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三重维度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d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突出特色和必要环节,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引领护航,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作为根本遵循,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将创新思想引领工作品质作为必要依托,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和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建设;将着眼国家建设和世界发展大势作为基本要求,扎实推进党建工作,细致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办学方向;工作品质;教育形势
  当今正处于互联网和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新时代环境中,面临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开放多元的思想文化形态、自主自由的青年思想行为特点,培养好高校人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立基之本。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习总书记对我国现时代的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政提出的几个维度,对当下高校四证工作具有深远的重大意义。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环境过于复杂,国内外瞬息变化的局势、政治格局、竞技状态、文化生态、价值取向等全球多元变化趋势,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媒体融合出现新常态,社会文化思潮涌动、舆论场的不断碰撞,使得社会环境中的文化思想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话语权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引领性作用受到影响。在这样的社会趋势和新媒体迅猛发展的环境中,高校作为培养祖国后备力量的净土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守主要阵地,坚定理想信念。
  以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基础和切实保障。在事关高校办学方向的问题上唯有走不断改革创新的发展道路、切实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才能不忘使命、牢記责任。中国高等教育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符合我国高校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才能更好地维护高校和谐稳定,汇聚集体力量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增强国家科技文化竞争力;
  才能引导各高校自觉抵御错误思想的挑战,促使中国高等教育持续繁荣发展和青年学子健康发展;才能发挥高校在思想引导和文化育人方面的阵地优势,使高等教育更好地为各行各业服务,为祖国大地服务,为全人民、全人类服务。
  高校青年大学生是其自身心理、生理发展迅速的时期,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渐趋成型,同时又肩负着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重任,只有奠定坚实的理想信念基础,才能将青春人生融入到祖国改革发展的大环境中,在祖国百年大计的征程中不辱使命、坚毅前行;只有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中、纷繁复杂的思想文化冲击下、错综复杂的敌对势力渗透争夺时,仍然把握正确的人生之舵,始终保持高度站位,以人为本。
  二、创新思想引领工作品质
  思想引领工作在高校思想之政工作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关键作用,高校思想工作的效果体现在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为高校学生的人生发展各个阶段有着不可忽略的效果影响。对于思想引领工作方式方法的不断革新,是打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品牌的关键手段。
  (1)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思政课程教师队伍,打造优势思政课堂教学模式。高校思政课教师对于国家大势和使命责任必须有高度的认识和把握。“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依靠其技术优势,通过互联媒体、文化作品等手段对我们进行价值观渗透和精神文化侵略,同我们争夺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大学生在形成主流意识价值观的关键把关者,有必要责任成为当代青年熟悉党的主流意识、方针、政策的领路人。也只有充分明确了职责和目标,才能把握好主旋律,处理好理论探讨和理论传播的关系,才能在我国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布局中起到“螺丝钉”的作用,才能进一步推进整体进程再上新台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首先将坚定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裕兴。面对相较于其他大学课程更加框架化。理论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和“教学相长”的先进理念,时刻对国内外各种思潮加以关注,对国内外国家大事进行理论高度的整体把握,不断丰富理论头脑和实践操作方法。高校不是研究所、工厂,教师应坚持抓好教学主业,明确课堂主体责任,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坚持将高深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事例抓住学生课堂的宝贵时间和注意力,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优评先的关键参考点。在改革创新课堂语言的基础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投身课堂形式的改变中,用专业的理论思想做基础,用现当代大学生能喜闻乐见、欣然接受的方式进行讲授和展示,努力让书本理论变成“家长里短”,让枯燥原理变成“生动故事”,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造成润物无声的久久之功。
  (2)建造高水平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效力和新媒体新技术的充分运用。校园文化的建设是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手段和主要环节,国内各高校都积极灵活运用校园文化的建设来打造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二课堂。充分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与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交叉融合,势必会产生意想不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高校青年大学生的好奇心理、从众心理直接奠定了高校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的优势,结合当代青年享受自由、思维活跃、充满猎奇等思考方式和行事风格,甚至是依赖新媒体技术、新媒体设备、新媒体生活方式等特征,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推进有很大程度上的积极意义。高水平该质量的思想治治工作阵地的建立,并非一时之快、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下,如何打破学校、课堂的固有壁垒,创造新形式的授课方式?如何将思想政治文化工作模式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模式相结合?如何在新媒体中以新形式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打破现有学生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不敏感?都将是这一重大工程在建设推进中需要勇敢面对并积极解决的问题。
  三、着眼国家建设和世界发展大势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将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到了党的执政使命的政治高度,并结合我国现有的政治格局和世界局势对逐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了充分的阐释,从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对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了深入浅出的回答。   (1)大力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坚定不移完善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在近百年的不断革命和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地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发展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高校作为党和国家重要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紧握党管高校的主动权,对党的事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宏伟目标的实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充分把握高校党委的主体责任制度,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党委成员要充分明确职责所在,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扎根坚定的政治立场、塑造崇高的理想信念,掌握教育工作规律,进一步从政治上看问题、把方向。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其工作和领导的灵动性,对工作机制不断革新,把握青年党员大学生和党员教师的思想脉搏,真正抓住每位师生切实需求把工作做到他们心坎里。高校大学生党支部要不断自我创新,发挥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在支部建设和自身发展等各个方面,紧跟时代步伐,用理论武装思想,用实践践行梦想。
  (2)细致完善宣传思想工作,坚持不懈用当代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头脑。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维度和有益补充,应不断在高校中深入開展思想理论建设、注重强化统一思考步伐、积极壮大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舆论,积极用思想宣传工作方式,官方发声,引导青年大学生和青年教师坚定人生信念,培养他们的世界眼光、中国情怀、战略思维、历史视野和未来意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前路光明,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任重道远,但只有坚定不移信仰马克思主义、深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范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才能真正实现凝心聚力、步调一致,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积蓄力量,转化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共建繁荣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朱启贵.新形势下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使命,文汇报,2017年2月.
  [2]舒高磊.高校青年教育视域下的红色文化育人研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1期.
  [3]王刚.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处理好的六个关系[J].思想教育理论,2017年3月.
  [4]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5]靳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任务的科学概括[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1月.
  [6]魏丽莹,李晓兰.全方位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6月.
  作者简介:张念一(1989—),男,黑龙江伊春人,主要研究方向: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跨界融合、连接一切的特征促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因此,本文将概述“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探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5年,“互联网+”行动计划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和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
期刊
摘 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冬奥会成功申办的大背景下,通过对张家口几所高校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策略,为培养冬奥会志愿者服务型外语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地方经济  “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冬奥会的成功申办给张家口市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离不
期刊
摘 要:高等教育客观、公正的评价体制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笔者结合自身经验,通过查阅资料,对现有的高等教育评价体制改革的特征与不足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建构新型评价体制的做法,以期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等教育;评价;体制;改革;路径  科学的教育评价体制是推动我国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我国有很多学者对高等教育的评价体制进行过研究,有专家认为,高等教
期刊
摘 要:在高校,学生干部既是高校培养的重要对象,又是最基层的组织实施者,同时也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学校教育管理链条上重要的桥梁和纽带。目前高校中学生干部在多元化的社会熏染下具有创造性的同时,存在不重视理论学习、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工作思路缺乏创新、独立思考能力不足等问题。给高校学生干部能力培养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围绕“提高学生干部核心竞争力”,应从加强理论学习、开展使命教育、对学生干部
期刊
摘 要:“双一流”大学建设为学科整体规划提出参照体系,为地方高校艺术学科建设贯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构了指导思想。结合艺术教育实际面临的问题,定位学科建设培养目标。摆正艺术创作与艺术研究在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完善有利于艺术管理的考核机制,提高艺术创作能力和学术能力,构建艺术人才实习、就业、创业平台是目前培养机制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双一流;人才培养;艺术教育  这个时代和未来时代的竞争在于思
期刊
摘 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之中,农村人口开始向着城市进行大量的转移,新型职业农民开始出现缺失的情况,这样必然影响到现代化建设以及农业发展,因此在社区教育方面还需要不断的提升职业农民的现代化农业掌控能力,不断的提升农民的现代化素养,才是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基于此本文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社区教育模式创新的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新型职业农民;社区教育;模式;创
期刊
摘 要: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每一位父母面对性情迥异的孩童,也需要成长和提升,为了实现家校共育高效性和一致性,我们就家长培训开展了一系列尝试:包括建立成长仪式概念,开展阶段常规家长会;强化问题导向意识,进行专项主题培训会;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召开特色家长培训会。  关键词:家长;培训;尝试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有责任倡导每一个父母懂言传、重身教,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图书馆对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优势;黑龙江省地方高师院校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讨论了高等师范院校对地方农村基础教育的服务模式;并探讨了高等师范院校图书馆服务农村基础教育,使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的被利用,推进教育公平的实施作出贡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农村基础教育  一、地方高师院校图书馆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理解为: “高校图书馆面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村医老龄化问题的逐渐加重,村医数量日益下降。增加村医隊伍人数,引进大量医学生扎根农村,是当前阶段村医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医学生作为充足的后备军,通过结合对村医在工作生活环境、未来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分析,对在校医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应以坚实的思想基础、心理基础、情感基础,从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的方法等方面加强探究、分析和实践,以增强医学生对村医事业的认同。  关键词:村医;医学生;职业规
期刊
摘 要:本文在研究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以轨道交通类专业为例,阐释了当前高职院校轨道交通类专业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结合轨道交通类专业的特点和行业企业要求,从安全和生命教育、适应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业指导及专业知识教育和职业素养导入教育这五个方面来进行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  关键词:新生入学教育;轨道交通类专业;高职院校;现状;对策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新生步入大学后接受的第
期刊