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承载着丰富内涵的 “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每一个中国人民的美好夙愿与重大责任,更是当代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通过课堂教学、新媒体、社会实践等多种渠道促进“中国梦”入脑入心,“中国梦”的实现将指日可待。的路径初探
【关键词】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Abstract: bearing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is the common ideal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ealize national rich and strong, rejuvenation, people’s happiness is every good wish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he big responsibility, but also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contemporary young students. Through classroom teaching, new media, social practice and so on a variety of channels to promote the “Chinese dream” into the brain in mi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will be just around the corner.
Key words: Chinese dream;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Ideal; Belief.
一、“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于五月四日青年节,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参加主题团日活动时发表如上重要讲话,“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一)“中国梦”历经百年沧桑,沉淀丰富内涵
“中国梦”并不是国家领导人突发奇想的浪漫情怀,而追本溯源,它的诞生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而中国梦恰恰是在这片富饶的文化土壤里生根发芽的一棵树苗。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勤劳和勇敢,智慧和坚韧,早在《周易》中就得以显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今,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想达成“中国梦”就一定要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一旦與民族精神相交汇就会不断地强化团结的纽带、自立自强的动力,中国将始终欣欣向荣的开创未来。”而今,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担落在了新时期大学生肩头,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然而众擎易举,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凝成一股绳,汇成一片海,并借此使自身价值得以实现,这就是此时期的“中国梦”的诠释。
(二)“中国梦”开启崭新视角,点播创新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自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正式提出有关“中国梦”的首要理念及其指导思想。“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即生活当中常提到的理想信念。它的精神实质,就是要达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要想实现这个美好夙愿的首要条件就是必须踏上这条必经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路之所以得来不易,是因其来自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来自近代的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进程的深刻总结,来自中华民族上下5000多年悠长历史的传承文明,唯独它是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其次,除了确立方向以外,还须积极弘扬两大精神,一个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另一个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尤其当两大精神融合以后创造出的无穷精神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最为强大的支柱。最后,要团结各族人民,蕴蓄力量,万众一心,为“中国梦”的实现打下坚实而雄厚的基础。“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因而也必须牢牢依靠人民的力量才能够使之成为现实。
二、多渠道促进“中国梦”入脑入心
(一)融入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学习“中国梦”
高等学校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棒人的重要营地,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也成为了传递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的主要途径,而今“中国梦”作为新时代的新要求引起了各界人士的热议。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即时收入“中国梦”这一课题,将其贯穿到教学全过程,能够使课堂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更招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而它推进“中国梦”主题“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作用也因此得以充分发挥。
(二)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宣传“中国梦”
要想引领学生更加深层次地了解以及更加深切领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中国最崇高的追求与梦想,宣传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大力开办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会、校社联、学生社团等校园组织承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学术研讨、艺术表演、演讲比赛、体育娱乐、征文大赛、影视欣赏等等,给大学生一个可以尽情展示自己,追逐自己梦想的平台,在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也巩固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关“中国梦”的内容。其次,举办有关“中国梦”的讲座,此外还可充分利用校会、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等途径,对“中国梦”进行深入宣传,让大学生充分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的优越性。再次,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推进网络文化内容的充实与丰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得以延伸,体系得以完善。充分利用校园网,多层次进行“中国梦”的指导和教育。 (三)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营造“中国梦”
近年来新媒体迅猛发展,将其运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新媒体具备很多优点,譬如它的灵活、迅速、开放等等,能在潜移默化中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认知方式,因此高校应意识到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带给校园及学生的非凡影响。新媒体能有效地与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相结合,为他们更新了视角、方法,以及理念,激起无限创造力,使之能够更好地进行“中国梦”的学习,此外,还鼓舞着他们,让他们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去。运用新媒体这一途径来丰富和提升“中国梦”的舆论氛围,普遍利用网页、微博、微信、飞信等新媒体手段,经发帖、转载、参与讨论等方式,及时、深入地开展有关“中国梦”的政策引导和理论宣传,不断交流讨论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时效性,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导向逐步形成完善。
(四)搭建创新活动平台,实践“中国梦”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理论如果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停留在课堂上,便会使其自身价值大打折扣,而要想取得更好的成效,就必须把理论的学习与亲身的实践相结合起来。在校内,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开展“中国梦”的主题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其中,尽情施展才华,从而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增进对“中国梦”的理解认知;在校外,引导及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提前步入社会,到农村、工厂等基层部门,参加志愿者服务工作,开展社会调研等等,诸如此类的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并且让学生们能够对社会有更深入的认识,知道国家各个领域的人们都在为了圆“中国梦”而奋斗实践,进而对全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有身临其境的体会,增加对党和国家政府的信任,从而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自覺锻炼能力,增长才干,提高素质,提升品格。由此,加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使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付诸实践,贡献才智。
(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中国梦”教育
高校教师为大学生传播知识,引导学生思想进步,指导学生学习生活,如此重要的角色,一定要从各方面强化提升才有可能顺利担负起培育社会栋梁的艰巨任务。首先,一定要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这一根本任务,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中国梦”教育,使之建树正确的教育和教学观念。其次,定期组织开展政治教育测评,让学生来督促教师以改进不足,完善自我;此外,多次开展推优评先活动,汲取先进经验思想,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新层次的提升。再次,组织开展辅导员社会实践活动,并让其定期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分享工作经验,取长补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强化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督促辅导员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积极主动地关心、关爱学生,使其在学生需要帮助时能够及时提供诸如学业、心理、职业规划等辅助辅导。
参考文献:
[1]聂启元,张 建: 试论“中国梦”的时代内涵[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3-04.
[2]刘云山:推动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N].人民日报,2013-04-09.
[3]曾燕波:“中国梦”建构中的青年发展与青年责任[J].当代青年研究,2014-01-01.
[4]韩喜平,庄 洁:习近平的高等教育思想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14-12-12.
[5]刘自海: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4-02-17.
作者简介:邱绪帅(1987—),男,河南省濮阳市,教育硕士,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政治教学论。
【关键词】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Abstract: bearing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is the common ideal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ealize national rich and strong, rejuvenation, people’s happiness is every good wish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he big responsibility, but also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contemporary young students. Through classroom teaching, new media, social practice and so on a variety of channels to promote the “Chinese dream” into the brain in mi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will be just around the corner.
Key words: Chinese dream;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Ideal; Belief.
一、“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于五月四日青年节,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参加主题团日活动时发表如上重要讲话,“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一)“中国梦”历经百年沧桑,沉淀丰富内涵
“中国梦”并不是国家领导人突发奇想的浪漫情怀,而追本溯源,它的诞生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而中国梦恰恰是在这片富饶的文化土壤里生根发芽的一棵树苗。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勤劳和勇敢,智慧和坚韧,早在《周易》中就得以显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今,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想达成“中国梦”就一定要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一旦與民族精神相交汇就会不断地强化团结的纽带、自立自强的动力,中国将始终欣欣向荣的开创未来。”而今,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担落在了新时期大学生肩头,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然而众擎易举,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凝成一股绳,汇成一片海,并借此使自身价值得以实现,这就是此时期的“中国梦”的诠释。
(二)“中国梦”开启崭新视角,点播创新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自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正式提出有关“中国梦”的首要理念及其指导思想。“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即生活当中常提到的理想信念。它的精神实质,就是要达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要想实现这个美好夙愿的首要条件就是必须踏上这条必经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路之所以得来不易,是因其来自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来自近代的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进程的深刻总结,来自中华民族上下5000多年悠长历史的传承文明,唯独它是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其次,除了确立方向以外,还须积极弘扬两大精神,一个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另一个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尤其当两大精神融合以后创造出的无穷精神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最为强大的支柱。最后,要团结各族人民,蕴蓄力量,万众一心,为“中国梦”的实现打下坚实而雄厚的基础。“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因而也必须牢牢依靠人民的力量才能够使之成为现实。
二、多渠道促进“中国梦”入脑入心
(一)融入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学习“中国梦”
高等学校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棒人的重要营地,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也成为了传递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的主要途径,而今“中国梦”作为新时代的新要求引起了各界人士的热议。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即时收入“中国梦”这一课题,将其贯穿到教学全过程,能够使课堂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更招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而它推进“中国梦”主题“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作用也因此得以充分发挥。
(二)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宣传“中国梦”
要想引领学生更加深层次地了解以及更加深切领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中国最崇高的追求与梦想,宣传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大力开办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会、校社联、学生社团等校园组织承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学术研讨、艺术表演、演讲比赛、体育娱乐、征文大赛、影视欣赏等等,给大学生一个可以尽情展示自己,追逐自己梦想的平台,在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也巩固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关“中国梦”的内容。其次,举办有关“中国梦”的讲座,此外还可充分利用校会、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等途径,对“中国梦”进行深入宣传,让大学生充分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的优越性。再次,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推进网络文化内容的充实与丰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得以延伸,体系得以完善。充分利用校园网,多层次进行“中国梦”的指导和教育。 (三)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营造“中国梦”
近年来新媒体迅猛发展,将其运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新媒体具备很多优点,譬如它的灵活、迅速、开放等等,能在潜移默化中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认知方式,因此高校应意识到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带给校园及学生的非凡影响。新媒体能有效地与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相结合,为他们更新了视角、方法,以及理念,激起无限创造力,使之能够更好地进行“中国梦”的学习,此外,还鼓舞着他们,让他们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去。运用新媒体这一途径来丰富和提升“中国梦”的舆论氛围,普遍利用网页、微博、微信、飞信等新媒体手段,经发帖、转载、参与讨论等方式,及时、深入地开展有关“中国梦”的政策引导和理论宣传,不断交流讨论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时效性,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导向逐步形成完善。
(四)搭建创新活动平台,实践“中国梦”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理论如果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停留在课堂上,便会使其自身价值大打折扣,而要想取得更好的成效,就必须把理论的学习与亲身的实践相结合起来。在校内,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开展“中国梦”的主题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其中,尽情施展才华,从而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增进对“中国梦”的理解认知;在校外,引导及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提前步入社会,到农村、工厂等基层部门,参加志愿者服务工作,开展社会调研等等,诸如此类的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并且让学生们能够对社会有更深入的认识,知道国家各个领域的人们都在为了圆“中国梦”而奋斗实践,进而对全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有身临其境的体会,增加对党和国家政府的信任,从而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自覺锻炼能力,增长才干,提高素质,提升品格。由此,加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使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付诸实践,贡献才智。
(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中国梦”教育
高校教师为大学生传播知识,引导学生思想进步,指导学生学习生活,如此重要的角色,一定要从各方面强化提升才有可能顺利担负起培育社会栋梁的艰巨任务。首先,一定要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这一根本任务,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中国梦”教育,使之建树正确的教育和教学观念。其次,定期组织开展政治教育测评,让学生来督促教师以改进不足,完善自我;此外,多次开展推优评先活动,汲取先进经验思想,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新层次的提升。再次,组织开展辅导员社会实践活动,并让其定期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分享工作经验,取长补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强化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督促辅导员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积极主动地关心、关爱学生,使其在学生需要帮助时能够及时提供诸如学业、心理、职业规划等辅助辅导。
参考文献:
[1]聂启元,张 建: 试论“中国梦”的时代内涵[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3-04.
[2]刘云山:推动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N].人民日报,2013-04-09.
[3]曾燕波:“中国梦”建构中的青年发展与青年责任[J].当代青年研究,2014-01-01.
[4]韩喜平,庄 洁:习近平的高等教育思想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14-12-12.
[5]刘自海: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4-02-17.
作者简介:邱绪帅(1987—),男,河南省濮阳市,教育硕士,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政治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