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并在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中真正做到独立自主。翻转课堂有利于让学生明白思想品德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念。因此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中,需要提升自己翻转课堂的专业能力,为学生创建一个高效的学习课堂。
翻转课堂这一概念源于2007年的美国,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了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翻转课堂”的出现,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所谓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制作的音频、视频资料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参与同学和教师的互动活动,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最大不同体现在教学方式与师生角色的转变上,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指导者,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探究和交互学习,争取用较少的课时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翻转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兴趣。道德与法治课常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课上知识传授和课后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翻转课堂使知识的传授通过信息技术和学习资料的辅助迁移至课下,而将知识的内化置于课上,关注知识的转化与应用。翻转的关键是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亲身经历与体验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其次,翻转课堂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道德与法治课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促进心理上的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将翻转课堂应用于道德与法治课,符合初中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地安排学习时间,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形式,以及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难度,让学生有真实的存在感。可以说,“翻转课堂”本质上迎合了人性、顺应了规律,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
再次,翻转课堂有利于形成“以生为本”的学习范式。翻转课堂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彰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翻转,学生的课后时间被有效利用,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进行自主探究与学习。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中,学生可以在课前通过视频资料和“导学案”自学课文的内容,然后在课上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交互活动,体验和理解自己在学校、生活、社会上的角色与责任,实质是通过创立角色使优良品德内化的体验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以生为本”的学习范式形成。
最后,翻转课堂有利于推动教学体系走向开放。翻转课堂通过突破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打破原有封闭的教学系统和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建立起一个充满活力的、更具开放性的教学运行体系。开放意味着自由和充分的发展,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开放意味着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自我理解与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在实施过程中师生角色重定位,教师在教学中不同环节的多重身份是课堂翻转之根。在课前阶段,教师是视频的研发者和制作者。在课上阶段,教师是复习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组织者。在课后阶段,教师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反思,促进知识升华。
学生自主性的提升是课堂翻转之本。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观看视频,看完视频后,对知识掌握情况可以做教师随视频上传的测试题进行检验和巩固基本知识。
教学视频是知识传递的重要载体,客观上要求教学视频应具有以下特点:内容结构清晰、主线明确、条理清楚、要义突出、总结精当。视频制作语言优美、图像清晰,声音清楚,色彩鲜明。知识部分已经在观看视频阶段解决,课上更多的是要解决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之间合作能力、交流与表达能力、独立思考和辨析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翻转课堂中的对话更多的关注学生成长的对话和学科技能提升的对话,这样的对话有助于全面实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是高水平道德与法治课的标志。
翻转课堂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不能回避评价问题。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过程。评价不仅要教师参与,更要引入多元评价,客观立体地评价学生。教师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表现也能进行过程性评价;在评价手段上采取观察、谈话、考试等多种手段进行评价,力求客观、立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发现和肯定学生的进步,树立学生学習自信心。由于师生、生生互动的时间和空间的增加,谈话、观察、描述性评语等平时无法使用的评价方式都能实现,这些都与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上应用“翻转课堂”既符合中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实施,也满足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个性化的需求。随着中学课程创新教学改革的进一步铺开,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把“翻转课堂”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来,这必将为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领域。
【参考文献】
[1]杨伟杰.翻转课堂:转变与挑战[J].教学与管理,2013(10):93-95
[2]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6):78-83
[3]张金磊,王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50-51
[4]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18-121
[5]梁锦蓉.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13(2):74-75
翻转课堂这一概念源于2007年的美国,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了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翻转课堂”的出现,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所谓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制作的音频、视频资料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参与同学和教师的互动活动,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最大不同体现在教学方式与师生角色的转变上,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指导者,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探究和交互学习,争取用较少的课时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翻转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兴趣。道德与法治课常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课上知识传授和课后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翻转课堂使知识的传授通过信息技术和学习资料的辅助迁移至课下,而将知识的内化置于课上,关注知识的转化与应用。翻转的关键是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亲身经历与体验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其次,翻转课堂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道德与法治课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促进心理上的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将翻转课堂应用于道德与法治课,符合初中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地安排学习时间,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形式,以及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难度,让学生有真实的存在感。可以说,“翻转课堂”本质上迎合了人性、顺应了规律,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
再次,翻转课堂有利于形成“以生为本”的学习范式。翻转课堂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彰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翻转,学生的课后时间被有效利用,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进行自主探究与学习。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中,学生可以在课前通过视频资料和“导学案”自学课文的内容,然后在课上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交互活动,体验和理解自己在学校、生活、社会上的角色与责任,实质是通过创立角色使优良品德内化的体验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以生为本”的学习范式形成。
最后,翻转课堂有利于推动教学体系走向开放。翻转课堂通过突破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打破原有封闭的教学系统和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建立起一个充满活力的、更具开放性的教学运行体系。开放意味着自由和充分的发展,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开放意味着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自我理解与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在实施过程中师生角色重定位,教师在教学中不同环节的多重身份是课堂翻转之根。在课前阶段,教师是视频的研发者和制作者。在课上阶段,教师是复习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组织者。在课后阶段,教师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反思,促进知识升华。
学生自主性的提升是课堂翻转之本。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观看视频,看完视频后,对知识掌握情况可以做教师随视频上传的测试题进行检验和巩固基本知识。
教学视频是知识传递的重要载体,客观上要求教学视频应具有以下特点:内容结构清晰、主线明确、条理清楚、要义突出、总结精当。视频制作语言优美、图像清晰,声音清楚,色彩鲜明。知识部分已经在观看视频阶段解决,课上更多的是要解决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之间合作能力、交流与表达能力、独立思考和辨析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翻转课堂中的对话更多的关注学生成长的对话和学科技能提升的对话,这样的对话有助于全面实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是高水平道德与法治课的标志。
翻转课堂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不能回避评价问题。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过程。评价不仅要教师参与,更要引入多元评价,客观立体地评价学生。教师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表现也能进行过程性评价;在评价手段上采取观察、谈话、考试等多种手段进行评价,力求客观、立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发现和肯定学生的进步,树立学生学習自信心。由于师生、生生互动的时间和空间的增加,谈话、观察、描述性评语等平时无法使用的评价方式都能实现,这些都与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上应用“翻转课堂”既符合中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实施,也满足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个性化的需求。随着中学课程创新教学改革的进一步铺开,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把“翻转课堂”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来,这必将为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领域。
【参考文献】
[1]杨伟杰.翻转课堂:转变与挑战[J].教学与管理,2013(10):93-95
[2]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6):78-83
[3]张金磊,王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50-51
[4]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18-121
[5]梁锦蓉.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13(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