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慢慢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建筑形式,那就是装配式建筑,并且近几年,装配式建筑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种建筑形式新颖又丰富,而且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和资源与传统建筑施工相比较为节省,施工质量也能够得以保障,这是它特有的优势。本文通过简要分析这种装配式建筑,介绍它在施工技术上的特殊之处,最后总结并阐述了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施工要点;研究
引言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建筑领域也在蓬勃发展,一系列崭新的建筑方式与建筑理念层出不穷,给传统建筑工程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这对广大建筑单位来说是机遇,与此同时,社会的进步促使社会大众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对于建筑物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遮风挡雨”,而是要求其兼具实力与颜值,使建筑单位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抓住市场机遇,应对挑战,是建筑单位必须面临的话题。一方面,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设计表现出突出优势,能够显著提高施工效率以及管理水平,改进建筑物的质量;另一方面,智能化已经成为21世纪的代名词,智能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闻,而智能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则减少了对人工的需求,提高了工作速度与精度。将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化技术结合起来,无疑是建筑单位应对挑战的有力举措。
1装配式建筑是什么
现如今,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发展,城市建设中出现了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型,即预制建筑工程模型。这种建筑模型区别于传统的建筑模型,需要先将材料和设备运输到施工场地,在施工场地进行混合、浇筑、砌筑等一系列的处理流程,最后完成建筑结构的组建。这样的施工方法会使施工周期增加,并且施工过程中的工作量也会随之增加,工人数和机械设备等都会增加,继而加大了工程的成本预算。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标准比较高,因为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会使用通用的构建,对这些通用构件的质量把控、安装之后的成品效果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信息化十分明显,施工所用到的构件信息、施工过程的技术信息、施工的质量信息等信息内容都是通过网络平台汇总传输和管理的,可见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程度极高,这种管理方法也让施工过程更加的规范和科学。装配式建筑的这种预制建筑模式十分新颖,且优点很多,所以在如今的建筑行业当中,社会和有关建筑部门对这种模式的评价极高,在高呼声下,装配式建筑模式也得到了更大的推广和应用。
2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中的问题
2.1前期准备不充分
虽然有政策的加持,但是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还处于推广应用阶段,暴露了很多施工管理准备不充分的问题,主要分为技术、人力、设备几个方面。管理不完善就会对项目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缺乏预警,当问题真的出现后,也不能做出科学、合理、及时、快速的反馈,导致建筑项目质量不过关。
2.2协同作业效果较差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建造时,需要各参与方、各专业基于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进行沟通、协调,再将信息传递、分享,因此,各参与方的协同管理以及对项目信息的沟通成为重中之重。装配式建筑建造环节多,如果沟通不顺畅极有可能造成错误信息的传递或者信息的丢失,不利于建筑项目质量的整体把控。
2.3构件的生产、安装质量有待提升
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建筑的基础。其设计、生产、运输、安装各环节的质量更是关系到项目建造的整体质量。设计精准度差、预制构件尺寸不合格、运输过程有损耗、安装技术不规范,这些都会导致装配式建筑质量的下滑。因此,将多维信息技术模型BIM应用到装配式建筑中,可以大幅提高建筑质量,促进装配式建筑的精细化管理。
3装配式建筑智能施工技术在
实现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化施工技术的融合是我国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作为一项宏大的工程,要实现二者的融合绝非一日之功,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多角度切入。本文认为,推进装配式建筑智能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从如下途径入手。
3.1提高构件精准程度,确保建筑工程的连贯性
在装配式建筑中,会使用到大量构件,例如,阳台、楼梯、门窗等,在这些构件拆分的过程中,可以借助BIM技术可视化以及可模拟的优势。首先,单个外墙构件的几何属性经过可视化分析,可以对预制外墙板的类型数量进行优化,减少预制构件的类型和数量。其次,通过BIM技术精确掌握本次施工需要运用到的构件尺寸,并在已有设计模型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建筑设计,合理匹配各构件,确保建筑工程的连贯性。
3.2推进集成化,实现多方协同参与
装配式建筑会涉及多个参与方,包括供应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政府部门、业主等,各个参与方都会对建筑物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把握各方需求的基础上,达成相同的目标是影响设计施工的关键因素,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因构件不符合建筑要求、施工问题需要各方协商参与解决等问题造成工期延长的现象并不少见,生产过程一体化可以加强各方的沟通与交流,打造“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可以采用集成化交付模式,推进建筑流程稳步推移。此外,要实现应用系统一体化,包括应用系统使用单点登录、应用系统数据多应用共享、支持多参与方协同工作等。
3.3发展智能化,大量采用智能机器人
智能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借助智能分析系统进行决策,或者辅助管理者进行决策。这是因为管理者在决策时难免会受到已有经验及主观意识的影响,降低决策的科学性,但机器决策的应变性又较低,必要时需要管理者做出快速决策。②要实现对数据的收集、整合与分析,建筑工程中会产生大量數据,对数据进行分析不仅能够帮助管理者了解当前的施工全貌,而且透过数据,可以分析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引导管理者采取改进措施。对装配式建筑工程来说,保证数据精准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通过搭建BIM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等实现。③在作业层实现智能化,装配式建筑虽然减少了对人工的需求,但施工依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此,可以利用3D打印机、机器人等减少人工量。
3.4推进BIM技术,搭建信息化的施工场景
BIM技术是当前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在设计阶段,要大力发挥BIM技术的模拟特性,例如节能模拟、紧急疏散模拟、日照模拟、热能传导模拟等,科学评判建筑工程是否合理。在施工阶段,还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可视化,及时发现施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避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在后期运营阶段,还可以模拟日常紧急情况的处理方式,例如地震人员逃生模拟及消防人员疏散模拟等。
结语
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的结合可以说有着先天优势,装配式建筑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都能很好地通过BIM技术进行解决,并给出最优方案。设计、建造的高质量管理必然会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BIM平台集合的各种信息,在建筑项目的后期维护中,也会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冯晓科.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结构,2018,248(S1):663-662.
[2]殷志文.基于数字技术的砌块建筑形式建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5.
[3]伍锐.装配式建造模式下住宅项目开发成本效益分析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