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第三代酒王寻找最佳发展模式

来源 :新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o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山西汾酒、泸州老窖之后成为中国第三代酒王的五粮液公司,不仅建立了针对性很强的品牌体系,近年也进行了管理模式等方面的调整,以寻找最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股改之后,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司正积极改善治理结构,为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000858)在市场上的成功可追溯到计划经济刚放开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国家放开了高档白酒的价格,实行价格双轨制。五粮液酒厂有幸可以按市场需求定价,利润由酒厂与经销商分成,由此逐步发展壮大,并培养了一批有实力的经销商,从而一跃成为继山西汾酒、泸州老窖之后的中国第三代酒王。
  
  有针对性的品牌策略
  
  五粮液公司的成功绝非偶然,除了抓住市场机遇之外,公司的营销策略也非常超前,其品牌策略就非常有特色,只是其买断品牌有些“超生”。
  五粮液公司最初只有“五粮液”、“尖 庄”“翠屏春”等三个产品类别,后来通过自身的扩充、品牌买断经营,成了庞大的晶牌体系,这些品牌都具备很强的针对性。
  “五粮液”:作为公司的主品牌酒,分两个度数夹击“茅台”酒,其中52度、39度各占销量的60%和40%, 出厂价分别为338元与268元,批发指导价分别为350元与280元。
  “五粮春”:实际是35度、45度五粮液,品质较好,开发该产品的目的当时是为了加强与同价位的“剑南春”竞争。
  “五粮醇”:实际是与“泸州老窖”特曲酒竞争。
  “金六福”、“浏阳河”等:推出这类经销商买断品牌,是为了突入湖南市场,与“酒鬼”酒竞争,目前“金六福”销量已达5万多吨,销售额20多亿元,“浏阳河”销量达4万多吨。
  
  不断探索走出调整期
  
  五粮液公司虽然连续6年蝉联“《新财富》100最有成长性上市公司”,其繁荣背后却颇多变故。我们可以把该公司最近5年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2001年到2003年春的“内部均衡”阶段,2003年春到2006年春的“权力集中”阶段,2006年春以后的“内外制衡”阶段。
  在第一阶段中,五粮液公司处于调整期。因为2001年国家对白酒消费税的改革,企业税负大幅上升,五粮液当年业绩虽然创出历史峰值,但2002年大幅下滑,之后稳步回升,2004、2005年重新回到2001年的最高水平处。这一阶段,曾造就五粮液辉煌的买断经营品牌因为庞杂混乱日益影响公司的后续发展。
  第二阶段,公司出现权力争斗、管理层变动,多头管理造成管理模式、营销政策极其不稳定。公司一方面努力清理品牌,另一方面将所有品牌划入三大事业部——主品牌事业部、自营品牌事业部、经销品牌事业部分别管理,变化最大的要数自营品牌事业部。该事业部管理十个自有品牌,以“尖庄”、“五粮醇”为主,管理模式由最初的大区制变为按省细化的小区制,再到分晶牌全国性管理。五粮液公司的解释是,第一次变化是为了能更加贴近市场,第二次变化则是因为发现大区制不利于辅品牌的发展,分品牌管理后,辅品牌也能做到由专人负责打理,有利于品牌的优胜劣汰。公司原来的1+9+8品牌体系历经变迁,最后好像干脆弃之不用了,五粮液公司称,现在不严格限定区域性品牌,品牌是区域的还是全国的完全由市场去检验,区域性品牌如果发展得好,大有机会成为全国性品牌。一切皆在摸索之中。
  
  股改后积极改善治理结构
  
  五粮液公司发展中的第二、三阶段应该以股改为分界点。股改之后,公司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变化,这包括宜宾国资委对集团进行整体考核的办法调整为对上市公司市值的考核、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盈利增长的强烈要求、管理层预期之股权激励的内在动力。具体表现为:五粮液正积极改善其信息披露质量与治理结构之不足,其中最显著的一个表现是,公司准备收购普什包装公司股权,以解决投资者质疑的关联交易问题。普什包装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主要体现在为尖庄系列酒供应PET瓶、标贴、瓶盖、防伪标签之外,它还生产塑胶,主要用于出口。
  今年初公司对高管职责进行了重新划分,总经理陈林主抓生产,副总经理刘中国主管销售,仍然具体负责主品牌事业部、经销晶牌事业部,自营品牌事业部则由朱中玉负责。五粮液公司还在销售方式上进行了调整,在过去公司把成品以成本价结算给五粮液销售公司之后,五粮液销售公司再以市场价卖给刘中国负责的五粮液进出口公司,这一策略被称为五粮液酒销售的“淡储旺出”,去年,五粮液进出口公司接过了五粮液22亿元的销售额。
  五粮液公司今年的利润增长点主要有三:一是上述普什包装公司的股权收购;二是中档酒销量的快速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今年婚庆市场的繁荣;三是低档酒的提价压量减亏,相应等于增加利润。有些遗憾的是,今年一季报显示,其高档酒业务还没有增长,不过考虑到公司去年年报称,优品率大幅上升,一级基酒较上年增长32.28%,五粮液主品牌酒仍有望再铸辉煌。
其他文献
石油、天然气与消费用燃料行业已连续4年蝉联行业成长性冠军。从国际背景看,未来一两年油价仍将处于强势上涨或高位震荡的格局;从国内政策看,2006年起政府已开始推进国内能源的价格调整,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这都将为这一行业龙头公司的业绩继续增长提供支持,其中,资源性行业的龙头企业、技术或管理较为优秀的公司都值得重点关注。  “2006年《新财富》100最有成长性上市公司”排名中,石油、天然气与消费用
期刊
上午9:30,在GSM网络覆盖的西欧某国度,你用唯一的手机批复了下属的电子邮件;晚上8:50,在CDMA网络覆盖的美国,你用同样的手机,难得清闲地在线欣赏了一部新上市的大片;次日下午6:15返回国内,还是用同样的手机,你刚用CDMA卡拨出了夫人的手机号,GSM卡就提示你有来电了……这样写意的国际商务生活是从酷派728开始的。  酷派728采用了WindowsCE操作系统和酷派风格界面,将开放性与人
期刊
跨国公司对下属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存在三大误区,其良好治理往往局限于集团总部但实践证明,下属企业治理同样重要。  大家都知道,良好的公司治理必须从组织高层做起,但对很多跨国公司而言,良好的公司治理也仅限于此一些基本的原则问题并没有在下属企业得到一致贯彻,例如为何某人在特定情况下有权作出决定,而其他人没有这个权力,或者,为何一个股东群体对公司问题有发言权,而其他群体没有。一个下属企业距离组织核心越远,
期刊
经过2004年的低迷,汽车行业2005年重现高增长,估计2006、2007年将延续这一态势,行业年均增长率将超过25%。在商用车领域,需求增长有望略高于GDP增速,由于行业集中度较高,预计优势企业2006年  业绩增长30%左右,动态市盈率为10—12倍,价值低估25%左右。在轿车领域,那些随着新品集中投放、市场份额在1—2年内快速上升的企业,  利润率仍有提升空间,业绩有望快速增长。    汽车
期刊
全球经济的强劲增长,直接拉动了钢铁产品的需求,带来了钢价的强劲反弹。受其影响,钢铁上市公司第二季度的业绩将出现环比的大幅增长。同时,在行业整合日益加速的背景下,以宝钢、鞍钢、武钢为代表的大型钢铁集团将取得优势,其对钢材价格的影响力也有望提升。  从2005年4月开始,钢材价格持续下跌,直到2006年1月才出现了持续至今的强劲反弹,这样的反弹是出于大部分人预期的。    钢价强劲反弹、上市公司业绩环
期刊
今年“《新财富》100最有成长性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正是2005年中国经济中行业增长格局的生动写照。虽然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较快、工业整体效益向好,但各行业成长的格局极不均衡,只有石油、天然气、金属与采矿、交通基本设施等顺应经济趋势的行业在分享着经济高增长的盛宴。  虽然近期密集的宏观调控引起了市场的波动,但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来自城市化加速、消费结构升级、国际产业转移等,这些因素具有较强
期刊
我们的研究显示,6年中,虽然上市公司整体保持向上的成长趋势,其成长却极不稳定:保持成长的公司基本成长率和经常性总资产回报率很少连年走高,大多数公司的成长曲线都是经历一段上升后回调,然后继续拉升。  6年来一直参与排名的公司中,基本成长率连续6年为正值即保持向上成长的公司仅占7.24%,有3年为正值的公司为数最多,但也,仅占28.42%。上市公司的高成长难以长期维系,也体现在蝉联《新财富》成长性10
期刊
3C融合的趋势下,2006—2007年将是“数字家庭”标准出台、解决方案统一、娱乐消费成长的关键时期,由此将带动全球消费电子产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高端消费电子公司将成为产业链中受惠最多的环节。国内上市公司中,军工板块、产品与公司治理升级等转型板块及在产品技术品质、细分行业方面拥有优势的公司值得关注。  今年1—4月份,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明显高出去年同期水平,全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
期刊
连续6年入选“《新财富》100最有成长性上市公司”的三爱富,是国内研发实力最强的氟化工企业,其每年的研发投入超过2000万元  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接近国外先进化212公司的水平。三爱富近年来的业绩高成长,是其以研发促进生产的集中体现。  连续6年入选“《新财富》100最有成长性上市公司”的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600636),并非无名之辈。这个由国内唯一以有机氟材料的科研、中试生产和
期刊
对优质银行的投资,在未来一年内能够获得约20%的收益,在未来3年内能够聚得50%以上的收益。看好银行板块的中长期投资价值,理由是行业的稳定成长;看好优质上市公司,理由是拨备压力减小对银行利润实现有正面作用,以及优质银行在行业改革中因战略定位更清晰而具备胜出的可能。    股份制商业银行今后3年可维持20%的利润增长    对宏观经济的判断依然是银行业判断的基础, 良好的宏观经济将继续支持银行的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