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人贵有读书求知、明理处世之志
“成龙61岁出了本自传《还没长大就老了》,他说,回顾一生,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好好读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追忆道,1955年他出生于山东的一个农村,十几岁的时候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只能辍学回家,但那时已经具备了很强的阅读能力,对读书渴望的他,最大的痛苦就是没有书读。为了读到一本书,常常要付出沉重的劳动来进行交换。简单地回顾几十年读书的过程发现,阅读对自己的人生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一次会议中,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徐雁用两个短短的小故事,开宗明义,表达了“人贵有读书求知、明理处世之志”的道理。人生在世必须汲取好书佳作中的知识芬芳来滋补精神世界,就像人体永远离不开氧气、水分、粮油、蔬果的物质滋养。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秉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读什么也能补什么”。一个人从成人到成长,再到成才,都离不开书香的翅膀。
不过,什么年龄读什么书,也要有选择性。在童年、少年时代应多读古今文学佳作,为自己的精神世界植入感悟力和想象力的智慧芯片。到了青壮年时期,则需要多读中外人物传记,传记阅读具有励志的作用,具有了解历史的作用,给人以无限启迪。徐雁教授自己就十分喜欢阅读现当代名人传记,在他15000册的藏书中,就有不少这一专题的书籍。
他说,看这些与自己的祖父母、父母辈分差不多的人物,如何应对20世纪变幻诡谲的历史风云、时代风雨和社会风浪,看他们在自己这个年龄段,都做过哪些有益无益的事,他们的人生曾经遇到过怎样的困难乃至灾厄,后来又都是怎样化险为夷的,然后在阅读过程中找到名人之所以能够站在高处、笑到最后的原因,找出自己和他们之间的差距,发现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目标。这也就要求大家在读书的同时,设身处地地体会职业、事业的不易,脚踏实地地为人、处世和做事,把自己的一技之长做实、做好、做强大。
“读一流书,做一流人。”有了一流的知识储备,在处世待人上,就会更加从容、有底气。
02与其诵经万卷,不如精读一经
“全民阅读推广人”朱永新先生曾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徐雁教授很赞同这一点,他认为,在阅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便是学会“精读一本书”。精读一本书,深深地挖掘下去,就能寻根求源,探得其中之奥妙。“这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一本书读上几百遍,将其中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血和肉,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会很有裨益。现在的我们,处于眼花缭乱的动荡思想之中,一定要有主见,不能随波逐流。”徐雁教授认为,精读一本书,一定能使人得到帮助,把它作为人生的基干,其结果必然是让人亲近万本书。
精读一本书,如同一本万利,使你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古今中外的读书方法多至数十上百种,在如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如何读书,徐雁教授主推三种读书方法,“悬疑解疑读书法”“结网式读书法”以及“提纲挈领式读书法”。
03学贵有疑
徐雁教授认为,学贵有疑,学问就是在求疑解疑中不断积累起来的,悬疑解疑读书法因此也被称为“悬测式读书法”。它有两种路径:一是在求学求未知的过程中发现疑问,于是带着求索的精神进一步阅读、思考直至恍然大悟;二是在开卷之初,先对后文描述书内情节,闭目进行一番预测猜想式的琢磨和推导,然后在实际阅读中再加以对照和修正,从而在获得真正解读的同时实现深度理解。
同时,在求解疑问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学然后知不足”的缺憾状态,这时候更广泛、更深入阅读的内在需求便油然而生,于是“结网式读书法”便浮出水面。徐雁教授说,知识似海,需求如网,借助一环扣一环的阅读,顺线摸鱼,才能在有机的学海中,不断拓展知识面,构架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学识体系,并捕获真正属于自己的心得和感悟。
然而,书富如海,如何才能有效地“化公为私”,将公共的知识、学识消化并转化成为自己的“真知”和本领?这时,“提纲挈领式读书法”便展现出了其一技之長。所谓“纲”,就是渔网的总绳;“挈”就是提起来的意思。这要求人们在读书时要善于明其宗旨,晓其大义,悉其底蕴,将一部书的要义能够简明扼要地把握住,这是一种教人把书读细、读薄,进而读“活”的方法。
责编:何建娇
“成龙61岁出了本自传《还没长大就老了》,他说,回顾一生,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好好读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追忆道,1955年他出生于山东的一个农村,十几岁的时候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只能辍学回家,但那时已经具备了很强的阅读能力,对读书渴望的他,最大的痛苦就是没有书读。为了读到一本书,常常要付出沉重的劳动来进行交换。简单地回顾几十年读书的过程发现,阅读对自己的人生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一次会议中,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徐雁用两个短短的小故事,开宗明义,表达了“人贵有读书求知、明理处世之志”的道理。人生在世必须汲取好书佳作中的知识芬芳来滋补精神世界,就像人体永远离不开氧气、水分、粮油、蔬果的物质滋养。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秉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读什么也能补什么”。一个人从成人到成长,再到成才,都离不开书香的翅膀。
不过,什么年龄读什么书,也要有选择性。在童年、少年时代应多读古今文学佳作,为自己的精神世界植入感悟力和想象力的智慧芯片。到了青壮年时期,则需要多读中外人物传记,传记阅读具有励志的作用,具有了解历史的作用,给人以无限启迪。徐雁教授自己就十分喜欢阅读现当代名人传记,在他15000册的藏书中,就有不少这一专题的书籍。
他说,看这些与自己的祖父母、父母辈分差不多的人物,如何应对20世纪变幻诡谲的历史风云、时代风雨和社会风浪,看他们在自己这个年龄段,都做过哪些有益无益的事,他们的人生曾经遇到过怎样的困难乃至灾厄,后来又都是怎样化险为夷的,然后在阅读过程中找到名人之所以能够站在高处、笑到最后的原因,找出自己和他们之间的差距,发现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目标。这也就要求大家在读书的同时,设身处地地体会职业、事业的不易,脚踏实地地为人、处世和做事,把自己的一技之长做实、做好、做强大。
“读一流书,做一流人。”有了一流的知识储备,在处世待人上,就会更加从容、有底气。
02与其诵经万卷,不如精读一经
“全民阅读推广人”朱永新先生曾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徐雁教授很赞同这一点,他认为,在阅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便是学会“精读一本书”。精读一本书,深深地挖掘下去,就能寻根求源,探得其中之奥妙。“这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一本书读上几百遍,将其中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血和肉,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会很有裨益。现在的我们,处于眼花缭乱的动荡思想之中,一定要有主见,不能随波逐流。”徐雁教授认为,精读一本书,一定能使人得到帮助,把它作为人生的基干,其结果必然是让人亲近万本书。
精读一本书,如同一本万利,使你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古今中外的读书方法多至数十上百种,在如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如何读书,徐雁教授主推三种读书方法,“悬疑解疑读书法”“结网式读书法”以及“提纲挈领式读书法”。
03学贵有疑
徐雁教授认为,学贵有疑,学问就是在求疑解疑中不断积累起来的,悬疑解疑读书法因此也被称为“悬测式读书法”。它有两种路径:一是在求学求未知的过程中发现疑问,于是带着求索的精神进一步阅读、思考直至恍然大悟;二是在开卷之初,先对后文描述书内情节,闭目进行一番预测猜想式的琢磨和推导,然后在实际阅读中再加以对照和修正,从而在获得真正解读的同时实现深度理解。
同时,在求解疑问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学然后知不足”的缺憾状态,这时候更广泛、更深入阅读的内在需求便油然而生,于是“结网式读书法”便浮出水面。徐雁教授说,知识似海,需求如网,借助一环扣一环的阅读,顺线摸鱼,才能在有机的学海中,不断拓展知识面,构架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学识体系,并捕获真正属于自己的心得和感悟。
然而,书富如海,如何才能有效地“化公为私”,将公共的知识、学识消化并转化成为自己的“真知”和本领?这时,“提纲挈领式读书法”便展现出了其一技之長。所谓“纲”,就是渔网的总绳;“挈”就是提起来的意思。这要求人们在读书时要善于明其宗旨,晓其大义,悉其底蕴,将一部书的要义能够简明扼要地把握住,这是一种教人把书读细、读薄,进而读“活”的方法。
责编:何建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