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地理高考题的解答策略

来源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gld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的地理高考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越来越侧重对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等方面能力的考查。随着高考复习的开展,有些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逐步提高,但解题能力仍旧欠缺,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高考复习中,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对于提升考试成绩至关重要,下面笔者结合三道地理高考题来谈谈规范解答试题的策略。
  一、结合试题材料解答
  高考试题中,有些选择题的题干由一段或数段材料构成,选择题的备选项一般是对试题材料表达含义的判断和解释,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和设问指向作出正确的选择。题目材料呈现方式多样,如文字叙述、图文结合、表格、图表结合、表文结合、图表文结合等。以文、表、图或者不同的组合构成的材料作为题干,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作为解答试题的依据,或要求学生对材料中的某些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和解释等。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和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很好地区分学生水平。
  例如,2012年高考江苏地理卷第19~20题:
  2012年4月28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其中特大桥23座,大桥168座,隧道25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图10是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双选)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 )
  A.多断崖、深谷 B.多石灰岩溶洞
  C.多高山、陡坡 D.多角峰、U形谷
  20.(双选)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主要有( )
  A.减轻冰川的危害 B.减轻冻土的危害
  C.减轻山崩滑坡的危害 D.减轻暴雨泥石流的危害
  解析:首先要初读材料。通过阅读试题文字材料和景观图可知,雅西高速公路沿线的地质状况以及桥隧的数量和比例。其次要审清题意。第19题要求回答“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第20题要求回答“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再次要结合问题阅读材料,注意筛选有用信息,排除干扰信息和无用信息。如“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在材料中明确提到,而“石灰岩溶洞”和“角峰、u形谷”并未直接涉及;四川地区地形复杂,暴雨集中,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修建桥梁、隧道可以有效减轻这些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无冻土,且不受冰川的影响。最后确定答案,第19题选AC,第20题选CD。
  解答这类题型可分为四步:①初读材料:阅读图表、文字材料,充分把握图表名称和材料的中心内容。如果是文献类材料,一定要抠字眼;如果是数据类材料,一定要进行定量分析。②明确问题:阅读问题,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的规定。③再次阅读材料:结合设问进一步阅读材料。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筛选有用的信息,排除干扰信息和无用信息;要特别注意材料中的“题眼”,即关键的字、词、数据等。④确定答案: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确定答案。
  二、迁移教材知识解答
  高考题中的一些综合题往往涉及“影响”、“意义”、“作用”和“评价”等,这类综合题的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在……方面的影响(意义)”、“运用……知识(原理),分析……对……的意义(作用)”,或用一些设问词如“评价”、“影响”、“分析利弊”等进行设问。通过对高中地理必修内容的学习不难发现,在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时,通常需要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形、水文、生物、岩石、土壤、城市、交通、产业等)来组织答案,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无则舍弃。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应该围绕经济、生态、政治和战略四个方面来宏观把握,并按照试题的具体要求,从四个方面或其中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来进行微观深入的分析。而评价类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辩证阐述,针对优势和劣势进行全面论证。二是在限定的条件下进行评价。答题时要注意审题,抓住限定词,弄清是评价利还是评价利与弊,是对比分析还是没有相关限定,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等。
  例如,2012年高考安徽文综卷第34题第(3)小题:
  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些年,“千湖之省”湖北针对省情,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材料二
  鉴于近些年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加很快,武汉钢铁厂计划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广西沿海防城港市。
  (3)分析武汉钢铁厂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对武汉、防城港两市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解析:首先,通过读题可以发现,试题的设问是基于“产业转移”这个问题的,回顾教材中“产业转移”知识构建试题答案框架。其次,明确试题设问指向为“积极影响”。再次,答案的组织应该分别对武汉和防城港两市进行阐述。最后,思考武汉钢铁厂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对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对武汉市的积极影响有: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和土地占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改善城市环境等。对防城港市的积极影响有:扩大港口规模;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区域发展等。
  从教材中迁移知识,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以便能灵活运用。例如,可以将鲁尔区的整治措施迁移到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上,将对京九铁路、南昆铁路的区位分析迁移到对我国高速铁路的区位分析上,将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措施迁移到我国长江、黄河等河流的开发治理上。
  三、运用专业术语解答
  高考题所要考查的各种能力往往通过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以文字形式反映在试卷上,而越是考查能力的题目,越需要依据学过的概念、原理,用恰当的地理学科专业术语进行表达。专业术语是地理学科的特点语言,是经过多年的总结与归纳,形成的高度精练的专业化语言。如果学生对地理专业知识认识不够,对专业术语表达的意思缺乏深入思考,不了解其应用的范围与条件,就很容易影响答题。
  例如,2012年高考海南地理卷第23题:
  苗族服饰及其着装习惯深受所生活区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图10为我国苗族聚居区之一。该区域苗族男子日常多穿着对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外出时打“绑腿”。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图示区域地形与气候条件对该区域苗族男子着装习惯的影响。
  解析:本题涉及的专业术语表达主要是对地形和气候条件的描述,如果不注意规范表达,往往导致表达不当或过于口语化。比如对地形的描述,不能突出“山地”地形,仅说明了“地形崎岖、起伏较大”,导致表达不完整;对气候的描述不能点出“亚热带季风气候”这个专业名称,而仅仅停留在对气候特征的简单描述上,如“温度高、下雨天气多”这样的口语化表达。该题的规范解答是:图示区域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植被茂密);穿着短衣和宽松长裤便于散热(可减轻酷暑高温带来的不适);打“绑腿”利于在山问及林中行走;防蚊虫、蛇等叮咬;冬季防寒等。
  地理专业术语有很多,我们要注意区分、正确使用。如地形和地势方面的一些常用术语,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等用来表示地形,地面平坦、高低不平等用来表示地势状况。又如,天气晴朗、阴雨、大风、降温、天气转晴、多连续性降水、暴雨等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终年高温多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大等用来表示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表示气候类型的名称。再如,农业自然区位因素中的光照和热量、降水和水源是最易混淆的两种概念;对农作物生长或品质影响较大的是“日较差”而不是“年较差”;农业地域类型名称有混合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而不能简单地用种植业、畜牧业、放牧业来表达。
其他文献
数据可视化技术作为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技术之一,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综述了数据可视化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介绍目前的应用现状,探讨该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
文章对沈阳市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车辆和沈阳至铁岭城际铁路工程(松山路—道义)车辆所采用制动系统的不同之处进行了对比说明,特别是对两类风源系统从其工作原理及各自优缺点方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旨在研究禾耐斯与速收两种新型、高效除草剂对马铃薯田杂草的化学防除效果。结果表明:禾耐斯100mL/667m^2+速收12g/667m^2药后30d时马铃薯田禾本科杂
由广西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整合资源和集结力量编著、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2017年评论丛书立足“大文化”视阈,内容辐射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历史和民俗等领域,通过现象
清中后期,在人口增长、农作物品种增多以及官府对农业开发的支持等有利条件基础上,四川农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丰富了民众的膳食生活,但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性和粗放性垦殖倾
自从2008年山东高考文综卷政治试题中出现辨析题后,辨析题已经成为山东高考政治部分的必考题型。辨析题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但由于高中阶段正是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形成时期,所以好多学生都对此类题型感到头疼。下面笔者结合近十年的教学经验,简要谈一下辨析题的解题技巧和策略。  一、关键词语:一个辨点,两种题型,慎对错误  【实例剖析】  例1.“十一五”期间我国GDP、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增长情
由于野生柴胡资源不足,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野生柴胡变家种试验.目前,栽培技术基本成功,但在大面积柴胡播种技术上,还存在着选何地、选何品种、何时播种、种内变异等问题,有待
图文题是以图表、图画或图形等情境为命制切入点并结合文字叙述的试题,是目前高考文科综合考试中的一种常见题型。2011年天津文综卷历史部分第13-14题、2011年山东文综卷第29
古代希腊、罗马是古代世界文明中心之一,以各自的特色在世界文明史上一直占有突出的地位。其中,希腊作为欧洲最早跨入文明门槛的地区,对后世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堪称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和西方文化的渊源所在。继希腊之后,罗马成为地中海地区又一个有着重大影响的古代文明中心,而罗马法又构成了这一文明的重要内核。本学习专题设置的目的在于了解希腊、罗马在政治制度方面各自具备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出台,在医疗方面给予了农民有力的支持,但在卫生资源、地方财政、居民收入、筹资机制等方面存在制度上的不公平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应当改善筹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