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意大利建筑师卡洛.斯卡帕的斯坦帕利亚基金会这一展览建筑的设计进行了介绍,并论述了斯卡帕在空间、细部、材料工艺、构筑小品等方面的设计特征,对斯卡帕融新于旧,复苏传统工艺的建筑对话方式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斯卡帕积累的设计经验对展览建筑的空间营造与细部设计探索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斯卡帕;斯坦帕利亚基金会;展览建筑;空间;细部
引言
在意大利二战后经济萧条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师卡洛.斯卡帕的建筑实践始终与历史同行,并在不佳的历史境遇下,发展出了开放而多元化的建筑语言系统。这种开放与多元是否伴随着一种根源的流失与离散?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其形式出现的历史根源是什么?观念生成的历史脉络是什么?如何去探索在这种建筑理想下,他最重要的建筑形式——展览建筑这一类型的空间营造与细部设计的奥秘?这一系列的追问,引导我们去探寻他典型的作品斯坦帕利亚基金会这一展览建筑的丰富内涵,从而去挖掘不囿于一种建筑形式的丰富的建筑设计源泉。
建筑评论家麦考尔.凯德威尔指出:“斯卡帕出生在水边,在水边成熟,在水上建造,都不是在陆地上。斯卡帕受到威尼斯的浸染,他的敏感具有水的特质。……正是在斯坦帕利亚基金会里,斯卡帕如水般的敏感达到高潮。”我们要讨论的这个作品完成于1963年,位于意大利威尼斯水城主岛上。此时的斯卡帕57岁,担任威尼斯建筑学院的教授,已经完成了卡诺瓦雕塑博物馆、奥里维蒂展览屋等重要展览建筑类的项目,同时在设计的有维罗纳古堡更新设计、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馆设计等一系列后来为他赢得盛名的展览建筑作品,此时的他已获得了奥里维蒂建筑奖,罗马国家建筑贡献奖(In-Arch),共和总统奖等表彰,这是斯卡帕设计风格最为纯熟和多产的一段时期。
这座历史建筑位于威尼斯,斯卡帕曾说“威尼斯最重要的特点是水。” 威尼斯环境特别脆弱,建城以来都必须对待泄湖洪水的问题。陆地面积的有限,面向运河或街道的建筑立面非常狭窄,因此建筑师更倾心于设计建筑物的内部;更由于建筑材料的运输代价相当昂贵,一栋建筑会被更新、扩建、修复,唯独不被允许的是拆除,建筑材料和构件总是被反复使用,于是随着时间推移,自然而然地在建筑物上留下许多清晰可读的历史遗迹。
这栋历史建筑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花园面积约800平米,建筑有四层高,历史上属于奎瑞尼.斯坦帕利亚家族。它建造于1513年至1523年,是标准威尼斯式的:四层的建筑面河有直接联系的货仓,主层平面(piano nobile)用作贸易使用,上面的几层是家庭的私密空间。在大楼后面是围墙包围的花园。奎瑞尼.斯坦帕利亚伯爵在1869年过世时,将这座继承自家族的宅邸作为艺术品的收藏馆。到1949 年,昔日的伯爵宅邸已破旧不堪,后部花园被完全遗弃,而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持续的降雨导致海水倒灌,这座建筑正位于大运河边,也常受泄湖水患侵害。斯坦帕利亚基金会委托斯卡帕修复基金会大楼。设计任务是用于开展各类小型文化活动;被洪水侵蚀废弃的房间需更新成展厅,用于会议及其他活动;重新使用花园。二年之后建造完工。
整个建筑的基座如同一个混凝土托盘,与原先的墙体分开,与普通的威尼斯建筑师视洪水为猛兽的做法不同,斯卡帕把水请进来,使潮汐的海水可以进入建筑内部,斯卡帕沿着室内空间的墙体建造了一些排水的水渠,并高于地面。不过实际的洪水超过了他所预期的最高水位,毁坏了竖向的墙板,彩色涂料上留下了水痕。尽管如此,这些受蚀的墙板也展示了这个建筑不可避免的老化,再次重申了原来设计的意向。
维托里奥指出在斯坦帕利亚基金会中:“在建筑和场所之间的深刻联系,来自于建筑物和环境之间、场所精神和场所精神的重新解释之间的一种强烈的摹仿……这个项目体现着威尼斯这个城市毫无疑问的艺术喻像”。
展览空间的序列与路径——历史感的蔓延
斯卡帕的修复工作从去除19世纪的装饰开始,加固现存墙体及对现存建筑残片的仔细清理。这些实践在四个基本点上展开:新桥(作为建筑的到达方式)、入口、柱廊及花园。斯卡帕费尽心思地设计了三条路径流线。一条是从运河进入的仪式化的方式,直接通达主展厅和花园。一条较为公共的从小桥进入门厅,再进入展厅和花园,另一条是独立的服务流线(图1)
在设计中斯卡帕保持着清晰的组织结构与秩序。平面分为一个中心区域,右翼是公共区域,左翼是服务区。其组织也描述了一种正统的四方格平面布局(第四个缺失的方形补形到入口系统处)和一个九方格(缺失的第八个和第九个方形补形到花园凸出的位置)。还有一个成双出现的方形图解在入口、展厅以及花园处若隐若现。存在着的两个方形,一个似乎是另一个的影子或者倒影,孪生的关系代替了单个地处在中心。总之,一种奇异的混乱潜伏在组织之中,似乎斯卡帕赋予了流动的液体一种固态的几何学特性。他赋予整个建筑以逻辑。斯卡帕展开的平面好像是一个坦率的男人沉默着,周围静悄悄的,允许细部来到舞台中心,任它们戏剧化地手舞足蹈或者喜剧般地搅闹。
细部与历史片段——记忆再生的种子
在斯卡帕的操作中,采集历史片段,融入细部设计是很重要的与传统建立联系的方式。在展览空间中融入丰富的细部,使细部也成为展品耐人寻味的一部分。然而它的采集不是夸大历史上的某个裝饰母题或是建筑构件,比如世博会中国馆这样,建立某种突兀的间接记忆。而是转译传统图形,这样传统图形就不再是它们原来的意义,而是转移成自身建筑中要表达的意义。这种“非指称性”的符号学方法是有别于后现代惯常的做法的,与解构也只有一步之遥。K.弗兰姆普顿指出斯卡帕的做法是一种“陌生化效果” 的绝妙手段。正如萨博尼尼在《斯卡帕作品中的过程与主题》中对斯卡帕这种对于新与旧的态度冠之于“辩证的并置”(dialectic juxtaposition)。斯卡帕正是这样在具体项目中创造细部、组织空间的。在花园中,科林斯柱头被点缀在草坪中或者水池旁,作为可供人休憩的座椅,人们经过时,目光不由自主地在那精美的卷纹与材质上流连,比仰视一座柱头看得更为深入。19世纪填充的装饰层面并没有被保留而是被打掉,露出先前的结构和肌理,使建筑的“新”与“旧”进行对话,这么做是为了确定建筑永久性和关键性的要素,恢复建筑原先被破坏的空间秩序。室内更新的材料、色彩、建构工艺是对威尼斯传统的回应,但是以一种风格派的全新艺术方式展现(图2)。门厅的铺地图案、展厅中石材包裹的暖气片,前室内的墙体柱都展示出新造型主义运动雕塑一般的美感。在楼梯处理上,保留了原有楼梯的石质踏步,将新的大理石踏面直接覆盖在原来的踏步上,所不同的是,两端与中间都设计了断口,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原有楼梯的情况。正如舍吉奥.卢斯(Sergio Los)指出这样的建筑细部与片段像文本一般“具有指示性”,让人不知不觉将注意力“聚焦于回忆和凝视”,产生对丰厚历史文化的共鸣。
结语
19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急剧地转向现代性的历史轨道,传统建筑意匠的生存状况、思考框架、文化语境以及制度背景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现代”的开端,“传统”塑造起了自我的传奇。在20世纪初,传统成为“整理国故”捍卫之物。一个世纪过去了,历经百年风雨沧桑,“传统”已成为一种乡愁,一段失落的罗曼史,一个必须寻回的家园。事实上,从晚清到“五四”,从新文化30年到新中国30年,中国现代性的历史呈现为一步步自我简化的过程。每个时代的内在丰富性与矛盾特质都在后一时代的历史叙述中被删节、被化约,这一持续的简化过程造成了一种自我阉割的“不育的现代性”。如何重返传统,又如何创生?中国建筑的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面对众多历史建筑的更新,更新可以作为实现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式,两者结合必然会给我国历史建筑的生存和发展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如何面对历史建筑的更新,使其获得时代的生命力依赖于人们对这些历史遗存的解读方式。但尊重历史、把握现在、展望未来应该是设计时一个不变的准则。希望通过斯卡帕的斯坦帕利亚基金会展览建筑设计的解读能给我们今后的实践带来新的启示和思考,将当代中国本土的建筑设计必须纳入到一个世纪的历史脉络中寻求解释,并从这些化约的叙述中夺回历史实践的丰富性。
参考文献
[1]K.弗兰姆普敦.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Marco Frascari.The Tell-the-Tale Detail.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 an anthology of architectural theory 1965~1995.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6
作者简介:
潘玥,女,1984年9月生。200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学学士;201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2011年至今上海市政总院 建筑设计师。
【关键词】斯卡帕;斯坦帕利亚基金会;展览建筑;空间;细部
引言
在意大利二战后经济萧条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师卡洛.斯卡帕的建筑实践始终与历史同行,并在不佳的历史境遇下,发展出了开放而多元化的建筑语言系统。这种开放与多元是否伴随着一种根源的流失与离散?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其形式出现的历史根源是什么?观念生成的历史脉络是什么?如何去探索在这种建筑理想下,他最重要的建筑形式——展览建筑这一类型的空间营造与细部设计的奥秘?这一系列的追问,引导我们去探寻他典型的作品斯坦帕利亚基金会这一展览建筑的丰富内涵,从而去挖掘不囿于一种建筑形式的丰富的建筑设计源泉。
建筑评论家麦考尔.凯德威尔指出:“斯卡帕出生在水边,在水边成熟,在水上建造,都不是在陆地上。斯卡帕受到威尼斯的浸染,他的敏感具有水的特质。……正是在斯坦帕利亚基金会里,斯卡帕如水般的敏感达到高潮。”我们要讨论的这个作品完成于1963年,位于意大利威尼斯水城主岛上。此时的斯卡帕57岁,担任威尼斯建筑学院的教授,已经完成了卡诺瓦雕塑博物馆、奥里维蒂展览屋等重要展览建筑类的项目,同时在设计的有维罗纳古堡更新设计、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馆设计等一系列后来为他赢得盛名的展览建筑作品,此时的他已获得了奥里维蒂建筑奖,罗马国家建筑贡献奖(In-Arch),共和总统奖等表彰,这是斯卡帕设计风格最为纯熟和多产的一段时期。
这座历史建筑位于威尼斯,斯卡帕曾说“威尼斯最重要的特点是水。” 威尼斯环境特别脆弱,建城以来都必须对待泄湖洪水的问题。陆地面积的有限,面向运河或街道的建筑立面非常狭窄,因此建筑师更倾心于设计建筑物的内部;更由于建筑材料的运输代价相当昂贵,一栋建筑会被更新、扩建、修复,唯独不被允许的是拆除,建筑材料和构件总是被反复使用,于是随着时间推移,自然而然地在建筑物上留下许多清晰可读的历史遗迹。
这栋历史建筑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花园面积约800平米,建筑有四层高,历史上属于奎瑞尼.斯坦帕利亚家族。它建造于1513年至1523年,是标准威尼斯式的:四层的建筑面河有直接联系的货仓,主层平面(piano nobile)用作贸易使用,上面的几层是家庭的私密空间。在大楼后面是围墙包围的花园。奎瑞尼.斯坦帕利亚伯爵在1869年过世时,将这座继承自家族的宅邸作为艺术品的收藏馆。到1949 年,昔日的伯爵宅邸已破旧不堪,后部花园被完全遗弃,而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持续的降雨导致海水倒灌,这座建筑正位于大运河边,也常受泄湖水患侵害。斯坦帕利亚基金会委托斯卡帕修复基金会大楼。设计任务是用于开展各类小型文化活动;被洪水侵蚀废弃的房间需更新成展厅,用于会议及其他活动;重新使用花园。二年之后建造完工。
整个建筑的基座如同一个混凝土托盘,与原先的墙体分开,与普通的威尼斯建筑师视洪水为猛兽的做法不同,斯卡帕把水请进来,使潮汐的海水可以进入建筑内部,斯卡帕沿着室内空间的墙体建造了一些排水的水渠,并高于地面。不过实际的洪水超过了他所预期的最高水位,毁坏了竖向的墙板,彩色涂料上留下了水痕。尽管如此,这些受蚀的墙板也展示了这个建筑不可避免的老化,再次重申了原来设计的意向。
维托里奥指出在斯坦帕利亚基金会中:“在建筑和场所之间的深刻联系,来自于建筑物和环境之间、场所精神和场所精神的重新解释之间的一种强烈的摹仿……这个项目体现着威尼斯这个城市毫无疑问的艺术喻像”。
展览空间的序列与路径——历史感的蔓延
斯卡帕的修复工作从去除19世纪的装饰开始,加固现存墙体及对现存建筑残片的仔细清理。这些实践在四个基本点上展开:新桥(作为建筑的到达方式)、入口、柱廊及花园。斯卡帕费尽心思地设计了三条路径流线。一条是从运河进入的仪式化的方式,直接通达主展厅和花园。一条较为公共的从小桥进入门厅,再进入展厅和花园,另一条是独立的服务流线(图1)
在设计中斯卡帕保持着清晰的组织结构与秩序。平面分为一个中心区域,右翼是公共区域,左翼是服务区。其组织也描述了一种正统的四方格平面布局(第四个缺失的方形补形到入口系统处)和一个九方格(缺失的第八个和第九个方形补形到花园凸出的位置)。还有一个成双出现的方形图解在入口、展厅以及花园处若隐若现。存在着的两个方形,一个似乎是另一个的影子或者倒影,孪生的关系代替了单个地处在中心。总之,一种奇异的混乱潜伏在组织之中,似乎斯卡帕赋予了流动的液体一种固态的几何学特性。他赋予整个建筑以逻辑。斯卡帕展开的平面好像是一个坦率的男人沉默着,周围静悄悄的,允许细部来到舞台中心,任它们戏剧化地手舞足蹈或者喜剧般地搅闹。
细部与历史片段——记忆再生的种子
在斯卡帕的操作中,采集历史片段,融入细部设计是很重要的与传统建立联系的方式。在展览空间中融入丰富的细部,使细部也成为展品耐人寻味的一部分。然而它的采集不是夸大历史上的某个裝饰母题或是建筑构件,比如世博会中国馆这样,建立某种突兀的间接记忆。而是转译传统图形,这样传统图形就不再是它们原来的意义,而是转移成自身建筑中要表达的意义。这种“非指称性”的符号学方法是有别于后现代惯常的做法的,与解构也只有一步之遥。K.弗兰姆普顿指出斯卡帕的做法是一种“陌生化效果” 的绝妙手段。正如萨博尼尼在《斯卡帕作品中的过程与主题》中对斯卡帕这种对于新与旧的态度冠之于“辩证的并置”(dialectic juxtaposition)。斯卡帕正是这样在具体项目中创造细部、组织空间的。在花园中,科林斯柱头被点缀在草坪中或者水池旁,作为可供人休憩的座椅,人们经过时,目光不由自主地在那精美的卷纹与材质上流连,比仰视一座柱头看得更为深入。19世纪填充的装饰层面并没有被保留而是被打掉,露出先前的结构和肌理,使建筑的“新”与“旧”进行对话,这么做是为了确定建筑永久性和关键性的要素,恢复建筑原先被破坏的空间秩序。室内更新的材料、色彩、建构工艺是对威尼斯传统的回应,但是以一种风格派的全新艺术方式展现(图2)。门厅的铺地图案、展厅中石材包裹的暖气片,前室内的墙体柱都展示出新造型主义运动雕塑一般的美感。在楼梯处理上,保留了原有楼梯的石质踏步,将新的大理石踏面直接覆盖在原来的踏步上,所不同的是,两端与中间都设计了断口,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原有楼梯的情况。正如舍吉奥.卢斯(Sergio Los)指出这样的建筑细部与片段像文本一般“具有指示性”,让人不知不觉将注意力“聚焦于回忆和凝视”,产生对丰厚历史文化的共鸣。
结语
19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急剧地转向现代性的历史轨道,传统建筑意匠的生存状况、思考框架、文化语境以及制度背景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现代”的开端,“传统”塑造起了自我的传奇。在20世纪初,传统成为“整理国故”捍卫之物。一个世纪过去了,历经百年风雨沧桑,“传统”已成为一种乡愁,一段失落的罗曼史,一个必须寻回的家园。事实上,从晚清到“五四”,从新文化30年到新中国30年,中国现代性的历史呈现为一步步自我简化的过程。每个时代的内在丰富性与矛盾特质都在后一时代的历史叙述中被删节、被化约,这一持续的简化过程造成了一种自我阉割的“不育的现代性”。如何重返传统,又如何创生?中国建筑的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面对众多历史建筑的更新,更新可以作为实现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式,两者结合必然会给我国历史建筑的生存和发展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如何面对历史建筑的更新,使其获得时代的生命力依赖于人们对这些历史遗存的解读方式。但尊重历史、把握现在、展望未来应该是设计时一个不变的准则。希望通过斯卡帕的斯坦帕利亚基金会展览建筑设计的解读能给我们今后的实践带来新的启示和思考,将当代中国本土的建筑设计必须纳入到一个世纪的历史脉络中寻求解释,并从这些化约的叙述中夺回历史实践的丰富性。
参考文献
[1]K.弗兰姆普敦.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Marco Frascari.The Tell-the-Tale Detail.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 an anthology of architectural theory 1965~1995.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6
作者简介:
潘玥,女,1984年9月生。200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学学士;201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2011年至今上海市政总院 建筑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