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访谈

来源 :Q娱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mufeng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他为首登格拉斯顿伯里(Glastonbury)舞台做准备的时候,Mick Jagger与Q独家访谈,讲起了他如何依然为完美表演而努力,以及他为什么永远不会回头看。
  1971年6月,1万2千名毛发旺盛的年轻人向沃西农场聚集,他们思索着地脉,注视着年轻的David Bowie在第一届格拉斯顿伯里集市音乐节上表演(1971年的G节名为Glastonbury Fayre—格拉斯顿伯里集市)。此时,The Rolling Stones正在法国南部录制他们肮脏的摇滚杰作《Exile On Main St.》。他们刚成为避税逃亡者不久,主唱Mick Jagger刚刚在圣特罗佩迎娶了尼加拉瓜选美皇后Bianca Perez Morena De Macias。The Stones已经是世界第一的摇滚乐队,而Jagger是世界第一的摇滚明星。
  此后的42年中,Michael Eavis(G节农场主)请到了许多世界顶尖艺人为G节演出:Springsteen、U2、The Who、Jay-Z……但是世界第一却从未出现过。直到今年。年复一年,总有人在某地宣称,“The Stones要去格拉斯顿伯里了,真心的。”但是从未成真过。今年,传言都是真的。而且看起来时机刚刚好。
  “你知道,其实从来没人邀请过我们。”Jagger说,他正从洛杉矶的the Stones排练室打电话给我。真的吗?“真的。他们总说是邀请过我们了,那些G节的人,但是他们从来没真的邀请过我们。”
  他熟悉的声音让人立即想到“Jumpin’ Jack Flash”里拖长的元音。Jagger很爱笑。他幽默而极富魅力。但在谈话中,Mick爵士常常强调某些个字眼,让人联想起一个花天酒地的青少年被拷问昨晚跑哪儿玩去了的那种神态。他希望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是:他并不怎么在乎这一切。尽管你怀疑他其实特别在乎。
  当the Stones宣布将登上G节舞台时,Jagger在Twitter上请粉丝们帮助挑选演出歌单。立即涌上一大片要求,从一些不常演出的名曲,到鲜为人知的曲目,还有笑星David Walliams提出的90年代欧洲流行组合Vengaboys的歌。
  “有了Twitter,你能得到特别多的反馈,”Jagger说,“但是那种发推说歌名的人并不是普通的歌迷。不是所有人都想听冷门歌曲。不然,你就会听到大家说:我领着妹子是来听‘Honky Tonk Woman’的,别把‘Satanic Majesties’演个遍啊,多谢你了。”
  Q办公室里的投票结果是“Have You Seen Your Mother, Baby,Standing In The Shadow?”和“Emotional Rescue”。这些歌榜上有名吗?“我们排练了‘Have You Seen Your Mother’……,”他机敏地回答道,“我们没演过‘Emotional Rescue’,因为每次我一想排练这首歌,乐队的其他人都说,‘哦,这个可不怎么好’,Keith也不喜欢这首歌。”他用讽刺的语气拖着腔念着“Keith”的名字。“不过我们可以演这个。今天排练的时候我就会提起啦。”
  也许Jagger对这些点歌要求比他表现出来的要更加在意。一周之后的5月3日,The Rolling Stones在洛杉矶斯台普斯中心的演出,其间第一次表演了他们1980年排行榜前10名歌曲“Emotional Rescue”。
  今年的G节也许是他的第一次。但是Mick Jagger的两位女儿——前妻Bianca生的珠宝设计师Jade,前妻Jerry Hall生的模特Elizabeth可是音乐节的常客。“她们带着那种活动宿舍,”她们的老爸说,“超级大的帐篷。”Jagger的弟弟、音乐人Chris住在格拉斯顿伯里区域,常常像传教一样宣传音乐节。“所以我来演这个,是承受了来自家人和同辈人的巨大压力。”
  The Stones将在周六晚领衔演出,但是Jagger很确定地说自己周五就会到场。“我又没别的事做,我想跟家里人多待一会儿。会有人骚扰我吗?这取决于我去哪儿。我估计大家应该都挺放松的。”
  那么,这真是一幅动人的画面:这位世界摇滚巨星,在绿地上游荡着,听着自己的水晶球算命结果,女儿们给他当导游。倒不是说Jagger需要什么导游。“我不需要她们告诉我哪个地方比较酷,”他强调说,“我确定自己能找到更酷的地方。”
  同样地,Jagger也强调他是二战结束之后在肯特的达特福德长大的,因此对帐篷露营之类的也不陌生。“我小时候经常出去露营,”他说道,“我们家度假时都是在法国露营。我们带着烤豆子去,因为我们不信任那些花哨的外国食物。真是纯英国佬啊。”
  不过,他加入The Rolling Stones之后还去露营过吗?“去过啊,在海滩上带着孩子,”他停顿了很长时间之后回答道。哪个海滩,Mick?“好吧……加勒比海,”他大笑,“但是那儿跟布莱顿也一样啊。只是不太会有坏天气。”
  啊是的,天气。风,雨,泥。“是啊,G节确实遇到过一些坏天气,是吧?U2因为天气不好过得有点不爽,对不对?还有The Who?是不是雨下得特大?我刚跟Keith说:‘我们在英国夏天连演3个周六真是有点冒险。你想不想打个赌哪次会下雨?’”
  在G节的“首周六”之后,the Stones在伦敦海德公园还有2场演出。本文写作时,售价299英镑的普通票依然有售。在去年O2的演出中,媒体对他们最便宜的座位也要价95英镑大加指责。“哦,人们总是会抱怨的,不是吗?”Jagger争辩说,好像真在某处的某些人总会抱怨The Rolling Stones一样。
  他在O2演出的第二场里开了票价的玩笑,第一场演出超出了最晚时间限制,乐队被罚款10万英镑。“10万英镑……这才几个钱啊?”Jagger打趣地说道,“10张票钱吗?”   “你必须笑看这些事情。”他强调。在这些表演里,the Stones允许自己既怀旧又幽默。舞台后的大屏幕上放映着乐队年轻时的照片,Jagger整场的玩笑话令人惊讶地轻松。“我管那个叫我的‘单口材料’。因为这是50周年,所以我们允许自己怀旧一些,再用幽默放松一下气氛。”
  “The Stones可不是什么感伤的乐队,”他补充道,“我也不是爱怀旧的人。”对于Jagger来说,过去真的好像是另一个国度。乐评人可能会争论到底《Stick Fingers》和《Exile On Main St.》哪个更有价值,Jagger可不会。太多的怀旧就会招来他的那句口头禅:“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啦。”Jagger轻松地看待the Stones的50年,他说不记得哪首歌是在哪张专辑上了(“我面前也没有东西能查。我不想走神。”),更乐意谈今天和当下。
  The Stones之前在海德公园演出是1969年7月。那是吉他手Mick Taylor的登场秀。Taylor在70年代中期离开了乐队,取而代之的是Ronnie Wood。但是在这些周年纪念演出中,Taylor又回来几次,客串了几首歌。突然之间,Jagger听起来几乎有些伤感。“我昨天想这事来着,”他说,“在海德公园的台上转身又看到Mick Taylor,这该多奇怪啊。但是这很好。他演奏也很棒。”
  海德公园的那个下午,Jagger像天鹅般穿着一件白裙子游荡在台上。他不会再穿那件了。“那裙子给丢了。好多年前就找不见了,”他笑着说,“我为海德公园演出买了两条裙子—白的那条,还有一条橘色的。橘色的那件在克利夫兰摇滚名人堂(及博物馆),我觉得是。”
  最近几年,Jagger的女朋友,46岁的美国时尚设计师L’Wren Scott负责他的舞台服装。“我们不会因为我穿什么而吵架,”他说,“我呢……照办就是。她会照顾我。但是她不管其他人。但是有时候她确实会说,我应该……呃,试着帮帮Ronnie……”Jagger笑起来。“没。Ronnie没问题。我不想聊Ronnie的衣服。Keith有他自己的风格。他一旦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会坚持下来。他以前穿了好多动物印花啊,但是现在没了。Charlie一直都很帅气。”
  Jagger在G节和海德公园演出前的准备工作如下:“前一天晚上早点上床睡觉,差不多2点吧。第二天早晨10点起床。要是起得太早,到登台的时候就会太放松了。我有我的一套仪式。但是我的仪式都有目的。我可不像踢足球的,还得穿上自己在预选赛进了两球时候的那双袜子什么的。我给自己2个小时为表演做准备—活动好这把老嗓子,把精神和身体状态调整好。”
  不过,很少见的是,今天Jagger不会用这把69岁的老骨头进行严酷的健身锻炼。“我每周大概锻炼5天或者6天,但是也不夸张。我是在健身房和跳舞之间轮换项目,然后是短跑什么的。我是为了体力才锻炼的。”不过,一直都有很多人仰慕他的身体。最近的一次,是The Who的Pete Townshend。在他的自传《Who Am I》中,Townshend说Jagger是“唯一一个我认真考虑过上一次”的男人。他对这种关注感到荣幸吗?
  “我没看Pete的书,”他不置可否地说,“但是我在媒体上看见过这个。笑死我了。这都是传奇的一部分吧?……是的,我想是这样。真的超搞笑。你也不能用别的角度看啊。”
  Jagger似乎一直被关于他身体的私人评论包围着。不过他可能自己也不记得了,曾几何时,他的音乐、他的服装、他的爱人甚至他的生殖器(Townshend在他的书里也写到了,它又“长”又“粗”)不被公众公开猜测。尽管已经步入70岁,这位4个孩子的祖父也依然像个游牧民。当问起他在美国待的时间长还是英国待的时间长,Jagger耸耸肩,“从60年代开始我就总是到处转,美国、法国、英国……”
  前首相Margaret Thatcher去世的时候他在美国,但还是被她依然具有的影响力震撼了。“看到还有那么多人反对她什么的,依然怀有怨恨什么的,我有点惊讶。”他小心翼翼地说,真的吗?“是啊。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啦。”啊,又是这句话。
  不过,在80年代中期的矿工罢工中,Thatcher成为了许多人心目中的坏蛋,当时的Jagger和现在一样,往返奔波于美国、法国和英国之间,忙着“当”Mick Jagger。当被问到他对60年代的政治的意见时,他曾说:“无政府主义是唯一的一点点希望。”同性恋议员Tom Dirberg喜欢他,想让他加入政党。但是在此之后,Jagger就回避对党派政治发表意见。
  不过现在,他首次披露曾经与Thatcher夫人进行过几次一对一的会面。那是什么时候?“80年代或者90年代初吧。我跟她见过几次面。我不想谈我们都说了什么,尤其现在大家都在一个劲地谈着她……”
  那你能多多少少说点什么吗?很长的一段停顿之中,只有Jagger发出的嗯嗯啊啊的声音打破沉默,你可以想象他在椅子里扭来扭去。“我提醒了她初次进入政坛的努力是从达特福德开始的,那是我长大的地方,”他最后回答说,“我记得她,那时候我只有10岁左右,她在四处宣传。她当时的名字还是Margaret Roberts。”
  你喜欢她吗?“我对她的了解比较少,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他再次停顿,“我觉得她是个很奇特的政客。她很刻薄,大多数其他政客都喜欢被人爱戴。大多数人,尽管你在见到他们之前不喜欢他们,你一旦见到真人都会挺喜欢他们的—这就是他们的表演,他们需要被像我这样的人喜欢。我知道她曾经上过课,让她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刺耳,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我真的不觉得她为任何人做出了改变。”
  Jagger和其他的首相也有过“前科”。他和Richards曾在1967年Harold Wilson的任期内由于藏毒被拘留过。但是2003年,Tony Blair的任期内,他被封为爵士。这种官方态度180度的转变有多可笑Jagger也看在眼里。“但我不觉得Tony Blair为了我被封爵出了什么力,”他笑着说,“但是我姑且相信吧。之前是Harold Wilson的任期吗?我真的不觉得他跟我俩进监狱有什么关系。”   Keith Richards谈到你俩进监狱的时候总是特大义凛然。“那真没啥大义凛然的,”Jagger坚定地说,“非常可怕。但是同时,确实有时候显得很夸张很有趣。你知道,我们不是生活在警察帝国。不是所有人都反对我们。我们当时在媒体中也得到了很多支持。”
  但是问到Jagger在监狱中的第一夜是什么感觉,他轻描淡写地说,“很吓人。”他回答道,语气的意思似乎是没什么吓人的。“我们当时可能被判入狱几个月。回想起来,真是有点儿……夸张了。真的很没必要,浪费了很多人的时间和金钱。真的是挺傻的。”
  在Keith Richards的自传《Life》中,吉他手总是对主唱满腹牢骚苦水。但是,Jagger却从未回应过,即使是针对Richards最粗鲁的指责也是如此,他很少谈到私人关系。他的乐队伙伴和前女友们有时会多嘴。Jagger总是守口如瓶。他把沉默变成了一种艺术。所以毫不令人惊讶,他对当今的名人文化没什么兴趣。
  “我们已经对每个人的事情都知道得太多了,”他说,听起来有点生气,“但是我想这就是作为现代名人的一部分吧。我不理解人们为啥要发推说自己早餐吃的是啥。我不会发推说早餐吃了啥。”他为了幽默效果停顿了一下,“不过说起来,是水果和咖啡。”
  似乎现在只剩下他和David Bowie没有全盘托出了。“Bowie比我还低调,是吧?”他听起来挺高兴的,好像是托Bowie的福,他才逃过一劫。“我都根本不知道他在录专辑。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已经好几年没见他出来了。我觉得这事干得挺聪明的。”
  Jagger书写自己眼里的《Life》依然希望渺茫。“不,我还是不会写的。”他强调说,“最近还有人邀请我来着,”他曾经试着写过一次自传,但是半途而废了,“那是80年代还是90年代初来着,我曾想为了钱写一次,(其实是1983年,预付款100万英镑)我刚刚动笔,但在自己的过去里翻来找去太沮丧又太无聊了。他们想让我谈论亲近的人,披露秘密什么的。我发现自己不想这么干。所以我就停手了,把钱还了。”
  那么,你想知道,50年之后作为The Rolling Stones的成员是否容易些了?“从来都不会变容易的,”他坚持道,“你总是需要证明自己。你不能依靠自己在过去做的任何事。每次现场演出,你总是感觉自己在重新寻找方向。然后你看着Keith或者Charlie,觉得‘哦,没事’。”
  所以,这是否真的是最后一次巡演了?“我真的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实话实说。”他笑道,你意识到他的交流窗口正在缓慢地关闭。“当人们不在乎我们了再放弃?我真的不知道。我只有短期目标。我总是这样的。”
  Keith多年来都在跟药品和酒精斗争,然后告诉了全世界,Mick爵士应对作为The Rolling Stones成员的方法是在自己与世界之间树立围墙。在一个过度着迷于名人的流行文化世界里,他保护着自己的秘密,而更重要的是保存了自己的神秘感。
  工作已经完成,他回到排练室,继续“当”Mick Jagger去了,永远只考虑着当下和今天,从不考虑过去。毕竟,就像Jagger自己会说的那样,“那都是很久之前的事情啦。”
其他文献
忧郁独立摇滚人差强人意的第6张专辑  THE NATIONAL  Trouble Will Find Me  4AD,5月20日  关于布鲁克林的The National的一切都有意地在慢热中进行—从他们温柔绽放的音乐到他们2007年因发行《Boxer》受到人们关注之后的几年里已经有三张LP发行的事实都如此表明。在《Boxer》之前他们只是被参加过“All Tomorrow's Parties”音
期刊
导演:彭浩翔  主演:杜汶泽/郑中基/陈静  片长:90分钟  虽然这是一部以“低俗”自居的电影,但显然彭浩翔分明就想让观众了解他有多“不低俗”,不论是自嘲也好,嘲人也罢,根据港产片一贯的个性,非要把什么港人北上、抵制内地、国民教育强加在这部电影中,未免有点太过多虑。就当这是一次性器官们的聚会吧,《低俗喜剧》用一个落魄电影监制的经历,串起推销方案、拉投资、组团队、制作、宣传等一系列电影诞生所必经的
期刊
不是“朋克”的标签就仅仅是谩骂与躁动。过了三十而立的“反光镜”一如既往地坚持着他们的音乐之路,告诉你什么是他们所信赖的责任感与专业素质。  一个刚下完雨的北京,天还阴着,适合播放一首“还我蔚蓝”。走进东二环附近“飞行者”唱片的办公区,会议室烟雾缭绕,“反光镜”乐队的几个人刚刚开完新专辑的碰头会,讨论制作方案。  距离2010年那张EP《释你》,他们已经三年没有新专辑问世了。  坐在这样一支老牌流行
期刊
忘了那些保险广告吧,朋克之王Iggy Pop正式归来  IGGY AND THE STOOGES  Ready To Die  FATPOSSUM,4月30日  1973年有这么一张专辑问世:粗糙野蛮却好评如潮;全英最火热的摇滚明星David Bowie参与其中;它的热卖使得音乐爱好者们在恐惧中逃离唱片店;每一位未来的朋克之星及后朋明星都如获至宝,从中汲取养分。这张专辑便是Iggy And The
期刊
钟立风被称为国内最具文艺气息的民谣歌手,他的最新专辑叫《欲爱歌》,名字的灵感来自作家蒋勋的一本书。就像是他在歌词里对大师们的引经据典,从蔡明亮、塔可夫斯基、费里尼到木心再到南怀瑾,他们的言谈变成了钟立风言谈的一部分。钟立风说,读书改变了他。我们不能忽略他歌里面无法抑制的深情,他有那么多艳遇,有那么多爱吗?他的那些恋歌从哪里来?这次Q和钟立风聊了整整一个下午。他娓娓道来,向我们讲述他的过去,以及他的
期刊
居住在洛杉矶的英国民谣女歌手对爱情已经心灰意冷  LAURA MARLING  Bankrupt!  GLASSNOTE/ATLANTIC,4月22日  Laura Marling总是带着英国式的自信,貌似单薄的音乐中透着文雅的坚定。而在第4张专辑中,这样的坚韧特质变得更加明显。年仅23岁的她已想明白:现在是进军美洲的好时机。《Once I Was An Eagle》是Marling来到LA艺术区
期刊
这是一篇比较个人化的音乐节体验。  它也许不那么面面俱到,不那么揪住一支乐队的技巧  说个不停,可它激昂、真实、浪漫,并充满爱。作者说:  “我是一个北漂屌丝,并不富得流油;我的工作也很忙,  抽出一个星期去玩没准儿要遭到老板的白眼。‘以后有机会再说吧!’是多么容易的一个决定!可是后来,我想明白了:我再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年轻,像现在这样热爱音乐;以后的工作只可能比现在更忙,这种‘以后的机会’可能永
期刊
Metallica这个名字代表什么含义?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歌迷,都会有各自的理解。但对于中国摇滚乐迷来讲,Metallica这个名字,则一度就是“重金属音乐”的代名词。谁能想到他们竟然会来到中国演出。消息一出,必然一石激起千层浪。  严格地说,Metallica当然代表不了重金属音乐的全部,更不是重金属音乐的开山祖师,而只是某个时代的佼佼者。但因为时效的缘故,中国音乐市场对海外音乐最早
期刊
The Rolling Stones的乐队经理人Andrew Loog Oldham不仅仅启发了“Mick’n’Keef”(Mick和Keith)这对创作搭档,也开创了“摇摆60年代”。Andrew Perry以此文向“国王制造者”致敬。  1963年12月的一个下午,Andrew Loog Oldham与Mick Jagger同床醒来。当年4月,这位时年19岁、喜欢四处游逛的时髦青年听说了the
期刊
他们是无法无天的摇滚乐队鼻祖—追求着性、危险与公众怒火。Simon Goddard为你讲述The Rolling Stones怎么样成为从Johnny Rotten到Harry Styles中间所有人的坏榜样。  东伦敦“森林门”站罗姆福德路上有一间破烂的服务亭,Charles Keeley大部分的上班时间都待在这里,看着时钟发着愁,一直到天亮。一个3月的夜晚,刚过11点30分,一辆黑色的戴姆勒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