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玉品人生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aot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春三月,正是外出的好时节,爱好美玉的我,每逢周末,必去古玩市场看玉—“淘”一“淘”,“赏”一“赏”。
  我之玩玉,只入不出,前些年还比较自在,因当时玉价虽已不菲,但还能接受,然而随着近年来艺术品收藏市场的火爆,玉价飞涨,于是给自己定下了只看不买的纪律。故每每手捧美玉,几番徘徊,度囊中之羞涩,回首流连再三,终顿足不顾而去。
  然“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因此偶尔还是难忍心头之好而小有所得。每得一块美玉,开头几日,总是日夜把玩,但稍过时日,亦不免束之高阁,手指间或触及,浮尘上留爪痕二三矣。
  买玉、读玉之乐虽多,感叹更多,美玉虽难求,却无法满足人心,更抵不过人的贪心与嬗变。
  反思我之藏玉,哪块玉最爱,虽可以立刻指明,然扪心自问,最爱者其实永远都是“下一块”。
  当年有好事者问时已富可敌国的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挣多少钱才够时,他回答说“还差一点点”。一个人有多少钱才够花?这问题看似简单,但回答起来,却人人不同,何故?因为人的欲望各不相同,并且会随着社会地位的改变和收入的增加而提高,且永无止境。
  美国作家H·普拉塞在他的畅销书《生活手记》中说:“不管我的经济状况有多大改善,我买不起的东西总是那么多。每当我的收入增加了,该买的东西也增加了。我总是相应地感到缺乏。我老想:要是我的收入增加到能买得起那几样我想买的东西,那我就快活了。可真等我买得起了,我发现自己仍不快活。因为从新的经济条件角度看,我又看到了一堆我所缺乏的东西。”这段话,描绘出了大多数人共有的心态。
  皇帝号称“富有四海”,应有尽有,然汉灵帝刘宏大兴土木,营建宫殿楼台,广选天下美女,皇宫佳丽多达数千,结果因钱不够花而大肆卖官;明神宗朱翊钧肆意挥霍,仅一次采办珠宝的费用,就耗银2400万两,后妃与诸子的耗费更是惊人,结果因钱不够花而派出大批太监分赴各地,大肆搜刮勒索;慈禧太后生活极其奢侈,建造庞大的园林,是她的一大爱好,结果因钱不够花而挪用海军军费……而今亦有无数人为满足那无止境的欲望而拼命捞钱,甚至于走上犯罪道路。
  说到底,都是欲望惹的祸,连帝王也不能免俗。人的欲望与人能够拥有的,其实就像两匹马,好的驭手,懂得控制欲望之马的辔头,尽可能使其随能力之马的身后缓缓而行;拙劣的驭手,则放纵欲望之马在前狂奔,使其成为脱缰的野马。两种人的结果是,前者拥有的往往不多,却很满足;后者经常拥有很多,却总为不够而痛苦。后者若想摆脱这种痛苦,恐怕只能练一练怎样驾驭自己的欲望之马了。因为想靠更多的努力去喂饱自己的欲望实如雪上加霜烈火烹油。
  想到这些,我感慨良久之后,遂将从前收藏的一块块玉翻出来,重新拂尘观看,如老友重逢,更有滋味,心境一片清凉。
其他文献
编者按:2012年12月13日下午,由《收藏界》杂志社和《西部时报》联合主办的“梁启超研究成果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著名作家、学者、梁启超研究专家解玺璋,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马勇,中国档案出版社总编宋宁华,梁启超研究专家谢晓冬,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丁,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秘书长丁春明,《收藏界》杂志社社长高玉涛,《西部时报》总编辑杨泉福,《文化纵横》杂志社编辑部主任余盛情,《西部时
期刊
清代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李鸿章(图1),是位晚清时期重要的人物。李鸿章字子黻,一字渐甫,号少荃,晚号仪叟。他所创办并主持的淮军与湘军,成为晚清政府生存的两大军事支柱;他亲手组建和开办的北洋海军与北洋水师学堂,成为中国军事近代化历程中的开拓者;他多次代表清政府,与诸列强国家开展外交活动,并签订了多个屈辱丧权的不平等条约,成为晚清外交界的代表人物;他又是晚清政府经济命脉的操控者、洋务运动的实际领
期刊
清代咸丰年间,因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入侵及国内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导致政局危机四伏,财政基本枯竭。清政府为挽救币制行将崩溃之势,而铸造咸丰大钱。当百以下称“重宝”,“咸丰重宝”又可分为当四、当五、当八、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四十、当五十,共八等。  然,咸丰钱币由于品种繁杂,多姿多彩,钱文俊美,近几年全线飘红,其中的珍稀品种,更是倍受青睐。现将自藏的一枚“咸丰重宝”背“当五十”母钱,予以介绍,供泉友
期刊
杨仲子(1885—1962年),原名杨祖锡,亦名扬子,号石冥山人、一粟翁、梦春楼主。江苏南京人。早年就读于江南格致书院,后留学法国攻读化学工程,后又去瑞士学习钢琴、音乐理论、作曲及西洋文学。归国后任北平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主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并兼任北京大学、中法大学等校的法文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是著名的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一生致力于音乐和音乐教育,建立了中国音乐教育体
期刊
青白瓷,也叫影青、隐青、映青,是宋代以景德镇窑为代表创烧的一种具有独特釉色风格的瓷器,其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泛白、白中透青。史书最早记录青白瓷者为北宋蔡襄所著的《茶录》:“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其后,许多记录青白瓷的墨迹就留在历史的长河中。如南宋赵汝适在他的《诸蕃志》中提到用瓷器贸易,在亚洲有十五个地区和国家,即现今的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等。书中笼统提到瓷器贸易
期刊
景泰蓝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品,因创始于明代景泰年间而得名。其工艺十分复杂,难度极高。本人于一九五九年去北京工艺美术学校任教后,一九六九年教师下厂去北京工艺美术厂协助设计工作。此间在珐琅车间,亲眼目睹景泰蓝珐琅制造工艺的全过程,其流程从设计开始,当时基本上以瓶罐颊中、小件出口产品为主。首先根据图纸,用铜皮手工敲打成胎型,然后用条形细铜丝掐弯成各种图案的造型,如云纹、花瓣、龙凤等;再用特殊粘合材料按铜
期刊
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镇窑烧制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并风靡国内外,至南宋时形成了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南方青白瓷系,除景德镇外,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广西等地都有烧青白釉瓷器的窑场。那么,这个庞大的窑系究竟有多大,包含哪些窑口呢?为方便喜爱青白瓷的藏友收藏研究,现将各地烧造青白釉瓷器的窑场资料加以整理,介绍于下:  一、江西  景德镇窑:在青白瓷窑系中产品质量最好的窑口。目前发现烧造青白瓷的窑场有宋代
期刊
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  2004年,我刚刚接触到铜元收藏,从普品开始,寻找各铜元局的作品,哪怕是那个局最常见的普通一员,也让它站个队,领个户头。  清代乃至民国,人们的观念里,贵州地处西南边陲,偏僻得连晚清的铜元局都未曾设立,以致在满目的晚清民国铜元阵容中,没有“黔”字号品种。但偏远的地方,易出稀奇事。  铜元的流通时代早过去,曾经铸过铜元的民国各级政府也快寿终正寝了,而在这个时候的194
期刊
7月21日,“第九届南戴河荷花艺术节暨星光大道明星走进南戴河”盛装开幕之际,“名人名画展”亦在南戴河中华荷园咏荷馆隆重举办。  荷风莲韵,翰墨飘香。一幅幅宁静致远的咏莲画,一幅幅暗香浮动的牡丹图,一幅幅惟妙惟肖的油画作品,在古典音乐的悠扬声中愈加熠熠生辉。走进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中华荷园咏荷馆,徜徉其中,时时体会到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感受,艺术之美,凝重深厚,儒雅大气,凝聚着人们对诗情画意的欣赏追求。 
期刊
“哐!底座闷哼一声,本次春拍首个一锤子买卖在贵州达成。付清26万后,某先生喜笑颜开地接过了第一件战利品—一瓶1966年产的贵州茅台。  如果仅仅从上个月许多针对性很强的报道来看,本次春拍不失为成千上万场“喜创新高”的拍卖会中的一员。实际上,精品仍是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北京荣宝,一上来就抖出了齐白石的《荷塘春秋》和张大千的《玉簪花》—两位泰斗之作品,对于每场拍卖会来说,已经是赵本山、宋祖英之于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