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这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到的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将其写进一份国家级的纲领性文件,再次强调了“一日生活即课程”的重要性。在实施《指南》的过程中,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的理念从字面上虽已被老师们理解,但是在行为转化过程中总是不容易,要让教师的观念真正的转变为他们的自觉自发行为,什么切入点是最适应的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追问,幼儿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成人的生活与幼儿的生活有什么差别与联系呢?教师的生活与幼儿的生活有什么共同之处呢?所以,要让教师回到自己的生活世界,了解自己、反观自己,由反思自己的生活而迁移到理解幼儿的生活,这既是落实《指南》精神的起点,也是教师职业生涯的内在宿求。
于是,围绕让教师树立关注、研究自我生活的意识,并逐步落实在行为之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园本研修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第一步叙事分享:我的寻常一天
让教师任意选择个人寻常生活中的一天,叙述自己普通的生活,然后大家相互解析在这一天中,每个环节带给个人或他人的意义或价值,这些价值和意义与幼儿教育五大领域课程之间的关系。比如每天早上的如厕活动,是人的正常生理需要,更关系到每个人的身心健康,成人如此,何况幼儿,因此我们在园期间就不能限制幼儿的大小便次数和时间,当孩子不小心尿湿裤子的时候,应该宽容和安慰,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和隐私权。这样,带着自己真切感受的分享,让老师们再次对《指南》精神的理解有了结合现实生活的真实体验,将《指南》的要求与成人自己的生活对应起来理解,既直观又印象深刻。因此我们在幼儿园中更要重视一日生活各环节的重要价值,重视幼儿各类生活习惯的养成,为幼儿的终身成长奠基。
第二步角色扮演:多彩的生活
教师进行自由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日生活的重点场景,分角色进行扮演,以游戏化的方式再现生活大家感受到如果设计的活动情节或角色没有挑战性、缺乏开放性,有过多的限制性等,都会让表演者索然无味,表演起来也很无趣。如果设计的活动有兴趣,符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演者一定会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意犹未尽,表演起来是异彩纷呈、多彩多姿、百花齐放。通过自己参与游戏的扮演,大家明白了:有生命个体直接体验和参与的活动,带给个体的情感最真切,印象也最深刻,从而逐渐体会到孩子要以幼儿个体的直接感知和体验为主的学习特点。
第三步沙龙辨析:特别的我&特别的你
以沙龙的方式,让老师总结出自己最大的个人爱好,如喜欢户外活动、喜欢收藏、喜欢旅游等等,并分享自己的爱好是怎样培养起来的,在形成爱好的过程中经历的有趣的回忆、难忘的经历,以及这种爱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幸福或成功的体验,给他人带来什么好处或不便等,同时让老师们选择熟悉的同伴,说出自己眼中的同伴的特别之处,让老师们从个人爱好开始,感受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都是独特的,人与人之间都有差异,如果希望别人认可自己,先要正视这种差异,并尝试接纳自己和别人的差异。对孩子也应该如此,不能用一个标准、一把“尺子”去衡量他们,要尝试学会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为生活中的“你”和“我”都很特别,正由于这种差异,才带给大家五彩缤纷的生活,生活的过程是动态的,是前后相连的整体过程。
第四步实践探究:我的课堂我做主
从教师自己的最爱开始,进行主题教学活动设计。比如有的喜欢种植,就从班级的观察种植活动开始进行活动设计,从选择花盆、场地、到种子的选择,光线的控制、不同季节水分的掌握、到种植过程的管理等等,她们都得心应手,胸有成竹,层层递进,步步展开,带动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在老师的兴趣带动和影响下,有序开展一日活动设计。由于教师对活动的内容自己本身有兴趣,教师的个人情绪能得到充分调动,她们能将自己学习的经验进行迁移,在活动设计时的重难点把握较准确,对幼儿的兴趣和情绪更是一种正面的示范和带动。教师感受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活动才能真正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能积极向办法去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第五步迁移活动:换一种角度看孩子
在教师以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带领孩子的过程中,教师也逐渐养成眼中有孩子的意识,慢慢学会去捕捉儿童的需要,关注幼儿的一日生活,找到儿童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寻找有意义的教材生成新的主题。如有幼儿在家喜欢用微信与同伴聊天,大班老师就在幼儿园中增加了“我们的微信朋友”的内容设计,让幼儿可以通过用绘画的方式留言给自己的好朋友的方式进行,也可以用肢体比划的方式进行信息沟通,还可以建立“微信群”,邀请更多的小朋友一起参加讨论和经验分享,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中感受多种交流方式带给大家的乐趣。
通过以上五个步骤,让老师从体验自己的生活做起,到关注幼儿的生活,从教师的兴趣出发,到追随幼儿的兴趣,从关注幼儿在家的生活到关注幼儿在园的生活,逐步搭建了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的平台,让教师的行为一步一步地向《指南》的理念靠近。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追问,幼儿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成人的生活与幼儿的生活有什么差别与联系呢?教师的生活与幼儿的生活有什么共同之处呢?所以,要让教师回到自己的生活世界,了解自己、反观自己,由反思自己的生活而迁移到理解幼儿的生活,这既是落实《指南》精神的起点,也是教师职业生涯的内在宿求。
于是,围绕让教师树立关注、研究自我生活的意识,并逐步落实在行为之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园本研修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第一步叙事分享:我的寻常一天
让教师任意选择个人寻常生活中的一天,叙述自己普通的生活,然后大家相互解析在这一天中,每个环节带给个人或他人的意义或价值,这些价值和意义与幼儿教育五大领域课程之间的关系。比如每天早上的如厕活动,是人的正常生理需要,更关系到每个人的身心健康,成人如此,何况幼儿,因此我们在园期间就不能限制幼儿的大小便次数和时间,当孩子不小心尿湿裤子的时候,应该宽容和安慰,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和隐私权。这样,带着自己真切感受的分享,让老师们再次对《指南》精神的理解有了结合现实生活的真实体验,将《指南》的要求与成人自己的生活对应起来理解,既直观又印象深刻。因此我们在幼儿园中更要重视一日生活各环节的重要价值,重视幼儿各类生活习惯的养成,为幼儿的终身成长奠基。
第二步角色扮演:多彩的生活
教师进行自由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日生活的重点场景,分角色进行扮演,以游戏化的方式再现生活大家感受到如果设计的活动情节或角色没有挑战性、缺乏开放性,有过多的限制性等,都会让表演者索然无味,表演起来也很无趣。如果设计的活动有兴趣,符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演者一定会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意犹未尽,表演起来是异彩纷呈、多彩多姿、百花齐放。通过自己参与游戏的扮演,大家明白了:有生命个体直接体验和参与的活动,带给个体的情感最真切,印象也最深刻,从而逐渐体会到孩子要以幼儿个体的直接感知和体验为主的学习特点。
第三步沙龙辨析:特别的我&特别的你
以沙龙的方式,让老师总结出自己最大的个人爱好,如喜欢户外活动、喜欢收藏、喜欢旅游等等,并分享自己的爱好是怎样培养起来的,在形成爱好的过程中经历的有趣的回忆、难忘的经历,以及这种爱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幸福或成功的体验,给他人带来什么好处或不便等,同时让老师们选择熟悉的同伴,说出自己眼中的同伴的特别之处,让老师们从个人爱好开始,感受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都是独特的,人与人之间都有差异,如果希望别人认可自己,先要正视这种差异,并尝试接纳自己和别人的差异。对孩子也应该如此,不能用一个标准、一把“尺子”去衡量他们,要尝试学会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为生活中的“你”和“我”都很特别,正由于这种差异,才带给大家五彩缤纷的生活,生活的过程是动态的,是前后相连的整体过程。
第四步实践探究:我的课堂我做主
从教师自己的最爱开始,进行主题教学活动设计。比如有的喜欢种植,就从班级的观察种植活动开始进行活动设计,从选择花盆、场地、到种子的选择,光线的控制、不同季节水分的掌握、到种植过程的管理等等,她们都得心应手,胸有成竹,层层递进,步步展开,带动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在老师的兴趣带动和影响下,有序开展一日活动设计。由于教师对活动的内容自己本身有兴趣,教师的个人情绪能得到充分调动,她们能将自己学习的经验进行迁移,在活动设计时的重难点把握较准确,对幼儿的兴趣和情绪更是一种正面的示范和带动。教师感受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活动才能真正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能积极向办法去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第五步迁移活动:换一种角度看孩子
在教师以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带领孩子的过程中,教师也逐渐养成眼中有孩子的意识,慢慢学会去捕捉儿童的需要,关注幼儿的一日生活,找到儿童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寻找有意义的教材生成新的主题。如有幼儿在家喜欢用微信与同伴聊天,大班老师就在幼儿园中增加了“我们的微信朋友”的内容设计,让幼儿可以通过用绘画的方式留言给自己的好朋友的方式进行,也可以用肢体比划的方式进行信息沟通,还可以建立“微信群”,邀请更多的小朋友一起参加讨论和经验分享,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中感受多种交流方式带给大家的乐趣。
通过以上五个步骤,让老师从体验自己的生活做起,到关注幼儿的生活,从教师的兴趣出发,到追随幼儿的兴趣,从关注幼儿在家的生活到关注幼儿在园的生活,逐步搭建了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的平台,让教师的行为一步一步地向《指南》的理念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