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发生因素并探讨其防治方法,为节育器异位患者的发现和治疗过程提供合理依据。
方法:根据不同的异位方式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对患者临床表现采取X线或CT检查等方式,对宫内节育器定位诊断。
结果:根据病患节育器械异位方式的不同采取相应手术方式后,均取得良好效果。
结论: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进行摘取时也要根据异位方式的不同选择较为有效的手术。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 异位 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597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512-01
在我国妇女避孕的方法中,放置宫内节育器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1]。具有操作简便、使用安全、效果显著、可逆且对使用者性生活无不良影响等优点,是一种置于子宫内部的避孕器具手段。但是,放置宫内节育器也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其中最严重的医疗器械伤害事件是宫内节育器异位,值得庆幸的是这种现象发生的概率比较低,约为0.04%[2]。宫内节育器发生异位时,会给使用者带来疼痛或出血等症状,更甚者还有可能导致异位妊娠等严重后果,给使用者机体带来重大伤害。本研究中,采取病历对照的研究方法,分析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发生因素并探讨其防治方法,为节育器异位患者的发现和治疗过程提供合理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23例,年龄23-54(31.2±6.7)岁,这些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中,产后哺乳期患者12例,经人流手术患者6例,经期过后一周内患者5例。其中,10例患者节育器部分异位宫颈或肌层,患者普遍无病痛感,节育器类型包括T、I、宫型、γ形等;5例完全异位宫颈或肌层患者,合并症包括子宫穿孔患者1例、子宫、肠穿孔患者2例,无病痛患者2例,节育器类型T形和γ形;异位至直肠子宫凹陷患者1例,患者均自感疼痛,节育器类型T形;异位至膀胱子宫凹陷患者3例,有疼痛感,节育器类型T形和I形;阔韧带患者2例,节育器类型γ形;腹腔患者2例,患者有疼痛感,节育器类型γ形和T形。
1.2 临床诊断。宫内节育器异位是指放置好后的节育器没有在原本应在的位置上,而是器械本身部分或全部镶进患者子宫部位的肌壁内,或透过子宫肌壁,到达阔韧带等部位[3]。本研究中,对患者临床表现采取X线或CT检查等方式,对宫内节育器定位诊断。
2 结果
在对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的检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异位方式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4]:腹部X光片在金属节育器的诊断上效果非常显著,但是无法对节育器进行定位;CT检查在节育器宫外异位的检查中准确率更高一些,效果优于B超检查;宫腔镜主要对宫腔情况进行检查,可以清晰观测到节育器在宫腔内的影像;借助腹腔镜可以清晰观测到患者盆腔情况和节育器异位的部位,有利于大部分由宫内异位至宫外的节育器的取出。根据病患节育器械异位方式的不同采取相应手术方式后,均取得良好效果。
3 讨论
3.1 哺乳期放置宫内节育器易引起损伤。在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患者中,大部分都是哺乳期女性,但是由于哺乳期子宫空间狭小,宫内膜比较薄弱,子宫肌组织不够强韧,很容易造成损伤。若手术医师技术不够娴熟,经验不够丰富,很可能会导致节育器异位,从而对患者机体造成伤害;除此以外,哺乳期动作会引起子宫收缩,也给宫内节育器的异位带来的更大的机率;剖腹生产者,由于未经阴道,宫颈管部位较紧,加大了节育器的放置难度,使宫颈损伤概率增大,节育器异位概率增大。多次流产者在放置节育器时更容易发生异位。
3.2 节育器形状对节育器异位的影响。宫内节育器自身的形状也会对节育器异位造成影响。如T形和γ形节育器,就会因其特殊的形状而增大节育器异位的概率。T形和γ形节育器的横臂及纵臂末端都容易穿出子宫浆膜外。如果放置的节育器过小或过大,与使用者宫腔不相符,也会造成节育器异位概率的增大。
3.3 绝经后要及时取出节育器。女性到达一定年纪就会出现绝经,绝经会引起子宫萎缩,从而无法再与之前置入的宫内节育器相符,容易导致节育器嵌入子宫肌层,对机体造成伤害,所以在绝经后6个月后,要及时将节育器取出体外。
3.4 宫内节育器异位取出。目前,在宫内节育器异位至腹腔并引发子宫穿孔现象的治疗中,有着不同的观点,争议性比较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若发生宫内节育器异位现象,应暂且不论型号或位置问题,予以及时取出。这种做法主要是基于宫内节育器异位容易导致粘连,从而引发肠梗阻或连续性痛感,更甚者还可能导致不孕。面对患者时要根据其具体临床症状确定。
4 宫内节育器异位的预防
4.1 提高技术性服务人员责任感。实施节育器放置之前,计划生育技术性服务人员要对使用者子宫具体情况有清晰的了解,子宫位置、子宫大小等。如发现子宫过于狭小,尽量使用其他方式进行避孕,等到月经复潮后在进行宫内节育器的放置;宫口处较紧时要对其进行扩张,减小对子宫肌层造成伤害的可能性,最大程度上避免机体伤害的发生。
4.2 选择合适时机放置或摘取节育器。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女性分娩后半年时间内放置宫内节育器发生节育器异位的可能性要很大程度的增高,所以,哺乳期女性放置宫内节育器应选择在产后半年以后进行。妇女绝经后,体内雌激素分泌会有所降低,导致子宫萎缩,置于宫内的节育器受压变形,嵌入子宫肌层的可能性增大,所以在绝经后,应及时取出节育器,时间以6-12个月内为最佳,因为在此时间段内雌性激素分泌水平变化较小,生殖器也未受太大影响,节育器的取出较为容易。
4.3 选择合适型号和类型的节育器。置入宫内节育器时,要根据女性自身子宫大小选择合适型号,可以降低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发生。尚且处在哺乳期的女性尽量不要选择有臂的宫内节育器,如T形或γ形,而且,置入节育器的患者尽量避免宫缩剂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侯俊芳.宫内节育器异位9例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2):106-107
[2] 屈清华.宫内节育器腹腔异位致绞窄性肠梗阻1例[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11):700
[3] 万虹,熊薇.宫内节育器异位37例临床分析[J].华西医学,2009,24(9):2400-2402
[4] 杨华.宫内节育器盆腹腔异位13例临床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杂志,2009,17(8):503-504
方法:根据不同的异位方式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对患者临床表现采取X线或CT检查等方式,对宫内节育器定位诊断。
结果:根据病患节育器械异位方式的不同采取相应手术方式后,均取得良好效果。
结论: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进行摘取时也要根据异位方式的不同选择较为有效的手术。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 异位 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597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512-01
在我国妇女避孕的方法中,放置宫内节育器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1]。具有操作简便、使用安全、效果显著、可逆且对使用者性生活无不良影响等优点,是一种置于子宫内部的避孕器具手段。但是,放置宫内节育器也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其中最严重的医疗器械伤害事件是宫内节育器异位,值得庆幸的是这种现象发生的概率比较低,约为0.04%[2]。宫内节育器发生异位时,会给使用者带来疼痛或出血等症状,更甚者还有可能导致异位妊娠等严重后果,给使用者机体带来重大伤害。本研究中,采取病历对照的研究方法,分析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发生因素并探讨其防治方法,为节育器异位患者的发现和治疗过程提供合理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23例,年龄23-54(31.2±6.7)岁,这些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中,产后哺乳期患者12例,经人流手术患者6例,经期过后一周内患者5例。其中,10例患者节育器部分异位宫颈或肌层,患者普遍无病痛感,节育器类型包括T、I、宫型、γ形等;5例完全异位宫颈或肌层患者,合并症包括子宫穿孔患者1例、子宫、肠穿孔患者2例,无病痛患者2例,节育器类型T形和γ形;异位至直肠子宫凹陷患者1例,患者均自感疼痛,节育器类型T形;异位至膀胱子宫凹陷患者3例,有疼痛感,节育器类型T形和I形;阔韧带患者2例,节育器类型γ形;腹腔患者2例,患者有疼痛感,节育器类型γ形和T形。
1.2 临床诊断。宫内节育器异位是指放置好后的节育器没有在原本应在的位置上,而是器械本身部分或全部镶进患者子宫部位的肌壁内,或透过子宫肌壁,到达阔韧带等部位[3]。本研究中,对患者临床表现采取X线或CT检查等方式,对宫内节育器定位诊断。
2 结果
在对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的检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异位方式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4]:腹部X光片在金属节育器的诊断上效果非常显著,但是无法对节育器进行定位;CT检查在节育器宫外异位的检查中准确率更高一些,效果优于B超检查;宫腔镜主要对宫腔情况进行检查,可以清晰观测到节育器在宫腔内的影像;借助腹腔镜可以清晰观测到患者盆腔情况和节育器异位的部位,有利于大部分由宫内异位至宫外的节育器的取出。根据病患节育器械异位方式的不同采取相应手术方式后,均取得良好效果。
3 讨论
3.1 哺乳期放置宫内节育器易引起损伤。在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患者中,大部分都是哺乳期女性,但是由于哺乳期子宫空间狭小,宫内膜比较薄弱,子宫肌组织不够强韧,很容易造成损伤。若手术医师技术不够娴熟,经验不够丰富,很可能会导致节育器异位,从而对患者机体造成伤害;除此以外,哺乳期动作会引起子宫收缩,也给宫内节育器的异位带来的更大的机率;剖腹生产者,由于未经阴道,宫颈管部位较紧,加大了节育器的放置难度,使宫颈损伤概率增大,节育器异位概率增大。多次流产者在放置节育器时更容易发生异位。
3.2 节育器形状对节育器异位的影响。宫内节育器自身的形状也会对节育器异位造成影响。如T形和γ形节育器,就会因其特殊的形状而增大节育器异位的概率。T形和γ形节育器的横臂及纵臂末端都容易穿出子宫浆膜外。如果放置的节育器过小或过大,与使用者宫腔不相符,也会造成节育器异位概率的增大。
3.3 绝经后要及时取出节育器。女性到达一定年纪就会出现绝经,绝经会引起子宫萎缩,从而无法再与之前置入的宫内节育器相符,容易导致节育器嵌入子宫肌层,对机体造成伤害,所以在绝经后6个月后,要及时将节育器取出体外。
3.4 宫内节育器异位取出。目前,在宫内节育器异位至腹腔并引发子宫穿孔现象的治疗中,有着不同的观点,争议性比较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若发生宫内节育器异位现象,应暂且不论型号或位置问题,予以及时取出。这种做法主要是基于宫内节育器异位容易导致粘连,从而引发肠梗阻或连续性痛感,更甚者还可能导致不孕。面对患者时要根据其具体临床症状确定。
4 宫内节育器异位的预防
4.1 提高技术性服务人员责任感。实施节育器放置之前,计划生育技术性服务人员要对使用者子宫具体情况有清晰的了解,子宫位置、子宫大小等。如发现子宫过于狭小,尽量使用其他方式进行避孕,等到月经复潮后在进行宫内节育器的放置;宫口处较紧时要对其进行扩张,减小对子宫肌层造成伤害的可能性,最大程度上避免机体伤害的发生。
4.2 选择合适时机放置或摘取节育器。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女性分娩后半年时间内放置宫内节育器发生节育器异位的可能性要很大程度的增高,所以,哺乳期女性放置宫内节育器应选择在产后半年以后进行。妇女绝经后,体内雌激素分泌会有所降低,导致子宫萎缩,置于宫内的节育器受压变形,嵌入子宫肌层的可能性增大,所以在绝经后,应及时取出节育器,时间以6-12个月内为最佳,因为在此时间段内雌性激素分泌水平变化较小,生殖器也未受太大影响,节育器的取出较为容易。
4.3 选择合适型号和类型的节育器。置入宫内节育器时,要根据女性自身子宫大小选择合适型号,可以降低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发生。尚且处在哺乳期的女性尽量不要选择有臂的宫内节育器,如T形或γ形,而且,置入节育器的患者尽量避免宫缩剂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侯俊芳.宫内节育器异位9例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2):106-107
[2] 屈清华.宫内节育器腹腔异位致绞窄性肠梗阻1例[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11):700
[3] 万虹,熊薇.宫内节育器异位37例临床分析[J].华西医学,2009,24(9):2400-2402
[4] 杨华.宫内节育器盆腹腔异位13例临床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杂志,2009,17(8):50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