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解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tinyjack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現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施工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近年来大型建筑、高层建筑的发展,混凝土的重要作用更是显现出来。混凝土具有施工便捷、强度高、耐久性好、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混凝土浇注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环节,如果处理措施不当将会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或贯穿性裂缝的产生,使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的防水性能受到影响,缩短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因此,做好建筑工程混凝土浇注技术的研究,提高施工水平,对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注;特点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 A
  近些年,我国建筑工程逐步向着大型化、高层化的方向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对混凝土浇注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浇筑过程中,没有科学合理的施工措施,它极易产生施工裂缝、温度裂缝和泌水等质量通病。因此,严格执行和优化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是避免质量通病的重要措施。本文就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特点作了简要的介绍,并阐述了浇筑的要求和常见的质量通病;鉴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独特优点,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良好的发展。
  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特点
  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是一项综合复杂的工程,并要求浇筑一气呵成。因此,它具备不同的特点:①浇筑结构厚大,混凝土需量大,施工条件复杂(一般都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②施工工艺和设备复杂,水泥水化热较大;③大体积混凝土还受到平面尺寸的制约。若平面尺寸过大,由约束力产生的温度应力越大,当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拉压力数值时,则容易产生温度裂缝等质量通病。出于其独特的特点,大体积混凝土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施工工程中,但必须加以控制其质量通病的发生,才能有良好的发展。
  2浇筑的要求与质量通病
  2.1施工工艺及浇筑方法的要求
  通常地下室基础底板以设计后浇带为界,将其分成为若干个独立板块,最后通过后浇带的连接将分块的混凝土连成一个整体。
  2.1.1大体积分层浇筑:当地下室基础底板按专项方案要求分成若干个独立板块进行分层浇筑时,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上层混凝土浇筑,以防止混凝土施工冷缝的出现。
  2.1.2后浇带的浇筑:浇筑基础后浇带时,应充分考虑到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效应,当后浇带的直线长度大于50m时,混凝土要分两次浇筑,时间间隔为5~7d;
  2.1.3浇筑方法: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与普通混凝土浇筑一样,宜采用二次振捣工艺,在混凝土硬化前1~2h应抹压,以防止收缩裂缝的产生。
  2.1.4防雨措施:在浇筑前,应全面掌握当时的气象情况,以尽量避开雨天施工;若实在无法避开雨天施工,应事先做好防雨措施,如:搭设雨蓬或分段搭雨蓬的办法进行浇筑。
  2.2质量通病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所涉及到的工序、设备和施工方法较多,若某一环节出差错往往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质量通病,常见的质量通病如下表1所示。
  表 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质量通病及预控措施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控制要点
  3.1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的优选
  为了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既要满足施工要求(如混凝土的工作性和体积稳定性),又要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如混凝土的耐久性、抗渗性和设计强度),所以对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的优选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水泥(标号)、碎石、砂及水等原材料的来源均应同一厂家、同一品牌和同一规格型号。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尽量使用中粗砂;外加剂宜采用缓凝剂、减水剂;掺合料宜采用粉煤灰、矿渣粉等。
  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应增加掺合料、骨料的用量。同时,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应尽量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原材料,例如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
  3.2浇筑方式的优化
  3.2.1全面分层
  全面分层浇筑混凝土时,要达到第一层全面浇筑后返回来浇筑第二层时,且第一层浇筑的混凝土还未初凝,这样逐层进行浇筑。这种浇筑方式适应用于尺寸不大,从短边开始施工,沿长边进行的工程,如下图1所示。
  
  图 1全面分层浇筑方式
  3.2.2斜面分层
  适用于结构的长度超过厚度的三倍。振捣工作应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如下图2所示。
  
  图 2斜面分层浇筑方式
  3.2.3分段分层
  适宜于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混凝土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一定距离后回来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以上各分层,如下图3所示。
  
  图 3分段分层浇筑方式
  3.3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
  3.3.1配合比设计: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应严格依据国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及《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程》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混凝土级配中采用双掺技术,即在混凝土内掺加一定量的Ⅰ级磨细粉煤灰和减水剂,进一步改善混凝土的坍落度和粘塑性;在满足可泵送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水化热。同时,为了减少用水量及减少水化热的产生,要求混凝土塌落度小于180mm,最好控制在120mm左右;水灰比控制在≤0.50(设计要求≤0.55)。
  3.3.2确定施工配合比:在开盘鉴定时,若实际混凝土拌合物与试验偏差较大、试泵送不理想,应对试验配比进行调整。根据试验配合比中的坍落度损失率,估算运输、泵送坍落度损失值,以此控制混凝土出罐坍落度。
  3.3.3施工配合比调整:施工期间如发现坍落度损失超过预期,应对试验配比进行调整;大体积混凝土在按照施工配合比搅拌时,应根据施工的环境温度、试验配合比和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温度及裂缝控制的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值,施工完成后的混凝土强度(60d)不宜大于设计强度的1.2倍。
  3.4温控与混凝土养护的优化
  3.4.1测温与温控
  由于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热量,导致内部温度升高,形成内外温差很大,容易造成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所以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测温措施尤为重要。测温宜采用电子测温仪;温度监测点的布设应根据底板的浇筑方向、结构特点及预计温度场布置,对每一个测点,沿深度方向约500mm布置传感器,上、下两点各距上、下表面250mm;温度监测频度的控制应根据混凝土升温、降温阶段进行,初期混凝土升温较快;根据经验,混凝土内部的温升主要集中在浇筑后的3~5d,此时温升可达到或接近最高峰值,之后缓慢降温。
  3.4.2混凝土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主要有保湿法和保温法,且通常采用保温法,即在混凝土成型后,覆盖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养护或采用薄膜养生液养护,以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挥发造成混凝土表面干裂收缩产生裂缝。为了保证混凝土水化作用的顺利进行,将混凝土养护温度控制在15℃左右,养护时间一般在14d~28d之间。
  4结语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是一件综合复杂的工作,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为避免质量通病的产生,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浇筑技术控制措施,这样才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思远,邵泽杰.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技术探析[J].工程技术.2013:214.
  [2]李金燕,董文杰.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关键技术分析[J].中华民居.2012:73.
  [3]杨帆,王革革.对施工过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问题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16).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概括介绍轨道车安全运行、日常保养及轨道车常见故障判断和查找方法与故障应急处理的一些办法。     关键词:轨道车; 安全; 保养; 故障; 应急  中图分类号:U273.1文献标识码: A  轨道车是从事铁路运输设备大、中维修及抢险等施工部门不可缺少的专用运输设备。它机动灵活能起到列车所起不到的作用,广泛地被铁路、工务、工程、供电等部门采用,承担着材料、机具和人员运送任务。  随着自轮运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石油化工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对于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非常重视,一直本着自力更生的精神对石油化工工业进行建设。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管理对于石化企业来说,是非常关键的。管理者应当根据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特点实施不同的管理政策,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石油化工工程项目进行管理,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  关键词: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管理  中图分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地的高大建筑物都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人们对建筑电气中的消防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介绍了在建筑电气消防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想一个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气消防;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F407.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推动了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高楼林立使得人们的居住条件得以改善,但同时又带来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桁架桥一次落架搭积木和二次落架吊立主桁架施工工艺对比,分别从几个角度讨论选择施工工艺的必要性,已备在今后在确定桁架钢桥施工时更合理。  关键词:一次落架二次落架主桁架桥面系  中图分类号: U448 文献标识码: A  0.前言  桁架钢桥制作一般采用一次落架搭积木和二次落架吊立主桁架施工工艺,两种施工工艺的选择受钢桥结构形式、场地、工期、吊装资源、施工组织等因素制约,下面结合两项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而人的思想认识,往往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就加强发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要想得到加強,就必须在不断地进行探索,根据新时期提出的要求建立新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规范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这样才能提高建筑单位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才能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最终也才能让用户得放心,企业才能获得更好的效益。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是一个繁琐的工作过程,涉及在其中的人员和设备,材料很多,这就要求在我们在每一个环节中进行质量管理,同时
期刊
【摘 要】在现代会计实务中,各国都在致力于不断规范各会计主体的会计行为,使其提供符合质量要求且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失真固然有社会环境和会计系统本身的诸多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会计人员本身,其职业道德水平高低在传播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作用;分析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E232.5
期刊
摘要:桥梁是人类根据生活与生产发展的需要而兴建的一种公共建筑,它以自身的实用性而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如今,人们对桥梁造型、人文特色的关注日益增加,且其关注的重点早已从“桥是跨越障碍的通道”转向了造型艺术及其象征意义上了。本文阐述了现代桥梁对美学的需求,桥梁美学的特点和发展,结合具体桥梁结构形式,探讨了桥梁美学实现方法。  关键词:桥梁 美学 造型   中图分类号:K928.78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控制施工进度,更好的降低成本。本文分析了建筑项目管理的进度控制的相关方面。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进度控制;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項目施工进度控制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工程建设控制的三大目标分别为投资控制、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而其中的进度控制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期刊
摘要: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中的自动化技术,随着国家机械工程制造的快速发展也得到了全新进展。相对于原来单机的、局部形式的自动化技术来说,现在采用了智能化设备与高科技的自动化技术在生产率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所以说,机械工程的产业因为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而得到了全新的变化。本文主要是对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67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