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读出语文别样风采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对课外阅读提出要求: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能形成良好的语感,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这充分显示了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地位。语文的学习,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启迪思维,增长智慧。
   一、课外阅读,不一样的阅读
   新课程标准提高了课外阅读的历史地位,这是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大幸事,但在我们当前高考指挥一切教学行动的大环境下,课外阅读却时时处处有在被人为异化和工具化的趋势。课外阅读内容的范围被规定得越来越窄,课外阅读的推荐读物已经成为学生的第二语文课本;课外阅读的教学展示越来越“别具匠心”,更像是给语文教师提供了一座“秀工场”。教育主管部门、教师乃至学生狂热追求的不是阅读过程中原本鲜活的生命的律动和体验,而只是成果的硬指标呈现;为了应对高考,美妙的课外阅读行为逐渐变成了枯燥地做课外阅读题的机械操作行为;学生的课外阅读笔记要求越来越“规范”,正逐渐沦为学生考试的“指南”和习作的“材料库”;课外阅读的评价更是纯粹变成了“勾”和“叉”。课外阅读的总趋势是:对课外阅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课外阅读的要求越来越严,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越来越低,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越来越少。现实语文教育中出现的有关课外阅读的种种怪现象着实让人焦虑。真实的、科学的课外阅读到底该是什么样子的?笔者认为,真实的、科学的课外阅读应该是有个性的阅读、快乐的阅读、自由的阅读、纯净的阅读。正所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乐在其中”才是课外阅读的最美境界。只有如此,阅读起来才会投入,才能陶醉,才能忘我。自由的阅读,是学生们的最大渴望。课外阅读应当给学生更多的、更大的自由度,让学生在书籍的海洋里自由遨游,在精神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二、课外阅读,课外的功夫
   有专家在媒体大声疾呼:让课外阅读——课外些,再课外些!这呼声呼出了课外阅读的要义在“课外”的本质属性。没有“课外”, 课外阅读就失去了活力,没有“课外” 课外阅读就失去了生命,没有“课外”,课外阅读就会变成了强制性的阅读、规定性的阅读、考评性的阅读,课外阅读就会变成课内阅读。课外阅读是不可替代的,一旦课外阅读课内化,就已经不是课外阅读了,也就失去了它的本质属性,失去了它的意义所在。关于当前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关系,有一个很好的比喻是这样说的,课内的芝麻弄成西瓜,课外的西瓜一个也没抓,把芝麻都弄成了西瓜,而课外的那么多大西瓜却一个也没有听说过、一个也没有摸过、一个也没有吃过。这不是课外阅读的悲哀吗?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课外阅读呢?1.教师要创设课外阅读条件,保证课外阅读时间。应该积极为学生创造阅读环境,让学生有书可读,让学生时时处于可阅读状态,随时可以接触到值得阅读的书籍。理想的阅读境界应该是宽松的,没有太多的精神压力和负担。教师应向学生推介读物,还要组织家长、学生互相推荐好作品,鼓励学生将课外书籍相互传阅;教师要合理分配课外作业的时间,给课外阅读留足“自留地”。2.学生要能适度超前阅读。为什么要适度超前阅读?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阅读也是同理。课外阅读也应在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前提下适度超前,这种适当增加的难度,让学生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是学生自主探索和不懈追求的原动力之一。3.呵护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2002年安徒生奖得主钱伯斯曾经说过:“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我们是否能把自己作为读者的热情传导给孩子,是否能让孩子保持阅读的激情。”对课外阅读充满浓厚的热情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最实际和最有效的推动力。只有拥有了浓厚的热情和激情,才能形成学生课外阅读的持久性,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才能发展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三、课外阅读,无尽的收获
   语文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它所关注的不应该只是学生语文知识的构建,更应该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尤其是要激发学生的精神向往。那么,课外阅读会使学生获得哪些收获呢?1.课外阅读可以弥补课内阅读内容的不足,可以巩固学生课堂内学到的各种知识,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和吸收。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2.课外阅读有利于为学生拓展眼界、开阔胸襟、陶冶性情、净化灵魂、启迪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体验其中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正直等人类永恒的普世精神,在自身和周围发掘美好、营造和谐,从中得到领悟、抚慰、联想、净化、认同和关爱,进而升华自己的人格,丰富自己的人生积累,引导自己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3.课外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精神和习惯。学校教育的最好理念应该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信息化、全方位开放的新社会的需要。课外阅读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而阅读也将伴随着学生的终身旅程。
   有人说,世界上许多最美丽的花儿,往往开放在无人知晓的地方。课外阅读的世界里,就蕴藏着许许多多最美丽的花儿。让我们都来重视并欣赏课外阅读里的那一路扑面而来的迷人奇葩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阅读是提高英语水平的阶梯。对于缺乏英语语言环境的中国人来说,阅读是掌握和记忆英语单词的最佳手段之一。死记硬背单词,不合人的识记规律,容易反复忘记。通过阅读训练,不但掌握了很多单词的正确用法,学会句子的构成,而且掌握了大量的信息,一举多得。因此阅读是学好英语的关键之一,它不仅是英语学习的手段,也是英语学习的目的。英语学得好的人,一般说来,有过相当数量的阅读经历,只有读得比较多的人,才能真正学好英语。
随着教学新理念的逐渐深入与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如何使英语教学在有限的课堂里使学生获取更多的收益?如何让英语课堂展现出它独特的语言学科的魅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英语,展示英语的交际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这是所有英语老师在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两大现实问题。我以为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个性化特点,设计贴近
本人在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逐渐感觉到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只有最大化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才能真正大面积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而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应优化课堂教学的环节,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兴趣盎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才能达到数学学习的高效。在此,笔者就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效率,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谈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