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工具已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对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主持人掌握最前沿的传媒技术、具有最先进的传媒理念,能够在各种场景情境下灵活地运用播音主持知识和技巧建立起与受众的良好沟通关系。笔者对当前播音主持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现状进行了理想的分析和思考,现阐述如下。
一、加强播音主持学科间的整合
播音与主持专业尤为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受众的良好沟通能力,这是作为一名优秀媒体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而受众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知识、文化程度和修养,这就要求学生突破学科专业限制,广泛了解和掌握不同学科基本知识。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跨学科交叉训练,借助网络上丰富的资源,整合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将选取的创作背景知识如经济、法律、医学、艺术、体育、生物、教育等与新闻新作、节目编导课程知识相融合。播音主持专业的音频、视频作品的制作过程要借助计算机技术,制作作品过程中资料的收集、背景的查询、采访对象的选择及作品创作后的展示和传播需要互联网平台,这些新媒体融合时代的特点要求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能将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术与学科知识相融合,除此以外,教师还应注意整合所传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开设项目课程。
二、创新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模式
我国传媒环境的发展趋势要求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必须转变模式,它不仅关系着我国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也影响着未来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进程和整个社会媒介环境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一)要转变单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世界进入知识时代和信息时代,单一专业型知识结构的人才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站在信息传播的最前沿,无例外的也需要具备复合型人才的素质。教师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具备综合素质对未来事业发展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地学习的自主性,使其能更为理性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以具备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播音主持人的需求。同时科学地设置课程,并根据传媒环境的变换和知识的更新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从而使播音主持专业培养出的人才符合新的传媒时代的发展要求,具备扎实的播音、主持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熟练掌握在不同场域环境下与不同层次受众进行良好沟通的技巧和能力。
(二)创新个性化培养模式
播音主持教学应重视个性化培养模式的构建,在发展学生播音主持基础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同时,一方面根据学生性格、兴趣,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前提下,基于其个性因材施教,从而在内容和种类繁多的各类播音主持工作中,使其尽快发现自己的专长,有侧重地发展自己相应的综合素质。
(三)创新播音主持教学手段
教学模式和手段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要实现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首先要从教学手段入手。播音主持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对教学硬件如电视演播室、播音教学语录室、视听教室及摄像、摄影设备、视频、音频设备要求较高,因此,应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同时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从更多渠道丰富课本知识。播音主持专业具有优厚的声像和视听技术设备,利用这一优势采取微格教学法,教师于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步骤,在讲授和训练播音发声时,教师播放示范视频资料或进行现场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其后通过回放和讨论,师生共同研究和揣摩发音技巧,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反馈训练,使学生相互学习。
三、完善播音主持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应继续加强和提高播音主持专业的实践性,具体的做法可以通过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来实现。目前的播音主持专业课程如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大众传播学、节目主持人等均安排了6至18学时的实践环节,但从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查结果来看,实践环节教学的效果还有待提高。“播音主持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只有在具体实践中才能出人才、出成果。”这是我国广播电视语言研究中心主任姚喜双曾做出的深刻评价。可见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完善对于播音主持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在多年教学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遵循播音与主持专业培养目标及实践性教学规律,本着系统性、主导性、区别性的原则,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播音与主持专业的知识具有完整的学科系统性,即在学生掌握普通话语音、播音创作基础、即兴口语表达、应用语言学、电视节目制作、新闻理论、新闻采编、传播学等专业基础课,具备基本的播音主持基本知识以后,教学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文艺作品演播、演讲与辩论等专业课程。我们要根据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专业综合知识这三大类知识的系统关系,有条理、有层次,循序渐进、循环上升的安排实践环节的内容,注意基础知识的扎实性和基础与专业知识的衔接性,有步骤、有计划的推进实践。知识模块不同,实践要求也随着转变,专业基础知识实践,强调声韵训练要精确到口腔相应部位,在专业核心知识实践环节,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新闻、文艺类、社教类文稿播读训练,创建各种话题主持场景,如新闻评论类话题,综艺娱乐类话题,财经类话题、服务类话题等等,使学生熟悉不同语境下的播音与主持技巧,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规范地、熟练地运用。专业拓展知识实践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切实接触策划、采访、编辑和节目制作过程,并在实际的场域中感受和培养自身人际沟通、引导、辩论和推广能力。
综上所述,作为传媒终端的播音主持工作需要既有高度专业素质,又有丰富知识和文化内涵的复合型人才,播音主持教学应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课程知识结构,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新媒体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一、加强播音主持学科间的整合
播音与主持专业尤为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受众的良好沟通能力,这是作为一名优秀媒体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而受众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知识、文化程度和修养,这就要求学生突破学科专业限制,广泛了解和掌握不同学科基本知识。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跨学科交叉训练,借助网络上丰富的资源,整合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将选取的创作背景知识如经济、法律、医学、艺术、体育、生物、教育等与新闻新作、节目编导课程知识相融合。播音主持专业的音频、视频作品的制作过程要借助计算机技术,制作作品过程中资料的收集、背景的查询、采访对象的选择及作品创作后的展示和传播需要互联网平台,这些新媒体融合时代的特点要求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能将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术与学科知识相融合,除此以外,教师还应注意整合所传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开设项目课程。
二、创新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模式
我国传媒环境的发展趋势要求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必须转变模式,它不仅关系着我国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也影响着未来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进程和整个社会媒介环境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一)要转变单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世界进入知识时代和信息时代,单一专业型知识结构的人才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站在信息传播的最前沿,无例外的也需要具备复合型人才的素质。教师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具备综合素质对未来事业发展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地学习的自主性,使其能更为理性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以具备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播音主持人的需求。同时科学地设置课程,并根据传媒环境的变换和知识的更新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从而使播音主持专业培养出的人才符合新的传媒时代的发展要求,具备扎实的播音、主持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熟练掌握在不同场域环境下与不同层次受众进行良好沟通的技巧和能力。
(二)创新个性化培养模式
播音主持教学应重视个性化培养模式的构建,在发展学生播音主持基础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同时,一方面根据学生性格、兴趣,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前提下,基于其个性因材施教,从而在内容和种类繁多的各类播音主持工作中,使其尽快发现自己的专长,有侧重地发展自己相应的综合素质。
(三)创新播音主持教学手段
教学模式和手段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要实现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首先要从教学手段入手。播音主持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对教学硬件如电视演播室、播音教学语录室、视听教室及摄像、摄影设备、视频、音频设备要求较高,因此,应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同时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从更多渠道丰富课本知识。播音主持专业具有优厚的声像和视听技术设备,利用这一优势采取微格教学法,教师于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步骤,在讲授和训练播音发声时,教师播放示范视频资料或进行现场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其后通过回放和讨论,师生共同研究和揣摩发音技巧,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反馈训练,使学生相互学习。
三、完善播音主持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应继续加强和提高播音主持专业的实践性,具体的做法可以通过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来实现。目前的播音主持专业课程如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大众传播学、节目主持人等均安排了6至18学时的实践环节,但从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查结果来看,实践环节教学的效果还有待提高。“播音主持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只有在具体实践中才能出人才、出成果。”这是我国广播电视语言研究中心主任姚喜双曾做出的深刻评价。可见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完善对于播音主持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在多年教学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遵循播音与主持专业培养目标及实践性教学规律,本着系统性、主导性、区别性的原则,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播音与主持专业的知识具有完整的学科系统性,即在学生掌握普通话语音、播音创作基础、即兴口语表达、应用语言学、电视节目制作、新闻理论、新闻采编、传播学等专业基础课,具备基本的播音主持基本知识以后,教学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文艺作品演播、演讲与辩论等专业课程。我们要根据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专业综合知识这三大类知识的系统关系,有条理、有层次,循序渐进、循环上升的安排实践环节的内容,注意基础知识的扎实性和基础与专业知识的衔接性,有步骤、有计划的推进实践。知识模块不同,实践要求也随着转变,专业基础知识实践,强调声韵训练要精确到口腔相应部位,在专业核心知识实践环节,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新闻、文艺类、社教类文稿播读训练,创建各种话题主持场景,如新闻评论类话题,综艺娱乐类话题,财经类话题、服务类话题等等,使学生熟悉不同语境下的播音与主持技巧,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规范地、熟练地运用。专业拓展知识实践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切实接触策划、采访、编辑和节目制作过程,并在实际的场域中感受和培养自身人际沟通、引导、辩论和推广能力。
综上所述,作为传媒终端的播音主持工作需要既有高度专业素质,又有丰富知识和文化内涵的复合型人才,播音主持教学应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课程知识结构,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新媒体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