较采用t检验。
肾功能变化:治疗组30例CRF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BUN、Scr分别下降7.98mmol/L、119.9μmol/L,治疗前后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Ccr上升6.3ml/分钟,较治疗前亦有差异(P<0.05),见表3,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32例CRF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BUN、Scr分别下降2.35mml/L79.4mmol/L,治疗后相比有差异(P<0.05),Scr上升3.8mL/分钟,较治疗前有差异(P<0.05),见表4。讨 论
大黄味苦性寒,入归脾、胃、大肠、肝、心经。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止血之功效。“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力,故号将军”。(《药品化义》)。《本经》谓其“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黄泻下有效成分是蒽苷,主要是番泻苷,作用部位主要在大肠,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临床应用大黄之泻下、清热、解毒、活血功效治疗肾功能不全,有助于改善肾功能。一方面其攻下泄毒滞作用,使一部分氮质从肠道清除体外;另一方面,大黄抑制肝肾组织中尿素合成,提高血中游离必需氨基酸浓度,利用体内BUN合成蛋白质和抑制肌蛋白的分解,从而降低BUN和Cr。另外大黄利尿消肿,活血祛瘀,补充必需氨基酸,改善肾脏血流状态,促进肾功能逆转。
通过本组病例,笔者认为大黄对CRF有一定临床疗效,尤其在早中期患者,效果肯定,且简便、经济、安全、实效,不良反应小,适宜CRF之辅助治疗。优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雷载权主编.中药学教材.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98
2 余香宝,王笑云.慢性肾衰竭.实用内科诊疗规范(黄峻、陆凤翔主编),江苏:江苏科技出版社,541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均选自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0月住院患者,符合慢性肾功能不全(CRF)的诊断标准。肾功能不全分期根据《实用内科诊疗规范》标准。本组病例30例Ⅰ期(肾功能不全代偿期)9例,Ⅱ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15例,Ⅲ期(肾功能衰竭)6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8~70岁,平均45±0.5岁。慢性肾小球肾炎20例,慢性肾盂肾炎8例,高血压性肾病1例,多囊肾1例。对照组32例,其中Ⅰ期12例,Ⅱ期16例,Ⅲ期4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0~67岁,平均43±0.7岁。两组病例入院时症状、体征、肾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1)。
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均采用支持治疗,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大黄30g加入沸水500ml煎煮1.5分钟后去渣留汁300ml备用。待冷却至温热后,取汁90ml分3次早、中、晚温服30ml,余下210ml大黄汁保留灌肠0.5~1小时,治疗期间,务必使大便通畅,日排大便2~5次。每4周为1疗程。
用药期间给予优质蛋白饮食,Ⅰ期患者每日0.5~0.8g/kg,Ⅱ期0.3~0.6g/kg,Ⅲ期0.5g/kg;保证足够的能量摄入。加用3-aa(支链氨基酸)静滴每日0.1~0.2g/kg。控制高血压药ACEI(即使血压不高者,当血Cr水平在350mmol/L以下,也可使用以降低肾小球内压力)。同时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纠正贫血及营养不良,避免一切可逆因素。
治疗过程中,未见生大黄之腹痛、腹泻作用,治疗后期生大黄用量加至60g,患者也未感到不适。
治疗期间,观察一般临床症状和尿量外,于治疗前、治疗期间每2周测BUN、Scr、Ccr三项肾功能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BUN、Scr下降30%以上,或Ccr上升30%以上者;②有效:BUN、Scr下降或Ccr上升在15%~30%之间者;③无效:BUN、Scr下降或Ccr[LL]上升在15%以内者。
临床疗效:治疗组见表1,对照组见表2。
临床治疗前后肾功能以均数±标准差(X[TX-]±S)表示。前后间比较采用t检验。
肾功能变化:治疗组30例CRF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BUN、Scr分别下降7.98mmol/L、119.9μmol/L,治疗前后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Ccr上升6.3ml/分钟,较治疗前亦有差异(P<0.05),见表3,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32例CRF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BUN、Scr分别下降2.35mml/L79.4mmol/L,治疗后相比有差异(P<0.05),Scr上升3.8mL/分钟,较治疗前有差异(P<0.05),见表4。讨 论
大黄味苦性寒,入归脾、胃、大肠、肝、心经。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止血之功效。“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力,故号将军”。(《药品化义》)。《本经》谓其“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黄泻下有效成分是蒽苷,主要是番泻苷,作用部位主要在大肠,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临床应用大黄之泻下、清热、解毒、活血功效治疗肾功能不全,有助于改善肾功能。一方面其攻下泄毒滞作用,使一部分氮质从肠道清除体外;另一方面,大黄抑制肝肾组织中尿素合成,提高血中游离必需氨基酸浓度,利用体内BUN合成蛋白质和抑制肌蛋白的分解,从而降低BUN和Cr。另外大黄利尿消肿,活血祛瘀,补充必需氨基酸,改善肾脏血流状态,促进肾功能逆转。
通过本组病例,笔者认为大黄对CRF有一定临床疗效,尤其在早中期患者,效果肯定,且简便、经济、安全、实效,不良反应小,适宜CRF之辅助治疗。优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雷载权主编.中药学教材.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98
2 余香宝,王笑云.慢性肾衰竭.实用内科诊疗规范(黄峻、陆凤翔主编),江苏:江苏科技出版社,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