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喝万元茶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家茶店,遇到位茶友,他指着店里的一饼普洱说,像这样年份的茶至少几万。且不论此话真假,但却使在座各位唏嘘哗然,原先平和的气氛因为这样古董级珍品一下子热烈起来。我知道那些痴迷普洱茶的人,一定会将之奉若瑰宝,大谈特谈其中文化。似乎,这个圈子里的文化是与价格有关的。可我有些不适应,因为我很纳闷,花几万元钱去喝一片茶的意义在哪里。显然,这些东西不是茶,不是用来喝的。
  对价格的追求,我想不外乎是两种情况:一是卖茶者对于暴利的高追求,另一种则是品茶者对于价格的癖好,饮得起贵茶显得出身份。但无论哪种,我以为对于中华茶文化都是一种毒害。
  首先,做茶与卖茶的需知高价不代表品牌。我们总言中国没有大牌,那是因为我们没有重视过大众市场。这从我们的定价体系就可以发现,中国茶的定价跨度之大让人咋舌。一个普通的小规模厂家,生产的产品定价体系可以从万元级到几十元级。尤其是从千元到万元之间的产品,定价的随意性是很显明的。只是当这些千、万元级茶品传播到国际市场上时,不知道会有多少影响力。举个例子,英国有很多知名茶品牌,都是老字号,老字号意味着皇家御用,年代久远,家族传承,这在中国就是贡茶的意思,完全有高定价的资本。但是,很少有企业会将自己的产品定价到千元甚至万元以上。茶叶的价格非常平民,甚至是低廉。以在TESCO英国网站上一瓶2升装的百事可乐价格为0.99镑为对比,你只需要买一瓶大可乐的价钱就可以买到英国项尖老字号品牌PG Tips 20袋茶包装的茶叶。买茶叶就跟平时买酱油一样,不用多想,在超市顺手拿一盒。所以,它们有足够的市场底气来谈茶生活。
  而中国有很多贡茶,凡能沾上点贡字的,都力图让自己披一层贡衣。抓住地方志里那少得可怜的一句话,目的只是让自己身价倍增,显得有文化。其实,贡文化在诸多产茶省内,并不罕见,所以并不具有独特资源性。因此将茶叶当做奢侈品,炒作出各种“天价茶”,它的意义只是做了一个品牌故事,让茶成为了传奇,却远离了大众。
  其次,对于品茶者,是否该追求这些高价茶呢?朋友圈里也经常有人晒上世纪的茶,晒各种规格水准极高的茶会,搞奥斯卡、风尚典,非常热闹。只是,花万元钱去饮茶,我个人以为太过奢侈,亦不是茶人的追求。倘若有这等闲钱,我们大可忍下这口嗜好,去救济那些还挣扎在贫困线的弱势群体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之事,尽己所能去助人,即使一杯白水也能品出茶味。回到商家的问题上,我们会发现那些知名的国际品牌,每年在公益、教育、土壤、环境上的投入,力度之大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所以,一杯富贵到只有价格,而没有情怀的茶,已经不是我所要的茶了。
其他文献
五月的周末午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将城市多地淹成了“威尼斯”,将茫然失措的人们关在屋里。与其望雨兴叹,不如且坐且观雨景。  而此时的屋外,只融成一个很模糊的轮廓,雨境也似乎变成了梦境。家人都围在了桌前,期待我选择一泡适合这潮湿天气的茶,于是乎我想起了一款“带劲”的岩茶。  打开茶袋,微弱的灯下,干茶的灰褐色的条索肥壮匀整,幽幽然有淡淡的焙火香在空气中蔓延。  提水高冲,高锐的桂皮香冲破了潮湿
期刊
从小就跟着父亲捏泥的陈明良,对于德化白瓷艺术有着独特的鉴赏力、感知力与创造力。从父亲领着他走上陶瓷艺术之路起,收藏与创作就牢牢地嵌入了他的生活,使他徜徉流连于陶瓷世界,专注于破解它们的艺术密码,并汲取其艺术精华融入创作,赋予了时代精神。  手工与机械的龃龉  初夏早晨,阳光洒进小楼的院落,一地明媚。  贤惠的妻子已经备好茶,烫洗好茶具。一袭黑色唐装的陈明良,端坐在茶桌前,开始了每天的第一杯茶,用的
期刊
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终于等到夫婿薛平贵风光返乡,“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这是大家都熟知的完美爱情故事,却也是虚构的民间传说。不过在台湾竹南,还真的有人坚守寒窑长达77载,不同的是从13岁入行、14岁担任师傅至今,始终欢喜拉胚做陶、烧陶。高龄90岁的添福师,今天还要以90把不同造型的创作茶壶,举办“九十壶展”为自己庆生,让人深深感受台湾民间无比的创作活力。  在台湾少数残存的蛇窑中,保存最完整
期刊
台湾一位学生经过七年的努力,通过硕士、博士课程的学习,来往中国大陆、台湾和日本等地采访、搜集资料、田野调查,从理论与实务出发,终于完成《东亚茶文化比较研究》论文,取得日本筑波大学博士学位,是东亚茶文化比较研究的第一人,可以说是茶文化发展史上,一件可喜、可贺的好事。  中国茶文化的第一次体现是陆羽著的《茶经》,陆羽《茶经》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文献,中国茶文化与东亚其他各国茶文化的连接,《茶经》发挥了重
期刊
因为茶,让很多人爱上了《茶道》;也因为《茶道》,让很多人爱上了茶。  茶是最好的语言,也是最好的媒介,更是一条联系感情最芳香最柔软的通“道”。创刊9年来,我们一直用与茶有关的文本与影像构建情感与文化交流的纽带,从福建到全国。  于是,自2011年开始,我们每年都与全国读者、茶友们相约在新年的第一个午后,开泡新年的第一道茶,在氤氲的茶香里,读书、焚香、调琴、插花、染翰、泼墨……其乐融融。  2015
期刊
打开网页搜索“颜宝敬”的名字,会出现很多个头衔:德化县政协委员,福建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德化县陶瓷同业公会副会长,卓越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可当你听他绘声绘色地说起在陶瓷界的经历与成就时,不禁让入觉得眼前这位年近半百依旧充满热情的中年人,其实更像一位思维活跃的发明家。  一“泡”而红的瓷界发明家  老颜与陶瓷的不解之缘,还要从祖辈的故事说起。他出生于德化县一个陶瓷世家,受祖上制陶的熏陶,对陶瓷有一份
期刊
古语云:“严伪造之条,开倒换之法,推陈出新,无耗无阻。”的确,在实践中不断地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才能在同行业里引领潮流。早就听闻大不同茶业引进、开发了先进的茶叶生产加工流水线,有着全封闭、“不落地”的生产工艺,为此,我们决定前往一探究竟!  我们的车径直开到了位于宁德的大不同加工基地的研发中心大楼前,大不同茶叶加工基地与想象中的样子有些不同。本想着茶叶加工基地不就是一个茶厂么?茶厂该是建在一个离山
期刊
5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围绕茶叶质量和安全问题,再度将枪口瞄准茶叶市场,波及多个产茶大省,数家知名茶企“榜上有名”。报道指出,北京市消费者协会从多个大型超市和茶叶零售店里随机购买了59个茶样,委托中国商业联合会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有18个样品在污染物超标、虚标等级、农残过量等质量指标方面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不合格率达30%。  众所周知,质量安全问题
期刊
根据调查显示:当今我国大学生的行为表现,有不少不文明的地方,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部分学生的精神空虚,品位低劣,热衷追求虚荣浮华的生活,对传统文化漠然,因此,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
期刊
残破的茶器愈来愈多,我却不舍丢弃。因为我们每个人终要历经生老病死,惟有心念能够散发不朽的光辉。  故而,我和茶客不小心打破的那些茶器,都用来莳养花草,重新在茶席上凝聚大家的目光。这样的茶席点缀,更易触动人们对日常器物的珍视。  我用过很多残器栽花种草。那个细长的闻香杯在旅途磕破后,就成为了茶席中的花器。有时为了挡住杯沿的缺口,不得不违背插花的规律,让花枝贴住杯沿遮住缺口。一枝海棠,几株油菜花,甚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