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铂对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injie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顺铂对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化疗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实验研究.采用原代培养的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用特定时间下(72 h)不同浓度(100.00、10.00、1.00、0.10、0.01 mg/L)以及特定浓度下(10 mg/L)不同时间(96、72、48、24、12 h)的端粒酶抑制剂顺铂作用于黑色素瘤细胞,以生理盐水作用于细胞为空白对照组,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变化.各组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细胞抑制率与端粒酶活性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随着顺铂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中端粒酶活性逐渐下降,在药物浓度>0.10 mg/L及作用时间达到24 h后,其活性出现大幅度下降,随后出现细胞抑制率明显升高,与端粒酶活性下降呈负相关(r=-0.900,P=0.037),但前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结论 顺铂作为一种端粒酶抑制剂,可有效降低体外培养的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并造成细胞死亡.(中华眼科杂志,2008,44:705-710)

其他文献
重复癌又名多原发癌,是指同一患者单个或多个器官组织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发性恶性肿瘤,重复癌较多见于消化道、头颈部等<'[1-4]>,其发病率约占恶性肿瘤患者总数的0.4%~10.7%<'[5]>.1879年由Billroth首先报道<'[6]>.眼部合并其他脏器恶性肿瘤较为少见,易误诊为转移癌而放弃治疗.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眼科曾遇到两例,现报道如下。
期刊
期刊
期刊
由美国眼科学会、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及亚洲太平洋地区白内障屈光手术学会联合举办的2007美国眼科学会/国际屈光手术协会会议暨第九届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学组和2007屈光学组学术大会于2007年5月25至2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此次大会由美国眼科学会Ronald R.Krueger和我国赵家良教授共同主持,来自世界各地的600余名眼科医师参加了会议。会议主题是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和屈光手术。
博士伦新产品发布会于2007年11月11日在成都举行。在本次会议上,美国博士伦眼科手术产品公司力推经采纳全球手术专家长达2年的临床经验和诸多建议、以Hansatome为设计平台而研发的Zyoptix XP角膜板层刀,着重强调其“超凡精确、超级可靠、超值实用”的特点。陆文秀、王铮、Arthur Cheng(中国香港)等知名专家与来自全国的眼科医师探讨了使用Zyoptix XP角膜板层刀的临床体会与经
期刊
期刊
青光眼是一种视神经病变,了解青光眼性视乳头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的改变特征,对青光眼特别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随诊观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新的影像学检查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青光眼的诊断方面,似乎成为重要而不可缺少的辅助诊断工具.然而新近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新方法并非优于医师对视乳头和视乳头周围RNFL的直接观察和评价。
期刊
目的 观察摆动模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59例(659只眼),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摆动模式组(317只眼)与对照组(342只眼).两组患者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记录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白内障核硬度分级(Emery分级)、术中有效超声时间(EPT)、实际超声能量(AP).术后第1天和第7天检查角膜水肿程度和BCVA.两组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是成年时期最常见的眼眶原发性良性肿瘤,发病率占眼眶肿瘤的14.5%~21.3%.随着现代影像学的不断发展,超声、CT及MRI等检查成为诊断眼眶病的主要手段,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定性诊断准确率接近100%,并能够对肿瘤进行准确的定位,而且可正确的估计肿瘤有无明显粘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