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开发和丰富艺术选修课的要求,当前有许多高校开设了建筑欣赏类课程,但实施效果差强人意。本文结合建筑艺术的特点,明确课程培养目标与教学立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教学研究提升教学有效性,发挥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为实现素质教育的转变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建筑艺术;赏析
中图分类号:TU-8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教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公共艺术教育课题(GYY201314)、浙江省2013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3074)
建筑的艺术形象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反映出其隶属社会的地域特征、经济基础、文化属性和价值取向。与绘画、音乐等其它艺术形式相比,建筑艺术更具实体感和空间感。通过对古今中外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经典建筑艺术进行分析和欣赏,能令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提高艺术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拓展知识面并能深入理解知识的内涵价值和精神,培养和发展兴趣爱好。因此,许多高校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将建筑欣赏类课程(如“建筑艺术欣赏”或“建筑赏析”等)设置为公共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
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建筑欣赏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教学内容通常都是以中外建筑史為主线、以案例分析相配合,将专业的建筑史“稀释”成公共课程。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来说,尽管以史为纲脉络清晰,但内容比较单调枯燥,理论又过于艰深晦涩,加之课时有限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教学方法上大多是以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讲授,学生上课只是被动地看和听,课堂教学往往陷入有展示无交流、有讲解无沟通的状态。由于公共选修课课时量少,大班上课,难免出现教师一带而过、学生走马观花的现象。加上较为宽松的考核方式,导致教学效率低下,难以真正起到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和艺术潜质、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因此,有必要结合建筑艺术的特点,厘清课程开设的目的,明确培养目标与教学立场,并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建筑艺术赏析》课程的教学理论和实践进行改革。
一、建筑艺术的特点
“美”是艺术中一个终极的概念,因为“美”是一切审美判断的最后结果,我们只能由其它概念得到“美”,而无法由“美”再推导出其它概念[1]。在多数人眼中,“美”首先意味着形式上的优雅和好看。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认为,建筑的形式会讲话,从而影响欣赏者的情绪和看法[2]。他在《幸福的建筑》一书中写道:“在一个案例中,平滑的曲线反映出一对相爱夫妻平和、流畅的关系,而旋转的尖刺状的图案则形象地表现出尖刻的口角以及猛力摔上的门扇,感觉宛如亲见(p88)。”德波顿不无感慨地写道:“如果说,仅仅在纸上粗率地画几根线条就能精确而且浑不费力地表达出我们的精神状况,那么整幢建筑的表意能力自然而然是数倍于此的(p88)。”这与将建筑艺术比喻为“凝固的音乐”正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般来说,古典建筑的形式美主要体现为雄浑与厚重,而现代建筑的形式则表现得更为轻盈和雅致。
事实上,“美”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概念,既可以指漂亮、好看的形式和形象(如美景、美人),也可以指善的行为(如美德、美谈);既能够描绘一种理想的状态(美梦、美味),还能够描述一种愉快的感受(美餐、美满的生活)。尽管生活中对“美”的概念使用的混乱状态容易使人产生困惑,但在那些使用的实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一种相同的或者共通的东西:对某种价值正面的、肯定的判断,并由此而导致人心理上的愉悦或者满足。因此,笼统的说,“美”是人类一种正面和肯定的价值判断。无论是欣赏古典、现代的绘画与书法作品,还是音乐、影视等艺术形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人的共鸣、陶醉和无限遐想,在审美的过程中,欣赏者获取了一种愉快的心态或者心境。对于建筑艺术欣赏来说也同样如此。“美”的感受不仅寓于建筑的形体、空间,更是蕴于深厚的人文和社会维度,尤其表现为一种综合的价值判断。帕提农神庙的典雅、哥特教堂的忘我、中国木建筑的精巧,无不集形式的优美和情感的积淀来映射建筑艺术的价值倾向。
除了固有的自然气候、材料技术,是什么原因导致功能大致相同建筑的形式呈现如此多姿多彩甚至迥异的面貌?如同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的,“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我们对建筑艺术的探讨必然离不开其所属的文化系统。建筑作为一门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物化。从罗马风和哥特式到巴洛克,再到现代“钢筋和混凝土的森林”,每个时代的建筑都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映。形式的优美作为物质表层,更为深层的是优美形式所蕴涵的意义。欧洲古典建筑的厚重是来自于对宗教或伦理意义的传递,以表达宗教氛围为首要任务,其次考虑建筑形式上的配合,甚至不惜违背结构的合理性,强调拱券、穹顶、柱式以及三段式立面;而现代建筑在多数情况下是以功能的合理为首要标准,而形式美的法则作为手段为功能服务。这些意义直接影响到对建筑的鉴赏,甚至能否定或颠覆表层的形式。德波顿认为,建筑除了向我们提供使用功能,而且能够给我们提供精神上的慰籍和某种情绪的暗示。“正如洗衣粉或一杯茶的气味可以释放出整个童年,整个文化也能从几根线条的角度中一跃而出。(p92-93)”。“当我们称赞一把椅子或是一栋房子美时,我们其实是在说我们喜欢这把椅子或这栋房子向我们暗示出来的那种生活方式(p1)。”德波顿认为建筑形式在微观上必然会向我们传达出某种情绪或者价值,而在宏观上,建筑则是时代生活方式的展现。“本质上来说,设计以及建筑作品对我们诉说的正是那种最合适在他们中间或者围绕它们展开的生活方式。它们告诉我们某些它们试图在其居住者身上鼓励并维持的情绪,它们在机械意义上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同时,还发出一种希望我们成为特定的某种人的邀请(p69)。”
建筑通常都具有某些特定的使用功能,或提供安全适用的空间,或是作为某种标志和纪念物而长久存在。同时,建筑的建造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材料、技术等),受到客观条件(地形、经济等)的限制。然而,建筑的物质性并未削弱它的艺术性,反而使它作为一种“羁绊的艺术”,更容易与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区别开来,籍由科技与艺术巧妙结合的特点,被视作人类文明中耀眼的瑰宝。 二、建筑欣赏课程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立场
作为公共选修课,建筑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对象来自各个专业各个年级,学生选课的目的不太可能是想籍此而成为专业的建筑师或规划师。更多的理由,是想试着去了解作为一门艺术的建筑,在教师的引导下去领略、体验、理解、感悟建筑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并受到精神的感染和心灵的陶冶。因为无论是从事哪一项事业,作为一个全面的综合性人才,都需要艺术审美的支撑,培养高水平的艺术鉴赏家以提高全民审美素质,这应该是普通大学生选择接受艺术课程,也是高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根本目的[3]。既然是培养审美能力,其重点就在美之“审”而不在美之创(造),因而也就明确了建筑欣赏课程的培养目标不是培养设计师、实践家,而是培养鉴赏家。
作为公共选修课的建筑欣赏学生多、课时少,教师及学生均来自不同学科,给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我们必须采用一种可以明显区别于专业教学的讲授思路和教学观念,乃至具体的课堂实践互动和知识推介方式,而不能成为专业建筑教育在低水平上简单而懒惰的重复。教师必须将自己对建筑艺术的理解,以一种专家的眼光与方式告诉学生——就如同帮助学生靠近音乐经典、美术经典、书法经典、舞蹈经典、戏剧经典一样,着重在培养学生对艺术经典的感受力、分析力、观察力与把握力上。基于建筑艺术欣赏的公共选修课属性,在普及一些基本建筑学常识之外,应努力突出“选介”和“导引”的作用,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应整体把握,不宜分得太细。相比单纯的获取知识,课堂教学更应强调对获取知识方法的掌握。法国十九世纪最有影响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美到处都有,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建筑艺术形象性、自由开放性、情感体验性的特点,以美怡人、以情感人,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使学生在感受、体验建筑艺术的基础上擦亮发现美的眼睛,开启一扇观照人类文明的窗口。
三、公共艺术教育视野中《建筑艺术赏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1、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整合
如何将古今中外建筑艺术的光辉成就发掘组织为适当的教学内容,在既定的课时内,引导学生领悟建筑艺术感染力、启迪学生智慧与美感是首要的问题。对建筑艺术的欣赏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对建筑作品所蕴涵的艺术语言、艺术手法及其显示的审美追求、形成的审美价值做出符合实际的论析和判断;二是将建筑作品置于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条件、文化背景下,在艺术社会学的范畴内进行考察和评判。这两种方法分别对应着建筑作品的形式与内容这两个相互依存的重要元素,因而必须结合起来运用,但针对具体的作品应该各有侧重。从目前已有的教材来看,很多内容仅仅是专业建筑史的简化,要么只是常识介绍缺乏认识高度,要么是染有过多感性成分的“导游词”,对公共艺术教育所要求的通用性与经典性体现不够。事实上,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必过分追求面面俱到和自成严密的知识体系,而应该具有更开阔的视野。与其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只是了解一些浅显的建筑知识作为夸夸其谈的资本,还不如启发他们在某一方面有所深究,引导他们形成问题意识,进而培养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最终实现在艺术的世界中提升境界、体悟人生、圆融人格的目的。
因此,在授课内容安排上,可以采用“纵向以时间为线索,横向以文化系统为线索”的方法,将教学内容整合为若干专题,采用“案例导引+理论归纳”的模式,使各知识点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便于学生在分析、比较中整体把握。通过对古代建筑艺术(古西亚、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中国)、中世纪与近代建筑艺术(拜占庭、罗马风、哥特、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现当代建筑艺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经典作品的欣赏和解读,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理解建筑艺术的特点及其社会文化价值。结合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技术等因素的分析,加深对建筑和建筑艺术实用与审美相统一、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建筑实体与空间相融和等具体特征的理解,循序渐进地掌握中外建筑艺术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规律特点,有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思维方式、文化观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生活中提高学生的视觉审美和建筑艺术鉴赏能力,最终达到“丰富知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的目标。
2、教学方法和形式的突破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取决于对学生自身艺术潜质的激发与唤起,无论是置身科隆大教堂中所感受到的与神同在、与胡夫金字塔共处所体验到个体的渺小、被以色列大屠杀纪念馆所唤起的沉痛反思,普通人与建筑师感受的区别可能微不足道。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教”只能是一种驱动和引导。教师的任务不是单向灌输,而是根据教学大纲精心创设让学生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围绕感兴趣的主题主动学习,使他们通过自身的感知体验、资料查找、提炼整合、运用实践等一系列活动开阔视野,获得对建筑作品的理解,学会鉴赏方法,培养审美情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了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首先应该强化感知。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的基础就是感知。优秀的艺术教育对个体智力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有效提高个体的感知能力和知觉思维能力上。建筑艺术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影响人、感染人的,因此授课时一定不能流于抽象和空洞,而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直观还原艺术的鲜活形象。借助互联网(如BlackBoard网络课程平台、FTP站点等)构建开放和共享的学习资源库,结合教师的立体式讲授,将课件、图片、视频、评述等融为一体,并链接专业网站、论坛、建筑大师的博客等,使课内教学向基于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的课外学习延伸,拓宽学生的视野,形成浓厚的艺术氛围,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其次应当重视体验。无论是艺术欣赏还是审美欣赏都要经历一个意象观察、情感体验和理性悟解的过程,而情感体验是意象与情感的融会,是整个审美过程里承前启后的中心环节[4]。在体验的过程中充分驱动自身潜在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专心致志地寻覓、探索、预测、期待、欣赏和体验对象的变化与发展,最终获得对建筑作品的重新建构。这种建构自然而然的带有学生们独特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印鉴,就如同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所指出,“我们所倾听的音乐并不是听到的声音,而是由听者的想象力用各种方式加以修补过的那种声音”,欣赏者个人的联想本领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艺术作品的内容[5]。在建筑欣赏课程教学中重视体验要求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全部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同时运用想象、联想等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命题研究促进学生探究式学习。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遴选引入本地案例使教学更为生动鲜活,也使实地体验更为可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可以尝试借助网络(例如个人博客、校园BBS)等现代信息手段与学生在课外及时交流,鼓励学生的个人见解和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考核方式、评价体系的探索
公共艺术课程的考核历来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也是教学研究的热点。建筑艺术欣赏不是简单地组织学生看看图片或到此一游,让学生轻松一下、娱乐一下,而是借助建筑的视角,展现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和价值演变,开阔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的智力,在积累知识、完善观念的基础上最终提升综合素质、为人类发现和创造更多的文明和价值。因此,欣赏建筑艺术的最终目的不是“技”,而是“道”,是针对人整体素质的改变和完善。建筑艺术欣赏的考核不能简单量化成课件内容的照搬,也不应过于随意(如交一篇自选题论文),而应该探索一些有创造性的考核方式。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不能简单的考察学生学到了多少建筑学知识,更要考察他们在思想上是否受到了启发,他们在对建筑的鉴赏与解读中是否丰富了对于人生的体悟。必须以能否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和欲望、能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以及是否清晰指向全面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作为评价体系的基本支撑和核心指标。
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形式组织、考核方式探索的过程中,都应该本着轻记忆、重理解,轻结果、重互动体验的原则。不仅形式可以多样,题型可以多样,更要以“问题意识”的引导和“问题情境”的创设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刺激学生的艺术创造热情。基于此,结合公共选修课程开展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平时成绩加课程论文的考察形式。教师从不同的角度限定大概的选题范围,并给出一定的写作框架和具体要求,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例如杭州高校就可选择郭庄、竹素园等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黄龙饭店、浙江美术馆、城站火车站等现代主义建筑,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等地域主义风格,灵隐寺、基督教崇一堂等宗教建筑,以及下沙高教园的教育文化建筑等命题进行研究赏析。对于建筑艺术的欣赏不应仅仅局限于国外的、历史的、著名的作品,而忽视本土的、活着的、大量存在的建筑。本土建筑可能在艺术性和经典性上有所欠缺,但勝在便于感知和体验,有利于激发初学者的兴趣。有同学就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回顾曾引发自己兴趣和感想的建筑并对其进行分析,加深了对建筑、对文化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理解。
四、结语
在公共艺术教育已经实施多年的今天,问题已经由“是否有必要”,转变为“如何富有成效的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知识灌输”的单向度教学模式,倡导研究型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去发现,积极的参与到对建筑艺术的欣赏中去,既体验崇高、雄浑、优美,也体验曲折、辛酸,体验创造的艰辛和乐趣。由于这种体验带有相当大的主动性和开放性,学生能借此进入一个广阔的创新能力发展空间。同时,要根据社会的变化及时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不以分数来评定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发堂.建筑的美与形式的表情——评阿兰·德波顿的《幸福的建筑》[J].世界建筑, 2008(10):94~97.
[2](英)A·德波顿.冯涛 译.幸福的建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3] 陈振濂.当代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术反思、学理检验与学科构建[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2,10(1):80~86.
[4] 涂维民,刘燕平.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目标、课程改革及评价体系初探,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4,37(5):121~125.
[5] 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建筑艺术;赏析
中图分类号:TU-8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教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公共艺术教育课题(GYY201314)、浙江省2013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3074)
建筑的艺术形象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反映出其隶属社会的地域特征、经济基础、文化属性和价值取向。与绘画、音乐等其它艺术形式相比,建筑艺术更具实体感和空间感。通过对古今中外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经典建筑艺术进行分析和欣赏,能令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提高艺术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拓展知识面并能深入理解知识的内涵价值和精神,培养和发展兴趣爱好。因此,许多高校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将建筑欣赏类课程(如“建筑艺术欣赏”或“建筑赏析”等)设置为公共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
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建筑欣赏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教学内容通常都是以中外建筑史為主线、以案例分析相配合,将专业的建筑史“稀释”成公共课程。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来说,尽管以史为纲脉络清晰,但内容比较单调枯燥,理论又过于艰深晦涩,加之课时有限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教学方法上大多是以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讲授,学生上课只是被动地看和听,课堂教学往往陷入有展示无交流、有讲解无沟通的状态。由于公共选修课课时量少,大班上课,难免出现教师一带而过、学生走马观花的现象。加上较为宽松的考核方式,导致教学效率低下,难以真正起到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和艺术潜质、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因此,有必要结合建筑艺术的特点,厘清课程开设的目的,明确培养目标与教学立场,并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建筑艺术赏析》课程的教学理论和实践进行改革。
一、建筑艺术的特点
“美”是艺术中一个终极的概念,因为“美”是一切审美判断的最后结果,我们只能由其它概念得到“美”,而无法由“美”再推导出其它概念[1]。在多数人眼中,“美”首先意味着形式上的优雅和好看。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认为,建筑的形式会讲话,从而影响欣赏者的情绪和看法[2]。他在《幸福的建筑》一书中写道:“在一个案例中,平滑的曲线反映出一对相爱夫妻平和、流畅的关系,而旋转的尖刺状的图案则形象地表现出尖刻的口角以及猛力摔上的门扇,感觉宛如亲见(p88)。”德波顿不无感慨地写道:“如果说,仅仅在纸上粗率地画几根线条就能精确而且浑不费力地表达出我们的精神状况,那么整幢建筑的表意能力自然而然是数倍于此的(p88)。”这与将建筑艺术比喻为“凝固的音乐”正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般来说,古典建筑的形式美主要体现为雄浑与厚重,而现代建筑的形式则表现得更为轻盈和雅致。
事实上,“美”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概念,既可以指漂亮、好看的形式和形象(如美景、美人),也可以指善的行为(如美德、美谈);既能够描绘一种理想的状态(美梦、美味),还能够描述一种愉快的感受(美餐、美满的生活)。尽管生活中对“美”的概念使用的混乱状态容易使人产生困惑,但在那些使用的实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一种相同的或者共通的东西:对某种价值正面的、肯定的判断,并由此而导致人心理上的愉悦或者满足。因此,笼统的说,“美”是人类一种正面和肯定的价值判断。无论是欣赏古典、现代的绘画与书法作品,还是音乐、影视等艺术形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人的共鸣、陶醉和无限遐想,在审美的过程中,欣赏者获取了一种愉快的心态或者心境。对于建筑艺术欣赏来说也同样如此。“美”的感受不仅寓于建筑的形体、空间,更是蕴于深厚的人文和社会维度,尤其表现为一种综合的价值判断。帕提农神庙的典雅、哥特教堂的忘我、中国木建筑的精巧,无不集形式的优美和情感的积淀来映射建筑艺术的价值倾向。
除了固有的自然气候、材料技术,是什么原因导致功能大致相同建筑的形式呈现如此多姿多彩甚至迥异的面貌?如同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的,“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我们对建筑艺术的探讨必然离不开其所属的文化系统。建筑作为一门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物化。从罗马风和哥特式到巴洛克,再到现代“钢筋和混凝土的森林”,每个时代的建筑都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映。形式的优美作为物质表层,更为深层的是优美形式所蕴涵的意义。欧洲古典建筑的厚重是来自于对宗教或伦理意义的传递,以表达宗教氛围为首要任务,其次考虑建筑形式上的配合,甚至不惜违背结构的合理性,强调拱券、穹顶、柱式以及三段式立面;而现代建筑在多数情况下是以功能的合理为首要标准,而形式美的法则作为手段为功能服务。这些意义直接影响到对建筑的鉴赏,甚至能否定或颠覆表层的形式。德波顿认为,建筑除了向我们提供使用功能,而且能够给我们提供精神上的慰籍和某种情绪的暗示。“正如洗衣粉或一杯茶的气味可以释放出整个童年,整个文化也能从几根线条的角度中一跃而出。(p92-93)”。“当我们称赞一把椅子或是一栋房子美时,我们其实是在说我们喜欢这把椅子或这栋房子向我们暗示出来的那种生活方式(p1)。”德波顿认为建筑形式在微观上必然会向我们传达出某种情绪或者价值,而在宏观上,建筑则是时代生活方式的展现。“本质上来说,设计以及建筑作品对我们诉说的正是那种最合适在他们中间或者围绕它们展开的生活方式。它们告诉我们某些它们试图在其居住者身上鼓励并维持的情绪,它们在机械意义上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同时,还发出一种希望我们成为特定的某种人的邀请(p69)。”
建筑通常都具有某些特定的使用功能,或提供安全适用的空间,或是作为某种标志和纪念物而长久存在。同时,建筑的建造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材料、技术等),受到客观条件(地形、经济等)的限制。然而,建筑的物质性并未削弱它的艺术性,反而使它作为一种“羁绊的艺术”,更容易与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区别开来,籍由科技与艺术巧妙结合的特点,被视作人类文明中耀眼的瑰宝。 二、建筑欣赏课程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立场
作为公共选修课,建筑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对象来自各个专业各个年级,学生选课的目的不太可能是想籍此而成为专业的建筑师或规划师。更多的理由,是想试着去了解作为一门艺术的建筑,在教师的引导下去领略、体验、理解、感悟建筑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并受到精神的感染和心灵的陶冶。因为无论是从事哪一项事业,作为一个全面的综合性人才,都需要艺术审美的支撑,培养高水平的艺术鉴赏家以提高全民审美素质,这应该是普通大学生选择接受艺术课程,也是高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根本目的[3]。既然是培养审美能力,其重点就在美之“审”而不在美之创(造),因而也就明确了建筑欣赏课程的培养目标不是培养设计师、实践家,而是培养鉴赏家。
作为公共选修课的建筑欣赏学生多、课时少,教师及学生均来自不同学科,给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我们必须采用一种可以明显区别于专业教学的讲授思路和教学观念,乃至具体的课堂实践互动和知识推介方式,而不能成为专业建筑教育在低水平上简单而懒惰的重复。教师必须将自己对建筑艺术的理解,以一种专家的眼光与方式告诉学生——就如同帮助学生靠近音乐经典、美术经典、书法经典、舞蹈经典、戏剧经典一样,着重在培养学生对艺术经典的感受力、分析力、观察力与把握力上。基于建筑艺术欣赏的公共选修课属性,在普及一些基本建筑学常识之外,应努力突出“选介”和“导引”的作用,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应整体把握,不宜分得太细。相比单纯的获取知识,课堂教学更应强调对获取知识方法的掌握。法国十九世纪最有影响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美到处都有,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建筑艺术形象性、自由开放性、情感体验性的特点,以美怡人、以情感人,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使学生在感受、体验建筑艺术的基础上擦亮发现美的眼睛,开启一扇观照人类文明的窗口。
三、公共艺术教育视野中《建筑艺术赏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1、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整合
如何将古今中外建筑艺术的光辉成就发掘组织为适当的教学内容,在既定的课时内,引导学生领悟建筑艺术感染力、启迪学生智慧与美感是首要的问题。对建筑艺术的欣赏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对建筑作品所蕴涵的艺术语言、艺术手法及其显示的审美追求、形成的审美价值做出符合实际的论析和判断;二是将建筑作品置于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条件、文化背景下,在艺术社会学的范畴内进行考察和评判。这两种方法分别对应着建筑作品的形式与内容这两个相互依存的重要元素,因而必须结合起来运用,但针对具体的作品应该各有侧重。从目前已有的教材来看,很多内容仅仅是专业建筑史的简化,要么只是常识介绍缺乏认识高度,要么是染有过多感性成分的“导游词”,对公共艺术教育所要求的通用性与经典性体现不够。事实上,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必过分追求面面俱到和自成严密的知识体系,而应该具有更开阔的视野。与其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只是了解一些浅显的建筑知识作为夸夸其谈的资本,还不如启发他们在某一方面有所深究,引导他们形成问题意识,进而培养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最终实现在艺术的世界中提升境界、体悟人生、圆融人格的目的。
因此,在授课内容安排上,可以采用“纵向以时间为线索,横向以文化系统为线索”的方法,将教学内容整合为若干专题,采用“案例导引+理论归纳”的模式,使各知识点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便于学生在分析、比较中整体把握。通过对古代建筑艺术(古西亚、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中国)、中世纪与近代建筑艺术(拜占庭、罗马风、哥特、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现当代建筑艺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经典作品的欣赏和解读,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理解建筑艺术的特点及其社会文化价值。结合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技术等因素的分析,加深对建筑和建筑艺术实用与审美相统一、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建筑实体与空间相融和等具体特征的理解,循序渐进地掌握中外建筑艺术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规律特点,有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思维方式、文化观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生活中提高学生的视觉审美和建筑艺术鉴赏能力,最终达到“丰富知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的目标。
2、教学方法和形式的突破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取决于对学生自身艺术潜质的激发与唤起,无论是置身科隆大教堂中所感受到的与神同在、与胡夫金字塔共处所体验到个体的渺小、被以色列大屠杀纪念馆所唤起的沉痛反思,普通人与建筑师感受的区别可能微不足道。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教”只能是一种驱动和引导。教师的任务不是单向灌输,而是根据教学大纲精心创设让学生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围绕感兴趣的主题主动学习,使他们通过自身的感知体验、资料查找、提炼整合、运用实践等一系列活动开阔视野,获得对建筑作品的理解,学会鉴赏方法,培养审美情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了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首先应该强化感知。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的基础就是感知。优秀的艺术教育对个体智力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有效提高个体的感知能力和知觉思维能力上。建筑艺术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影响人、感染人的,因此授课时一定不能流于抽象和空洞,而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直观还原艺术的鲜活形象。借助互联网(如BlackBoard网络课程平台、FTP站点等)构建开放和共享的学习资源库,结合教师的立体式讲授,将课件、图片、视频、评述等融为一体,并链接专业网站、论坛、建筑大师的博客等,使课内教学向基于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的课外学习延伸,拓宽学生的视野,形成浓厚的艺术氛围,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其次应当重视体验。无论是艺术欣赏还是审美欣赏都要经历一个意象观察、情感体验和理性悟解的过程,而情感体验是意象与情感的融会,是整个审美过程里承前启后的中心环节[4]。在体验的过程中充分驱动自身潜在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专心致志地寻覓、探索、预测、期待、欣赏和体验对象的变化与发展,最终获得对建筑作品的重新建构。这种建构自然而然的带有学生们独特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印鉴,就如同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所指出,“我们所倾听的音乐并不是听到的声音,而是由听者的想象力用各种方式加以修补过的那种声音”,欣赏者个人的联想本领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艺术作品的内容[5]。在建筑欣赏课程教学中重视体验要求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全部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同时运用想象、联想等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命题研究促进学生探究式学习。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遴选引入本地案例使教学更为生动鲜活,也使实地体验更为可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可以尝试借助网络(例如个人博客、校园BBS)等现代信息手段与学生在课外及时交流,鼓励学生的个人见解和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考核方式、评价体系的探索
公共艺术课程的考核历来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也是教学研究的热点。建筑艺术欣赏不是简单地组织学生看看图片或到此一游,让学生轻松一下、娱乐一下,而是借助建筑的视角,展现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和价值演变,开阔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的智力,在积累知识、完善观念的基础上最终提升综合素质、为人类发现和创造更多的文明和价值。因此,欣赏建筑艺术的最终目的不是“技”,而是“道”,是针对人整体素质的改变和完善。建筑艺术欣赏的考核不能简单量化成课件内容的照搬,也不应过于随意(如交一篇自选题论文),而应该探索一些有创造性的考核方式。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不能简单的考察学生学到了多少建筑学知识,更要考察他们在思想上是否受到了启发,他们在对建筑的鉴赏与解读中是否丰富了对于人生的体悟。必须以能否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和欲望、能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以及是否清晰指向全面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作为评价体系的基本支撑和核心指标。
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形式组织、考核方式探索的过程中,都应该本着轻记忆、重理解,轻结果、重互动体验的原则。不仅形式可以多样,题型可以多样,更要以“问题意识”的引导和“问题情境”的创设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刺激学生的艺术创造热情。基于此,结合公共选修课程开展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平时成绩加课程论文的考察形式。教师从不同的角度限定大概的选题范围,并给出一定的写作框架和具体要求,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例如杭州高校就可选择郭庄、竹素园等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黄龙饭店、浙江美术馆、城站火车站等现代主义建筑,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等地域主义风格,灵隐寺、基督教崇一堂等宗教建筑,以及下沙高教园的教育文化建筑等命题进行研究赏析。对于建筑艺术的欣赏不应仅仅局限于国外的、历史的、著名的作品,而忽视本土的、活着的、大量存在的建筑。本土建筑可能在艺术性和经典性上有所欠缺,但勝在便于感知和体验,有利于激发初学者的兴趣。有同学就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回顾曾引发自己兴趣和感想的建筑并对其进行分析,加深了对建筑、对文化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理解。
四、结语
在公共艺术教育已经实施多年的今天,问题已经由“是否有必要”,转变为“如何富有成效的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知识灌输”的单向度教学模式,倡导研究型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去发现,积极的参与到对建筑艺术的欣赏中去,既体验崇高、雄浑、优美,也体验曲折、辛酸,体验创造的艰辛和乐趣。由于这种体验带有相当大的主动性和开放性,学生能借此进入一个广阔的创新能力发展空间。同时,要根据社会的变化及时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不以分数来评定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发堂.建筑的美与形式的表情——评阿兰·德波顿的《幸福的建筑》[J].世界建筑, 2008(10):94~97.
[2](英)A·德波顿.冯涛 译.幸福的建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3] 陈振濂.当代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术反思、学理检验与学科构建[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2,10(1):80~86.
[4] 涂维民,刘燕平.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目标、课程改革及评价体系初探,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4,37(5):121~125.
[5] 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