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通过多种途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来完成。思想品德课只是诸多途径中的一种,它不应封闭地、孤立地进行,本文试就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构建“三位一体”化的教学机制,以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效,从而实现育人目的。
关键词:思想品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实践;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6-017-1
一、学校教育——思想道德观的形成
1.故事启发,感知内容
小学生不仅喜欢听故事,而且愿意模仿故事中的人物,正如列宁说过:“爱听美妙的故事是少年儿童的天性。”因此,运用故事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是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如在教学《同情帮助残疾人》中,我首先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借助教学录象,把三(一)班护盲小组帮助残疾人的故事放给学生听,帮助学生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中有许多困难,需要同情和帮助,从而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使关心帮助残疾人成为社会新风尚。
2.模拟表演,创设情境
以表演的形式,由几个学生按照本课的教学要求,用语言动作和表情,模拟角色形象或表演故事的主要情节,体现本课道德认识或行为要求,这种教学形式新颖、活泼有趣,易于触动学生的真情实感,加深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在快乐中自然地受到熏陶、感染,接受教育。
3.榜样分析,导之以行
根据教育目的和要求,运用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教育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小学生,由于模仿性强,榜样对于他们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通过对道德榜样的分析,可以把抽象的道德标准具体化,易于儿童理解和接受,对他们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具有明显的促进、陶冶和导向作用。在教学《同情帮助残疾人》一课中,我用多媒体手段出示了“护盲小组”“红领巾行动”的录象片段及两幅感人的画面,然后提出问题进行谈话,在深入谈话过程中,揭示了榜样人物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学习课文,讲明道理后,我继续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熟悉的、身边的榜样,先请本校在热情帮助残疾人方面堪为人表的高年级学生,介紹自己是怎样帮助身边的残疾人的,让学生从榜样中受到启发教育。
二、家庭教育——思想道德观的强化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育人工程,如果单凭学校教育这单一的教学途径,教育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势单力薄,学生的思想也往往只停留在道德认识的层面上,没有深化影响到道德行为中去,思品教育的效果也就会明显削弱。因此,为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得到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发挥家庭教育对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同情帮助残疾人》一课中,我利用家校联系卡及家访的形式,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及思想状况。当了解到大多学生身上都普遍潜伏着一种独生子女特有的性格,自私、冷漠,只会接受爱不会付出爱后,我因势利导,针对现状向家长介绍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求,并争取到家长的合作,从培养孩子关心身边的人做起,在思想教育的同时,指导学生的行为,学生在关心长辈,关心他人中学会了爱,同时也可以让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制定一系列“培养爱心与同情心”的计划,如每天在家做多少件关心他人的事,一定时期作一次总结,通过家长的思想教育达到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巩固,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如此实施,家庭教育就为学校教育提供了保障。
三、社会实践——思想道德观的落实
思想品德课是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是关键。思想性是思想品德的灵魂,而实践性才是归宿,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巩固观念,指导学生的行为,而社会又提供了学生实践的广阔天地,引导学生在社会的广袤背景中去落实自己的思想观念,是使学生将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同情帮助残疾人》一课后,我组织学生参观了本地的聋哑学校和弱智学校,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体验中了解残疾儿童是如何学习生活的,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同情心,使之产生乐意帮助残疾人的愿望。然后我引导学生在班内组织若干护残小组,每星期定时去帮助残疾儿童。同时我又与当地敬老院取得了联系,定期开展活动,为敬老院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逐渐摒弃了自私自利的性格,开始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特级教师李镇西曾说过“爱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把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只有在亲身实践中,这种爱才会得以传播和延续。
有教育家曾说过“智育不好出半成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可见思想品德教育对于个人的成长及社会所需求的人才观的培养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只有以学校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发挥其显著的育人功效,有的放矢地进行道德观的教育;以家庭教育为辅助力量,争取到家长的配合,利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巩固育人观,以社会为实践基地,加强学生的行为指导,落实思想教育观,将三股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三位一体”,才能真正发挥其整体的育人功效,思想品德教育也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目的。
关键词:思想品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实践;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6-017-1
一、学校教育——思想道德观的形成
1.故事启发,感知内容
小学生不仅喜欢听故事,而且愿意模仿故事中的人物,正如列宁说过:“爱听美妙的故事是少年儿童的天性。”因此,运用故事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是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如在教学《同情帮助残疾人》中,我首先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借助教学录象,把三(一)班护盲小组帮助残疾人的故事放给学生听,帮助学生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中有许多困难,需要同情和帮助,从而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使关心帮助残疾人成为社会新风尚。
2.模拟表演,创设情境
以表演的形式,由几个学生按照本课的教学要求,用语言动作和表情,模拟角色形象或表演故事的主要情节,体现本课道德认识或行为要求,这种教学形式新颖、活泼有趣,易于触动学生的真情实感,加深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在快乐中自然地受到熏陶、感染,接受教育。
3.榜样分析,导之以行
根据教育目的和要求,运用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教育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小学生,由于模仿性强,榜样对于他们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通过对道德榜样的分析,可以把抽象的道德标准具体化,易于儿童理解和接受,对他们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具有明显的促进、陶冶和导向作用。在教学《同情帮助残疾人》一课中,我用多媒体手段出示了“护盲小组”“红领巾行动”的录象片段及两幅感人的画面,然后提出问题进行谈话,在深入谈话过程中,揭示了榜样人物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学习课文,讲明道理后,我继续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熟悉的、身边的榜样,先请本校在热情帮助残疾人方面堪为人表的高年级学生,介紹自己是怎样帮助身边的残疾人的,让学生从榜样中受到启发教育。
二、家庭教育——思想道德观的强化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育人工程,如果单凭学校教育这单一的教学途径,教育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势单力薄,学生的思想也往往只停留在道德认识的层面上,没有深化影响到道德行为中去,思品教育的效果也就会明显削弱。因此,为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得到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发挥家庭教育对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同情帮助残疾人》一课中,我利用家校联系卡及家访的形式,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及思想状况。当了解到大多学生身上都普遍潜伏着一种独生子女特有的性格,自私、冷漠,只会接受爱不会付出爱后,我因势利导,针对现状向家长介绍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求,并争取到家长的合作,从培养孩子关心身边的人做起,在思想教育的同时,指导学生的行为,学生在关心长辈,关心他人中学会了爱,同时也可以让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制定一系列“培养爱心与同情心”的计划,如每天在家做多少件关心他人的事,一定时期作一次总结,通过家长的思想教育达到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巩固,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如此实施,家庭教育就为学校教育提供了保障。
三、社会实践——思想道德观的落实
思想品德课是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是关键。思想性是思想品德的灵魂,而实践性才是归宿,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巩固观念,指导学生的行为,而社会又提供了学生实践的广阔天地,引导学生在社会的广袤背景中去落实自己的思想观念,是使学生将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同情帮助残疾人》一课后,我组织学生参观了本地的聋哑学校和弱智学校,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体验中了解残疾儿童是如何学习生活的,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同情心,使之产生乐意帮助残疾人的愿望。然后我引导学生在班内组织若干护残小组,每星期定时去帮助残疾儿童。同时我又与当地敬老院取得了联系,定期开展活动,为敬老院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逐渐摒弃了自私自利的性格,开始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特级教师李镇西曾说过“爱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把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只有在亲身实践中,这种爱才会得以传播和延续。
有教育家曾说过“智育不好出半成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可见思想品德教育对于个人的成长及社会所需求的人才观的培养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只有以学校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发挥其显著的育人功效,有的放矢地进行道德观的教育;以家庭教育为辅助力量,争取到家长的配合,利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巩固育人观,以社会为实践基地,加强学生的行为指导,落实思想教育观,将三股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三位一体”,才能真正发挥其整体的育人功效,思想品德教育也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