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化指示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来源 :地球科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xia__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土壤微生物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芽孢计数对下伏金矿化的指示作用已被不同国家的地质工作者所证实,但由于鉴别手段的限制,对金矿化指示菌株的鉴定一直停留在传统的微生物分类鉴定上,本研究将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引入到金矿化指示菌株的鉴定中,从而将微生物找矿中的微生物鉴定手段提高到分子水平.从湖北省嘉鱼县蛇屋山金矿区分离到的矿化指示菌株中随机挑取2株菌Y1和Y2,PCR扩增并测定其16SrDNA和16S-23SrDNA区间序列.经系统发育和生理生化试验综合分析,表明Y1为蕈状芽孢杆菌(
其他文献
白云鄂博稀土-铌-铁矿床上部围岩产富钾板岩,其K2O平均含量达13.0%,钾资源储量巨大.矿石的物相组成以微斜长石、黑云母为主,是一种重要的非水溶性钾矿资源.实验表明,以碳酸钠为助剂,经中温烧结,矿石分解率达98.2%以上.烧结物料中K2O的浸出率约70%,且在水浸酸化反应过程中,大部分Fe3+、Ti4+、Mn2+、Mg2+、Ca2+等杂质离子与硅铝质胶体同时沉淀析出,为制取电子级碳酸钾提供了可能
通过对大别-苏鲁超高压榴辉岩样品的分析,详细报道了铅质量分数较低样品的制备、质谱分析以及发射剂的配制等实验技术.标准样NBS981测定的内部精度小于0.25×10-3,外部精
对CCSD主孔3000m岩心叶理、具断层擦痕的微断层及断层擦痕产状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分析了脆、韧性剪切带的运动学特征,研究表明(1)榴辉岩类叶理产状明显较片麻岩类陡,可能与其岩石能干性较强有关,因而在挤压褶皱变形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变形行为.韧性变形主体表现为顺层剪切,含断层擦痕的微断层最主要的一组产状与叶理面一致或接近一致,部分伴随与之呈共轭关系的另一组微断层.(2)脆、韧性变形以SEE-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